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微策略,想问问去微策略公司工作测试开发如何不太了解这个公司

微策略,想问问去微策略公司工作测试开发如何不太了解这个公司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8 18:33:25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想问问去微策略公司工作测试开发如何不太了解这个公司

21.5万。你觉得呢
听说很不错啊
先去试试,不试怎么能知道呢

想问问去微策略公司工作测试开发如何不太了解这个公司

2,求offer比较 网易杭州研究院java开发工程师VS 微策略杭州测试

都是杭州IT顶级公司 LZ兴趣是开发还是测试 网易在滨江的楼很漂亮,旁边就是阿里巴巴,一天五餐免费,杭州是以后网易核心的研发中心,企业文化也不错,丁磊大牛 微策略外企,在西湖科技国际大厦中的几层楼,旁边就是淘宝,喜欢外企文化的话可以去 一个主要做互联网产品和网络游戏,一个主要做商务智能软件
能做开发就不要做测试!!!
你好! 开发吧,测试的话就是打补丁啦,工作比较辛苦,得随叫随到,一天24小时没日没夜,我认识一个人在华为,他朋友就是做测试的,过劳死,唉唉。从健康角度来说,好一点。另外开发的话能一直学到新东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无聊路过啦~~~~~~

求offer比较 网易杭州研究院java开发工程师VS 微策略杭州测试

3,让步策略的常见的8种让步策略

·第一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在让步的最后阶段一步让出全部可让利益的让步方法。该策略给对方的感觉是一直没有什么妥协的希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坚定的让步策略。如果买方是一个意志比较软弱的人,当卖主采用此策略时,买主可能早就放弃讨价还价了,因而得不到利益;如果买主是一个意志坚强、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那么买主只要不断地迫使对方让步,即可达到目的,获得利益。这种策略在运用时,买卖双方往往都要冒着形成僵局的危险和可能。 ·第二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一次性让步的策略,即一开始就拿出全部可让利益的策略。 ·第三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等额地让出可让利益的让步策略。此种方法只要遇到耐心等待的买主,就会不断鼓励买主期待进一步的让步。 ·第四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先高后低,然后又拔高的让步策略。 ·第五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从搞到低的,然后又微高的让步策略。这种让步策略往往可以显示出卖主的立场越来越坚定,表示着卖主愿意妥协,但是防卫严密,不会轻易让步;也告示买主,可挤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到最后,以一个适中的让步结束洽谈。 ·第六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由大到小、渐次下降的让步策略。即先让出较大的利益,然后再逐期减让,到最后一期让出较小的利益。 ·第七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开始时大幅度递减,但又出现反弹的让步策略。此种是在初期让出绝大部分可让的利益,以表示自己方的诚意的一种技巧。 ·第八种让步策略 这是一种在起始两步全部让完可让利益,三期赔利相让,到四期再讨回赔利相让部分的洽谈策略。此种策略在洽谈种是最具有特殊性的一种让步策略,也是最富有戏剧性的一种策略。

让步策略的常见的8种让步策略

4,糖果传奇一共多少

超过500关。 《糖果传奇》是集休闲和策略于一身,它原是糖果粉碎传奇的改版,现在加入了很多元素让你尽情地玩耍,游戏设置了各种闯关地图糖果的风格,丰富的音效以及爽快流畅的操作手感,将带给玩家各种趣味体验。 《糖果传奇(Candy Crush Saga)》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消除类休闲手游大作。它以富有挑战性的闯关地图、梦幻甜美的糖果风格、丰富趣味的音效、爽快流畅的手感,以及独创的微策略消除玩法,带给玩家最高品质的休闲互动体验。 扩展资料: 游戏配音: 游戏采用欧美卡通画风,整体画面清新可爱,每一枚糖果都刻画的很精致,再加上反光的表面和清脆的撞击声,糖果就像玻璃球一样晶莹。玩家就像置身于糖果王国的童话世界之中。整体的UI嵌入波板糖的底纹,看上去还是颇为入眼的,可爱的造型,尤其对女生来说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游戏的背景音乐轻松欢快,音效方面,消除糖果后的爆破音效、糖果掉落的清脆声音,这些都带来了一种欢快明亮的节奏感。 同时也保留了原版中富有磁性的大叔配音,玩家拿到超级糖果“SuperCandy”或者触发大范围全屏糖果爆炸等特殊道具的时候,会出现Delicious或者是Tasty的赞美声,还有在游戏通过时也会有“CandyCrush”来鼓励玩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果传奇
目前版本已经在一千关以上了,还会继续更新下去的。 游戏攻略 限次积分 玩家必须在有限的次数下,达到规定的分数才能过关,若积分达到或突破了规定的上限,就可取得三颗星的成就。在该关卡下,想要获得高分必须在最少的步数消除最多的糖果,优先选择组合出特殊糖果。 果冻清除 就是将铺在糖果下方的透明果冻消除,只要将果冻上方的糖果消除,果冻也会跟著消失。在后期的关卡里,果冻会越来越厚,甚至还有结冰的果冻,必须重复串消果冻上方的糖果两次以上才能彻底消除果冻,此类型关卡一样有棋步的限制。在这类型关卡中,建议集中消除果冻区及其周围的糖果,在最少的步数内消除完果冻能使你的分数得到很大的提升。 运送果子 在这一类型的关卡里,会有樱桃或苹果随机出现在棋盘上,必须一一消除下方的糖果,让水果们移动至最下方。规划如何消除糖果、运送果子时须特别注意这些果子同时出现在棋盘上的数量上限会因关卡而异。在这类关卡中,建议先对应消除水果所在列的糖果,尽量把水果放到中下方,这样有助于你完成任务。 限时积分 就是在规定时间内获得一定的积分。可是《糖果传奇candy crush saga》有一个较麻烦的设计是当串消糖果产生连击的期间,玩家无法移动其玩家的糖果,由于限时积分关的时间非常短暂,必须串消出特殊糖果才能够顺利过关。在限时积分关卡中,最重要是眼疾手快,以最快速度配出特殊糖果才是获取3星的王道。 特殊糖果效果 (当你消灭一组糖果中有包含特殊糖果时,会发动特殊功能): 1、条纹糖果有两种(看线条),直行的糖果可以消灭糖果所在位置那一整行,横条纹的糖果可以消灭那一整列。 2、包装糖果则是会消灭以这颗糖果为中心周围九宫格的糖果,效果有2次。 3、彩色糖果只要2颗即可发挥作用,当彩色糖果与旁边的糖果交换位置时,会消灭场上所有该颜色的糖果。此外,彩色糖果也可以跟条纹糖果、包装糖果、果冻鱼交换,功能超级强大。 4、彩色糖果和条纹、包装糖果交换:场上所有该颜色糖果都会变成特殊糖果。假设彩色糖果跟绿色条纹糖果交换,那场上所有绿色糖果都会变成条纹糖果,并且引发条纹糖果的功能。 5、彩色糖果和彩色糖果交换可以清除整个画面的糖果。 6、条纹、包装糖果等特殊糖果也是只要两颗交换即可。 两颗条纹糖果交换:消灭一整行、一整列的糖果 两颗包装糖果交换:5*5的大爆炸两次 条纹糖果和包装糖果交换:变成巨大糖果,消灭3整行、3整列的糖果。
目前版本已经在一千关以上了,还会继续更新下去的。 限次积分 玩家必须在有限的次数下,达到规定的分数才能过关,若积分达到或突破了规定的上限,就可取得三颗星的成就。在该关卡下,想要获得高分必须在最少的步数消除最多的糖果,优先选择组合出特殊糖果。 果冻清除 就是将铺在糖果下方的透明果冻消除,只要将果冻上方的糖果消除,果冻也会跟著消失。在后期的关卡里,果冻会越来越厚,甚至还有结冰的果冻,必须重复串消果冻上方的糖果两次以上才能彻底消除果冻,此类型关卡一样有棋步的限制。在这类型关卡中,建议集中消除果冻区及其周围的糖果,在最少的步数内消除完果冻能使你的分数得到很大的提升。

