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联邦物流招聘,联邦快递面试难吗?

联邦物流招聘,联邦快递面试难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9:16:57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联邦快递面试难吗?

没那么难的。服务类的行业面试时给人感觉 温和,阳光,自信 就可以了。

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问你为什么选择联邦快递工作,问你前面工作的情况

联邦物流招聘

2,联邦快递招聘服务代表负责什么工作?

开车收取和派送快件

跑腿的~难度一般~就是麻烦点~新手慎选~

分驾驶和非驾驶,前者是开车收派件(1330底薪+提成) 后者是蹲点1130底薪+提成,上海为例,只做参考

大客户经理

联邦物流招聘

3,联邦快递招聘问题

首轮面试,做试卷。

如果感觉你还不错的话,通常1周内会电话通知你进行第二轮面试的。

如果没有再通知你面试的话,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联邦快递的工作人员没有时间来回答你的问题。他们很忙

呵呵,他们招的什么工种?自己也不说清楚.不过这个职业还是很不错的哦.要是成功了可以和我联系吗?我可以教你在里边的工作流程.

联邦物流招聘

4,请问联邦快递国内部客服的待遇是多少呢?

加班情况 72.68%的员工在工作中需要加班,27.32%的员工不需要加班 员工组成 联邦快递(Fedex)有7.22%的人员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14.95%的员工为销售和服务人员 每周工作时间 88.66%的联邦快递(Fedex)员工工作时间在:每周工作 40-49 个小时 7.73%的联邦快递(Fedex)员工工作时间在:每周工作 50-59 个小时 2.06%的联邦快递(Fedex)员工工作时间高于:每周工作 60 个小时 1.55%的联邦快递(Fedex)员工工作时间低于:每周工作 40 个小时 至于待遇的话,这个需要具体对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责来划分吧。 参考资料有详细的介绍,可以看看 最好详细咨询FEDEX相关人士!

国际部岗位基本工资1820+每月奖金930(这个是浮动的),加班会有加班费。扣去五险一金2500以内。没有班车接送,21:00以后下班打车的士费可以报销。另外国际部的招聘流程很复杂,英语笔试面试都需要,还有计算机测试!

5,应聘联邦快递

今年特别流行的一本管理类书———《水煮三国》里有这么一段评点:“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在记者采访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的40分钟里,“性格”这个词至少出现了过5遍。在他列举的联邦快递挑选人才的普遍标准中,有如此一条:“有着乐观、积极的性格”,他甚至说:“很多时候,求职者学历很不错,面试时回答问题也很好,但是我们发现他的性格不适合从事国际快递这个服务行业,也不会录用他。”所以,对于联邦快递来说,“性格决定工作”应该不为过。   未来几年每年新增300人左右   11月17日,联邦快递宣布其中国业务分区总部在上海正式开业,有消息报道说,未来几年,联邦快递在华的新员工人数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陈嘉良证实了这一消息。   据介绍,在开设分公司方面,联邦快递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10家分公司,未来每年还将增加5家或更多的分公司;在服务城市量方面,联邦快递在中国的服务覆盖了220个城市,未来5年之内还会增加100个。   “从以上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可以看出,人员发展将是公司未来几年在中国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陈嘉良如是评价。他预期在未来的几年里联邦快递每年员工队伍增长300人左右。伴随着管理本土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联邦快递对管理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人才需求集中在3大类   每年新增的300人,到底会是一些什么人员?陈嘉良透露,目前联邦快递需要的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经理级人才。“联邦快递非常注重管理人才的本土化,因此很多的经理人才都是本土招聘的。”但是他也感慨:“合格的经理级人才真的很难找,因为上海集中了大量的企业,大家都缺乏这一方面的人才。”   另一类是专业人才,如IT人才、会计人才等。“因为我们的业务量增长很快,我们需要更加完备的系统去把财务理得更清楚。”   最后一类是一线员工,也就是派送和收取包裹的递送员等。   每名员工每年2500美元学费资助   要让员工成长起来,就必须加强培训。在联邦快递,每个员工都有完备的培训计划,即使是递送员,至少也要经过40个小时的上岗培训。再比如经理培训计划,即推选有培养前途的经理在15个月内到公司不同的部门实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业务,为今后在公司担任更重要的角色做准备。公司还安排中国的员工到海外去参加培训,开拓他们的视野,并掌握全球化的管理方法。   另外,联邦快递还会对员工进行软技巧的培训,比如和不同的人相处、沟通的技巧等。“专业方面的知识很重要,但人的性格更重要。”说到这,谈到这陈嘉良再一次强调了这个观点。除此以外,联邦快递的每一个员工每年都可获得2500美元的学费资助。他们可利用这笔奖学金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便在公司更好地发展。   尽管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公司的文化决定了一个普遍的评价标准,联邦快递也是如此。只不过,与很多跨国企业给出的标准不同的是,联邦快递多了几条更“以人为本”的标准。   第一条,就是看求职者是否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只有善良、正直的人,我们才能相信他会不遗余力地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我们才放心赋予他们权力。”   其次是要有开阔的世界观,了解国际惯例。“因为要和国外的客户、同事交流。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第三条是要有着乐观、积极的性格。“因为我们的工作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情况,比如有时候天气非常不好、飞机故障不能准时起飞或到达等,如果没有乐观的性格,如何去沉着面对这种种突发情况并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最后是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我们的工作一环扣一环,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我们要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合作效果。”   针对以上三类需求比较集中的人才,陈嘉良也给出了不同的要求:经理级人才一定要有相当管理工作的经验;专业人才要有一定的专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第一线的递送员则大专学历即可,但要求有驾照,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更重要的还是性格适应服务业的要求。   正如上所说,联邦快递非常看中员工的性格,因此在对外招聘过程中,第一关不看学历,也不看专业知识,而是测试求职者的性格合适不合适。尤其是一线员工,公司会通过一些手段,考察对方是否有吃苦精神,能否接受不同的挑战等。“有的人面试回答得很好,学历也很高,但是测试下来性格不合适,我们也会忍痛割爱。”   第二关才是面试。“我们的面试非常实际,不需要那种只懂得理论、原则,却不会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的人,因此我们要考察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如提问对方‘如果两名员工发生了很激烈的矛盾,你会怎么办?’‘如果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公司的发展方向不一致,你会如何处理?’等。”   对于各个岗位的不同要求,公司还会设置不同的考察方式。“比如销售人员,联邦快递通常不会采用一对一的交谈方式来面试,而是让五六名求职者一起参与活动,面试官在一旁观察。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值得说明的是,联邦快递非常注重内部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只有在所有内部申请者已全部被考虑并面试,且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员后,联邦快递才会展开外部招聘。   因此,每当公司内有职位空缺时,首先会在内部公开选拔。人力资源部每周都会在公司的内部网站上公告本周有哪些职位空缺,一定时期内还会拿出一定数量的领导岗位在公司内部公开招聘。凡具有竞争实力的员工均可在一周内提出申请,之后相关部门会安排面试。   对此,陈嘉良以个人的成长经历为例:1985年,从香港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他加入联邦快递,此后,一路从客户主任被提升为货运站经理、香港地区销售经理、高级经理至中太平洋区销售董事总经理等,到1999年4月出任联邦快递中国及中太平洋地区副总裁。目前,身为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的他也是联邦快递公司内职位最高的华人。   他还表示,在联邦快递没有不允许跨专业之分,公司鼓励员工去尝试更适合自己,且自己能够胜任的新职位。各部门之间成功流动的例子非常多。也正因为此,即使内部跳槽失败,原部门的管理者也不会因为员工思走而耿耿于怀。

联邦快递(fedex)在国内采取的经营策略为直营,其物流网络以及网点设立,均为总部进行管理与设立。加盟并不属于其主要合作方式。   附国内物流公司加盟设立网点费用以及其要求韵达快递加盟费

