首页 > 房产 > 问答 > 房产经验 > ​工人挖水库发现千年古墓,遵义有什么王候陵墓

​工人挖水库发现千年古墓,遵义有什么王候陵墓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21:44:51 编辑:房产知识 手机版

有厚葬就有盗墓,有盗墓就得防盗。福垊这里要说一句,今天所有土葬称什么什么墓,严格来说都是错误的,准确说法就是坟。其中有黑陶质地的随葬专用器皿,也有很明显是墓主人生前把玩的玉质“小把件儿”。虽然在出土的器皿上也有说明铸造的年代,但,考古专家们心心念念的是,能不能有一件器皿上,明确有“中山”这两个字,那就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这就是中山王陵了。

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墓里面有什么?

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墓里面有什么

陕西西安有句话叫“上学如上坟”,就是说西安很多的学校都是建在各种陵墓之上的,作为我国的著名古都,有这样的现象并不算奇怪。其实除了西安,隔壁的宝鸡、凤翔等地也有大量的文化宝藏,位于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当年的凤翔乃是秦国古都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很多的墓葬。雍城是秦国著名的都城之一,在公元前677年到公元前350年一直都是秦国王都,先后有二十多位秦国的先王在此践祚,也因为这个缘故,使得其在地下留下了诸多宝藏。

1976年的时候,当地发生大旱灾,一位赵姓村民在挖土修补院墙时,发现了大墓。这座无意中发现的大墓就是后来的秦公一号大墓,先后发掘长达十年,这也是目前国内发掘的人殉规模最大、出土最早墓碑实物、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的墓葬。在发掘该大墓的第二年就发现了巨大的陪葬车马坑,坑内有三列车马,整个大墓一共出土了超过三千件文物,对研究先秦社会形态与丧葬风俗、规制等都有重大研究价值。

对于这座大墓的主人,目前所确定的是秦国第十四代君王秦景公。这位秦景公是秦始皇的第十四代祖宗,在位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在他的辛苦经营之下,秦国有了非常长足的发展,为后来的强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为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秦公一号大墓之上发现了大量的盗洞,多达247个,也就是说墓葬当中的很多宝物其实都在过去被盗走,如今都是在各种灾劫之后留下的。

即便如此,秦公一号大墓仍旧出土了三千多件文物,金器就有上百件。众多的黄金制品也是秦公一号大墓中最重要的宝物,包括金鸟、金兽、鸭首金带扣与金串珠等等,不仅制作工艺精细,而且非常奇特,都展现了秦国的黄金工艺的先进。除了大量的金制品与玉制品,这座秦公一号大墓还有个很具备重大意义的地方,那就是这座大墓是我国目前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西周以来人殉最多的墓葬。

朱元璋修建陵墓为何不移开孙权墓?

朱元璋修建陵墓为何不移开孙权墓

朱元璋在修陵的时候没有移开孙权的陵墓,但是他却把另外一个名人的陵墓给移开了,这个人就是南朝著名的高僧宝志。明孝陵的营建工作明孝陵就是朱元璋与他的妻子马皇后的合葬墓,位于南京市的钟山的独龙阜玩珠峰脚下。钟山对于帝王来说,位置绝佳。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道: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之,龙蜕藏焉。

大意就是钟山有王气,所以吸引朱元璋在此建陵。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登临清凉山俯瞰南京,就对钟山赞不绝口,他说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从此“龙盘虎踞”就成为了南京的象征,钟山也因此而闻名。对于信奉风水的古人来说,钟山让很多人向往。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就开始考虑后事了。到了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在钟山南面进行了奠基仪式,然后就开始在独龙阜兴建工程。

陵墓的修建工作规模浩大,并动用了10多万的士兵,还从各地征调了大批的工匠和犯人前来工作,朱元璋就把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一职交给了自己的老乡李新。李新也凭借这项工作而得以封侯,这种情况在当时少有。此外,他还主持重建了鸡鸣寺、开凿胭脂河等工程,但是胭脂河修建完成后就被朱元璋找借口杀掉了。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开工翌年夏季,朱元璋的挚爱马皇后就病逝了,在停灵44天后才被安葬在这座还未完工的陵墓中,后世推断,朱元璋之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停灵44天,很有可能是陵墓的地宫还没建好。

对于马皇后的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他在马皇后的谥文中情真意切地写道:朕意数年之后,吾儿为帝,当与后归老寿宫抚诸孙于膝下,以享天下养。何期一疾,弗瘳遽然崩逝,使朕哀号不胜,痛悼!朱元璋总归是平民出身,他的想法也很接地气,谥文中也提到他想早点儿将皇位传给朱标,然后与马皇后共享天伦之乐,可惜这个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虽然朱元璋对待功臣非常地残忍,但是他对家人还是挺不错的,因为马皇后的谥号为“孝慈皇后”,所以朱元璋将两人的陵墓命名为“孝陵”。马皇后被安葬后,地宫的相关设施还没有完全封闭,这是为了方便朱元璋去世后的葬入。然而,很快他又要面临另外一个悲剧,那就是太子朱标先他一步去世了。接连失去多位至亲的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又让人在孝陵东边建了一座陵墓,后世称之为“东陵”。