5,快手做电商抖音做企业营销巨头打响变现战

编者按:本文来自“短视频工场”(ID:zhhbili),36氪经授权转载。

快手和抖音在商业化的赛道上相遇了。

10月30日,快手和抖音同时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大会,内容都是“营销”。但二者的商业化道路却大相径庭,快手的核心在于“社交商业”“老铁经济”,抖音则瞄准了企业蓝V用户。

作为如今行业内日活过亿的两大平台,快手和抖音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全面开启商业化之后,他们如何讲好盈利的故事、生态的建设,或许会对其他平台有所启发。

从这两场大会透露的内容来看,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生态模式探索。

快手在继续下沉,用技术、强社交粘性搭建一个所有人都可参与的营销平台;抖音则以企业营销作为开局,想要开启“两微一抖”的营销新格局。

“老铁经济”

“2018年是快手商业化元年,快手希望将整个快手营销平台打造成整个社交商业第一入口。”

10月30日,主题为“Fe+新商业”的快手营销平台发布会在北京四季酒店召开。快手商业化副总裁严强在演讲中提出,快手在两年前开始进行商业化探索,终于在今年迎来了商业化元年。

“好的商业内容是要能够融入快手生态的,相应的,好的商业内容也必将是更有效的。快手自主研发了一套商业化机制——用户体验量化体系。”

严强表示,当商业内容给用户带来的价值越高,快手的策略就会向这样的商业内容倾斜。通过这套机制,快手不断优化商业化内容和用户体验的共生共赢。

基于此,“快手营销平台”正式问世,平台定位“社交商业引擎”,打出“让社交商业更有效”的口号。

介绍,“快手营销平台”的组成有这么几个部分:开放优质创作者能力的“快接单”、“快享计划”,开放电商内容的“我的小店”,开放内容生态能力的“商业号”和“矩阵号”。

可以发现,“快接单”是面向头部红人的广告接单业务,“快享计划”则是面向中腰部红人的商业变现。快手方面的说法是,在定义腰部的时候维度非常多元,包括粉丝量、带货能力。

“我的小店”则是面向电商,快手在会上也表示会与阿里妈妈、京东和拼多多合作。

此前,快手曾明确表示会向淘宝、微信等各个电商平台开放,但暂时不考虑自建电商。从这里也可看出快手对于电商的态度,更多的希望帮助红人进行变现,操作越简单越好。

“快手营销平台”的面世意味着快手开始全面拥抱商业化,扩大商业化规模。此前在商业化方面一向谨慎的快手,如今是否做好了准备?又是否能够减少商业化对于平台内容生态的影响

会上,严强着重介绍了快手天然具备的“原生商业能力”。他介绍,快手的“国民级流量”是天然的社交土壤,而快手体系内的商业需求正在被挖掘和释放,用户和快手之间不是跟随和仰望,而是朋友的分享和陪伴,是有温度的天然的信任体系,也就是快手独有的“老铁经济”。

因此,快手也将立足于社交生态的快接单、快享计划、快手小店和立足于内容生态的矩阵号、商业号称为“老铁经济下的长效营销”。

这也是为何此前快手与有赞、无敌掌柜进行合作的时候,业内人士评价道:“快手与微商,天生一对。”用户对于快手的微商并不反感,而且大多数愿意选择购买,这也是老铁经济的真实写照。

