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他建他营是什么意思,神鸡营职位越低越强

他建他营是什么意思,神鸡营职位越低越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8 22:20:32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因为在1941年开始,大生产运动展开了,八路军各级将士自己开荒解决了粮食问题,粮食有了保障,配合“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法,八路军的名号可谓深入人心。这样一来,分散到各地的八路军战士就以驻地为基础,培养、发展出了各种编制外的“独立”部队。在《亮剑》当中,李云龙将自己的部下“化整为零”各自发展,在敌后八路军有扩充的土壤,加上李云龙又是一个能搞部队、搞武器的能手,所以部队在分散到各地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这样李云龙有八个营,7000人的部队就不奇怪了。

当李云龙说出自己有八个营的时候孔捷惊呼:“八个营,老天爷,都知道你李云龙今年发了财,没想到你小子成了暴发户了”,李云龙可劲得瑟:如今咱是真正的地主老财,有钱人!一旁的丁伟感叹道:又该打土豪了。丁伟只是感叹但并不吃惊,说明丁伟的部队也是赶上了这股发展“春风”,只不过部队没有李云龙发展的迅速。当然李云龙人员虽然很多,但他却一直是团长,因为这在1942年以后,我军为了精简部队,规定团一级分甲、乙、丙三等。

甲种团为标准的三三制,一般为2000~3000人;乙种团为2营6连制,一般在1500~2000人;丙种团为4连或5连制,一般少于1500人。当然了,其中甲种团和丙种团居多。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129师已经是拥有30多万人的部队,115师也有40多万,120师少一点也有30万左右,主体的中共武装已发展到100多万,此外有200多万民兵。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西山锐健营是干什么的

不会允许的。这其实是创作需要导致的一个剧情硬伤。抗战时期,虽然八路军的团级建制数量有飞速发展。从起初的十几个团,扩大到后期的几百个团。但每个团的兵力规模,各军区都有着严格规定。就以山东和晋察冀来举例说。1942年,进行精简整编后,山东和晋察冀的八路军整编为甲、乙、丙3种团制。甲种团,就是主力团,为三营九连制。

连一级的规模在140人左右,营一级在500人左右。全团人数约2000上下。山东军区《关于调整部队编制等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日),提到团的编制:辖3个营,每营534人;团直辖司、政、供、卫及特务连456人。全团共2053人。乙种团为两营六连制。乙种团各营连的人数规模与甲种团相当,只是总人数略少。

丙种团没有营级建制,不设营长。由团直接领导连。每团有三至五个步兵连,另有侦查连或特务连各一。连兵力在170人左右。全团兵力在700~1200人上下。《关于晋察冀军区北岳部队精简整编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7日),小团的编制为:5个步兵连,1个侦察连,1个特务连,全团1180人。

之所以会设置甲乙丙三种团级建制,是因为当时敌后斗争非常困难。日军的铁壁合围逼得我军不得不把部队建制多样化,以机动灵活的打法适应反扫荡的需要。虽然李云龙隶属于129师,与山东和晋察冀不是一个战区系统。但129师和115师肯定不会相差太大。因为在精简整编之后的三年时间里,除了抗战胜利前夕,八路军总部恢复了各军区小团的营一级建制外,八路军所有的团,基本再没有大的建制改动。

一个团,至多三个主力营,撑死两三千人。这方面的文件资料,现在都是可以查到的。所以《亮剑》中说李云龙的独立团有八个营的编制,这在抗战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李云龙在打平安县城时,算上他防区内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县大队、区小队),他能指挥的人马,倒是可能有八个营的规模。但规模不等于编制。从编制上来说,八路军总部有严格规定。

任何一个团,都不可能有如此严重的超编。而且即便李云龙真搞出了八营的兵力规模。那独立团的下场,一定是升格为旅,或者是被打散拆分。就像旅长黑李云龙骑兵营装备一样,李云龙前脚得手,旅长的电话后脚就打过来。留不到李云龙在丁伟、孔捷面前装阔气。提到旅,再说说旅级建制。八路军刚改编时,有六个旅。115师辖343旅、344旅。

120师辖358旅、359旅。129师辖385旅、386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但后来部队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每个旅就从辖两个团,变成了辖三个团。兵力也从五六千增至一万上下。王震《关于第三五九旅编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并朱德、彭德怀电》(1938年1月20日):“现三个团已编制就绪,七一七团三千二百人,平山团二千五百八十人,崞县团二千六百廿人,旅直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人。

文章TAG:他建神鸡营越低越强职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