  • 申通快递加盟费:20-50万 条件:首先确认县里没有申通的点,没有的话,向市级里的申通咨询,一般都能加盟的,资金各个地区的不一样,一般的就3000的加盟费,3000-5000的押 金,但是你必须有发往市级的车辆,保证每天都得有,捎带就可以,没必要专车的,其他的就是你在县级的门头费用,,电脑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 天天快递加盟费:50-100万 条件:符合企业法人条件;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伍拾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一百万元
  • 圆通快递加盟费:1-10万条件:有志从事快递行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30岁 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具有管理经验和思路,有良好信誉、认真务实的事业态度 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并以快递为主要经营范围 具有合法的经营场所,并符合国家各项法律规定 认同圆通企业经营文化
  • 中通快递加盟费:10-20万 条件:1、申办人必须填写“中通速递网点”申请表;个人履历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该类资料一律不予退回。 2、经营运中心主任审核,在申请表中签署同意,方可办理入网手续。3、签订有关加盟网络的合同。申办人提供有关在当地营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明复印件。 4、承诺接受营运中心的各项培训,遵守中通网络的各项制度与快件运作规定。 5、必须使用由营运中心统一印制的运单及包装物。6、承诺按时并且无条件地交纳各种费用。如:汽运费、航空费等等。 7、新开通的网点必须配备电脑并连接宽带,扫描设备等,严格按照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要求来操作。8、新开网点申办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中小区域10万左右,大的区域需20万以上。
  • 宅急送加盟费用:10-20万 条件:1、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应有快递服务项目;企业注册资金50万以上,并且取得邮政部门的快递经营许可证。 2、加盟商年龄在25至40周岁之间,高中以上学历,有2年以上管理经验,为人正直诚恳,有职业道德,有开拓意识和服务理念,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责任心。 3、加盟商需一次性交纳一定数额(不低于2万元)的风险抵押金和网络加盟费,并承诺愿以家庭财产做担保。 4、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地级城市开设网点前期投资不得低于15万元,县级城市前期投资不得低于10万元(由宅急送验资)。 5、必须要有合法固定的经营场所,配备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扫描枪等设备,安装有adsl宽带、电话以及拥有能够解决双向物流任务的车辆。 6、了解并认同宅急送的企业文化,须统一使用宅急送工作单、包装材料、工作服等专用物品。 7、承诺按时并且无条件地交纳各种费用。如:加盟费、押金、班车费、各项赔偿费用、违规罚款等。 8、了解当地快递市场情况,如市场容量、竞争对手、客户分布等。 9、承诺不泄漏任何有关宅急送的商业机密及资料。
  • 优速快递加盟费:1万以下 条件:1 享有优速快递的各种培训和经营指导。 2 享有优速快递的统一管理、各项配套服务及网络技术支持 3 各加盟人必须无条件的接受总公司对各个网点进行的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本公司快 递网络。
  • 汇通快递加盟费:20-50万 条件: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无不良违法犯罪记录 3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商业背景和经营经验者 4认同公司发展理念,必须遵守公司营销管理规定,有强烈的创业欲望,愿意和公司建立事业伙伴关系 5 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及投资管理能力,有良好投资历心态 6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业务经验
  • 韵达快递加盟费:10-20万 条件:依法注册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应有快递服务项目,并且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在地级以上城市开办公司首期投资总额不得低于50万元;县级以下区域首期投资总额不得低于30万元。法人(经理)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经历,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为人正直诚挚,讲求职业道德,讲信誉顾大局,有开拓意识和服务理念,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责任心。经理及全体员工要懂得与快件相关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应变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策略和防险方案。做到赢亏都能保持平常心态。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取报复兄弟连锁公司和客户的违规违法行为。承诺接受连锁网络管理中心的各项培训,遵守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快件运作规则,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且无条件地服从调度命令。必须使用由网络运营中心统一印制的运单及包装物。加盟公司、办事处(派送点)应一次交纳一定数额风险抵押金和网络建设费。承诺按时并且无条件地交纳各种费用。如运费、中转费,丢件赔偿费、违规罚款等
  • 6,疯狂的印度_

    文|陈兰

    编辑|王垚

    中国西南方,被喜马拉雅山隔开,与我们相邻的印度,是这几年的新闻话题之王。抛开强奸率最高国家的黑色外衣,这种频繁被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现象主要来源于各国企业对它的青睐。

    比如三星“逃离”中国市场后把目光锁在了它身上,Uber落败东南亚与中国后也将战斗力集中在印度,包括亚马逊,沃尔沃,Facebook等耳熟能详的企业对印度也是爱不释手。

    被标榜成“没有梦想”的腾讯同样出海印度复刻国内的投资版图,而马云已经在印度投资了40个亿,曾被评选为2016年印度创投圈年度40大影响力人物。

    整个印度在疯狂和沸腾,如同其在官方旅游宣传片中所描述的那样,“不可思议”。

    雷军应当是最能感受到这股属于印度的疯狂的,2015年印度掘金潮扑面而来时,他就带着小米去了印度,开了一场针对印度市场而推出的小米4i发布会,让“Are you ok ”变成自己的私人专属。

    以此为代表的小学式英语金句被bilibili的网友剪辑编制成了神曲,如今在B站上的播放量高达1300多万,弹幕超过13万条。去年到《奇葩说》奉上自己的综艺首秀时,他还用“are you ok ?没在B站听过我的歌吗?”给观众打招呼。

    那场诙谐的印度发布会把他营销成了中国网红,也点燃了印度消费者对手机的激情。

    从2015年起,印度本土手机品牌份额开始有所下降,对应的是中国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的进阶——三年的时间从18%占有率飙升至51%,占据印度市场的半壁江山。以小米为代表的包括vivo、OPPO、金立、联想、一加等中国手机品牌,排名也从前十五拉至前十甚至前五。

    而印度本土品牌快要没有立足之地,这些厂商近几年陆陆续续在印度跑马圈地建造大型工厂,上个月OPPO宣布要在海得拉巴设立全球第七个研发中心,高通也计划投资4亿美金将新总部安居印度,不久前三星在诺伊达建成了官方描述的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立下每年最高1.2亿台手机产量的Flag,雷军前几天也立了个2019年开设5000多家门店的flag。

    他们对印度,似乎最不缺的就是信心,每个人也都很疯狂。

    去年印度初创科技公司们共获得了135亿美金融资,当众人都认为这笔数额是一个新高度时,几个月前沃尔玛挥手投了160亿美金给有印度版亚马逊之称的Flipkart,拿了77%的股份。

    历史记录被打破。作为沃尔沃的对手,亚马逊没能沉得住气,不久后便对外宣称要将投资印度市场的金额从50亿美金提至70亿美,掌舵者贝索斯还将心腹派驻印度。

    有十多年创业经验的查彦秋,也随大流去印度掘金,去年跟印度人Vivek成立了对标在线旅游市场的HappyEasyGO。在他眼里,即便印度OTA市场历史悠久格局明显,他也能用钱铺出一条路来,“我们是要烧钱的,烧大钱,只有烧大钱的公司才有机会获得大估值,就像ofo、摩拜、美团一样。”查彦秋想做一款印度版的去哪儿网。

    文娱产业也不缺闯关者。纵然YouTube是印度视频界的王者,视频网站Netflix两年前依然选择对印度发起“攻击”,紧跟其后的是亚马逊prime video视频服务,而快手于去年下半年出海印度,今年2月份发布了国际版APP Kwai。

    短视频与直播有中国式称王之势。国内短视频可以说是火于2017,印度亦然,根据猎豹大数据2017年8月发布的一份榜单,印度短视频APP排行前五里,中国占据三个席位,其中榜首是来自杭州趣维科技有限公司的Viva Video,第三是今日头条推出的Muscial.ly。

    而印度直播市场更加“中国化”,去年就三个玩家,还都是中国的:YY的Bigo live,小米的mi live以及猎豹旗下的live.me。

    在新闻资讯领域,毕业于清华的陈彧堃2013年把跟朋友一起合伙做的友盟卖给阿里,两年后就成立了NewsDog,要做“印度版今日头条”。而今日头条本尊则于2016年以2500万美的价格,领投了印度本土产品Dailyhunt,去年又花8000多万美买了猎豹移动手中的News Republic。如今,NewsDog与Dailyhunt位居市场前三甲,另外一位是阿里旗下的UC News。

    巨头自然不会放过印度。“印度版亚马逊”Flipkart,印度一聊创业公司Practo,在线旅游领域的lbibo,打车界的Ola,即时通讯类社交软件Hike等这些公司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腾讯的影子,五月份NewsDog进行C轮融资,腾讯也插了一手。

    阿里则简单又粗暴,从印度版支付宝Paytm、印度版天猫Paytm Mall、印度版大众点评Zomato,到印度版菜鸟物流Xpressbees、印度版生鲜电商Big Basket、印度版淘宝Snapdeal,就是偏爱电商。

    印度,已经是企业绕不过去的出海最佳地。

    印度有着致命的魅力,不管是旁观者还是想淘金的人。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近几年在关于互联网的报告中,都对印度另眼相看。她曾预测,四年前印度的互联网渗透率是与2008的中国和1996的美国划等号,而这两个年份都很特别,美国到1996年时已经诞生了Yahoo、Amazon、eBay等,中国在2008年之前则已出现了腾讯、京东、和阿里巴巴等如今信口拈来的互联网巨头。

    她认为,未来印度很有可能,成为下一批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诞生地。去年她发布的355页报告中,印度理所当然的占据其中七分之一。

    不止米克尔,在她之前,谷歌和毕马威也曾联合发了份报告pick印度,而两年前还未陷入赌博疑云的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也曾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们准备把印度市场做成另外一个甚至超越中国的市场,因为在接下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印度市场一定是全球第一大市场。

    当然,那时的他不会预测到今天金立的主题曲会变成《凉凉》,也不会知道金立印度公司会以2亿RMB左右的价格被印度本土手机制造商收入囊中,宣告关机。

    印度独天得厚的优势自然是其人口。最近世界银行人口数量预测数据显示,2018世界人口排名中,我国以14.09亿的数量依旧高居榜首,而印度以13.39亿人口数量仅次于我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国家。”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机与可能,中国便是历史长河中最经典最好的例子。

    在量级人口基础上,印度的人口构成也极具吸引力。同一份数据显示,其中年龄在35岁下的年轻人占了65%,是一个年轻态的国家。年轻人一直是市场营销取悦的对象,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快,并且有不少行业的人看好他们。