东陵和孝陵一样,都在钟山的南面,要知道,许多与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功臣只能被埋在钟山的北面。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他终于能和马皇后团聚了,地宫也被封闭了。但是至此,陵墓并未完全修建好,因为孝陵还没有墓碑。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后,并没有为朱元璋立碑。直到1999年,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在明孝陵四方城东南100余米处的山谷里发现了具有明代早期特征的龟趺,上面有块无字碑,有人认为这很有可能就是朱允炆为朱元璋制定的墓碑,但因为种种原因被弃之不用了。

直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才为明孝陵立碑,明孝陵的修建工作至此才算完成。营建过程的小风波营建孝陵时,独龙阜早就有主了,南朝梁时的高僧宝志就长眠于此。宝志在当时被誉为是“神僧”,他于公元436年出生于建康东阳(今南京栖霞区东阳镇),父母不详,传说他被一个朱姓女子从鹰巢中抱回家抚养,所以他长着鹰爪般的手。

7岁时在道林寺出家,成年后能预测未来。随着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多,连梁武帝都被惊动了,当时梁武帝还是一个刺史,他让宝志为自己预测前途,据《南史》记载,宝志是这样说的: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当时无人知道这段谶语的意思,后来梁武帝38岁建立了梁朝,83岁时他做和尚的寺庙发生了火灾,起火日期为四月十四日,谶语全部都应验了,人们才知晓其意。

梁武帝时期著名的才子徐陵在小的时候就被宝志预言长大后一定很有学问。日后果然宝志所说,8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12岁便通晓《庄子》和《老子》,成年之后更是口若悬河。总之,宝志在当时的名声非常响亮,以至于一向信奉佛教的梁武帝都对他敬佩不已。宝志97岁圆寂后,梁武帝就将他葬在了独龙阜。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还在此地为他建了宝公塔,第二年梁武帝又在塔前为他建了开善寺。

就这样宝志在此地沉睡了800多年,直到朱元璋看中了这片土地,于是朱元璋就毫不客气地将安放宝志金身的塔移走了。但是朱元璋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把开善寺移走后,就为宝志兴建了灵谷寺,又为宝志打造金棺银椁,还为他重修了鸡鸣寺。朱元璋移走宝志的同时,却把东吴大帝孙权的墓给留下了。孙权年少有为,18岁时就继承了父兄未竟的事业,在东汉末年割据江东,成为一方诸侯。

公元208年,26岁的他与刘备合作,在赤壁曹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公元229年,孙权登基称帝,建立吴国,并在南京建都,从此当地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公元252年,孙权去世,据《三国志》记载,他的陵墓被称为“蒋陵”,但没有记载具体的位置。而《丹阳志》则给出了猜测,认为蒋陵就在钟山上,因为钟山又被称为“蒋山”。

到了明代,张岱为此给出了答案。他在陶庵梦忆中写道,修建明孝陵时,工匠们发现了孙权的陵墓,便向朱元璋请示是否移走蒋陵。也许两位开国帝王的跨时空相遇让朱元璋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朱元璋决定留下蒋陵,并霸气地说道: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能让孙权作守门的,估计也只有朱元璋了。不过也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蒋陵的存在并不影响明孝陵的修建,否则以朱元璋的性格,他肯定会将这个陵墓移走的。

结语左丘明在《左传》中写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意就是古代的帝王都非常看重祭祀与军事,一向传统的朱元璋也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对明孝陵的修建自然非常上心,甚至在死前还有逼迫几十名可怜的女子来为他殉葬,以求死后有人照顾。因为历代对明孝陵的守护工作都非常上心,再加上陵墓的格局非常特殊,所以明孝陵从未被摸金校尉光顾过。

为了防盗墓贼,古墓一般有什么机关?

为了防盗墓贼,古墓一般有什么机关

有厚葬就有盗墓,有盗墓就得防盗。从古到今,盗墓的风气没有禁绝。有盗墓就要防盗,古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综合起来,不过有这么几种防盗措施。一是设置机关防盗;二是改良埋葬方式防盗;三是采用障眼法秘葬;四是诅咒盗墓;五是惩罚盗墓。我今天简单说说设置机关盗墓这件事情。在墓葬中安装伏火、弩机等机关是比较高级的防止盗墓手段。

传说中在秦始皇陵墓、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都使用了这种方式。当盗墓者打开墓门,进入墓室的时候,弩机就会被触发,形成万箭齐发的态势,射杀盗墓者。在墓葬中设置流沙、积石、连环翻板等防止盗墓是另外一种技术手段。2012年,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基本建设时发掘了一座西汉高等级贵族墓葬。墓葬由斜坡墓道、甬道、耳室、墓室组成。

墓室为前后双墓室——夫妻合葬,各居一室。这个墓葬当时引发关注就是因为它通过技术手段建造了流沙防盗系统。修建时,墓室周围用流沙做了一个防护层,墓室两侧、后面、顶部都有接近五十厘米的流沙。流沙上面夯筑了土层。盗墓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打开盗洞,流沙都会顺着盗洞的空隙向下流动涌入,埋葬盗墓者。随后,积石就会滚落下来,填实盗洞和墓室。