某短视频公会的负责人阿斌告诉场妹,他们在快手的变现方式有微商、广告和直播三种。其中,微商居多,而且他认为快手的带货能力比抖音强得多。

他举了快手红人“蕾蕾会长大”的例子,据他介绍,这个账号粉丝数仅有30多万,但每个月的微商盈利可达到300多万。

“这是她的小号,粉丝都是从大号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忠实粉丝,付费意愿也高。”他如此表示。

所以,他认为快手用户对于微商的接纳程度很高,几乎是不排斥,甚至还有追着要链接的。

对于快手营销平台,他认为这个平台的推出不影响快手整体的微商模式:“因为微商已经深入人心了。”

抖音拥抱企业

10月30日,在抖音与合作伙伴携手举办的抖音蓝V生态大会上,抖音公布了系列蓝V产品功能与抖音蓝V长期成长计划,目标是建设企业以及企业自媒体的营销新阵地。

企业用户是抖音商业计划的新核心。

在演讲过程中,节跳动营销中心总经理陈都烨谈到,企业的营销阵地在不断进化,每一次人与信息连接方式的变化,都会让媒体传播的主阵地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企业营销阵地发生变化。

作为头条系智能算法产品,抖音的优势在于,使得人与信息的连接方式变得更高效,也让信息变得更加多元。

“抖音正在引领第三次企业营销阵地迭代,从信息曝光、线索收集、内容共创、店面引流、用户互动、消费转化等全方位切入,打造智能时代‘移动综合体’企业营销阵地,以广域传播、深度互动、高效转化三项全新价值赋能企业营销阵地。”陈都烨表示。

对于抖音而言,实现企业营销阵地迭代的具体方式在哪?

会议过程中,抖音方介绍,抖音蓝V打开了“无限加法可能”,为企业自媒体打造了平台型的功能集合。

这些供企业打造营销阵地的功能,包括以“流量+达人”建设内容生态的广告平台“星图”,该功能为企业的抖音营销提供了一站式内容解决方案。

但有意思的是,抖音决心有着更大的显现:这项蓝V长期成长计划,由抖音成立的抖音营销研究院所制定。以从数据开放、体系研究、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全新阵地价值,以赋能企业蓝V。

通过设立抖音营销研究院,抖音意在定时、长效的与企业、用户进行交流,同时为企业自媒体提供更实用的营销指导。

一向走品质路线的抖音,瞄准的也是企业用户,在商业化的路上,抖音在试图通过改造企业用户市场,将整个市场揽入到抖音商业生态中来。

某个企业蓝V用户告诉场妹:“蓝V有很多权益、功能,能够进行更好的营销推广。”另一方面,在他看来,蓝V认证能够帮助他们提升知名度。

这一点也反映出企业用户对于抖音的认可,他们更愿意在抖音上进行营销推广,将抖音作为增加声量的平台。围绕这一点进行深耕的抖音,则是瞄准了企业用户的痛点,期望持续撬动这块变现蛋糕。

不同的生态模式探索

短视频行业发展至今,头部平台都到了全力加速商业化的阶段。只是平台定位、调性各不相同,因此也衍生出不同的商业模式。

除了抖音和快手,同样是行业老牌选手的美拍在不久前发布了MCN2.0计划,希望让中腰部达人也能赚到钱。

这一计划能让中腰部达人可以直接走单,且对于粉丝数低于20万的达人,美拍新M计划的走单模式实行“免走单费”,只需在平台上进行广告报备,让达人商业化的空间更大。

同样注重平台社区氛围建设的美拍,拥有独特的兴趣社区调性,用户忠诚度也高。这一点与快手的“老铁文化”相似,都是平台生态的真实写照。

而建立在这种社交关系基础上的广告和电商等商业行为,转化率和复购率都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准。

快手、美拍等平台一直以来都是坚持去头部化,让流量覆盖更多的达人和用户,每个人在平台上既是观众,也可以是分享者、表演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强烈。

但聚集了众多明星、小哥哥、小姐姐的抖音更像是一个剧场,用户在这里更多的看别人的生活、看有趣的内容。

这也反映出快手和抖音本质上是不同的生态模式。就拿接广告而言,同样的头部达人,在选择变现方式的时候,抖音达人愿意接品牌广告,为广告主定制好的短视频内容。

快手网红则更愿意选择更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比如微商、在直播的时候进行口播。

“对于快手网红,尤其是大网红来说,他们觉得广告太繁琐了,又要根据广告主的要求拍视频、植入,还要审核等等。”阿斌这么说道。

当然,这一点实际上也与达人的类型不同有关。快手的许多大网红出自草根,内容接地气,粉丝都是凭借其人设累积的。抖音的达人则大多数是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这也算抖音崛起后,快手为什么能保持流量,没有出现快速下滑的趋势。”

快手有天然的微商优势,这或许也是快手进击商业化需要重点发力的方向。但问题在于,快手营销平台如何切入这块蛋糕,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因此,快手与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在为平台的老铁们提供卖货渠道的同时,实则也能让快手电商走得更加专业和稳健。

当然,如何在微商之外,将广告、商业号等变现方式取得更大的突破,也是横亘在快手面前的难题。毕竟,快手需要从抖音手上抢一抢广告这块肥肉了。

至于抖音,选择拥抱企业主之后,面临的瓶颈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微博到微信再到抖音,企业主是跟着流量在走。谁都不知道,下一个替代抖音的产品什么时候出现。

互联网广告市场正在高速增长,每家平台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如何在用户体验和广告效果上取得平衡,提高广告的投放效率?是每个平台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6,T11创始人杜勇零售没有新和旧只有好与不好