    窦文涛在主持凤凰卫视出品的著名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时说,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从未像现在这样,这么重视年轻人,甚至有些讨好他们。黄晓明直言非常看好年轻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freestyle。而在类似斗鱼嘉年华,B站一年一度的BML等线下活动上,台下疯狂呐喊挥动双手的可以说也几乎全是年轻人。

    连马化腾都不得不向年轻势力认输。三年前马化腾认为投资Snapchat是一件又傻又无聊的事情,而去年马化腾开始谈自己的焦虑,怕自己看不懂年轻人,“有时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随后斥资20亿收购Snapchat母公司1.46亿股股份。Snapchat便是典型聚焦年轻人的那位“阅后即焚”平台。

    从短视频和直播,到手机与电竞,再到电商及新消费,年轻人几乎主宰了各行各业市场。拥有大量年轻人口的印度,自然是众多创始人及资本家心里的明月光。

    市场基础有了以后,人群的行为与习惯给予了资本发展可能性。到去年为止,印度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过4亿,而放眼全球互联网用户数超过2.5亿的国家,除了中国美国,也就是印度了。互联网用户基数日益庞大,其中通过智能手机流量冲浪的人超过80%,在时长方面则有85%的用户把时间花在了包含视频APP及即时通信在内的各类应用上。

    随着用户基数的增长,上网的人将越来越多,摩根士丹利印度研究主管就曾表示:“我们相信,未来十年互联网接入量将会翻番,估计到2026年印度互联网用户将达到9.15亿。”

    另外在网购上,印度用户网购行为渗透率仅为10%,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才30%,中国却都高达68%,可见印度还具有极大增长空间。两年前印度电商零售市场份额为15亿美元,摩根士丹同样估计,到2026年印度电商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000亿美元,渗透率将从2%增至12%。

    看到,并听到这样的数据,当然没有一个资本家不心动。所以中国手机玩家接连入场并不断加码印度市场,而据AI财经社报道,沃尔玛收购Flipkart77%股份花的160亿美金,有一部分是来自4月甩卖英国零售商Asda股份套现出来的101亿美金。据说沃尔玛十九年前为了这些股份,耗费了108亿美元,四月份的甩卖连本都没回来。一切只为了抢占印度市场。

    政策也是一大推力。2016年9月印度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推出前7个月免费试用的4G服务,去年又推出计划:309卢比提供56GB高速4G数据,且持续56天,有效期内无限制同化与短信。别的流量商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比如Vodafone宣布推出套餐,244卢比提供70GB高速4G数据(每天限制为1GB),持续70天,通话时间无限制。

    流量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4G网络被安排上日程,而传统的2G传统网络遭到淘汰,这样的推力,也让印度人们略过PC时代,直接进入到移动互动网世界。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邦之间的语言,文化及制度相差较大,语言货币都得不到统一。印度总理莫迪为了国家商业发展,将废币提上了日程,去年十月份印度政府出台废钞政策,虽然还未能完全统一,但今年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公司阿里系Paytm,用户量翻了三倍。

    值得纪念,可以说这是印度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加速键,并且这个成绩不会是终点。

    魅力背后,也隐藏着不少掘金阻力。

    人才压力首当其冲。这个国家一直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外面的企业家想到印度去,印度高材生想往外跑。十年前印度人在硅谷的存在感就不低:高科技公司7%的CEO是印度人,三分之一工程师是印度裔,印度人创建的工程和科技公司比华英日三国人创建的总和还多。

    这种现象延续到了今天。

    去年相关机构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美国硅谷的高管有52.7%是外国人,而当中有25.8%就是印度的。近几年在坐落于硅谷的大型高科技公司里,印度裔高管的活跃度也直线上升:微软,百事可乐,谷歌,Adobe,这些公司的CEO都是印度裔或印度人。

    除开这几家,还有诺基亚,软银,联合利华,标注普尔,摩托罗拉,万事达卡等知名国际公司的CEO职位,都花落印度人头顶。

    所以才有人说,没有华人和印度人,就没有今天的硅谷。人才外流对于印度来说是个棘手问题,本土公司缺少血液不说,落地的外来企业也供血不足。

    许多出海印度的企业都想从自己国家招聘员工,开出的薪资条件也极其诱人。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愿脱离自身生活几十年的生活圈子,远离亲人与朋友,奔赴一个口碑不佳,集混乱与高犯罪率于一身的国家。这样的高代价与高风险,几乎没有人愿意承担。

    其次是印度女性地位问题,男女平等?不存在的。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此宗教最著名的法典是《摩奴法典》,这部法典里深刻诠释了印度女性地位,比如“女子必须幼年从父,成年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地位”,再比如“30岁的男人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

    印度电影也将女性的地位演绎了出来。《罩袍下的口红》中想挣脱守旧枷锁的四个女性,《炙热》里的拉尼、拉乔、碧奇丽,《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拉朱的姐姐,《勒克瑙之花》里吃闭门羹的女主以及《护垫侠》描述的经期女性被视作会带来霉运污秽的“病原体”,都直接或间接地把印度女性地位演绎到了极致。

    现实中印度的偏远农村地区,女性外出腿基本不能外露,超短裙超短裤是禁忌,与男性合影也需要得到丈夫许可。伤感的是这类现象印度大城市也存在,无论是荧幕内,还是荧幕外。

    所以即使视频及内容类消费在印度存在巨大空间,但是碍于资源的稀少泛娱乐化赛道始终没能像中国一般火热,打赏也不似中国一样夸张。

    比如直播基本没有什么大跃进,这与女性地位有一定关系,女性网红资源稀缺是一点,另外女性的过于保守无法支撑起多元化的内容创作。在打赏付费方面,基于女性的地位,也许大多数人不会形成为她们打赏的习惯。

    本身印度人群也并未养成APP内购消费习惯,数据统计,整个2017年印度的APP内购消费仅有约1.4亿RMB,而中国的这个数字是330亿美金。

    再者便是关税与语言阻力,这两者倒是资本有机会和能力解决的问题。关税上,印度根据莫迪站台的make in India计划推出了各类改革措施,其中与移动设备有关的关税上升明显,比如充电宝、充电器以及数据线等手机配件,若是在印度没有工厂税率高达29.44%,而有工厂关税仅为1%,手机进口关税也从6%提高到12.5%。

    关税的上涨引导了大批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外国企业,不得不去印度建厂,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双赢局面。

    语言方面,入印度乡随印度俗就更是必要了。印度语言的最大特色是不统一,有22种语言,虽然英语与印地语是主要的两种,但英语的普及率很低,文化高、会使用英语的还不及印度总人口的10%,并且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他们更喜欢用本地语交流,谷歌曾预测,到2021年的时候印度网民中,非英语人群将占据绝对主流位置。

    出海印度的企业必须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曾经Netflix以为英语是官方语言,他们在印度市场肯定能成功,结果一年后并未拿下印度。一个是文化与价值观的不同,另一个便是语言问题。

    成功例子是NewsDog,两年前于印度上线时只有英语版,后来慢慢拓展出泰米尔语、印地语等多种印度本地语言,如今已有10种,并且成为了印度最热门的新闻应用之一。

    将就印度人民语言习惯,说到底就是产品本土化。上个月一篇名为《微信“死于”印度》的文章里说过,任2012年至2015年微信印度市场战略副总监的Humanshu Gupta表示:“微信的产品设计完全依照张小龙的愿景,拥有许多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并不太受印度用户的喜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要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就像2016年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成为印度票房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电影后,亚马逊制作出印度本土化的动画版电影《巴霍巴利王:消失的传说》来获取人心一样,本土化是企业海外生存发展之道。

    印度是一个复杂却又充满诱惑力的国家,当这些横亘在资本与企业面前的障碍被各个击破的时候,也就是印度市场崛起的时候,即使有些问题不容易解决。

    契诃夫说过,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这对企业来说同样适用,毕竟大概率来说谁也不会像今天的金立般,在印度不战而“亡”。

    7,丰田汽车的未来战略:“自动驾驶”比“无人驾驶”更加稳妥_

    编者按:作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汽车企业,丰田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表现似乎与这个地位不相符。且不跟互联网公司的势头相比,就算跟通用汽车的投入程度相比也要逊色。这主要是因为这家传统车企对无人驾驶的矛盾态度。但是最近1、2年丰田开始猛踩油门,成立了丰田研究所,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达到了40亿美元,彭博的一篇文章聚焦了丰田汽车的自动驾驶战略。

    为了造出更安全的车辆,这家公司往机器人和AI研究投入了40亿美元。

    John Leonard漫步到MIT园区一个单调、单层的车库并打开门。这栋建筑唯一显眼之处在于它的窗口是反光的,所以从外面是看不见里面的。Leonard说:“如果你打的经过的话,大概不会想到丰田的未来是在这里规划的。”

    车库里面猫着一辆银色的Lexus LS 600hL轿车。不过它跟普通的雷克萨斯不一样——这辆车对于丰田开发无人车的努力至关重要。Leonard是成立将近3年的丰田研究所负责自动驾驶研究的副总裁,他解释了如何给这辆雷克萨斯搭载雷达、视频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等可检测、识别远至200米的物体并作出反应——这个能力已经比1年前翻了1番。他的主管驾驶者这辆丰田车在麻省剑桥市附近转悠,一边收集数据,用于创建数字地图并试图推断出无人控制下车辆会如何行为。Leonard说:“这跟科学项目有点类似。保持在道路上行驶。不要撞到东西,也不要被撞上。”