盗墓贼逃也无法。这种流沙、积石的防盗方式在战国、西汉前期比较流行。常言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墓行为防不胜防。就目前考古发掘的墓葬来看,绝大多数古墓葬有被盗扰的痕迹。2003年2月,西安市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盗掘西汉帝陵陪葬墓的案件中发现,盗墓贼为了防止被流沙掩埋,他们特制了一种钢圈。钢圈直径八十公分,长度五十公分,每个重量近60公斤。

盗墓贼先用钢圈固定住流沙,再用千斤顶将沙层挤压到事先炸※开的土坑之中。当然,前人还有设立疑冢(曹操),依山为陵(唐代帝陵)等方式防止盗墓的,还有采用浇筑等方式修建墓葬的等等。为了防止盗墓,汉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禁止盗墓的惩罚措施等。民间也从道德评判的角度,在不断诅咒盗墓者。让人悲叹的是,我们考古发掘中还是发现了大量被盗挖的痕迹,秦始皇陵陪葬墓,汉武帝刘彻陵墓外葬坑,汉景帝刘启陵墓外葬坑等等都发现了不少盗洞。

哪些推翻了人们对历史认知的考古发现?

答:比起那些与帝王将相有关的,“颠覆历史大事件”的考古发现来,下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考古发现,不但带来了新的历史认知,更足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的科技经济文化,有个全新的理解。一、陕西汉中石门隧道(东汉)古代交通条件落后,但凡王朝立国,都要卷起袖子修路,放在崇山峻岭的路段,往往都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那能不能把坚硬的山体打开,开出平直且节省人力物力的隧道来?火药问世以前,这简直是个不可能的高难度。

但陕西汉中市北17公里,汉代连接川陕的交通要道“褒斜道”上的一个“小山洞”,却颠覆了这个传统认知——石门隧道。石门隧道,开凿于东汉永平四年(61),全长16.3米,宽4.2米,可以供两辆车马并排通行。别看只是这么一条“短途”,它却是在陡峭的七盘山山体上,直接打开这样一条隧道。令“褒斜道”的这一路段,整整缩短了50公里。

更为奇迹的是,这个被打通了隧道的七盘山,整个山体由坚硬的山石构成,别看只是十六米长的隧道,要凭传统的开凿方式,一米也别想凿动。以现代学者的研究公认,这条奇特的隧道,采取的是两千年前先进的“火烧水激”技术,即先用柴火加热石壁,然后泼浇冷水使山体炸裂,再进行跟进开凿。就凭这中国独家的硬核技术,打出人类历史上最早用于通车的穿山隧道。

而比起今天常“圈粉”的“金缕玉衣”等汉代精美文物来,知名度比较低调的“石门隧道”,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自东汉年间开凿成功后,这条十六米长的隧道,不但长期是连接川陕的黄金要道,更叫历代多少文人墨客乘兴疾书,汉魏时代多少名家诗人,都在“石门隧道”石壁上留下佳作,刻写在石门隧道上的“汉魏十三品”,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珍品,今天依旧收尽中外名家的膝盖。

其实最值得铭记的,哪里只是石壁上的文人妙笔?更重要的,是这条曾经的黄金通道,撑起的强国记忆。二、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东汉)1981年2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甘泉公社老山大队的几名村民,无意中在当地甘泉二号汉墓发掘后的土堆里,挖出一枚两厘米多高的“小东西”。南京博物馆鉴定后,结果惊了众人:这么一个先前被考古队差点当垃圾扔掉的玩意,竟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即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荆的王玺金印。这座金印全身以黄金浇铸,仅重122克,高2.12厘米,做工无比精美。这也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境内唯一一枚汉代诸侯王印玺,考古价值十分重大。但其更重要的价值,却是终止了“老邻居”日本国内,一场持续近两百年的争论:日本的国宝“汉委奴国王金印”,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以《后汉书》的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位于今日本列岛上的“倭奴国”曾“奉贡朝贺”,然后汉光武帝刘秀就“赐以印绶”,即把这枚“汉委奴国王金印”赐给了“倭奴国”。

但这件中日关系史上的大事,在日本国内却不见任何文献记载,直到1784年,一名农民在日本福冈市志贺岛刨地时,无意中把这价值连城的“金印”刨了出来。但接着一个世纪后,即19世纪末,关于这枚“金印”,却在日本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当时的日本,经过近代的维新图强,迅速走向了强大,看待中国的态度,也从昔日的“仰视”变“俯视”,欺负中国都欺负成习惯了,怎么还肯承认这段“向中国朝贺”的历史?于是从近代开始,不停有日本各色“专家”振振有词,咬定说“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假印。

而这些“日本专家”最得意的依据是:你说这“金印”是真的,可从中国到日本,出土过第二枚没有?汉朝有没有这印,都还是两说,怎么可能“赐”给日本。但东汉广陵王玺金印的出土,却终于给了这类论调,一记结结实实的耳光:与“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样,“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也是诞生于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甚至诞生只差一年。两颗印无论制作还是形制,都是高度近似。

1989年日本福冈亚太博览会上,经南京博物馆同意,两颗“金印”联袂登场,在全世界面前亮了个相,实锤的事实,叫所有的反对声从此哑然——“中国赐日本金印”这事儿,别管日本人记没记,都是实打实的真事儿!以这个意义说,这确实是一枚给海外“文物兄弟”,乃至中日两千年关系,漂亮“正名”的“金印”。三、安西榆林窟《锻冶图》(北宋)北宋中叶,党项人李元昊创立的西夏强势崛起,在宋辽两大强国间扑腾拳脚,不但稳稳站住了脚跟,还叫宋仁宗年间的北宋,结结实实尝到了“陕西三大败”。

