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渭河南岸大道限速多少,高陵部分路段限速改变

渭河南岸大道限速多少,高陵部分路段限速改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6:00:28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古代皇家(汉、唐)墓葬选址选在渭水北岸,因为这个地方南临渭水,北靠群山,水聚地气,山呈龙势,正合选址有龙势地气乃“吉壤"之地,有利于江山永固。古人认为,墓葬风水好坏,不但关系先祖死后能否安身,还与后世前途命运有很大关系,故有人把后代多灾多难,霉运连连说成祖坟没有埋好,祖坟里冒气了。只有墓葬选择在风水好的地方,才能确保死后得到安息,又能庇护子孙后代和江山社稷平安无事。

若土质土壤不好,不但保护不了子孙后代,甚至连自己也确保不了安身。关中地区土厚水深,把帝陵选在渭水之北,群山之南,枕山依水,不论从阴阳还是从五行看,均是墓葬选址布局绝佳之地。一是这里距长安均不太远,不但有利于子孙祭祀,还有利于先祖灵魂永远保佑子孙。二是这里居高临下,可以俯瞰京城长安,能看清子孙后代一举一动,而且还可以防水,确保墓葬自身安全,不止因水冲走龙穴,跑了地气龙脉。

从西安走沿黄公路到壶口瀑布自驾是多少公里,需要多少时间呢?

想走沿黄公路去壶口看瀑布,势必属于一路自驾旅游的,建议从西安沿渭河南岸的河堤大道向东到华阴转沿黄公路。河堤大道路上车不多,因为限速40公里,但一路风景非常漂亮!转入沿黄公路可玩大荔的丰图义仓、合阳洽川湿地风景区、韩城的老城和党家村,再去壶口看瀑布。这一路都有不少的观景台,可停车拍照,限速60公里。这条路线前半段沿渭河而行,后半段沿黄河而行,所以景色好。

渭河南岸土地肥沃一马平川。为什么古人把咸阳城建在渭河以北?

一个城市的形成得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座座城市,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城市被淘汰,淹没在历史的漫漫黄沙中,如淮河岸边的泗州城因黄河改道,至今被沙埋在黄河故道中;开封城下叠罗汉似的城摞城,黄河沙埋了地下6座城市。所以说城市的布局,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那么咸阳之所以经过上千年的风风雨雨,屹立在渭河北岸,为什么会这样布局呢?关中盆地被南部秦岭与北部黄土高原所挟持,这里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加之渭水河从东向西穿过,灌溉便利,很早就有人进行农耕生产,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其中咸阳就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那个时候建城,趋利避害永远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较差,对于渭河来说,洪水泛滥永远是他们承受最重的自然灾害,所以在建城时,尽可能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兼顾取水方便,城市才有发展空间,咸阳建在北岸原因之一就是地势高。

上图是我们利用谷歌地球做了一张咸阳市从北往南地形剖面图,明显看到渭河北岸要比南岸高出100多米,这对于每年渭河洪水上涨时,北岸建城可以规避洪水灾害。关中盆地是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形成的断陷盆地,这种地质构造我们称之为地堑,而关中盆地就是一个大地堑谷地,咸阳南位于断层线边缘,南岸低,形成了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的地形。

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这对于河流来说,咸阳南岸不断受侵蚀,北岸泥沙在北岸淤积,由于地转偏向力,时时刻刻存在,分分秒秒进行,长期的累积,河流向南岸偏,这对于南岸建城市,会受到威胁,而古代人没有能力抵抗自然力,只能选择北岸建城,我们今天可以修建沿河大堤,来抵抗河流的侵蚀,城市可以不受影响。但在古代还是做不到的,只能被动适应。

从向阳采光来看,古人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之说,咸阳在处在九嵕山之南、渭河以北,故称咸阳,我们国家地处北半球,面向南太阳从东升起,从西落下,城市建在北面,光照时间长,采光也好,阳气容易集聚,有利于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多方面因素,尽管渭河南岸土地肥沃一马平川,古人把咸阳城建在渭河以北的原因。

为什么诸葛亮屯兵渭河南岸,司马懿屯兵渭河北岸。诸葛亮却不沿渭河东进长安?

234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北伐,从褒斜谷向曹魏发动最后一次攻击,在渭水南岸扎营布阵,屯兵五丈原。司马懿在渭水北岸筑垒相持。五丈原地势高120米,易守难攻。进可先攻取北原与北山隔绝陇道,西可攻取陈仓以西地区。如果条件允许,可向关中发动进攻。如果战局不利,可从斜谷入褒斜道退回汉中。这是一个可进可退的选择。

诸葛亮之所以不选择沿渭河东进长安,主要是有这样两个考虑,首先是蜀军与魏军在实力上相差较大,诸葛亮自北伐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如攻取了曹魏的武都、阴平两成,杀了王双、张郃两个大将等,但这些都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曹魏的实力,蜀军还不具备一口吃掉魏军这种绝对性的优势。更何况渭河北岸在郭淮的建议下,已经被魏军抢先占领了。

诸葛亮刚进驻五丈原的时候,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对司马懿说,诸葛亮一定要夺取渭水北部,我们应在此之前先占领这里。如果诸葛亮横跨渭水,控制五丈原全区,再进击北山,就可以切断通往陇右的交通线,会引起中华人、羌人、胡人的巨大动乱,不是国家之利。于是,司马懿采纳了郭淮的建议,命他率军进驻北原。郭淮部正在建造营垒的时候,蜀军赶到,郭淮出击,遏止了蜀军的进攻,在北岸站稳了脚跟。

还有一个原因,妨碍了诸葛亮深入魏国纵深地带,那就是粮食问题。离开本土越远,深入魏地越深,缺粮问题就越突出。一旦大军陷入无粮可吃的境地,军队就会崩溃,后果不堪设想。诸葛亮深知其中的道理,因此,他是不会冒险沿渭河东进攻长安的。而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交战中,找到了蜀军的软肋,那就是蜀军远道而来,军中粮食紧张,他采取了紧闭寨门,绝不出战的策略。

双方在五丈原僵持一百余日,无论诸葛亮怎样挑战,司马懿始终坚守营垒不出战。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派人送去女人衣服,意在嘲讽司马懿胆怯如女人。司马懿在部下面前表现出十分愤怒的样子,上书皇帝曹睿,要求出战。曹睿派辛毗前往司马懿大营,严厉制止。姜维知道后,对诸葛亮说,辛毗来了,司马懿再不可能应战了。诸葛亮早就看透了司马懿的伎俩,他告诉姜维,司马懿根本就无心应战,所以大张旗鼓,坚决要求应战,是做给下属看的,他是要借皇帝的权威,堵住大家的嘴。

统帅在外,对天子的命令有时都可以不接受。假如司马懿有能力击败我们,岂有千里之外请求准许他出军之理呢?诚如诸葛亮所说,司马懿就是要在渭水死耗诸葛亮。因为他从诸葛亮派去的使节那里听说,诸葛亮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很晚才睡觉,二十军棍的军法处分,都有亲自裁决,饭量不过数升,司马懿从这些信息中看到了希望,那就是诸葛亮身体不好,耗不过他司马懿。

文章TAG:限速高陵渭河路段大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