    John Leonard站在丰田研究所MIT车库的前面,背后是被拆解的雷克萨斯

    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企业,市值达到了2000亿美元的丰田汽车,在开发不久未来汽车的竞赛中已经落后。仅仅4年前,公司总裁丰田章男还在说公司只会在自动驾驶汽车在一场马拉松公路赛中击败了人类司机——比如他之后才会考虑去做。现在他不这么说了,因为丰田已经输不起了。

    如果公司不能跟上节奏的话,在未来的其中一个版本里,丰田将面临沦为Waymo和百度等新贵的钢板盒子供应商的耻辱。丰田章男自己已经把技术公司视为“我妈新的竞争对手,他们的速度比我们快很多倍。”他还补充说:“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一场生死之争已经开始。”

    Alphabet的Waymo计划最早今年在凤凰城推出一项无人的士共享打车服务。通用汽车最近从软银拿到了22.5亿美元投资,目标是明年推出机器人的士。Zoox说会在2020年面向乘客推出无人车。这种热潮令人回想起20世纪初的情形,数百家初出茅庐的汽车制造商竞争走向白热化,直到他们几乎全都失败或被并购为止。

    至于丰田,它已经投资了40亿美元创立了这家总部位于加州Los Altos的研究所,并且跟MIT、密歇根大学及斯坦福大学建立了正式的研究合作。为了推进器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以及材料科学的研究,丰田已经招聘了像Leonard(水下自动驾驶技术专家)与Gill Pratt(研究所负责人,曾经为美国国防部运营DARPA机器人与无人车挑战赛多年)这样的自动驾驶技术明星。今年6月,丰田向东南亚共享乘车巨头Grab投资了10亿美元;8月份,在一项交易中,丰田同意投资5亿美元与Uber联合开发无人车。它甚至还跟非车企合作伙伴组队开发多用途无人车队。

    这些行动计划的基础是一个悖论:丰田未必认同无人车会迅速占据美国等地道路的炒作。Leonard本人也不认可。他说:“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在波士顿任何天气或交通状况下,将我从剑桥送到洛根机场这一幕在我的有生之年大概都看不到。”丰田研究所网站将其目标描述为“有朝一日开发出一款不会导致碰撞的汽车。”它并没有明确这种不会导致碰撞的汽车是不是无人驾驶的。

    2001-16年间申请汽车相关专利超过50项的公司,丰田是专利比赛的领跑者

    丰田的无人车愿景其实不是要干掉司机。相反,它是要利用自动驾驶及相关技术让汽车更安全,对用户更加友好,让汽车装满了能帮助大家大部分时间还坐在驾驶室时能保持生产力的功能。经常参加公路赛并且只有在亲自测试过才签字同意未来汽车设计方案的丰田章男,他要赌的是消费者对汽车的爱好远没有结束。

    这家公司当然有钱去追求自己相信的任何未来——今年6月30日时,这家公司的现金流达到了500亿美元,是GM的2倍多。但自动驾驶技术显然是美国人的发明,而丰田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更多是出色的制造商而不是创新者,他们更擅长将竞争对手的发明发扬光大。但是这种做法在面临着一场文化转变时未必站得住脚,丰田高管说这场转变之剧烈可以与1930年代自己面临的那场相媲美,当时公司决定从做织布机转型到造汽车。Pratt说:“在IT公司变得更像我们之前我们必须变得更像IT公司,这是商业需要。公司现在非常强大,所以现在是时候确保我们是能找到所有那些新奇酷玩意儿的公司之一了。”

    这辆雷克萨斯已经在麻省剑桥转悠了一段时间,为的是收集丰田自动驾驶汽车计划需要的数据。

    在今年的CES上,当兴高采烈地丰田章男站在讲台时,音乐大作,台下闪光不停。丰田章男说:“像我这样一个搞汽车的家伙能够到这里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他爷爷的80年前领导丰田走上转型汽车制造商的道路,现在他又要开始新的转型之路了。很快后面跟着他上台的还有Amazon.com、Uber、必胜客、马自达以及滴滴出行等一众高管。

    丰田章男说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时将会推出一款产品,不过这6家公司不大可能会就此跟丰田合作:这款产品是一种气泡形状的电动运货车,尽管丰田对全自动的矛盾心理,但这款车却是无人驾驶的。他们将会组建一支“e-Palette商业系统”货车车队,这支车队会穿梭往返解决通勤问题,运送披萨和包裹,处理信用卡交易,将其转化为对手机鞋店、酒店客房以及应急指挥中心的需求。丰田章男说:“今天,你必须亲自去鞋店。将来有了e_Palette之后,鞋店就会送上门。”

    这是他的思想转变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公开宣示,但其实他的这种思想转变发生在2014年。当时,Google(前Alphabet、前Waymo)给一些混合动力车配备了无人驾驶引擎,让它们在无人手握方向盘的情况下在加州的高速公路上行驶。Google使用的混合动力车型包括有普锐斯和雷克萨斯,但丰田并未参与其中。

    然后丰田加入了2020东京奥运会的早期规划。丰田张楠告诉《汽车新闻》,他当时惊讶地了解到残奥会运动员希望能驾驶“很酷的车而不仅仅是针对残疾人设计的车。”他意识到,自动和半自动汽车可以替残疾人、老年人等开车遇到挑战的人提供更容易更有趣的驾驶体验。

    他找到了自己的长期密友,被他称为是自己的“幕府将军”的丰田高管友山茂树(Shigeki Tomoyama)。友山茂树是改善法的信徒,这是丰田哲学的核心,意在通过对生产流程做出小的、持续性的改进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他对技术非常拥护,以至于几本有关丰田的书的作者密歇根大学教授Jeff Liker称友山茂树为“科学怪人”——一半是丰田,一半是硅谷。这种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友山茂树几乎在20年前就立项了第一个互联网汽车项目并且说他认为将自己与科学怪人相提并论是一种恭维,因为这个怪物是“一个人造物但却有颗心安放在某处”。他几乎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发东西,这在丰田高管当中几乎是另类——发布他吃过的东西、参观过的工厂以及逮到的鱼的照片。在公司里面,从大数据到汽车运动乃至于开发雷克萨斯游艇都归他管。

    受命给丰田的无人驾驶和驾驶员辅助计划增加马力后,在几个月之内友山茂树就把Pratt从美国国防部挖了过来并成立丰田研究所。在丰田研究所成立1年之后,他又创办了Toyota Connected,这家美国子公司将会把收集到的海量丰田联网汽车数据转化为可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友山茂树开始跟Uber商谈协作事宜,也就是后来促成的e-Palette。

    公司并未透露除了奥运会以外还会在什么时候在哪里销售e-Palette货车的消息。这一点也许并不出奇,鉴于丰田对其核心技术的矛盾心态。Toyota Connected的COO中岛正弘(Masahiro Nakashima)说:“90%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仍不抱期待。”Gartner去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受访的消费者当中有55%表示不会坐全自动的汽车,但超过70%的受访者愿意称作部分自动化的汽车——这些正是丰田定位的客户。

    友山茂树,丰田最技术向的资深高管,照片为在名古屋进行的一场Toyota Connected演示

    在一个寒冷的春天早上,一辆小狗大小的四轮机车嗡嗡作响驶过MIT园区的人行道,一边躲避背着双肩包的学生。在其平底盘之上是一个银色的筒子,里面放置了不停旋转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用来检测树木、电线杆以及学生。3D立体摄像头在小车挡风玻璃(如果有的话)的位置水平排列开来。

    当车上的配件生成周围环境的高清地图时,丰田研究所的迷你车开始自动驾驶。研究所的科学家Stephen McGill在后面跟着,手里拿着手柄以防出现车辆突然要撞向行人的状况。经过的学生几乎都没注意到这辆车,仿佛在校园周围出现迷你自驾车原型是这里的常态而已。

    这辆车的软件的任务是要理解不可预测的人类行为,其判断依据是姿势和人的眼光看哪里。McGill会上传有关汽车与环境交互的数据,然后调整软件让它更安全地在人流和街道中穿过。在未来,这一数据会用到更大的汽车上,就像在剑桥车库的那辆实验性的雷克萨斯一样。

    今天,这部迷你车在McGill老板Leonard的课上上紧了发条,Leonard正在上电子学的商业管理课程。样子像Mike Myers的Leonard有20%的时间是放在MIT,剩下时间则是为研究所工作。课上,Leonard就这辆小车的机制进行了简短介绍,然后就全自动汽车的未来向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民调。有3/4的人期待到2030年能够定期使用它们。Leonard认为他们大概是对现状比较失望。

    在试车跑道上让无人车放马由缰是一回事,但是在城市里面驾驶导航又是另一回事,就像Uber今年3月在亚利桑那州学到的教训一样,当时它的一辆无人车撞死了一位行人。繁忙的大都市带来的世俗烦恼会成为无人车的障碍。在波士顿的冬天,一个个排气管排出的废气会被看成像来车一样的固体。在芝加哥堵了双车道一半的联邦快递运货车就会令受训不要跨越中线的无人车困惑不已。Leonard说:“这真的很难,非常非常难。”