这么一个人口有限且国土贫瘠的“西夏王朝”,为什么能如此强横?固有的观念里,都认为这个政权野蛮且经济文化生产落后,就靠骁勇善战立国。但一幅特殊壁画,却揭开了另一个真相——安西榆林窟《锻冶图》安西榆林窟,是著名的“敦煌壁画”的重要组织部分,西夏时代也曾进行开凿绘画,这幅《锻冶图》正是反映西夏日常冶铁劳作的重要画卷。

画作上两个铁匠持锤捶打铁砧,一个工匠推拉着双扇木箱。生动的一幕,也带给后人另一个重要信息:画面里的双扇木箱,可以通过互相推拉,让铁炉长久保持高温,整个劳作过程也十分先进。这意味着,看上去“落后”的西夏,却掌握着中世纪最“高精尖”的冶炼技术。如此强大的冶铁工艺,也在西夏“老对手”宋朝的文献里得到了印证,常年与西夏打交道的北宋名臣田况就曾叹息:西夏军队的盔甲“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诗里也形容,西夏士兵的刀剑“青萍拔鞘堂生风”,可见何等锋利。这是一个强刀坚甲武装到牙齿的强悍对手。而同时期的北宋呢?就是在田况叹息西夏盔甲“坚滑”的庆历年间,北宋名臣贾昌朝就大骂宋军兵器“多脆状,造之不精”。另一大臣张方平更怒斥“精好堪用之器,十无一二”。也就是百分之七八十的兵器,都是残次品。

由于“冗官”“冗兵”等各种因素,号称“科技先进”的北宋,造兵器就是这么坑。以这个意义说,“北宋打不过西夏”这事儿,哪里是“先进打不过落后”?一群拿着破铜烂铁的宋军,对阵坚甲精刀的西夏军,结果?闭眼就可想。四、重庆明代炼锌遗址群(明代)中国古代的贵金属里,黄铜曾是出名昂贵的奢侈品。东汉三国时期,中国的黄铜只能从中亚西亚国家进口。

宋代时虽然摸索出了制法,但冶炼黄铜必须的材料——锌,却是十分难得。锌在中国被称为“倭铅”,由于其沸点只有907度,因此极难获得。而在明朝以前,最先掌握“蒸馏炼锌”技术的印度,才是世界上最强的“产锌大国”。但到了明朝中后期,中国的“炼锌”技术却终于完美超车。《天工开物》里记载的“开炼倭铅”工艺,技术领先同时期的欧亚各国上百年。

但这技术,究竟是停留在理论上,还是真做到了?长期以来也常有“海外专家”提出质疑。但一个全新遗址的发掘,却漂亮回击了这类质疑:重庆明代炼锌遗址群。冶锌遗址重庆明代炼锌遗址群,分布在丰都至忠县的数十公里的台地山坡上,背靠着齐曜山丰富的燃煤资源,更有发达的水路运输条件。特别是其中的“忠县临江二队”遗址,占地面积一万五千平米,拥有完备的“堆煤坑”“炼锌炉”“蓄水坑”“拌泥坑”等“全套装备”,整个的生产布局与《天工开物》完全吻合。

已发掘出的六个“冶炼厂”与十个“炼锌炉”,更见证了其空前强大的生产能力——锌,这个古代的“昂贵材料”,在这里可以规模生产。正是凭着如此强大的产业规模,明朝中后期起,中国本土的黄铜产量大量增加,价格也急剧暴跌。这个曾经的奢侈贵金属,被广泛用于兵器制造、制钱、天文仪器制造等各个方面。硬核的“中国锌”技术,支撑着中国古代史上,那一段辉煌的时代。

坟,墓,冢,陵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在古代活着的住的地方有等级之分——民家、官宅、王府、皇宫,然而就是上天堂同样有皇崩、王薨、官卒、吏不禄、民殁(mò),而坟、墓、冢、陵讲得就是上天堂的归属地的说法,福垊逐一为您谈谈。【坟】:有隆起的土丘。古代平民仙逝后,埋葬的土丘就是坟。福垊这里要说一句,今天所有土葬称什么什么墓,严格来说都是错误的,准确说法就是坟。

不过,现在的坟已经没有等级之分了。另外坟在古代还有受了冤屈的人叫坟,因为坟有隆起的土堆,意味有冤枉。坟的样式是下方的坑是方形的,上面的土丘是圆锥形(或圆柱形)的,有天圆地方之意思。【墓】:无隆起的土丘。兴亡百姓皆苦,故而百姓是坟。为啥?冤啊!而较为富贵的商人、小吏、士兵、知识分子等,他们基本是王朝的底层受益者,所以他们不冤,故而墓葬都是平的。

不过,这是遥远的古代,到了后来只要是一般富贵人家仙逝后,他们的墓葬地都称为墓。福垊给您举个栗子,您看像西方还有日本的墓葬都是平地,不过上方有个墓碑。这在遥远的古代就是典型的墓。还有安葬在日本大阪的清兵墓地,也是平地。不过,严格来说“墓而不坟”是没有任何标识的,包括植树和墓碑,这先秦之事了。【冢】:高大的坟墓冢从“勹(bao)”从“豖(chu)”,注意,不是“冖(mi)”,不是“豕(shi)”,本意是高大的坟墓。

