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湛江分公司

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湛江分公司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8 20:58:44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湛江分公司

是本科生签的时候,属于人才储备,和市南油人力资源服务签约,定岗之后和海油湛江分公司签约。至于中海油能源百发展采油技术服务公司,是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三级单位,湛江分公司主要是地球物度理所,合并的原特普地球物理公司。至于出不出海,要看你的专业了,石工,机械,电气,仪表类的肯定出海,待遇还可以吧

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湛江分公司

2,我签了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公司请问谁知道哪些岗位比较好

采技服的增产作业中心和机采还不错,你到那里可以选择去干技术岗位,等掌握了技术,你的职位就会越来越高,工资也就随之而来。努力吧,兄弟,采技服很不错的公司。
不是 ,中海油服和中海油能源发展是统计的两个公司,采油技术服务公司是中海油能源发展公司下面的一个子公司! 明白??

我签了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公司请问谁知道哪些岗位比较好

3,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公司与中海石油基地集团采油技术服务公

2008年“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油技术服务分公司”更名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技术服务公司,当然是中海油下属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看你跟公司签工作合同怎么定,比如说搞防腐研发等。待遇据说第一年工月工资2400-2800元,但没有奖金;第二年年薪能达到8-12万,看你的运气啦

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公司与中海石油基地集团采油技术服务公

4,我是即将去中海油服务公司钻井部工作的不知道工作条件和待遇怎

中海油服是做钻井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在海油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两天关于油服在国外钻井订单的新闻在媒体也比较热,发展前景很好,尤其是油服的钻井事业部,还有定向井事业部,都是比较好的。 中海油服是海油总公司的两个专业上市公司之一(另一个是海油工程),主要是提供海上勘探、钻井服务的,所以,只要你到油服,出海的几率是很高的。刚来没有转正的本科生一月基本工资拿到手是2800(以05届为例),据我所知目前在海油所有公司里是最高的,当然,等转正以后自然会更高,这是你所问的待遇方面,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至于奖金,因为刚刚改革新的薪酬制度,现在我也还不太清楚。

5,中海油天津研究院的待遇如何

这个名称可以理解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也可理解为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两者上级单位隶属不同,待遇自然不同,前者要高。两者业务有交叉,各有侧重。这边人祖籍是天津的不多,人文也多样,这边房价有点虚,单位周边二手房一般就是一万左右,房龄从10年到20几年不等(原地方人民的还迁房不算),再远一些的新房也有一万左右的。深圳那边不是很了解,如果就单位所在地周边,房价还是可以接受的。
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个非常不错的部门,在这边是纯甲方,待遇相当不错。我是天津分公司另外一个部门的,和研究院有一些交道。但具体是否可以搞数值模拟我就不太清楚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顺祝天天快乐万事如意!

6,威能是什么品牌

德国供热品牌

威能是源自德国的供热品牌;于1874年由约翰·威能(John Vaillant )先生创立,位于德国Remscheid市。至今已有140多年发展历史,是欧洲领先的供热/生活热水/通风及空调设备制造商,也是最大的家用燃气壁挂炉制造商。

威能是源自德国的供热品牌;于1874年由约翰·威能(John Vaillant )先生创立,位于德国Remscheid市。德国威能,是为家居生活的舒适性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国际化集团,在供热、通风、热水器、空调领域始终保持市场先导的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国际化供热集团之一。威能作为专业领域的领导者早在1894年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恒温控制燃气热水器。随着时代发展,威能不断推出各种发明和专利技术,研制出性能卓越的热水器产品和系列采暖产品,满足了千万个家庭对温暖家居环境和舒适生活热水双重需求。威能在壁挂炉市场始终处于优越地位,每年共计销售超过 200 万台壁挂炉,占据欧洲市场份额的 27% ,全球市场份额 23% 。

140 多年来,德国威能已成为欧洲供暖行业的顶级品牌。以其先进的工业设计、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为全球 80 多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智能、现代、环保、节能的人性化采暖解决方案;更用科技为每个家庭带来无限舒适的生活,创造高品质的标准和未来。