用优质商品与体验普惠大众的零售,才是杜勇心目中的"好零售"。

【经历多年零售行业实践和7FRESH的淬炼,杜勇(原京东7FRESH操盘手)和他的团队积累势能,再度出发,准备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生鲜&餐饮超市新品牌——“T11”。近日,《零售老板内参》专访了这位低调的零售“老司机”。】

从事零售多年,杜勇鲜少在公开场合及媒体上露面,为人也不苟言笑,但谈起正在创办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商超零售品牌“T11”,顿时兴奋起来:

“‘T’代表Top,要做最好的;‘11’代表在零售这条赛道上我们的一心一意。”杜勇简明地解释了T11的字面意思,“零售的创新和迭代,无一例外是为了从供给侧或消费侧都进化到“更好”——商品品质更好、体验更好、效率更高,最终无论从消费侧还是供给侧,整个行业都能比过去得到系统性的提升。这就是T11名字的出处。我们作为零售人,就是要专注做‘好零售’。”杜勇认为,零售没有“新”或“旧”的差异,只是“好”和“不好”的区别。

杜勇简要介绍了T11的发展规划:先期以线上APP+线下门店的全渠道零售模式,率先从北京发力。随后,T11将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广泛布局。主力门店面积在2000-6000平米,生鲜占比超六成,“超市+餐饮”仍是初期的主要形态,未来将依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逐步优化迭代,形成“天网+地网”立体布局的分布式电商。

目前,一些优质的商业地产陆续与T11展开合作,按照计划,2019年初,APP上线,同时,T11第一家门店将在北京核心商圈开业。

“好零售”:冰山之下的变革

“好零售”是变革之后的产物。杜勇说道:“消费者感知的优质商品与服务、舒适购物体验和便捷的物流配送其实是冰山之上零售变革的外显,冰山之下才是真正的系统性工程——从需求到体验、从供应链到消费者、从线下零售服务到线上运营、从新技术应用到商业模式改良。”

而对于另一侧的零售从业者来说,“中国的零售水准,照比世界领先水平有几十年的差距。真正好的零售将以其实际零售体——无论是线上APP、小程序或线下门店网点——为发力点,通过精准匹配供给和消费,大幅提升社会供应链效率,带动中国零售行业的系统性升级,最终让中国零售行业标准快马加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杜勇表示。

愿景之下,是厚重而复杂的工程,杜勇及其团队的使命,也将以“T11”这个品牌承载。相较于一部分传统商超背离消费者需求的“地产寻租”模式,杜勇认为,要真正以产品思维思考零售,以用户视角回看需求,以更高维度考量各个环节。以商品为例,如何跳出商品本身能带来的利益,以更强的责任感看待行业未来、定义各个品类的高标准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再回看供应链、运营、技术,才会更清晰地理解每一个动作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任何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兼顾社会价值和商业目标。“零售始终要为消费者提供好的商品和服务,获得收益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杜勇说。

对于伸出橄榄枝的资本方,T11最终选择与谁一起走下去,面对这个问题,杜勇说道,“资本性格与T11的品牌默契度,以及对于零售未来的认知,是我们重点考量的维度。我们会让资本获得应有的收益,但有一点非常明确,我们不是一家To资本的公司。”

杜勇表示,在直接服务自身门店和线上APP触达的消费者同时,T11与其他零售从业者共同背负着提升中国社会供应链效率的使命,同时在自身的不断迭代中,T11希望创造新的零售标准,在某些领域有独创性的贡献。因此,“这注定不是一个短期套现的商业模式,而是一个马拉松式的价值创造过程。”

“好商品”:自己会说话

“我们要跳出商品来看行业未来。比如水产品这个大类目,我们的发心是把全世界最优质的海洋蛋白带到国人餐桌上,这是我们零售人对行业的责任,在这个视角下重新审视零售每个环节的进化迭代,才能更深刻地看到零售的真正价值。” 杜勇说。“我在思考五年、十年以后的事情时,经常在想,要画出这样一张图,把全世界优质商品的供给地图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地图精准匹配起来。”

杜勇认为,零售首先要做的,是要确保到店消费者能够买到更好的商品。要把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与相应的优质商品做到精准匹配,并且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他们。想做到这一点,将会面临三方面考验:一是要对各类目中的商品品质有非常专业的鉴别能力;二是要能够准确洞察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最后是出色的供应链优化能力。

随后,杜勇展示了一系列照片,“这款法棍,我们曾经一天就卖出了北京地区的单品纪录”,一边介绍讲解烘焙师的筛选、培训、上岗过程。每个人都需要经过22天的严格培训,考试当天做出的法棍被进行多样本抽样,从蓬松度、口感、气味,到每个横切面看到的气泡分布。除了烘焙,杜勇对于生鲜各个品类的商品标准、产地、专业指标等都非常专业、如数家珍。杜勇认为,销售数字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好商品自己会说话。”

对T11门店的餐食定位,杜勇表述为“有品质的轻餐食”。他顺手拿起笔,描绘之前创办品牌中某家门店的设计逻辑,中餐、西餐、水吧、熟食各个区域如何巧妙组合,比如为什么在诸多西餐选项中选择了意大利餐。一家卖场的布局、消费者、价格、口味、动线等等复杂元素间的精巧匹配,在他的笔下生动而清晰。杜勇看来,这是产品思维,也是零售人的基本功。

“好体验”:润物细无声

每个商家都在讲“用户体验”,但真正做到这一点,既需要用心,更需要能力。杜勇认为,好的体验是润物无声、力道适中的,消费者会感受到购物过程的愉悦和舒畅、被尊重和理解,尽管他们不需要说出来。