安息的则是将相显宦之类,甚至安葬的还有少数民族的王后,比如青冢就是四大美女王昭君的墓葬。此外,仅仅埋有死者的衣冠,或者什么也没埋而立碑的高大墓葬都称呼为冢,前者就是传说中的衣冠冢,后者就是疑冢。衣冠冢著名的是有黄帝、杨贵妃、史可法、袁崇焕、孙中山等,孙中山的衣冠冢在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的碧云寺内。而疑冢比较典型的有曹操七十二疑冢。

不过七十二疑冢只是一个骗人的传说,专家证实所谓的疑冢不过北朝大型古墓群,有一百三十四座之多。【陵】一国之君(含个别诸侯国)或一国之主的墓葬地。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到了战国中期后,秦楚赵等国君王所葬地称之为陵。后世皇帝不仅统称陵,而且还有不同的具有美好意思的前缀字进行区分。福垊感觉汉朝以后的亲王可能也称为陵,比如梁孝王陵,明朝第一王陵鲁荒王陵。

黄帝炎帝的墓葬也称为陵,不过他们的陵墓连衣冠冢都算不上,最多是疑冢,或者是后世的发明。一心相当皇帝的袁世凯,死后的墓葬称为林,另外孔子、关羽、张作霖的墓葬也是林。而坚决反对皇帝的孙中山的墓葬却被称为中山陵。当然有的还加了个字叫中山陵园。后来,为了纪念烈士,我们也称呼烈士的墓葬为烈士陵园。陵终于从皇帝走向了民间。

中山国王陵中出土过哪些国宝级的文物?有何价值?

一封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石头信”。河北平山县三汲乡,暴雨把村民刘西梅家的田埂冲了个缺口。“叮”的一声,打算在旁边的荒地里取土填埂的刘西梅一锹下去,却挖出了一块个头挺大的鹅卵石。鹅卵石常见,带字的可没见过。可是问谁谁也不认识上面的字!稀罕劲儿一过,村民们就渐渐地忘了这事。三十多年一晃而过。1974年的冬天,趁着农闲,村民们打算平整一下自家的土地。

不然地力跟不上,就会出现大小年的情况。总要取些新土翻到自家田地里。一来二去的,大家就都瞄上了村外的那几个大土墩子。土挺好,就是土里老是有些大瓦片子挺招人烦。正在村民们对这些大瓦片不胜其烦的时候,这些瓦片却引起了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因为这些在村民们眼中的大土墩子,很有可能是古墓的封土堆。再放任村民们取土,很有可能对古墓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刘来成研究员到达现场之后,真的是又高兴又着急。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很快判断,这些大瓦片都是战国时期宫殿才能用的瓦。基于这种判断,这些大土墩子真的可能就是战国时王侯级古墓的封土,因为这些瓦片,很可能就是封土之上“享堂”等祭祀建筑的瓦片残存。所以,有必要对这些疑似王侯墓的封土堆进行抢救性发掘!很快,发掘计划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同意。

随着发掘计划的展开,有村民想起了那块几十年前的大鹅卵石!刘西梅老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陈应祺研究员闻讯赶紧找到了刘西梅老人。看到了那块带字的大鹅卵石,考古人员顿时大喜过望,石头上确实是字!考古这件事跟查案子差不多,都是根据细小的线索,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揭开古物的面纱。“文”不仅能“载道”,还是确定文物时间的重要证据。

比如1901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就是根据尼雅绿洲的两块带字迹的木条,找到了消失已久的精绝古城,也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尼壤,也就是班固《汉书》中提到的精绝国,也就是《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提到的精绝古城!而这一切的发端,就是斯坦因认出了木板上的字是公元前四世纪就消失的一种古印度文字:佉卢文!所以,我们的考古人员非常重视这封石头信。

将鹅卵石上的文字描下来之后,寄给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专家李学勤先生。李学勤教授很快来了回信,他首先肯定,石头是战国时期的,但是他却并没有第一时间辨别文字,而是问了陈应祺研究员三个问题:第一,出土鹅卵石的附近,有没有大的土丘?第二,有没有河流水泊。第三,附近有没有高山?平山县三汲乡这三个条件全部符合!三汲乡就在太行山东麓的丘陵地带,附近流淌的就是滹沱河。

有山有水,是个好地方。从那些土丘上发现的大瓦片更是印证了从五十年代以来,文物学者们认定的几个疑似王侯陵墓。李学勤教授获悉这个好消息,立刻动手开始翻译鹅卵石上的文字。很快,文字就被翻译了出来。监罟有臣公乘得守丘,丌臼將(输入法没有这个字,右边是个酉)曼敢谒后尗(shú)贤者其中的“有”字通“囿”,连起来分析的话,应该是“监罟囿”是守陵的将领或官吏的名称。