    丰田寻求的是一种妥协方案,它开发了一套叫做Guardian的系统,着这套系统可以利用机器智能和传感器能力让全自动驾驶具备理论上的可能性,并且将其捆绑到针对人类司机设计的车辆上。这些汽车和卡车能看到的前后距离将远很多,可横跨多条行车道,这是任何人类都不具备的能力,而且它还更擅长预测其他汽车和行人的行为。人还会继续控制方向和刹车,但当Guardian检测到潜在危险时,它会抢过控制然后打方向盘、把速度放慢,或者做其他动作来避开问题。

    研究所制作过一段视频。在视频中,该所负责自动驾驶的资深副总裁Ryan Eustice坐在了一辆行驶在试车跑道的Guardian车的方向盘后面。Eustice假装自己睡着了,让汽车自己漂移。仪表盘上的摄像头发现他的头掉下来眼睛闭上了。Guardian马上接管了汽车并让车子回到了所在的车道上。当Eustice恢复精神之后,他点一下刹车就可以恢复驾驶了。

    正是这个让Leonard感到兴奋,尤其是因为他十几岁的儿子最近刚学了开车。他说:“把死亡率降低一个数量级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能的。” 美国每年交通致死的人数应该可以降到4000而不是40000。“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青少年学习曲线走得太快的时候旁边有一位全世界最警惕最训练有素的司机在旁边的话会是什么情况。从现在开始的10年之内,我想象丰田会收到汽车所有者的来信说‘我的小孩开车的时候干了一件蠢事,但是Guardian干预了。谢谢你。’”

    Toyota Connected德州Plano办公室

    Zack Hicks是相信无人车技术正在到来的丰田高管之一——但是他补充说关键不在这里。Hicks是Toyota Connected北美(总部位于德州Plano)的首席执行官,他说:“当大家都有的时候这并不是差异化因素。真正的差异化在于数据的使用,在于如何将车辆与商业和其他车辆连接到一起。”

    Hicks和他在Connected臭鼬工厂年轻的程序员小组正在尝试创建一个超级智能的车轮上的web浏览器。每200毫秒他们就可以上传来自丰田数百万辆联网汽车的500个传感器的数据——这样下来每天每辆车都会有超过700万的数据点。这些传感器测量的指标包括速度、位置、制动压力、转向角、燃油油位、胎压以及数百个其他的指标,比方司机踩刹车是否比大多数人更用力等。

    Toyota Connected 北美CEO Zack Hicks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丰田卖车,因为这可以让汽车更安全并且提高客户体验。你的凯美瑞注意到你忘了拿手机就会问你是不是想拿回来。你开会迟到了,你的RAV4就会替你安排Skype接入(当然是在你停好车之后)。你收到一条手机提醒,告诉你的卡罗拉左后胎需要打气了,同时还会提供最近的服务站位置给你。丰田赌的是这些功能会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家公司正在寻找将数据变成现金的办法。今年3月,丰田卖出了10000辆为安飞士·巴吉量身定做的联网汽车。燃油油位和里程表的读数可以帮助这家汽车租赁公司省钱,办法是让客户加快还车:安飞士的员工不用跑到停车场人工扫描那些车辆了,相反Connected的系统可以马上清点盘存。定期发给安飞士的分析代码可以识别“一项成本4美元的修理可阻止一次成本40美元的修理发生。”(安飞士负责客户体验与产品开发的副总裁Jeff Kaelin语。)除了卖车给安飞士以外,丰田还有月费可收。

    在火奴鲁鲁,Connected跟夏威夷丰田、雷克萨斯与斯巴鲁的经销商 Servco Pacific Inc合作测试了一个名为Hui的共享乘车业务。Servco提供车辆,而Connected则提供app让客户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解锁汽车。当然了,用户数据会发送给Connected。这项服务的起步价为9.95美元/小时或者79.6美元/天,客户持信用卡和智能手机到25个汽车存放站之一即可提车走人。

    这些都属于小打小闹的业务,将来可能会增长,也可能不会,这要取决于消费者受到汽车所有权吸引的狂热程度有多高。每一家主流汽车制造商都在致力于类似的技术,这些就构成了业界所谓的机动即服务(mobility-as-a-service)。麦肯锡在去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说,朝着机动性业务的转变“有望取代业界传统上对‘移动金属’的强调,新的模式将获得更大的每公里或每出行利润。”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机动性市场规模可达7500亿美元左右。

    通过将Guardian技术应用到有人驾驶汽车以及丰田自己或Uber这样的伙伴运营的机器人的士车队,丰田可以用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业务。Uber耗时几年的无人驾驶测试已经完成,最近又宣布愿意分享技术,这些都有望显著提升丰田的努力。友山茂树甚至吹嘘说一旦有了Uber的无人驾驶技术“将可造出也许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无人车。”

    不过丰田首先不仅得说服自己,而且还要说服自己的传统供应商和经销商一件事,那就是光有会移动的金属已经不再足够。友山茂树说:“我们不会放弃现有主业,但我们也不能茫然地继续造车。让每个人都具备这种危机感仍然是个挑战。”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8,任正非:华为今天的困境10年前就有预计,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

    过去几年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很少接受媒体的公开采访,但近日他却先后两次接受采访。

    任正非之所以出来发声,源于目前华为在国际上面临多重困境。由于受到多国安全审查,华为5G的海外拓展遇阻;任正非之女、前华为CFO孟晚舟此前在加拿大被扣留,引起轩然大波。

    1月17日,他接受国内媒体群访,谈及当前的困境时表示:

    我们今天可能要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我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我们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的来应对这个局面。这些困难对我们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谈孟晚舟事件

    对于孟晚舟一事,任正非表示:“孟晚舟和我本来是去阿根廷开同一个会议,而且她还是会议的主要主持者。她是在加拿大转机,不幸就被扣留了。我晚她两天才出发的,是从另外的地方转机的。我们会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这件事情。作为孟晚舟的父亲,首先感谢中国政府维护孟晚舟作为中国公民的权益,为她提供了领事保护。我也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孟晚舟所表达的支持、关心和关注。”

    他还提到:“我与女儿现在就是打打电话,电话上也仅仅是讲讲笑话,晚舟也很坚强。”

    谈5G发展:我们的年青人一直讲,把事情夸大了

    对于5G在海外多国吃闭门羹,任正非称:“我想说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好多地方我们可做5G的,我们暂时还做不了那么多。少数地方的拒绝不能代表我们在大多数地方被拒绝。”

    此外,任正非指出:“我们在技术上的突破,也为我们的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带来更多生存支点。所以,我们没有像外界想像中的那么担忧。”华为能把5G基站和微波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站的,基站不需要光纤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这在全球只有华为一家公司能做到。西方国家也需要华为的设备。

    不过,他认为的5G的作用被夸大了,华为的成就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因为我们跑得太快了,我们的年青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一直讲啊讲,就把事情夸大了。”任正非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对于5G技术的发展,任正非认为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他说:“5G有非常非常多的内涵,这些内涵的发生还需要更多需求的到来,还需要漫长的时期。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浪潮来了,财富来了,赶快捞,捞不到就错过了。”

    他还对比了中国和日韩的网络发展,称中国的4G没有用好,网速慢,原因在于“网络结构不好”。而在网络结构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5G用上来和4G差不多。就好比我嘴巴很大,但是喉咙很小,我吃一大块肉还是一口吞不进去”。

    谈业务增长:2019年营收增长预计不会超过20%

    在采访中,任正非透露,华为2019年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估计增长不会超过20%。但五年以后,年销售收入可能比今年多一倍多。

    华为经常收到以“网络安全问题”为名的指责,对此,任正非回应称:“要把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区分开来,现在混淆在一起了。”他表示,华为在未来五年大量投入研发费用,做全世界最好的网络。

    谈及基础研究,任正非表示对华为的基础研究“还不够满意”:

    这30年,其实我们真正的突破是数学,手机、系统设备是以数学为中心,但是在物理学、化学、神经学、脑学……其他学科上,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是落后的,未来的电子科学是融合这些科学的,还没有多少人愿意投奔我们。所以,我们在科学构建未来信息社会的结构过程中,我们还是不够的。

    以下为任正非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纪要:

    记者:华为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请问华为内部是否系统地评估过,这么多年的研发创新投入是不是可以抵抗这些困难?

    任正非:应该说,我们今天可能要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我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我们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的来应对这个局面。这些困难对我们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记者:那么在现在的环境下,您怎么理解自主创新对中国公司的意义?

    任正非: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农民,其他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自主创新若是精神层面我是支持的。也就是说,别人已经创新,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得到别人的许可,付钱就行。如果我们重做一遍,做完一遍,也要得到许可,还是要付钱,这是法律。当然科学家都是自主创新的,我指的是我们这种公司的工程创新。

    记者:我想接着问一下,华为对这次反全球化浪潮所做的最坏的预案是什么?