德国威能在中国的经营是1955年,60万台燃气热水器在香港安装。改革开放初期,威能热水器先后落户北京、天津、上海的家庭,因其特有的兔子标志,被冠以“大白兔”。1995年,德国威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威能(北京)供暖设备有限公司,承担起在中国的营销、服务、采购、生产和研发等业务。2007年,威能集团在中国无锡投巨资设立的工厂正式启动 ,符合欧洲高环保、高节能、高能效要求的供热产品和供热技术被引入中国市场。2015年,威能集团将在中国的职能总部和各核心事业部全部迁往上海,在黄浦区成立地区总部“威能(中国)供热制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此公司作为威能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承担其在亚太中心的业务发展任务。

德国威能,不仅为中国千百万个家庭带来高品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更注重推广以用户为核心的国际品牌价值、全球服务理念和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公共意识。与合作伙伴及用户一起,把威能的科技、人文、时尚的生活理念引入中国的现代家庭生活,尽享威能全球同步的设计理念、环保意识和服务体系,感悟德国工业的完美品质。威能(北京)供暖设备有限公司是威能集团在中国的销售公司,主要经营、销售集团旗下的欧洲顶级品牌 —— 德国威能系列燃气壁挂锅炉,落地式锅炉,燃气和电热水器,热泵,中央空调多联机,太阳能产品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相关设备,法国旗舰品牌 —— 法国索尼埃 · 杜瓦尔系列燃气壁挂锅炉,不同品牌的鲜明风格和多种性价比配置为中国的家庭提供更多舒适生活的选择方案。威能集团提供的多种品牌、多种类型的产品,能够适应中国市场地区差异、户型差异、燃气气质差异等各种地理及环境因素的复杂性特点,满足中高端用户市场的不同需要。威能集团还为用户提供产品的相关系统附件、配件及最新应用技术;使同一品牌的产品与附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选配及应用;可满足用户根据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更新的需求。

7,维普万方这几个文献检索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知网的区别   简单比较:   1、从收录情况来看,维普收录最久,万方收录时间最短,但是现刊万方收录最好,维普最近两年的很多期刊都没有了,特别是医学类的。   2、文档的清晰度:万方最高,维普最差。   3、使用方便性:知网和万方差不多,维普最差。   4、其它:万方的期刊浏览功能做的很好。   更加深入比较: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是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行、数百位科学家、院士、学者参与建设,精心打造的大型知识服务平台和数字化学习系统。目前,《总库》囊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各领域知识,拥有期刊、报纸、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重要会议论文、中小学多媒体教辅以及1000多个加盟数据库。全文采用CAJ和PDF格式,必须下载专门的CAJ和PDF浏览器才可阅读。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重点数据库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截至2007年3月共收录了国内8127种期刊,全文文献总量已达2272万多篇,收录起始时间一般为1994年,个别追溯到1979年或创刊年,按学科分126个专题,内容每日累增。产品形式有网络形式、光盘形式、《中国期刊专题全文数据库光盘版》。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收录2000年至今300多个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收录2000年至今1000多种重要报纸,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CPCD)收录2000年至今400家学术团体的会议论文,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企业知识仓库(CEKD)》收录国内5400余种核心与专业特色期刊、博硕论文、报纸、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行业经济数据统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技术发展动态、国外经济发展动态等信息,涵盖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决策、企业管理、WTO、行业动态等专业资料信息。   《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数据库》《各行业百科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数据库》等。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讲解CNKI的检索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分类检索、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四种方式。在每种方式的检索结果(包括二次检索的检索结果)里都可以进行二次检索,可以无数次的进行,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直至检索结果为零。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是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属的一家大型的专业化数据公司,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自198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期刊等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推广应用,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光盘制作发行和网上信息服务于一体;收录有中文期刊8000种,中文报纸1000种,外文期刊4000种,拥有固定客户2000余家。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坚强支柱之一。   在以上的数据库中,最为常用也最受大家欢迎的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它源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1989年创建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其全文和题录文摘版一一对应,经过16年的推广使用和完善,全面解决了文摘版收录量巨大但索取原文繁琐的问题。全文版的推出受到国内广泛赞誉,同时成为国内各省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积累全文文献728多万篇,分七大专辑:自然科学专辑、农业科学专辑、医药卫生专辑、教育科学专辑、经济管理专辑、图书情报专辑、工程技术专辑 。   万方数据库简介   知识来源: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第一批开展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之一,万方数据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的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全面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全民信息素质的成长。   覆盖范围: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航空、环境、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各学科领域。   收录年限:《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