守陵的这两位一位叫公乘得,一位叫丌臼將。当然,也有另一种解释,因为“罟”是渔网的意思。那么也可以解释为,这两位曾经给王侯干的是看守园囿,捕鱼的活计。后来又担任“守丘”,也就是看守陵墓的工作。咱们都知道看守陵墓的活,没别的,就是一个寂寞。可能这两位官吏,心中孤苦,出头无望,就在鹅卵石上刻下了这几行字,告诉后世的诸位君子贤达,有他们这两个人曾经在这里忠于职守。

这封石头信,告诉我们,这附近一定存在一个战国时代的王侯墓地群!瓦片,土丘,文字,太行山,附近的灵寿县,几个线索一碰,这可能是古中山国的遗址所在地!中山国号称除战国七雄之外的第八雄!这个中山国,可不是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那个中山国。这个中山国,是战国时候的一个诸侯国。说起来,这个中山国比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国还要传奇。

本来是北方白狄人的鲜虞部落,在今陕北绥德一带活动。后来又迁徙到太行山区。最终在公元前的506年,定都中人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唐县附近。这一下,就从此变成了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心腹之患。无他,一是地理位置,二就是国力堪可一战。看看古中山国处的位置,就可见一斑。三家分晋之前的中山国三家分晋之后的古中山国由图可见,无论是在三家分晋之前还是之后,尤其是三家分晋之后,古中山国可以说得上是一股不容轻视的力量。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山国,先后被魏国和赵国灭国。而在被魏国灭国之后,中山国王退居大山深处,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再次振兴中山国,仍旧定都灵寿,其坚韧之处,算得上是战国独一份了。而由于其国由北方白狄人部落发展而来,又定都中原腹地。所以,之后文物专家们在古墓中发掘出的文物,带有明显的北方游牧民族大胆的想象力和中原华夏文化厚重的底蕴互相交流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一层享堂,两层回廊,“中”字形墓结构,中山国王陵墓呼之欲出。配合着中山王城遗址的发掘。专家们对命名为一号墓的勘探也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虽经两千多年风吹日晒雨淋风化,封土堆仍旧有15米之高,东西长92米,南北长11米。顶部成方形,能够发现柱础遗迹,以及大量的大瓦片。而这种瓦片,在战国时代应该是王一级的享堂才有的规制。

享堂复原图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封土堆又非常的显眼,这一座中山王陵的墓葬群被大量的盗掘。幸运的是,其中有一个陪葬墓用了白沙作为防盗措施,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有黑陶质地的随葬专用器皿,也有很明显是墓主人生前把玩的玉质“小把件儿”。中山国王陵涡纹青玉璧还有让我们称羡的宠物狗所戴的黄金质地的项圈,殉葬坑中的狗骨架上图为殉葬坑中的两只狗骨架的其中之一,之下的图为出土时仍然熠熠生辉的纯金狗项圈。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北方王侯墓葬群中非常罕见的葬船坑:可以想见,墓主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死后,仍然可以荡舟河上,继续过着奢靡的生活。为此,不惜在葬船坑的正前方挖了很长一段沟渠,代表生前所乘船悠游的滹沱河。陪葬坑和殉葬坑出土的文物这么丰富,规格这么高,再加之周围发现的土城墙夯土遗址所围成的城池规制,及被围在城内的一座小山。

这一切都和历史典籍中记载的中山国因为城中有山才得名中山国都能碰的起来。那么一号陵墓一定是中山国的王陵可以确定无疑了。但是,正因为如此,文物工作者更加的慎重了。他们把目光移向了比一号墓葬规制小一些的六号墓葬。1975年秋,文物工作者开始发掘六号墓葬。那么六号墓葬会以什么样的风姿跨越千年展现在世人面前呢。

一脚踩塌了一个宝库。很可惜,六号墓葬早已被盗掘一空。主墓室甚至已经坍塌。考古工作者没有放弃,反而更细致地进行发掘。有一天,一位帮助勘探的村民忽然一脚踩空,一个墓洞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个墓洞正是中山国王墓葬群所独有的“藏宝库”,位于主墓室两侧,如下图: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很幸运得不为两千多年来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所知。

中山王墓葬的国宝随之要跨越千年,展现在二十世纪的人们面前。其中,最有中山国特色的便是这个高143厘米,重五十多千克的山字形青铜器:这种青铜器,本次一共出土了六件。关键是,在这之前发掘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还从来没出现过这种形制的青铜器。结合它的器型,似乎更加印证了中山国人对山的崇拜。是作为一种青铜礼器存在的。

另外有时代特色的是九个铁足铜鼎。这本就是周天子才能有的东西。但随着周王室暗弱。诸侯强国随之纷纷“问鼎”称霸。甚至,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找借口到周都城亲自问鼎,从而不幸身亡。中山国铸造九个代表古九州的铁足铜鼎,说明中山国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有了一争天下的雄心。另一表明中山国各方面已经汉化的明证,是出土文物中的银首人俑铜灯:其中的人俑,宽袖,右衽,已经是标准的中原汉人服饰。

而非古代少数民族的窄袖左衽,也就是前襟向左掩。激动人心的一号墓以及战国末期的盗洞一号墓的规模要比六号墓大。但是,当考古人员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打开一号墓之后。除了几个用来吊装棺椁的铜环之外,整个墓室空空如也。墓室一侧的盗洞说明了一切。这个盗洞,经勘测,竟然是战国末期的盗洞。更让考古人员痛心的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盗墓贼在把主墓室洗劫一空之后,一把火烧了整个墓室。