    任正非:外面的变化对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有信心,我们的产品做得比别人都好,让别人不想买都不行。我举一个例子:全世界能做5G的厂家很少,华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厂家也不多,华为做到最先进。能够把5G基站和最先进的微波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华为。将来我们5G基站和微波是融为一体的,基站不需要光纤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有人说过去这只适用于广大农村,但5G是超宽带,微波也是超宽带,这也适合广大西方国家。因为广大西方国家遍地都是分散的别墅,是要看8K电视、高速的信息消费,那就需要买我们的设备。当然,它可以不买,那就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来建设另外的网络。我们在技术上的突破,也为我们的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带来更多生存支点。所以,我们没有像外界想像中的那么担忧。

    记者:长期以来,西方对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最常见的指责就是盗窃知识产权,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话题?

    任正非:我不能代表中国企业,只能代表华为。华为在美国经历了几场大官司,都获得良好的结果。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其中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我们的技术专利对美国的信息社会是有价值的。我们已经和很多西方公司达成了专利交叉许可。华为不能代表别的企业,但是我们自己是绝对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

    记者: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像高通那样通过知识产权授权模式进行发展的企业?深圳有一些企业,他们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由于遭遇知识产权官司和国外公司的围堵,他们没有办法,只好向产业链的下游下沉。想问您,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应该要怎么调整?

    任正非:如果我们把知识产权当成物权,可能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会更加好一点。就是知识产权法若是物权法的一部分,侵犯知识产权就是侵犯物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原创发明。没有原创发明,哪有未来的“高通”呢?我们应该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而不是西方拿来卡我们的借口。因此,我们国家首先要不支持假货、不支持山寨,而是要支持原创、保护原创。有可能今天经济发展速度会慢一些,但质量就会更好一些,就会出现越来越有竞争力的公司。

    记者:现在外界有一种感觉,好像又重新回到麦卡锡时代,以共产主义为帽子,加到一些企业或者个人身上进行打击。您有没有感觉到,中国《情报法》尤其是第七条颁布之后,会对华为国际市场造成一些障碍?您觉得有没有必要通过一些渠道对它进行合理的诠释?

    任正非:首先,对于释法的事情,我们说了不算。但是政府已经表态,外交部做了明确澄清,中国没有任何法律强制要求任何企业安装后门。

    第二,中国还要强调,企业在任何国家都必须要遵守业务所在国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

    记者:任总您好,我在深圳做新闻工作很多年了,在我印象当中,华为在过去30年当中,像这么密集,您亲自出面,连续几天与媒体会面,以前是很少见的。包括外媒都在说,今年任总会见记者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安排,是为了应对当前华为所面临的罕见的特别困难,不知道您对这个评价是否认同?这个安排,主要是想传递什么信息?另外一个问题,西方一些国家政府对华为网络安全的指责,您认为这是出于历史的偏见,还是华为确实有需要加强的地方?华为如何消除西方国家的担忧?

    任正非:第一,见媒体是公共关系部逼的。他们说,这段时间我们要给18万员工和广大客户都要传递信心,让他们多了解我们、信任我们,也同时给社会释怀,其实我们没有遭遇多大困难。你可能没参加过我们的内部会议,开会都是群情激昂的,没有感觉到有多大困难。但是外界不知情,我们需要传递一些信心,需要我说说话来起一些作用。所以,见媒体就是给社会传递一种信心。当然我们今年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估计增长不会超过20%。

    第二,关于网络安全问题,要把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区分开来,现在混淆在一起了。华为30年来在170多个国家、为30多亿人提供了网络服务,有良好的安全记录。但是我们还需要不断进步。我们现在要重构软件架构体系,朝着“网络架构极简、网络交易模式极简、网络极安全、隐私保护遵从GDPR”这四个目标的要求。我们在未来五年大量投入研发费用,做全世界最好的网络。五年以后,年销售收入可能比今年多一倍多。

    记者:我记得2014年第一次采访您的时候,您说“华为有什么神秘的?揭开面纱就是皱纹”,印象特别深刻,现在五年过去了,您觉得华为的面纱真正揭开了吗?现在国际上质疑的声音好像更多了。

    任正非:那就是皱纹更多了。因为半径越大,问题越多。如果我们缩到小小的一点,像农民种地一样,只有土豆这么大,外界都看清了,那谁也不会质疑。半径越大,越看不清,未来10-20年之后的探索我们更加看不清,所以大家的质疑会多一些,但是质疑并不等于有多大问题。另外,质疑也是有价值的,科学家天生就喜欢怀疑,要不他们怎么会发现新东西呢?他不相信,就会有新发现,所以质疑本身也是前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的副产品。

    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一定会有一场巨大革命,在生产方式上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工业生产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大家参观了我们的生产线,那还不能叫人工智能,只是一部分人工智能,但是生产线上已经看不到太多的人。五年以后,这条生产线上可能只需要五、六人,甚至两、三人,主要是做维修。当然,我们的生产线上很多人都是博士,不是普通操作工人,特别是光芯片生产中,会动手的博士还特别少。

    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给农村教师多发一点钱,让优秀人才愿意去当教师,优秀的孩子愿意进入师范学校,就如我们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粟裕、黄克诚、许光达、恽代英…都出身于师范学校一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但现在不是这样,教师待遇低,孩子们看见知识多也挣不到多少钱,所以也不怎么想读书。这样就适应不了未来二、三十年以后的社会,社会就可能分化。完全使用人工智能生产的可能就会重回西方,因为没有了工会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罢工问题……;完全不能人工智能的生产可能会搬到东南亚、拉丁美洲、南欧等人力成本低的国家去了。我们国家面临着这种分化,就应该要把基础教育提到国家的最高纲领,才能迎接未来的革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这应是党和国家的主要责任,每个公民的义务。今天满街高楼大厦,过二、三十年就变旧了。如果我们投资教育,二、三十年后这些穷孩子就是博士,开始冲锋,国家就会走向更加繁荣。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华为只能把自己管好,不能去管别人,所以我们就大量投入资金往前冲。刚才央视记者问我“你们赚的钱很少,为什么科研投入会有那么多”,比如今年我们利润是90多亿,但是科研投入150-200亿美金。其实这150亿哪里是我们投的,都是成本,实际上还是客户投的。客户给我们的钱,不是产生利润,而是产生投入。

    我们为什么要走在前面?新技术进入时代的周期变短了。过去是等到科学家做方程,经过五、六十年,终于发现这些方程有用。从电磁理论,又经过五、六十年,发现电磁理论可以用于无线电;又经过了几十年……。今天已经不可能了,这个过程缩短非常厉害,即使不能叫毫秒级,也是极短级。如果我们还是等着产业分工,不进入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变成人才大国,我们与别人的竞争才更加有信心,因此,小学教师应该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当然,今天教师待遇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了,但还要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国家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竞技中获得成功。

    今天大家看到华为有很多成功,其实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外国科学家,因为华为工资高于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学家都在华为工作。我们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形成这种组合在前进。因此,我们国家要和西方竞技,唯有踏踏实实用五、六十年或者百年时间振兴教育。

    振兴教育不在房子,在于老师。黄埔军校就是两条绑腿,抗大就是一条小板凳。你们看关于抗大的电影,搬个小板凳,坐在黄土飞扬的土地上,听到毛泽东没有麦克风的讲话,就建设了新中国。黄埔和抗大怎么不是世界上两所伟大的名校呢?所以,物质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得到尊重,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记者:您提出基础教育这个议题,是希望能够给社会一个警示吗?

    任正非:我认为,社会就是应该有口号“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我们再穷也不能穷老师”。

    记者:您打算为这个事情做点什么?

    任正非:我们把华为公司做好,就给大家做了一个榜样。华为有什么?一无所有!华为既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源,除了人的脑袋之外,一无所有。我们就是把一批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的脑袋集合起来,达到了今天的成就,就证明教育是伟大的。

    记者:在4G时代,我们感觉华为也是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领跑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原本以为在5G时代,迎接华为的是世界广阔的天地。但是目前为止,外界设置的障碍是比较多的,刚才您也讲华为对遇到的状况是评估过的。我想问一下,接下来华为打算采取哪些措施去突破目前的困局?另外第二个问题,我们早上也去参观了华为的两个实验室,还是觉得华为在基础研究这方面也是投入了很多心力的,那国家大的环境也是提倡企业或者是高校做基础研究,我想听任总关于基础研究这块的想法。

    任正非:有个老师辞职说世界很大,她想去看看。我想说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好多地方我们可做5G的,我们暂时还做不了那么多。少数地方的拒绝不能代表我们在大多数地方被拒绝。而且5G实际上被夸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华为公司的成就。因为我们跑得太快了,我们的年青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一直讲啊讲,就把事情夸大了。

    实际上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人们现在的需要就是宽带,而5G的主要内容不是宽带。5G有非常非常多的内涵,这些内涵的发生还需要更多需求的到来,还需要漫长的时期。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浪潮来了,财富来了,赶快捞,捞不到就错过了。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日本和韩国还是4G,日本、韩国把4G运用到非常好,就足够满足使用。我们的4G没有用好,打开我的手机只有20~30兆,实际上我们提供的4G是可以到300~400兆,足够看8K电视。但是我们的网络,白天打开就只有二三十兆,只能看4K,没法看8K电视。