“真正的好木匠是不会偷工减料用复合板来做柜子背面的,虽然没有人会看到柜子背面。”杜勇推崇这样的产品思维,也把它应用在零售门店设计中。“我们之前门店的餐厅在一开始就做了‘百合花’标准认证。”杜勇说,“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消费者的舒适体验依赖于对每个环节的精准把握。

很显然,杜勇真的关心消费者在店里每个角落会感受到什么,而消费者的反馈可以从数据上得以验证。杜勇从手机里翻出几张旧照片为记者讲解堆头、托架、灯珠和亚克力垫子等复杂关系的时候,给了一个数据,经过精心的动线规划和货架设计以及商品上架管理,这样一个1米2宽的堆头上,“高峰时一天最多卖出超过一吨的车厘子。”

杜勇认为,内心苦涩的人很难给他人真诚的微笑,零售从业者只有获得企业和消费者的双重认可,具有发自内心的愉悦,消费者才有可能感受到用心的服务。这就要求员工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这既依赖于优秀的管理理念,也需要技术应用的支持。于是“阿米巴”管理体系和各种提升效率的黑科技,都会应用在T11的门店管理中。他关注员工自身的工作体验,因为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慢就是快

当被问及时下一些零售商在资本的加持下跑马圈地,T11未来是否会采取相似策略时,杜勇说,大家对市场的判断不同,应对的策略也各异。“跑马圈地是做大,精耕细作是做强,这只是两种不同的发展逻辑。但不论是大或者强,任何生意的可持续发展,始终都要围绕商业目标的实现。”

在杜勇看来,T11作为一个初创品牌,最重要的是专注,做好一个个线下门店,用心运营线上。对于那些被追逐的物业资源,杜勇相信最朴素的经济学常识:“谁能最高效地使用好它,谁就将最终拥有它。”显然,相比门店数量,他认为是否优质更加重要。

线上订单量也是很多业内人士衡量零售新业态开店效果的参考指标,对此,杜勇认为:“良性的线上订单量应该是以正常的门店订单量为基础,如果店内流量都得不到保证,单纯强调线上是舍本逐末。”

他反复强调,要满足广大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而不是仅仅把门店看待成一个前置仓。“当门店每天不少于5000单的时候,再看线上订单占比,才能说明问题。即使不计算线上加持部分,T11的门店也要做到是线下零售业态里体验最好、效率最高的,因为用户到店消费非常重要。”

杜勇说,线上订单和门店订单有很大不同:门店客单价普遍高于线上。对于生鲜,线上用户的消费,目标性很强,相当一部分用户只采购自己需要的。但门店购物则不同,满足用户刚性需求同时,这种“逛“出来的随机消费,是非常有潜力的。既会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进一步感知,同时也会提升零售效率。他依旧强调好商品、好体验才能有高的用户留存,线上流量自然会爬坡提升。“商品品质、门店体验带动线上增量,是最合理的路径。”

杜勇认为,仅仅依赖资本、资源堆砌的零售模型,本身不具备生命力,因为偏离零售本质,当风口消失,留下的可能是对零售业的深刻伤害,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T11锚定未来五年内市场的主流消费需求,积极并恰当地拥抱以AI、5G、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重视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演变和价值重构,保持小步快跑的微创新迭代。”

对T11门店经营,杜勇有两个硬指标:第一,开业五年之后,门店的运营模式,依然要在市场里保持领先状态;第二,线上订单量未来要达到相当的占比,但即使没有线上部分加持,门店运营也依然要保持市场领先。之所以这样要求,在他看来,零售只能靠好的商品和体验取胜,而非其它。

“好零售”是普惠大众的

尽管在零售各个环节,杜勇都表现出近乎苛刻的坚持,但他并不推崇高度个性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转嫁,更看中的是能真正普惠大众。“‘好零售’并不意味着曲高和寡,脱离大众消费者的事情,我们不做。”对于好商品就等于高价格的说法,杜勇并不认同,“T11就是要通过深厚的行业基本功,优化供应链效率、降低中间成本,以最合理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商品。”

同时,尽管强调审美和体验,但杜勇也并不打算花费大量资金让门店繁琐而复杂。他认为,用心很关键,当然这也是考验专业功力的地方。对于一些装修成本达数千万的零售门店,杜勇十分费解:“这跟零售究竟有多大关系?这些成本最终也会通过商品转嫁给消费者。”

杜勇告诉记者,T11的门店风格将是简单利落的,前后场的设计也要极大地满足员工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引入各种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也是为了让零售这件事变得真正简单起来。“奢华繁复是反其道行之,有违零售本质。”

杜勇认为,零售其实是一个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摸爬滚打,是摸不到门道的。对于行业内的一些陈规陋习,他的批评也毫不克制。在他看来,地产寻租模式行将末路,只关注进场费、上架费、条码费的从业人,事实上,早已经习惯了背对消费者的姿势——终将被淘汰。

“中国零售距离世界领先水平有三四十年差距,我希望T11以及其他同业品牌能够一起努力,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使中国零售的整体水平短期之内向前快速跟进十年,甚至二十年,真正让‘好零售’普惠大众。”对于零售的未来,杜勇颇有使命感。

7,谋杀微信者无名之辈

编者按:80后、90后、00后——比起按照年代生硬划分人群,并从这些数字代际中寻找他们各自的特征,我们更喜欢用“年轻人”来形容一个群体。他们也许才刚上大学,也许已经年近30,特征包含但不仅限于中二、追星、爱看动漫、成天埋首社交网络。这不是因为他们是90后或00后,而是因为他们正年轻。36氪“年轻人啊”系列致力于发现时下年轻人们最关心的娱乐及消费趋势,欢迎继续关注本专辑。

“天下苦微信久矣。”