幸运的是,一号墓和六号墓一样,都在主墓室之外有专门存放随葬品的“藏宝库”。更幸运的是,一号墓比六号墓还要多一个“藏宝库”,达到了三个之多。而且,就在空空如也的墓室边的乱石下,有一个幸存的宝物,正静静等着考古人员发现他。随着对那三个“藏宝库”的发掘,更多精美动人的文物展现在考古人员面前。有在发掘过程中刮破考古人员手的双翼神兽:这对错银双翼神兽的形象,如今作为守护神立于河北省博物院门口。

威风凛凛中又透着神秘和浪漫,是中国神话中风神“蜚廉”的形象。也就是传说中能够“呼风唤雨”的“风伯”。难能可贵的是,墓葬中不止出土了很多礼器,还出土了更多的生活用品。很多生活用品极尽巧思,生动展现了中山国工匠高超的技艺和铸造水品。比如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这个器具就是古人席地而坐时,身前的那个案几。出土时,由于年代久远,案座上的那个漆板已经朽作尘埃。

但是青铜底座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工艺高超精美,整个底座竟然有40个铸点和60个焊点。这样一个日常用具,却结合了铸造,焊接,镶嵌等多种工艺,工艺繁复却紊而不乱,让人叹为观止。在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是河北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错金银虎食鹿,这样一件精美的青铜器,竟然只是屏风的底座而已。

还有这件充满生活气息的十五连盏铜灯:仔细看的话,底座是三只猛虎。整个铜灯像一棵大树一样,树上既有夔龙和小鸟,也有活泼可爱形态各异的猴群,凝神望去,仿佛能听到猴群在玩耍时发出“吱吱”的叫声。以上简单介绍的几件文物,都分别刻有制造工匠的名字,监工的名字,让我们不由想起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也有类似的做法。虽然在出土的器皿上也有说明铸造的年代,但,考古专家们心心念念的是,能不能有一件器皿上,明确有“中山”这两个字,那就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这就是中山王陵了。

继东库,东北库以及西库的发掘之后,已经清理出一万九千多件文物,仍然没有一件器具的铭文上带有明确的中山国字样。考古人员的心收得越来越紧。真的要留下这样一个巨大的遗憾吗?终于,考古人员在发掘完西库的文物之后,发现一件青铜方壶上,似乎,字迹不少?考古人员的心一热,赶紧用刷子和竹签一点一点清理方壶上的土锈和铜锈。

人的注意力非常有趣,当你越关注什么,似乎到处都是你关注的那个东西的身影。很快,在满是字迹的铜壶上,“中山王”这三个字,越来越清晰了!四百六十多个字的铭文,终于明确告诉考古人员,这里埋葬着中山国一位君王:“厝”方壶上的铭文记载了这件器皿是在公元前314年,征伐燕国胜利之后,用缴获的战利品铸造而成,是中山王厝用来“夸功”的。

这件礼器及另外的两件带有铭文的礼器,正好弥补了史籍上对中山国记录的缺失。是研究中山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古人员庆幸能发现铭文之际,又一个惊人的发现在整个工作扫尾时出现了。就是前文咱们所说的在一堆乱石之下,有一个已经在盗墓贼的大火之下烧的变了形的错金银线铜板。考古人员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经仔细地辨认,竟然是稀有的王侯墓的地上部分的设计图样!根据这幅平面设计图,规模宏大精美的中山王厝立体想象图被绘制出来。

中间是中山王厝的享堂,而两边则是王后的享堂。可惜的是,根据铭文记载,中山王厝是中山国的第五代君王。也是中山国极盛之时。但是,他有一个更为强大的邻居,赵国。而赵国此时正在赵武灵王的主持之下,施行“胡服骑射”,赵国也进入强盛时期。中山国的“千乘之国”,在赵国面前,就有些不够看了。正如中山王厝在铭文中告诫子孙的:不要因强大而放肆,不要因富裕而骄傲,不要因势重而傲慢,仇人在旁,劫数难逃!公元前313年,在征伐燕国取得胜利之后的第二年,中山王厝崩。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说起来可能大家不信,秦始皇的墓穴里的水银,是一个女人送的。始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始祖,但实际上,关于我国古代封建帝王的正史记载,始皇帝却又是最少的。常常被冠以“神秘”二字。在《史记》中记载,始皇帝曾经去过山东半岛几次,还派出徐福东进,或是找寻三座仙山,又或是模糊地探知到,那边有个日本岛,当时号之扶桑。

从迷信神话的角度来讲,始皇帝想要寻仙,求长生,但从政治角度而言,始皇帝自己心里明白,其实自己并没有完全尚未征服他眼中的“天下”,这也包括海洋。所以始皇帝对海洋是有着执着的,因此在他死后,整个陵寝据说是用水银托着他的棺木,以示他的星辰大海之志,而想要铺满秦始皇的陵寝,这水银需要的数量可谓是天量、海量。现代考古工作者,通过科技手段,获得了始皇陵的内部水银体积,大约在12亿立方厘米左右,而根据皇陵的实际情况和探测分布,换算过来,也就是相当于百余吨的水银。