8,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怎么理解

一流的企业制造标准,一流企业是行业的标杆,是企业的领头羊,企业的技术专利、雄厚的资本,他们生产的产品技术参数、产品质量要求将成为其他企业的的模版,成为其他企业生产的技术标准。 二流企业做品牌,就是在做商品的基础上,利用一流企业的标准,树立一种品牌,做出可以赶超一流的产品。 三流企业做产品,利用一流企业的标准,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企业标准有以下几种: (一)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三)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四)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标准; (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企业标准
你提出的问题主要是来自我国足球进不了世界杯,而世界杯赛场到处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对我国品牌与世界品牌在市场的地位和待遇的讨论 中国足球队没有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但中国企业有参与世界杯的资格:在世界杯赛场内外,从球场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到球迷身上的服装……许多产品其实都是“中国制造”。 头顶“世界杯”头衔的“中国制造”,其实并不值得炫耀。因为大多数中国制造的世界杯纪念品是“贴牌”产品。“中国制造”普遍价廉物美,在庞大的世界杯经济的大蛋糕中,中国企业分得的只是“蝇头小利”。如一只“格列奥”世界杯吉祥物,在德国的售价为19.95欧元,而在扬州出厂价仅为1.45欧元,利润基本被德国经销商、进口商等“瓜分”。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一些中国企业甘愿卖苦力,很大程度不是没有人才和科研能力,而是被眼前小利所迷惑,放大加工厂带来的好处,而缺乏向一流企业迈进的眼界、信心和锲而不舍地努力。长期仅仅满足于“裤子换飞机”、贴牌闯世界,只能在价值链最低端苦苦挣扎,处处受制于人,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抗风险能力不强,难成大器。这样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一种“寄生型”发展,而不是自主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此世界杯产品“中国制造”,不是荣耀,而是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残酷事实。 众所周知全球竞争的趋势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获取利益最大化。但中国现在总的状况是核心专利和核心技术非常少,主要都掌握在跨国公司和国外企业手中。许多我们自己的品牌还没有走进国际市场,反而原有的品牌已被国际品牌步步紧逼、处处失手。从某种角度来讲,中国仅是一个加工厂,不光加工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别人的,连加工的著名品牌也不是自己的。
三流企业做产品仅仅是最简单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过程; 二流企业做品牌,就是在做商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品牌荣誉感和责任感,例如很多名牌,你冲着它的牌子也愿意高价购买,因为他们质量好,有内涵,审美高等等; 一流企业做标准,这更加超出了做品牌的概念,即他们在超越了树立品牌的那个阶段后,被业内外广泛认可并作为努力模仿赶超的对象,他们做出的东西都可作为同行努力的方向和参照。 我不是学经济的,也写不出三百字,不过以上这些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来理解看待的,希望对你有丝丝帮助。
三流企业做产品仅仅是最简单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过程; 二流企业做品牌,就是在做商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品牌荣誉感和责任感,例如很多名牌,你冲着它的牌子也愿意高价购买,因为他们质量好,有内涵,审美高等等; 一流企业做标准,这更加超出了做品牌的概念,即他们在超越了树立品牌的那个阶段后,被业内外广泛认可并作为努力模仿赶超的对象,他们做出的东西都可作为同行努力的方向和参照。 我不是学经济的,也写不出三百字,不过以上这些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来理解看待的,希望对你有丝丝帮助。
一流的企业是行业的标杆,是领头羊,他制定的东西就是标准;企业要把自己的品牌树立起来,让自己有名气,有竞争力;把企业的产品做好了,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发展。
一流做的是行业的标准 是行业的顶尖者 所有企业都要向人家看起 二流做的是品牌 是行业中的优秀者

9,远望资本田鸿飞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关键是什么

腾讯这艘航母的高调转型,让产业互联网成为热词,引起了大家的密切关注。除了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再次表达To B的决心,马化腾更是在知乎上抛出问题: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BAT三家的布局调整,预示着时代趋势,已由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

腾讯调整组织架构,未来20年发力To B业务;

百度Apollo、DuerOS、ABC战略全面To B,最近李彦宏更在不断提及AI赋能传统企业;

本身就是B2B起家的阿里,早已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占据C位。马云提出的“五大变革”将进一步加强阿里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领跑优势。

同一时间在大洋对面美国的企业软件市场并购火热,今年已发生的几起案例都是数十亿美金的大手笔。

远望资本作为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早期基金,所投公司几乎都是通过科技给企业赋能的To B公司。依据我们对整个行业的观察,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什么叫产业互联网?它和消费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和传统的企业软件又有什么不同?