这是每个想要挑战微信社交地位的创业者的立论。

每天发圈的就剩微商和广告,承载工作、学习、家庭以及陌生人关系的微信,越来越重,越来越杂了,于是人们揣起手,谨言慎行,朋友圈只剩下只展示三天内容的一条线。而微信7年,也足以见证一个人从血气方刚到棱角圆润。不少人都在期待社交产品的新鲜感。

但是社交平台创业从来是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生意,而且成功者还能享受很长一段时间增长的惯性。沉淀了十个亿用户的微信,拔一根毫毛都变现可观。比如拼多多在财报中,就郑而重之地将微信入口5年的“租约”计入无形资产。

微信的疲惫和成功的诱惑,都被创业者看在眼里。创投圈对社交平台创业的讨论也多了起来。前有子弹短信打破沉寂,让夜空一亮。子弹曾3天拿到1.5亿融资,来敲门的投资者太多,一度给罗永浩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2018年4月成立的微脸WeFace,高喊“这一次,Facebook真的来了”的口号,并于今年11月在应用商店上线。创始人吴昌澍并不避讳谈论微脸和脸书的高相似度,他直言微脸就是中国的移动版Facebook,但区别在于,微脸完全基于移动端。

摩拳擦掌的敌人,还有微信的前高管们。黄天晴——前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基础产品中心总监,开发了echo瞬间。echo瞬间偏向图文视频社交。前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产品经理杨茂巍也是echo瞬间的股东之一。目前echo瞬间还在内测中。

微信海外版的前产品负责人岳中琦创建了硬核app,硬核最有冲击力的特色是只能加11个好友,因为岳中琦认为“重要的人没那么多”,直击微信好友关系臃肿冗杂。

这四款被创投业关注得较多的产品,使用起来到底如何呢?36氪的一群小伙伴们用一周的时间(11月21日—11月27日)对子弹短信、微脸、echo、硬核,进行了体验,试图从普通用户的视角,探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交新形态。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能够冲击微信的大概率不是锤子这样仍然主打文字的社交产品,而是图片,或者声音为主的产品。总而言之,需要给用户来点好玩的。ZEPETO目前还远远没有形成社交氛围,但它起码已经体现了好玩的特色,让用户愿意自发传播,自发产出内容。至于视频社交,现阶段也许太超前了。

总体评价:

1、子弹短信——越大而全,越担心它做不好

子弹成名早,但一直没什么社交沉淀。从陈旧的手机通讯录挖来好友,即使加了也不会想聊天。

所以产品团队想用优质内容——话题广场和锤子阅读,辅助客群沉淀。但现在话题不多,内容更新慢,前一天的话题,第二天依旧在最前面。锤子阅读在模仿头条的聚合上,对信息来源做了一道筛选,自媒体少,偏向权威可信的专业媒体。但大搞内容,成本不小,摆在锤子面前的问题是,用户来子弹短信的动力是什么,难道仅仅注册一下,diss一下微信就走?

虽然子弹自夸自己比微信好用,但在它弹出使用教程的那一刻,我觉得我宁愿用微信。

子弹短信有微信式的聊天,微博式的话题广场,头条式的锤子阅读——即时通讯+内容,子弹短信锚定了要做比微信更优秀的微信,然而市场需要第二个微信吗?哪怕子弹真比微信发语音、看短信方便一点点,但它远远没有好到让用户放弃几百个微信好友,挪步到空荡荡的子弹上。

子弹短信真如子弹,一瞬间的惊艳,从最初的App Store社交榜第一名,到如今鲜少被谈论起,话题之后,仍然要回归产品。

2、微脸:中国移动端的Facebook?

微脸直接套用了Facebook的模板。加好友、发布状态、设置状态等界面都很雷同。在体验的一周里,微脸是唯一一款更容易让用户加到弱关系好友的App,通过验证几乎毫无障碍。虽然系统推荐的大概率是一群种子用户,并非真正的潜在好友,但也不失为一种激活策略。

微脸瞅准了现代人的“认亲”需求。人人网的谢幕,并没有抹杀“人以群分”的结网需求,人们依然想沿着关系链,找隔壁班的同学,找校友和同事。

但是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微脸在app社交榜的排名,从发布之初的60多名,一直跌到400名外。所以,摆在创始人吴昌澍眼前的头等大任,就是激活高校、公司的社交关系链。不久前,微脸还上线了给北大学生寄明信片的活动,也像当年的人人网那样,先主攻几所头部高校,再促进扩张。

3、Echo:想要做微信的后花园?

Echo是微信前产品经理的创业作品。echo即为回声、共鸣,echo这个app也是想做一个基于小众共鸣的平台,设想了三五好友建个圈子,真诚互赞的场景。再看老气横秋的微信,好友庞杂,让人不想随便发状态,点赞也让人感到负担和疲惫,身边不少朋友的朋友圈都渐渐成了只显示三天内容。所以Echo定位就是,分流一部分对微信产生疲惫感的用户,让他们重新集群。

不过三四天之后,我们的小圈子就完全销声匿迹了。echo小圈子场景很站不住脚,支撑三五好友迁移的动力是什么?是建一个微信群方便,还是换一个平台?