    为什么?网络结构不好。网络结构不好是啥?还是没有数学家在研究运营商的网络结构。所以网络结构性的问题没有解决,5G用上来和4G差不多。就好比我嘴巴很大,但是喉咙很小,我吃一大块肉还是一口吞不进去。因此,不是5G的基站是万能的,大家别那么着急。5G接下来估计还要进入毫米波,毫米波就是只要你多加一倍的钱,带宽可以加一百倍,就是一秒钟你可以下载几十部高清视频,这个我们已经在实验室里面都能完全做出来。5G现在暂时还没有充分发挥出用处,太快了。这次中央台用来在深圳(5G)直播春节联欢晚会,也只是个演示性作用,这种演示还不足以变成大规模的商业行为。

    在技术研究上,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干啥?就是我们向谷歌学习,谷歌的母公司赚了钱就去研究很难实现的东西,还研究长生不老药,它也是为人类社会贡献,把财富转移到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去,我们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讲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就是向谷歌学来的。就是把钱投出去,探索人类未来。我们支持给大学教授做基础研究,他就像一个灯塔一样,既可以照亮我们,也照亮别人。但是我们理解比别人快,所以做出的东西比别人快,仅此而已。

    我们自己在编的15000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是把金钱变成知识,我们还有60000多应用型人才是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我们对外面科学家的探索,就是给予适当的支持。

    记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基础研究就不适合由公司去做。

    任正非:但是如果公司不做,我们就不能领导或领先这个时代,那我们就不能赚超额的钱,我们就不可能有超额的投资,那我们就变成一个代工厂了。我们为什么能胸有成竹一路领先?在电子上我们已经做出最先进的芯片ARM CPU、AI芯片,在光子的交换上,我们也是世界最领先的。在量子方面,我们在跟随,至少在研究别人的量子计算机出来后,我们怎么用。

    我们在电子、光子、量子这三者之中,有两者是走在人类社会前面的,在量子计算是跟在后面的。所以开展基础研究,才可能有超额利润,才有钱做战略投入,才能领导社会前进。外面的科学家欢迎我们,因为我们就是把他们当作灯塔,我们不侵犯他们的任何利益。美国有一个拜杜法案,赋予大学和非盈利研究机构对于联邦政府资助的发明创造可以享有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从而产生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动力。我们也按照拜杜法案,我们没有什么私心,但我们不是和学校合作,主要是和教授合作,必须有这个领军人物我才跟你合作。

    记者:如果您来评价华为目前的基础研究,华为处于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您个人的目标是什么?我记得两年前您参加国家科技大会时,您说华为进入了无人区,现在是不是还是这样一个水平?

    任正非:总体来说,我们对自己的基础研究评价应该还不够满意,为什么呢?这30年,其实我们真正的突破是数学,手机、系统设备是以数学为中心,但是在物理学、化学、神经学、脑学……其他学科上,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是落后的,未来的电子科学是融合这些科学的,还没有多少人愿意投奔我们。所以,我们在科学构建未来信息社会的结构过程中,我们还是不够的。

    关于无人区,当时最主要是讲“时延”问题,比如现在无人驾驶等都是时延问题。前段时间,我太太和我小女儿在欧洲乘坐德国无人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狂奔了两个多小时,欧洲已经在进入L3阶段的无人驾驶。大家也看到我们和奥迪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合作,也是L3阶段。无人驾驶最高是L5阶段,达到L5阶段5G开始起作用,但是还有时延问题。

    所以,现在真正无人区的探索就是降低时延,任何电路都一定有电容、电阻,一定会产生时延,人类社会要求无时延的时代是不存在的。时代发展进入饱和曲线阶段,我们刚好在这个曲线的平顶上,新公司很容易追上我们。这就是我们认为未来的风险。你们看,现在做一个电子产品多简单,买几个芯片一搭就出来了。我们的优势慢慢也不再是优势,这个领域里,我们担忧也跑不动了。

    这次总理去比利时参观了IMEC的一个设计平台,总理看到这个平台能把人类电子带宽提高到3纳米和1纳米。如果到了极限,还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石墨烯这时也还不能替代硅,怎么办?我们就把芯片叠起来,但最大的问题是要把这两个芯片中间的热量散出来,这也是尖端技术。所以说,热学将是电子工业中最尖端的科学,这方面我们的研究也是领先的,就是太抽象了。所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来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很快到了。

    记者:之前与一位企业家做交流,他说过一句话“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担心被别人追赶上,担心用户抛弃自己的公司。”我想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担心?

    任正非:这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形容词,我们也天天说。如果真是这样子,就根本跑不动了。我们还是胸有成竹的,但是说话总是要夸大一点,好像自己真的是很担忧,大家不要听那些形容词。

    记者: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任正非:一定。

    记者:但不一定是“下一个”?

    记者:其他公司都在说要做百年老店,要做传承。

    任正非:做百年老店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是要去除惰怠。曾经有首长说要总结一下华为公司的机制,我说首长您别总结,前20年是积极进步的,这10年是退步的,为什么?就是人们有钱就开始惰怠了,派他去艰苦地方不愿意去,艰苦工作也不愿意干了。如何能够祛除惰怠,对我们来说是挑战。所以我们强调自我批判,就是通过自我批判来逐渐祛除自我惰怠,但我认为并不容易,革自己的命比革别人的命要难得多得多。

    记者:去年华为人力资源研讨会,大家给您提了一堆意见,总结成十宗罪。您觉得大家提的这些意见是否有道理,您按照这些意见去改进了吗?

    任正非:十宗罪,我们把它都贴心声社区的网上了,让18万员工去批判,大家就讨论应该怎么改。这样会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使我们的一些内部的机制逐步地转变。我看心声社区一般只看批评,说好话的我就过滤过去。因为我要看到底基层发生了什么情况,管理层做得对不对。发现后,再找个人去调查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记者:您谈了很多基础研究的内容,您年轻时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当一个科学家?您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人生走错路了?第二个问题,您刚才也讲到华为现在钱很多,不知道往哪花。华为的产品做得非常好,前段时间有个传言,说“华为要跟袁隆平合作搞海水稻”,很快华为就声明这是个假新闻,但是在这个传言背后,可能反映了很多人希望华为能够做更多、更好的产品,请问华为有没有跨界的想法?

    任正非:第一,华为公司几百人的时候,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千人、几万人、十几万人冲锋还是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并没有转变,而且我们每年对一个“城墙口”的炮击量已经超过150-200亿美金,这还仅仅是研发费用,其他部门也在冲锋,加起来大大超过这个量了。我们只有集中在一个点上突破,才能在人类社会中立足。当我们要拖上很多“拖斗车”、“马车”、“黄包车”……的时候,我们这个“高铁”也跑不动了。

    钱多得花不出去,那只是一个说法,我们都是加大对未来的投资,要把钱花出去、花好也是不容易。每个部门要花钱,预算审查也是极其严格的。比如我们拨了36.8亿美金战略费用,他们怎么花没有压力吗?还有,我们有一个华为大学,培训的大多数是读了博士、硕士,包括还有很多海外名校毕业,实践几年很成功的员工,回来受再教育,然后再出去,再教育、再出去。这费用高得不可想象。华为大学现在还没有修好,下次欢迎你们再来参观。

    记者:任总,您讲过“接下来的智能世界可能会有非常非常多的机会”,华为在多个领域已经成为了领导者,从芯片到服务器、云端,在全球也没有一家可以对标的企业了。华为在业务上有没有边界,边界在哪里?因为不少合作伙伴担心华为抢了他们的生意。

    任正非:其实我们做的就是“管道”,给信息流提供一种机会。我们做的服务器存储不就是“管道”中的一个“水池”吗?终端不就是“水龙头”吗?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一脉相通的。为什么华为终端的技术进步那么快?是因为我们在管道技术上的战略储备很多,我们用不完,就把这些部门划给终端,科学家都为它们服务,所以很快就跃上来了。因此,跨界这个问题,我们是永远都是不会做的。前天西方记者也问我“你们会不会造汽车?”我说,我们永远不会造汽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决不会造车的。因此,我们不会跨界,我们是有边界的,以电子流为中心的领域,非这个领域的都要砍掉。

    记者:最近我看到很多报告或演讲,包括美国智库,提到未来在全球科技领域可能会有中美两个阵营。您对于未来科技行业的走势是怎么看的?因为华为从来不站队,但是现在这种大国博弈的情况下,华为还有可能独善其身吗?

    任正非:如果将来会出现中美博弈,中国首先还得重视教育。我们在海外派遣员工有4万多名,为什么大多数员工都不愿意回来?孩子上学问题,回来以后怎么插班,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这样一系列问题,让我们的员工流动不起来,孩子回不来。即使在非洲,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但是回到深圳就进不去学校。因此教育是我们国家最紧迫的问题,要充分满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家长最操心就是孩子。因此,盲目的人口红利化是错误的,因为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走向人工智能。

    东风汽车的竺总问我,我说“中国无人驾驶可以从拖拉机做起”,我们不与西方同一个轨道竞争,就把拖拉机做到24小时耕地,不怕蚊子,不怕下大雨,不怕爬高山,农业生产效率不就提高了吗?