一、在深入话题之前,先来对比一下中美企业软件市场

5年前,Aileen Lee的博客中定义了独角兽这个概念,当时全球有39家独角兽企业。现在全球有376家独角兽企业,中国的独角兽数量已经微微超过美国,但是相比美国独角兽2C和2B比较平均,中国独角兽里面几乎没有2B企业,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完全是缺失状态。至于为什么,我的理解有如下原因:

1、没有规模化的甲方,就没规模化的乙方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晚,长期以来,不管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国市场上缺乏大型企业。

当然有人会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中美企业数量相当。但注意这其中的中国企业以国企为主,中国的民营企业于1999年后才第一次进入世界500强。

显然只有有了规模化的甲方,才会有规模化的乙方。但大多数国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是按照省市分公司来独立建设,决策和采购上仍然是独立的甲方,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统一管理。

长期以来,这些各地国营企业养着自己的三产公司作为IT服务公司,形成了很多地方性的小软件公司。在一个细分领域,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就成为了领军企业。这些企业软件公司的打单主要靠关系,产品能力差,没有规模效应,造成盈利水平差,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加上我国软件版权保护不够,社会上对购买软件不够尊重,企业采购上更是重硬件轻软件,造成中国的企业软件公司在管理上更像是软件外包公司和系统集成公司,离独角兽差之千里。

2、 管理层信息化水平低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使用电脑的技巧不高,决策者体会不到企业信息化的好处。甚至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根本就不会用电脑,因此对企业信息化自然重视不够。

不过自201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这一现状,让很多领导尝到了企业信息获得的好处。很多管理人员开始习惯于在微信或者钉钉上管理员工,阅读报表。可以说移动APP的普及,为今天企业SaaS的推广实施降低了门槛。

3、流量红利+人口红利,中国企业没有提高效率的动机

面对巨大的人口红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中国企业没有做精细化运营的动力。特别To C互联网都是以快打慢,简单粗暴就是最佳方式。为了抢时间、抢市场份额,所有跑到快的企业都是边发展边解决问题。或者只要增长好,甚至可以忽略背后的管理问题。这完全不像国外很多行业已是充分竞争,企业必须做内功优化管理效率。

可如今中国消费互联网日显疲态,线上获客已贵到令企业发指,这时大家才开始意识到精细化运营的重要。再加上产业升级,云计算的到来,数据协同和数据深度挖掘的需求,让企业端对新一代管理软件有渴求。

4、中国人力成本偏低,企业长期靠人力密集型吃饭,不需要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中国人力成本长期偏低,早年企业起步多主打中低端制造加工业,讲究密集型劳作的规模效应。而现今这一状况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已大幅改变。首先是年轻人的工作意愿,不再乐意从事单体力劳动,导致招工非常难。其次从2011年之后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就不断下降,再加上社会保障法规的完善,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这些均在倒逼企业不得不改造产线、升级管理,以提升生产效率。

二、回归正题,说下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传统的企业软件之间的不同

首先消费互联网的使用对象是用户,为了娱乐或者购物使用,一般重视产品体验;而产业互联网的使用对象是企业,为了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协作,或者提高工作效率而使用。

消费互联网更重连接,连接人、信息、商品、服务等;而产业互联网更重融合,是从上下游生态的角度,真正深入到企业的产业链里面去改造,去提升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产业互联网是人与物、人与组织、物与物、物与组织的连接。

很多人在此会产生一个疑问,做To B业务的企业服务(SaaS)行业由来已久,那么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产业互联网所驱动的是新一代企业服务软件的到来,特别要求软件的AI化。在这里我总结了7点,来说一说传统企业软件是如何向产业互联网进化的,以及为什么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关键是AI赋能。

1.企业软件=SaaS

SaaS起源于1999年成立的Salesforce,一家CRM软件服务商。发展至今,已经没有人再怀疑SaaS将取代传统部署软件。企业软件公司将成为真正的企业服务软件公司,软件收费和服务收费将很难区分。

