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基建变是做什么的,誓把基建计划进行到底

基建变是做什么的,誓把基建计划进行到底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6:18:3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近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基建方面的成就,让同属亚洲的印度,既羡慕又嫉妒,更多的有恨,于是他们也想要效仿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基建狂魔。提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李治国,在新基建热潮背后,老基建会否暂时被孤立,甚至遇冷?这对于经济长期发展会否有影响?李治国:通过业界各方面进行的测算,新基建体量是有数的,无论是他占的整体投资规模,是投资增速都是有限的。

美国为什么不加大基建?

美国为什么不加大基建

最简单的原因是美国政府没钱,别看美国GDP全球排名第一,但是美国政府军费的开支非常庞大,全球200多个军事基地,11艘航母,1万多战机都是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其次美国的社会福利非常高,贫民有120多项补贴,这几乎把政府财政收入消耗殆尽。美国政府又没有大量的国有控股企业,现在直接被政府控股的公司好像只有邮政运输,其他都是财团控制。

美联储又不受美国政府管理,不能随便印钞。疫情来了美联储可以印钞救济穷人和企业,可以托底股市。但是你说搞基建那美联储指定不同意。美国政府除了靠税收和间接控股的企业取得收入外,剩下的就是借债。现在美债都到了23万亿了,单利息都快要支付不起了又怎么搞基础建设。而且美国没必要搞基建,大量的生产制造业都不在美国本土,对于电力,运输,仓储,物流的要求并不太高。

大规模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会有什么弊端?

大规模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会有什么弊端

大规模扩张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能够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但任何投资都有个度,一但过度导致的后果也是严重的。首先,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虽然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也是明显的。例如我国长期的基础设施投入虽然达到了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也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形成房地产金融。

但毕竟是砖头水泥经济,对社会财富的增加毫无帮助,而且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其次,导致货币供应量不断增长,债务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投资效率低,回收期长。投资来源绝大多数是政府债务,而且这些债务是无法偿还的,随着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政府的债务也在膨胀。为了支持政府债务膨胀,央行不断增发货币,如此循环,最坏的结果是不断推高资产价格,加剧通货膨胀,造成系统性风险。

同时投资效率会越发低下,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失效,最后留下一堆破砖烂铁。三是于产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无益。由于长期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发展,造成了钢铁、水泥等产业产能大量过剩,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僵尸企业无法出清,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被挤占,经济转型遥遥无期。比如,今年政府债务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手段,原来的过剩产能也开始复苏,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也再恢复,但基础设施投入对经济的拉动能力越来越弱。

印度不惜贷款搞开发,想成为下一个基建狂魔,能成吗?

印度不惜贷款搞开发,想成为下一个基建狂魔,能成吗

近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基建方面的成就,让同属亚洲的印度,既羡慕又嫉妒,更多的还有恨,于是他们也想要效仿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基建狂魔。印度虽然人口数量和我们差不多,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却被中国甩出几条街去。印度的铁路到现在开的还是跟我们老式的绿皮车一样的火车,民众开挂式的挂在火车上。

▲印度的火车▲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仅为942千米,不到中国高速公路里程的1%。如果你走在印度的大街小巷,抬头往上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式的电线。我就佩服印度的电话修理工,电话坏了他是怎么找出坏的那条电线的。▲密密麻麻的电话线▲印度政府早就看到这个问题了,应该讲莫迪是一个运气极好的印度总理,他从一开始上台就自带主角光环。

他执政的初期正赶上国际油价的大跌,而印度当时饱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困惑,印度的石油完全靠进口,一直是印度的输入性通胀的主因,他一上台,国际油价立马大跌,国内的通货膨胀戛然而止。更为神奇的是老天爷也在帮忙,自从莫迪上台后,印度风调雨顺,以前的印度不是洪涝就是干旱,导致印度的粮食产量忽高忽低,这下可好了,莫迪上台后,农业大丰收,印度人民开始吃饱饭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印度总理莫迪▲但是莫迪作为男主角,肯定不会满足于温饱层次,他还要带领印度走向富强之路,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东方,他发现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度,只要经济速度放缓,立马防水基础设施,经济马上就会起色,基础设施建设简直成了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莫迪一想为什么我们也不能搞基础设施建设呢?于是莫迪发誓要把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而这时候不幸却来了,国际石油开始上涨了,但是莫迪铁了心的要搞基础设施建设,为此他不惜贷款,加大财政赤字。

印度真能成为基建狂魔吗?我是不看好印度,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印度缺少大一统的基础,在英国殖民地之前,印度只是个地理名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英国过来后将这个地方的大大小大的各个小国家,整合为一个印度。因此,印度到现在很多邦还各自为政,地方的分裂势力很强。而要搞基础设施建设,难免要牵扯到各个邦之间的利益协调,但是因为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全国大范围的修建铁路、公路都成了问题。

二是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印度和我们的体制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是土地国有制,而印度几千年来土地私有的格局并未改变,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大规模搞基础设施建设,肯定要牵扯到很多私人的土地,如不一一加以协调解决,路很难修成。三是缺少完备的工业体系。人家都是先发展第二产业,再发展第三产业,而印度恰恰相反,先发展第三产业,再发展第二产业,导致印度的的工业体系极为落后,突出表现在以军工为代表的重工业体系方面,印度号称“万国武器库”,别国的武器应有尽有,就是没有自己国产的。

▲印度决堤的大坝▲四是缺少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印度因为种姓制度的存在,大量中下阶层的教育得不到保障,印度现在还有30%以上的文盲率。没有一批受到过高素质教育的工人队伍,怎么来修路架桥。光有人当民工,没人看图纸,能行吗,我们看印度的很多桥梁大坝,建了不久就垮了,这可不是豆腐渣工程,而是设计质量不过关

未来投资4万亿启动农村基建市场,经济发展有多大的拉动?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未来投资4万亿元永远农村基建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是明显的,也是强烈的,会在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当前看主要会有如下几方面作用:一是对与基建有关的产业将起到较大的推动力。比如钢铁、水泥、玻璃及其他建筑材料都将起到直接作用,有利于化解这些产行的产能地的产能过剩,推动这些产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而为稳定就业、稳定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可有效拉动投资,扭转当前投资疲软局面,尤其对改变当前投资不振作用带来有效刺激。而且国家投资四万亿还可带动较大的民间投资,使民营民间也加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中,提高民间投资热情和活力,从而让中国走出投资不振的低谷,为稳投资创造条件。三是可有效改变农村投资落后局面,极大地改变农村面貌,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营造有利条件,而且四万亿投资也可带动农村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对拉动中国内需、提高有、农民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稳就业提供条件。

现在新闻中经常提到的“新基建”与以往的老基建有什么区别?

提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李治国,在新基建热潮背后,老基建会否暂时被孤立,甚至遇冷?这对于经济长期发展会否有影响?李治国:通过业界各方面进行的测算,新基建体量是有数的,无论是他占的整体投资规模,还是投资增速都是有限的。所以说真正做新基建项目,可能需要不了所想象的那么多资金。另外一个方面,新基建需要很快的加码,这时候就出现了某些地方找不到那么多项目,或者地方上不能够马上抽出那么多资金,那么他有可能层层分派到基层,各个基层反过来借助新基建的理念,也会把这些资金层层加码,加码到与他相关的项目当中。

文章TAG:基建变是计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