图像化社交永远偏向一个秀场。没有修好图,都不好意思发,尤其对于精致的一二线年轻人。既然是舞台般的秀场,就需要观众,而在这光秃秃的平台里,放声歌唱却无人鼓掌,好比大R玩家没有众多不充钱的玩家环绕,就没有氪金打怪升级的动力。

echo用了一周,仍然只有我们5个人,它虽然背靠微信,大家的moment消失后,再也没有新的出现,新鲜感过了,大家不来了。不过在我就要得出“echo就是一方孤寂的小花园”的结论时,发现参与实验的好友中有人首页刷出了信息流,可以看到echo好友之外的别人的动态——这似乎是个内测中的功能,也许echo的产品团队终于发现:如果不能和真正的陌生人产生联系,这放弃了互联网最大的魅力——窥见牢固的小圈子之外,别人的生活。

左为作者的echo首页,右为某好友首页出现的信息流

4、硬核——创始人可能还在思考方向,11个人的社交到底怎么做。

这是被弃用最早的app,加好友难,聊天难,使用中一头雾水。但是它还在内测中,未正式上线。

一周体验报告

Day1:充满新鲜感

微脸:

虽然号称真实信息、真实姓名,但是我用了甄嬛的照片当头像,居然顺利通过了。选择生日的时候,我选择了假信息,1994年,没有被抓包。

说到与用户打招呼的第一个界面——登录界面,不少中国社交平台创业的一大败笔就是,要求访问通讯录。产品经理你好,这已经是8102了啊!要么不存手机号,要么就往微信存了。 这是微脸、子弹短信落入的第一个俗套。

“安卓机上的微脸,强制访问了通讯录,但是通讯录中没有一个人用,有点想卸载了。”

微脸刚开始给每位用户推荐的人都是一样的,这些好友带着俊男美女的头像,不少带有教育和工作履历背景。加了其中一个后,推荐的潜在好友,都会自动和你有一个共同好友。可以理解,在用户体量不大的情况下,需要给单个用户多推好友,这样才能让用户的页面多刷出来一点信息。

子弹短信

子弹刚诞生,激起水花的时候,有些人注册了,还在朋友圈晒子弹二维码。但是这些人也离开得最早。

“关联通讯录之后发现已注册的朋友有不少。但是申请好友都没有通过,应该都卸载了。”

“用子弹短信加通讯录中唯一一个使用子弹短信的好友,但是她没理我,微信询问得知早就弃用了。”

不过子弹短信不愧是明星app。虽然没有几个好友,但是有话题广场、锤子阅读的内容撑腰,依旧可以在没有几个熟人的情况下,带动起部分粘性。

话题广场下有很多##频道。在#我有一个群#的话题下,很多用户贴了群的二维码。比如“喜欢历史的朋友进群交流”、“英语阅读群”、“厨艺群”、“水族花鸟群”等,颇似qq群,连接了较弱的关系。

用户进自己感兴趣的频道浏览或发帖,比如#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就是大家晒吃。在#内容引起极度舒适#下,有一些有趣图片。整体来看,子弹短信的图文质量挺高,且很丰富。

“看到比微信好友还陌生的通讯录好友,被加到子弹短信上,我对这种社交毫无兴趣,因为这些人躺在我的通讯录里好多年,要联系,我老早加微信了,倒是有点期待子弹短信怎么做内容。”

但是做内容是费力的,子弹的新闻分类还不多,关键问题在于,看不到这是啥时候的新闻,今天都11月21号了,首页还是王思聪庆祝IG夺冠。

Echo瞬间

Echo瞬间是微信前产品经理创业的软件。所以登录就有惊喜:登录界面就是单一的微信登录入口。摆明了要把微信的水,分流一部分到自己的田里。

界面简洁到没有前进、后退关闭按钮,变成左滑、右滑。可以随手拍照or上传图片,可以在图片上加文字,变换字体,也能保存到本地。灵机一动,隐隐觉得它可以是我制作表情包的软件。

echo发布内容,可以同步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好友拉过来建个小圈子。但小圈子并不是传统的文字和语音聊天,而是发图。图片上每个人都可以打标签评论,有点像站在图片上聊天?

除了图片,视频上也可以打标签。Echo似乎想做成一个图片or动图版弹幕,所有好友都能在一张图片上标记。

图片上可以发表情,表情显示后会消失,但是这些表情并非表情包,而是系统自带的,苹果风的中规中矩的表情,这点很限制网民的创造力。

硬核

硬核还没上线app store ,所以跟朋友要的邀请码:手机号注册,网名,不需要真名。

硬核的名字很形象生动,开屏界面一个核桃下面写道:重要的人没那么多。所以,硬核只能加11个好友。

界面光秃秃,发了一条动态,觉得很寂寞。就到处找跟别人互动的入口。翻来翻去,终于通过问别人找到了——“找仁”。

找人要输入对方的名字,这也就意味着你得先去微信问别人,“你的用户名是什么”,才能够找到对方。比如好友名是iuxxx,你就必须手动输入这一串,而且硬核也没有二维码名片。

搜到iuxxx后,点击对ta感兴趣,但被感兴趣的对方也没有收到任何提示。还需要你再在微信上提醒一下对方,“我关注你了,我的用户名是iuxxx,你去加下我。”然后,对方去搜索一下你的名字,点击对你感兴趣。终于,你们成为好友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其累赘的路径。

虽然重要的人不多,但也不能这么麻烦啊。这要多么强烈亲密的关系,才让人坚持翻山越岭、克服重重阻碍,加上好友。

但辛辛苦苦加了好友,也不能聊天。

“我觉得这款软件还没成熟。它还没想好自己要做什么。”

Day2:继续摸索

微脸。发了几条动态,原理跟人人网一模一样。开始在微脸上加好友,虽然推荐的“可能认识的人”一个都不认识,但既然推荐了就来者不拒。加了也没有聊天。

子弹短信。没用子弹聊天,但是瞅了瞅话题广场,感觉跟前一天没有什么变化,也没啥人气。在子弹短信的话题广场,加了不少群。

Echo。惊喜之二来了。微信的“服务通知”提示我,echo上好友给我留言,分享新瞬间了。觉得echo和微信关系果然非同一般。但其他人一直试不出来这个提醒。

硬核。不想用硬核的第二天。但还是上去发了条状态,“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搞不懂这个玩意儿。”想到一个场景:要是我删了一个人,对方岂不是很尬,但不方便删,就只能弃用这个app了。创始人咋想的,为了11个人专门建一个app?