2.企业软件的边界模糊化

以前的软件和其他软件的通信一般需要专业的技术咨询公司做集成服务,由于企业软件的SaaS化,大多数企业都提供API接口或者信息分享接口。比如:以前企业内部信息不允许支持Twitter分享出去,现在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支持。

3. 企业软件的社交化

最近10年社交化和商业协作的发展,需要企业软件支持公司间员工的通信协作;公司内部的软件也逐渐的社交化,代表公司就是Yammer、Dropbox以及Slack。

4. 企业软件的收入来源多样化

传统软件收入主要来自于软件授权使用费和升级维护费,现在的企业软件收入还可以来自广告费、销售佣金分成、交易佣金分成和大数据销售。

比如:Zenefits通过销售企业员工福利赚钱而不是收取软件服务费;Tradeshift 通过企业应收帐款的辅助贷款赚钱。

5. 企业软件设计的2C化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逐渐成为工作的主力,他们更喜欢消费互联网软件的设计体验,更人性化。企业软件长期强调功能性和流程化,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界面一般不是特别友好。美国新一代的企业软件已经学习消费互联网软件设计,比如TripAction相比于Concur更人性化。

6. 企业软件的移动化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需要相应的企业软件移动化,尤其对于销售和商业智能领域。

7. 企业软件的AI化

传统企业软件强调功能化,流程化,帮助工作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真实保留工作中的数据。新一代的企业软件强调不仅仅要记录工作数据,还要根据数据预测未来,帮助管理层决策。比如:

传统财务软件只是记账,新一代的软件还需要预测现金流使用和帮助优化现金流;

传统的CRM软件只需要记录和管理销售线索,形成销售漏斗,新一代的CRM要求可以预测成单率然后推荐优先跟踪某些销售线索(比如Everstring公司);

传统的生产管理软件只需要完成工作流协作,现在的企业软件要进行预测性设备维护;

传统的商业智能软件只需要生成历史数据报表,现在的企业软件要进行未来数据的预测;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只需要完成订单管理,现在的企业软件需要进行订单预测;

大体上可以说,产业互联网需要的企业软件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再造。所以我认为AI赋能才是中国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关键。不过由于传统企业软件大都建立在关系数据库基础上,不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要求的大批量操作、实时性,因此需要对数据存储和格式进行再造。

另外,传统软件公司的开发流程相对比较慢,更新周期长,强调功能设计,忽视人性化设计,这些代表着创业公司的机会。不过,大多数创业公司缺乏传统软件公司的销售能力和对企业需求的把握能力。

三、2B创业和投资行业的问题

观察中国的2B创投市场,大约是从2016年开始,陆续有投资机构开始对标Salesforce,投资了一些服务小型企业的SaaS创业公司。其估值模型为企业用户数量,迅速形成了几家独角兽企业。

不过这些投资却忽略了中美企业之间的差别:

美国中小企业主的IT水平比较高,针对这些企业的SaaS销售可以完全线上化,软件的使用培训完全可以自主完成,因此美国的中小企业SaaS公司的销售成本和服务成本都相对于中国低很多。

中国SaaS采取会议销售为主流模式,主要采取线下渠道销售,这些模式的转化率低,成本高,造成软件收取的年费至少在5000以上才能覆盖。对比美国,中国中小企业本来收入就较低,因此软件支出占企业经营成本比例高,造成了目前续费率低的窘况;

中国对软件版权不够尊重,经常一个企业内部共用一个帐号,这对于SaaS软件按帐号收费的商业模式造成冲击;

中国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比较差,企业经营周期短。之前看过一份统计,一般中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周期短于3年。如果按照Salesforce的商业模式,有免费试用时间,加上覆盖销售成本的时间,经常到企业该要续费的时候,企业已经关闭了。

正因为中小企业存在以上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经过前几年针对中小企业SaaS投资的摸索,很多企业开始转移到针对大型企业和政府的软件服务市场,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个市场的特征是销售周期长、订单额大、订单少。

大型企业软件市场有一句名言,“采购IBM不会错”。讲的是企业CIO作为企业运营支持部门负责人,因为不是创新部门,第一任务是支持企业正常运营不犯错误,因此管理和采购倾向于保守。一般会采购使用知名品牌和大型软件服务企业的方案。毕竟,如果采购IBM都不行,那么小软件公司更不行了;另外,既然竞争对手都采购了XX的软件发展不错,我们需要采用同样的软件。

