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偃师府金线是指哪里,哪一个叹为观止

偃师府金线是指哪里,哪一个叹为观止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9 15:31:58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8、郑州,古称商都,简称郑郑州进入“八大古都”行列最晚,但实际上郑州作为都城的历史相当之悠久,它曾长期作为商朝都城,是建都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不过郑州成名太早,后来再也没有作为有影响力的政权都城,因此知名度不如其他古都。其实无论几个古都,都没必要为排序争个头破血流。所谓“X大古都”的说法,不是完全靠历史、地位、知名度等因素,而是受申报时间先后的影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四大古都的说法形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封加入,成为五大古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杭加入,成为六大古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安阳加入,成为七大古都;二十一世纪初,郑州加入,成为八大古都。如此发展下去,十大古都也是早晚之事,就看谁能抢到第九、第十了。对这个话题,大家不妨留言讨论一下,或许你的家乡以后就是九大、十大古都之一呢!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中原本来是陕西关中平原的简称,为什么现在中原变成了河南?

首先这个命题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是偷梁换柱的概念。中原这个概念在古时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域概念,没有具体的范围与界限,它即不是专指河南,也不是专指关中,它是一个笼统的地域、文化概念,大致范围就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指黄河文明圈,即商朝周朝文化区域范围内。首先“中原”刚开始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概念“中原”一词刚开始它不是指具体的某个地方,而是指原野的中间,“中原逐鹿”这个成浯也是指追逐原野上的鹿。

商朝时期为区分自己与周边民族,把四周称为东夷、北狄、西戎、南蛮。后来周朝继承了这一理念,并通过礼法对这一理念进一步强化,认为周朝统治区域内(含各诸侯国)是天下之中,四周则是蛮夷。后来“中原”概念又拓展到文化领域,认为周文明发达,周人举姿有礼,作事有规矩,住的是城池,而且有文字,懂得耻辱。而周以外的四周部落则是未开化的野人,没有文字,茹毛饮血,不知羞耻,住的是帐篷,父母子女不分。

所以为了区分这种文明与野蛮,周人就把周文明称为中原文明,而四周则称为蛮夷。“中原”作为地域概念在古时候覆盖范围非常广,而且形成也较为漫长。原来是指以河洛盆地为中心的商朝统治区域,后来是周朝统冶区域,包括整个河南、陕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安徽江苏西北部,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关中平原是中原地域概念下的一部分,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这个时期区别于中原地区的国家主要是楚国、吴国、越国等长江流域的国家,因此楚国“不服周”,一直向北扩展,占领了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最后加入到中原国家的行列。吴国、越国强盛后也开始参与中原争霸。西方的秦国就更不用说了,秦穆公就开始参与中原争霸。到了汉代“中原”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泛指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北部等广大地区。

区别于中原地区的是江南地区、川蜀地区、西域地区、漠北地区等。淮河以南统称江南,四川盆地为川蜀,甘肃嘉峪关以西为西域、长城以北为漠北。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概念是在东晋以后西晋灭亡后,汉人衣冠南渡,司马睿在王、谢等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登基称帝成立东晋。汉人在回忆追思在北方故乡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中原大乱”、“克复中原”等大量含的“中原”的词汇,这此词汇广泛出现在晋朝的书藉内,倾注了人们心中的中原情结。

因此,到了东晋以后“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才广泛被人们接受。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多次“收复中原”、“北伐中原”行动,并不只是收复河南,收复洛阳,而是指收复黄河流域的这一广大地区,收复整华北地区,南宋时期延继了这种观念。同样北方游牧民越过长城就叫“挥师中原”,占领河北、山西就认为是占领中原,吐蕃、回纥打到长安也叫占领中原,清军进军山海关也叫“挥师中原”。

“关中”是一个具体的地域概念,它覆盖在中原文化概念之下“关中”是一个具体的地域概念,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是秦孝公打败魏国后,占据魏国崤函地区,在函谷关进行封关自守,然后才逐渐有了关中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没有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就没有“关中”这个词,而这四个关都是战国时候才有的。后来随着骑兵、步兵的兴起,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函谷关的险峻作用逐渐减小,东汉未年又在秦晋豫交界处的渭南杨家庄修建了潼关,从这以后关中就指潼关以西。

因此,在春秋及以前的西周还没有“关中”这个词汇,有的是“渭河平原”,但这个时候周礼文明已经存在了,而且为了区别于四周的文明叫“中原文明”,因此“关中”它覆盖在“中原文明”概念之下,关中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陕西、河南作为省名是在元朝开始出现陕西最早指“陕原”,也指河南陕县以西的广大地区。北宋设立有陕西路,到了元代设立陕西行省,这时陕西才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出现,从明朝开始沿用至今,其间对管辖范围经过多次调整,新中国后又划出宁夏自治区。

河南做为地名出现是在唐朝,唐朝设立河南郡,后来改为都畿道河南府。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到了元朝设立河南江北行省,管辖范为黄河以南(这时候黄河南流江苏)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这是河南作为省名第一次出现,后来明朝沿用之今,管辖范围多次调整,但基本和现在河南省管辖范围相差不多。到了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相对于南京的位置长安太靠西边了,所以就大笔一挥长安改叫西安,从此陕西同西北挂上沟,中原也渐渐专指河南。朱棣迁都北京后,西安也相距北京较远,慢慢的关中属于西北地区的观念也就固化了。

近代以来,海上危胁成为中国的主要安全危胁,东南一词也频繁出现,相较与东南,西北、中原的区域也日渐划分明确,西北就是陕西以西,中原就是指河南。所以“中原本来是陕西关中平原的简称”这话是严重错误的,中原是大概念,关中是小概念,关中只是中原大概念下的一小部分,这好比中国包括河南,河南却不能代表全部中国。而且“陕西”一词相较与“关中”一词晚出现一千多年,在元朝以前说陕西关中平原是极其不正确的。

文章TAG:金线叹为观止偃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