那么秦代,怎么产水银?而且还是百吨,秦始皇是到哪里找到的?这就要说到那个重庆女人,一个秦始皇为她筑“怀清台”的女商人:怀清。怀清:众筹了秦始皇死后躺在星辰大海愿望的女人在历史中,始皇帝的老婆一直没有清晰记载是谁。不说老婆,就连几个妃子或是暧昧对象都没有。在始皇帝一生中的历史中,出现场景最多的是他那个不甘寂寞的母亲赵姬,也就是帝太后。

可在《史记》中,严肃已久的司马迁突然透露了一个人的信息: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是的,这是一个秦始皇时代,来自重庆的寡妇,一个卖丹砂(水银原材料)的女人,怀清。

怀清后来之所以能供应始皇帝近上百吨水银,原因就是她以前祖坟冒烟了,就和现代在非洲挖煤挖到钻石矿的人一样,她挖到了丹砂矿。但这不重要,因为怀清是个女强人形象,其次丧夫,而秦始皇呢?居然给她筑了个台,名为“怀清”。这就让人耐人寻味了。在汉代,怀清是始皇帝的绯闻对象,为什么是她?因为只有她得此殊荣,被始皇帝为她筑台。

秦始皇对她的褒扬是:有钱但不奢靡,寡妇但不二嫁,而且偶尔还能组建武装力量对抗外敌。这评价很高,因为这是出于皇帝之口。但不管怎么说,他俩有没有绯闻都不重要了。因为站在政治角度来讲,怀清台可以看作就是始皇帝买丹砂的酬劳,可以保怀清家族的荣华富贵。而始皇陵里的一百多吨水银,需要水银基础上的1.25倍的丹砂,也同样是上百吨。

巨量的丹砂,还有丹砂冶炼成水银的方式,都统一献给了秦始皇,为秦始皇死后躺在坟墓里看星辰大海的理想出了一份力量。所以今时今日的重庆涪陵区也是一个名场地,当年还为始皇帝献过水银,或者说,献过丹砂。公元前210年,祖龙在归来路上驾崩,在不久之后,他会进入这个满载水银的地下空间,继续不为人知的神话。始皇陵水银的其他产地来源当年,始皇陵的水银,其实并不止怀清一家的输入,其实还有其他地方的水银。

考虑到耗损,当年运输到了骊山的水银或者说丹砂,必然是两倍预算左右的。当年涪陵区运输大量的丹砂到陕西,其实这是占了交通便利,或者说占了距离不长的方便。可是光逮住怀清一家子薅,这也说不过去,所以除此之外,其实也还有其他地区来供应始皇陵的水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求仙不得,唯有赴死。其实秦始皇知道真的没什么长生,不然也不会浩浩荡荡搞水银运输计划了,这个计划在当时甚至可以称为:“国汞京送”为了保护肉身,其次为了防止盗墓,始皇帝必然是提前网罗了水银供给地。

其实除了巴蜀以外,秦朝中心地区,关中陕西本身也是个丹砂的高储备地区。陕西的汞矿那是出了名的,现代探测过陕西如今能探测到的汞储存量大概在1.6万吨。那么秦始皇时代必然做不到如此海量的发掘和使用,但拼尽力量搞个上百吨还是毛毛雨的。宋代的《食货志》里曾记载道:“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有四场”再对比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这个商州,就正是当年秦始皇所在的陕西地区。

因此,宋元文献的记载,意味着始皇帝当年必然对关中的水银取用过。所以,陕西、巴蜀,这两地是秦始皇水银陵墓计划的主要地区。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地区的供应,但是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也是不得而知,毕竟东边一点,西边一点地凑,的确能给始皇帝注满整个墓室。始皇陵的水银保护作用水银的特征自然是不用讲。到现代,始皇陵的水银是如何倾注进去的都仍是一个迷。

目前较为可靠的说法则是,在墓穴里完成了最后建设工作的奴隶并没有出来,而是在完工的时候,秦二世下令直接倾注水银,如此一来,才不会存在瑕疵和空隙。始皇陵明显是密封的。毫不夸张地讲,在不接触氧气的情况下,或许都还能看到始皇帝的真容。但实现这个计划实在太难,现代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分析过,要想用现代技术打开始皇陵,做到损伤最小,都需要500亿的资金。

这个概念让人头皮发麻,不得不说:“嬴政,你这家谁也偷不了啊”但始皇陵不是没被偷过,自古以来,这么大个诱惑源绝对有人动心。先是那个“虽楚仅有三户”,但也能干翻天下的项羽,他就把始皇陵给破坏了一遍,但内部主要部分是完全动不了的。再从西汉末年,一直到东汉、后赵、唐末、五代,史料记载都有人去破坏秦始皇的陵墓。

东汉说有一个小孩把秦始皇的棺材都烧没了,而西汉末年的赤眉军,还说把秦始皇的铜棺材给融了,可如今问题是,始皇陵还是很牢固,也不知道烧的是什么棺材。既然现实并非如此,也不必过分相信史料。始皇陵的百吨水银还是很耐偷的。打不打得开是一回事,打开了,这水银的分布如何不清楚,一百吨水银压下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说周围寸草不生都是往小了说了。

文章TAG:王候遵义陵墓千年水库​工人挖水库发现千年古墓遵义有什么王候陵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