因此,对比大型公司,创业公司在这个竞争市场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在消费互联网市场上的船小好调头、产品体验好这些优点,完全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而且大型软件公司有专业的打单团队,有资金和技术资源来免费替大客户做解决方案。这导致创业公司不得不作为大型企业软件集成商的供应商间接切入市场。

同时互联网出身的创业团队有以下缺点:

消费互联网市场的创业者经常可以从自身或者周围朋友身上观察到痛点和创业机会,但是企业市场需求相对比较难发现,2C的创业者经常想当然进行创业,产品做好后接触企业用户后才发现是个假需求;

不够耐心,相对于消费互联网,企业软件市场经常开发周期长,增长慢,需要极度耐心;

企业软件的开发周期长,从技术实现上来看,企业软件的技术要求并不低;

追求用户数量,忽视用户质量;

重视产品,忽视销售。要知道Oracle、Siebel、Salesforce的创始人和CEO都是明星销售,这些人是擅长销售,懂技术,懂产业;

缺乏产业经验开发产品,缺乏人脉获取第一批关键客户:消费互联网周期短,更新快,创业者年轻;企业互联网则需要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人脉,一般需要10年行业积累。

不过在中国企业软件市场上,相对于大型企业软件公司,互联网出身的创业公司又有以下优点:

人员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当前人工智能带来了将原有企业软件再造的机会,这同时给企业软件创业公司带来了机会;

行动力快,有活力;

世界领先的企业软件公司如何进行产品开发?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经调查了解,中国的企业软件公司普遍缺乏正确的产品开发流程: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习惯先快速开发产品,然后给企业试用然后快速迭代;做传统企业软件开发出身的创业者大多数习惯于项目制外包,这导致清晰定义产品的能力差,为了取得暂时的收入无法拒绝企业的定制化需求,无法将项目产品化。

我们来看下世界领先的企业软件公司产品开发流程:

首先进行广泛市场宣传,看看PMF(product-market-fit),直到发现明确市场机会;

明确市场机会后,确定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说服他们作为企业的CAB(Customer Advisory Board)成员;

软件开发初期,定义软件需求的时候,每个月和CAB成员开会,共同确定软件需求;

软件开发中期,每个季度和CAB开会,审查产品的开发进度是否符合企业客户的需求;

软件开发末期,进入市场宣传预热后,邀请CAB企业对产品进行背书。因为这些CAB企业都是这个行业的领军公司,这些公司现在成为了决定企业软件销售是否成功的标杆企业客户。可以解决“采购IBM不会错”的问题,毕竟市场老大采购了。

准备软件的产品手册和市场宣传材料。市场宣传材料包括:标杆企业背书,产品功能列表,Factsheet,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对比。难以置信的是,中国的企业软件公司绝大多数缺乏这些基本的市场资料,通常提供一个信息繁杂的PPT。

说一下远望资本投资企业软件的几个标准:

创业者能够清晰定义自己的市场和产品;

有标杆客户的背书;

在已经完成PMF的前提下,需要融资来更好的产品化;

在已经拥有标杆客户的前提下,需要融资来建设销售团队扩大销售规模;

最后,说一个趣闻,来看下美国企业软件公司对于市场宣传的重视和企业间竞争的白热化程度。

Salesforce在1999年成立的时候,CRM市场的巨无霸是Siebel。Salesforce清晰地定位自己要颠覆Siebel的SaaS解决方案。所以市场宣传自己虽然小,但是愿意挑战巨无霸Siebel。他们在Siebel开客户大会的时候,会提供免费出租车服务,将Siebel的客户从机场接送到酒店或者会场的路上时,不断安利销售Salesforce的产品。

另外,作为企业软件市场的大哥Oracle,也面临着类似的骚扰。即通向Oracle总部的101高速公路出口的广告牌长期被竞争对手买断。每当Oracle宣布新产品的时候,竞争对手就以嘲笑方法进行市场反击。

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可以看出中国的企业软件和To B尚是一个未充分竞争的市场,对于创业者,这里蕴含着巨大的改造空间和异军突起的机会。

文章TAG: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技术服务湛江分公司中海中海油采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