Day3:硬核出局了

微脸。一口气加了不少好友。也有一两个用户主动来搭讪。发现一些微脸用户的个性签名就是自己的微信号。

子弹短信。因为加了几个子弹短信的群,感到非常吵,上去专门一个个设置了免打扰。感觉话题广场还是没啥变化。

Echo。发的状态24小时消失后,保存在我的回忆里,这相当于阅后即焚的理念。继续发了几条状态。不过已经没有第一天的热闹感了。其他人还是试不出来我昨天的微信通知提醒。

硬核。已经从我们的名单中划出去了。

Day4:归于平淡

微脸。虽然好友多了一些,但是页面能刷出来的信息流还是太少了。看到了一个卖鞋的微商。哪里有人,哪里就是微商的战场。

子弹。把子弹的群退了一半。特意再删了几个通讯录加的好友,感觉完全没有联系的欲望。

Echo。发的moment都消失了,有种落寞感。特别是翻我的回忆的时候。今天只有我一个人发了新动态。

Day 5:放弃子弹

微脸。零星收到好友请求。盘点了一下微脸好友,发现有一些投资人、腾讯阿里工作的人——这大概可以成为我的工作工具?但也未必比脉脉好用。有人主动来跟我聊天要微信。

子弹。不想再用子弹。

Echo。在“我”的页面上,无内容,不想邀请好友,不想建圈子。

Day 6:有点无聊

微脸。虽然已经有三十几个好友了,但是页面刷出来的信息流太有限了。今天看到的还是昨天的状态。

Echo。孤独的一个我。不想用了。

Day 7:尾声

微脸。搜了一下创始人吴昌澍的名字,并通过了!互动热情大涨。

但是当时一起体验其他好友早已不用微脸了。

虽然这四款产品都有各种各样的产品逻辑,或是破解微信的冗余关系,化繁为简,或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让人沿着关系结网,但是它们都统一地缺乏一个引爆点。

即使子弹短信话题度不减,排名维持在百名左右,不温不火,近期完善了用支付宝扫码、能点开抖音、微博等链接分享,但是,它只不过更像现在的微信,而且还是比微信差太大。

也统一地缺乏一点想象力。

谁引爆了?

1、基于虚拟人物和图片的Zepeto

迈入12月,捏脸图让朋友圈变得有点热闹。这些图片分享自这款韩国Snow公司开发的3D虚拟形象社交软件Zepeto。用户在上面可以捏脸,像QQ秀一样从商城买漂亮皮肤,买道具装饰自己的卧室。

提到捏脸,Zepeto可不是当年稚嫩的脸萌。脸萌的创始人郭列,当年仅是一名大学在校学生,凭借兴趣做出了脸萌。而韩国Snow公司则在美颜自拍领域深耕多年,旗下还有snow、B612、looks、Line Camera等app。韩国是一个以追逐颜值著称的国家,Zepeto的母公司Snow,显然在揣摩人们比美,以及自我展示的心理上有很深的洞察。

12月2号,Zepeto在维修升级,但大量用户依然在源源不断涌入,app变得异常卡顿、不断黑屏和白屏,但依旧没能阻止Zepeto的排名迅速超越今日头条,蹿升为app store免费榜的第一名,并全天霸榜。目前,Zepeto用户数已经达到百万级。

在商业模式上,Zepeto是个一出生就能赚钱的app。用图像社交,并打通微信脸书Twitter,迅速获客;并树立“红人”(也不会受红人牵制),引导用户预期,“我也想这么时尚!”,促进皮肤销售,用户要么充钱,要么看广告 or 玩游戏赚钱。

但是Zepeto服务器不稳定,持续败坏用户体验。就在刚刚我打开Zepeto时,发现自己的账号被清空了,而昨天我刚买了一套圣诞装。

而且,Zepeto还面临的一个尴尬境地是,人们在软件里捏脸合影,但最终还是回到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分享。

2、用歌声交友的音遇

另一款上升很快的交软件是音遇,这是一款以歌会友的产品,但你很难把它当成一款音乐软件。它的logo也是一个音符,看上去跟抖音很像,在音遇上,声音才是硬通货,可以不用看脸。

只不过,跟全民K歌这种以唱歌特好听的大牛为中心不同,在音遇上,侧重的是“抢麦”,每个人能抢到的歌词事实上只有一句,听到唱歌好的大神你当然会赞美,但非要在情歌里加进自由发挥的rap,或者是真真假假走调破音的用户会更让你想关注。观察音遇在微博大V那里投放的软广也可以发现,在启动期,音遇自己也是更推崇以各种搞怪的UGC来吸引新用户。

对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展示图片和声音,都比文字更有意思更有信息量;比起围观各种身怀绝技的人在秀,用自己的创意来参与其中更有意思;比起好不好听,好不好看的攀比,好不好笑,好不好玩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App Store社交榜排名第二的音遇碰到的问题是,如何让那些日常对唱歌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用户进来。毕竟,以音乐为门槛,已经足够筛掉一大批人,如果只是为了看段子的话,抖音上就已经有足够多。

我们体验报告中测试的软件,并非是完美的。但它们是改变萌发的端倪,青萍之末的微风。它们背后是想要改变格局的创业者,也连接着一群想要一点改变的用户。

再来看微信,我们感激微信对社会连接方式的改变,但是我们也期待有想象力的社交产品继续问世。交织流动的网络,每一节点的相遇,都闪烁着不一样的微光。

文章TAG:微策略想问问去微策略公司工作测试开发如何不太了解这个公司微策略策略问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