    记者:您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人工智能,我现在看到很多公司已经把人工智能当成一个主要的目标,言必称人工智能。您担心这个趋势会导致人工智能形成一个泡沫么?

    任正非:人工智能有可能是泡沫。但别害怕这个泡沫破灭,那些失败的专家工程师,我们招聘,为什么?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生产结构,改变我们在全世界的服务结构,我们需要这些人。为什么我要失败的人呢?失败的人就是理想太大,平台太小。但是我的平台很大,能够容纳你跳舞。为什么人工智能会出现泡沫化?就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世界实际上只需要一家公司,比如说办公系统,谁还能取代微软?真正的机器人出来后,90%的机器人公司就困难了。因此,我很难解释人工智能是不是有泡沫。我们公司在工程上,比如新疆高山上的基站,是京东快递小哥骑着摩托上了山,把设备按照我们的说明装好以后,我们人在西安调测,调测通过就验收了,报告、发票就出来了,钱就付给你了。如果我们不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提升生产效率,我们公司就不可能实现低成本,不可能获得高利润,也不可能加大对未来的战略投入。

    记者: 您认为华为当前主要是什么困难?

    任正非:我们觉得除了困难,都是困难,没有不困难。

    记者:请您讲一讲国际业务,接下来华为在国际业务拓展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任正非:没有变化,过去怎么做还怎么做。

    记者:打算继续在哪些领域重点做?

    任正非:不改变现在的方向,不进入不熟悉的领域。

    记者:虽然西方媒体也问过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了解孟女士这个话题,希望您作为父亲来回答。您第一次听说女儿被加拿大扣留的时候是在什么场合?您现在与她沟通渠道顺畅吗,现在情况如何?1月29日是美国正式引渡的最后期限,有没有困难?

    任正非:孟晚舟和我本来是去阿根廷开同一个会议,而且她还是会议的主要主持者。她是在加拿大转机,不幸就被扣留了。我晚她两天才出发的,是从另外的地方转机的。我们会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这件事情。作为孟晚舟的父亲,首先感谢中国政府维护孟晚舟作为中国公民的权益,为她提供了领事保护。我也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孟晚舟所表达的支持、关心和关注。

    我与女儿现在就是打打电话,电话上也仅仅是讲讲笑话,晚舟也很坚强。

    记者:您是反对封闭式的自主创新的,对不对?然后,您又提到最先发明量子计算机的一定是IBM或者微软。

    任正非: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记者:华为可能不是第一个。

    任正非:肯定不是。

    记者:那我想问一下,一方面每年我们投入这么多钱在研究与创新,另一方面我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关于技术创新的共享和自主研究,这两者的平衡点是什么?

    任正非:在精神上我是支持自主创新的。所有科学家的创新都是自主的,它是一种精神。我认为在尖端的未知上更多的强调自主创新是可以的,比如嫦娥4号,人家不给你,那你得自主。但是我们不能在低层面上强调自主创新,一个螺丝钉你也要自主?日本、德国的中小企业很了不起,日本一个企业几十年就做一个螺丝钉,这个螺丝钉最大的特点就是永不松动,全世界到处高速设备、高铁、飞机全部都用这家螺丝钉。我去过莱卡,莱卡就是一个乡村工厂,一个老太太,35年就做涂外层油漆的工作,说机器不能代替,做不到她那么精细,所以她还在做。我觉得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是可以的,但不要说人家已经做好了,我非要重复做一下才证明自己是光荣伟大的。我认为只有开放才可能快速的实现目标。

    记者:这次很多事情可能都是因为美国而起。如果想要借这个平台对美国政府或者美国社会说一些话,您特别希望讲什么?

    任正非:我认为,美国发出不同声音的可能也是少量政客,他不能代表美国人民,也不能代表美国工业界、美国企业、美国科技界。美国的工业界和企业界还是坚定不移支持我们,坚定不移加强与我们合作。所以,少数政客的声音是会有很大的噪音,但是起到多大作用,最终还是要看结果。

    记者:您为什么说特朗普是一个伟大的总统?这好像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任正非:因为特朗普把税率降得非常低,有利于产业发展,对美国来说,这就具有了百年的竞争力。但是,如果他一天到晚去跟这个国家吵,吓唬那个国家,而且乱抓人,大家都不敢去投资,那么他减掉的税就没有人去补起来,美国经济就会开始大幅度下滑。但是下一位总统不会改变低税制度,他会到处去改善关系,他会说“你来投资吧,美国条件好,税低、土地便宜,什么都便宜”,也许美国真就振兴了。就降税这一条评价他高水平。邓小平挖了一块“洼地”,大量水往那里流,中国经济就崛起了。所以,是从这点来评价他是一个伟大的总统。但另外一点不是批评他吗?现在没人敢去美国投资。所以,他具有两面性。

    我在英国,听卡梅伦、奥斯本讲过,要把税率降下来,同时把福利也减掉一些,正好对冲,经济是平衡的。福利怎么减呢?所有要领救济金的人首先要去申请就业,没有就业就去做社区服务,比如照顾孤寡老人,帮做家务,打扫街道,你不做,就不能领救济金。英国在不断推行降税,现在已经降到了17%了,英国重新恢复投资这个机会窗。

    记者:刚才提到未来五年,华为将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重构网络,那么能不能具体谈一下,这个重构包含哪些体系的调整?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您的这种重构肯定不是对市场国际环境或者国际舆论做出的改变,一定是包含对于未来机会的战略判断,您认为世界的通信市场包含着哪些重大的机会点?

    任正非:我们所说的计划就是要把网络做到极简,把网络交易模式做到极简,把网络做到极安全,隐私保护遵从欧洲GDPR标准。达到这四个点,我们就依然会有增长。

    记者:那未来的机会点呢?

    任正非:网络架构的重构,还有未来人类社会对于图像的需求,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空间。大家参观展厅的时候看了8K的电视画面,看了会喜欢吧?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经济已经具备这种条件了,那么为啥不可以做到位呢?

    记者:华为业务前景这么光明,为什么说华为下一步可能会倒下呢?

    任正非:早晚的事情,这是个哲学命题,不是一个现实命题。

    记者:华为是世界上几乎唯一做B2B业务成功,做消费者B2C业务也非常成功的企业,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任正非:我们把做网络的技术能力也应用到了手机业务。比如,手机的图像系统很好,就是来自我们网络的图像系统对数学的研究。下一步,我们网络连接业务会更成功,会是全世界最好、最智能化的连接,这些领域其实都是相关的。

    记者:消费者业务的成功是偶然的吗?

    任正非:大家知道,世界会变成一个智能社会,智能社会怎么感知呢?必须要靠终端,终端的感知要靠传感器、显示器。所以,未来终端的路很宽广,包括物联网……,手机只是终端的一个领域。

    记者:前两天您接受外媒采访,提到“隐私保护方面要学习苹果”,之前华为业务也说过“学习爱立信”。以华为目前的业务结构和体量,现在还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吗?或者说您觉得华为现在应该怎么做,在大方向上有哪些需要去布局的?

    任正非:第一,亚马逊的开发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卖书的书店突然成为全世界电信营运商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全世界电信设备商的最大竞争对手。第二,谷歌也很厉害,大家也看到“谷歌军团”的作战方式。第三,微软也很厉害。怎么没有学习榜样呢?到处都是老师,到处都可以学习。

    记者:现在苹果也陷入了一个创新的困境,业绩、股市也在下滑的,您怎么看?

    任正非:苹果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因为苹果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这个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结构性改变。

    记者:您希望中国的网友怎么来看待华为,您希望华为在海外能树立一个怎样的形象?

    任正非:我觉得呢,就是网友要更多的宽容心。大家也看到,有些科学家因为发布了一些不同的科学见解,然后被网友们骂得狗血淋头。科学家就像哥白尼一样,日心说在当时就是胡说八道,人还敢跟神做斗争,你比神还伟大了吗?那我们就要宽容一下今天的“哥白尼”,这样我们国家将来才有新东西。科学家会提出很多新东西,可能是莫名其妙的,千奇百怪的想法,我们要宽容他。

    记者:任总,您是军队出身的背景,我们了解到您也是一名党员,这样的身份,对于您作为一个大型跨国企业的掌门人来说,是一种财富,还是一种负担?

    任正非:这两者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大家不要把商业模式和意识形态混淆起来。比如,西方的宗教是相信上帝的、相信神的,但火车是他们设计的,是靠煤炭推动的。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商业社会,不能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就要去做雷锋无私奉献,就不要去搞商业模式,那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呢?我们要用经济规律来对付经济规律。

    记者:你们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今年的最高纲领,这是基于什么原因?

    任正非:这是永久的要求,不是今年的。为什么呢?过去我们是普通的传输和交换时代,任何病毒都进不去,所以最早80年代使用的通信系统没有网络安全问题。后来由于IP的出现,IP绕来绕去,可能会多几个缺口。未来时代是云时代,到处都是缺口,谁把网络安全做好了,客户就会买谁的。我们把网络安全提升了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我们面临未来要支撑云时代。不是今年,是永远的。

    文章TAG:联邦物流招聘联邦快递面试难吗?联邦物流物流招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