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童勇军现任嘉兴什么职位,嘉兴学院童勇军

童勇军现任嘉兴什么职位,嘉兴学院童勇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5 23:40:36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就在这年夏天,红军兵打长沙,毛秉琴还去长沙郊外见过毛泽东一次,并把陈章甫牺牲的事情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十分悲愤。可惜,由于革命需要,毛泽东无法照顾她们,从此,毛泽东与毛秉琴一家失去了联系。陈昌牺牲8个多月后,杨开慧也不幸被捕。杨开慧做出了和陈章甫一样的选择: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壮烈牺牲,年仅29岁。

05 含幸茹苦陈章甫牺牲后,毛秉琴带着三个女儿回了浏阳老家,那时候大女儿12岁,二女儿8岁,小女儿陈文新3岁多。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很难想象,毛秉琴是怎么把3个孩子拉扯长大的。毛秉琴家有几亩水田,但家里没有男劳力,所以她就带着3个女儿下地。那时候在湖南农村,女人是不能下水田干活的,不然将来姑娘家都不好出嫁。

毛秉琴就想了个办法,把女儿们剃成光头,扮成男孩子的模样,母女四人就这样打着赤脚,下地干活了。毛秉琴就是这样带着三个女儿,上山拾柴火、下水捞鱼虾,种菜、养猪、抬土、水、粪、尿,样样农活都一起干。 后来村里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都出手帮忙。 就这样,带着对丈夫的承诺,这个坚强的女性总算是在村里落下脚来。后来,毛秉琴又做了一个让村里人都不能理解的决定——让女儿们读书! 毛秉琴虽然文化水平并不高,也不懂什么大道理。

她就认死理,丈夫说要女儿们“继承父志”,不读书怎么行?就这样3个女儿入了学堂。现实虽然很残酷,但孩子们都很懂事。大姐陈云念完了小学五年级,就对母亲说:“我可以自学了!让妹妹们也上学吧!”后来,她靠自学当了小学老师,从此负担起了家庭的重担。3姐妹中,陈文新是最聪慧、成绩最好的,她成了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

因为陈文新从小被母亲扮成男孩子,在水田里种地,所以她就想好好研究农学专业,她报考了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其实,这些年,毛秉琴不是没想过给毛泽东写信,但她不愿意麻烦人家。 她知道,只要自己写了信,毛泽东一定会回复她。可转念一想,丈夫刚过世时那么难,她都挺过来了,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就更没有必要了。

就这样,新中国成立两年了,她都没给毛泽东写信。只是,毛秉琴身体不好了,她很想问候一下这个21年未见的弟弟,而且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也该让她们知道自己的父亲的往事了。 毛秉琴才把她们父亲和毛泽东的这段往事,告诉了她们。陈文新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就是毛泽东的姐姐,她就是毛泽东的外甥。 于是,她受母亲委托给毛泽东写了信。

06 重获联系其实毛泽东一直都很惦记陈昌。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和陈章甫的学生宋任穷谈起了陈章甫、夏明翰。毛泽东无比怀念自己的老朋友,特别称赞陈章甫是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等他收到陈文新的来信后,他欣喜若狂,想不到老朋友还有后人在,而且还这么有出息,成为了大学生!高兴之余,毛泽东对毛秉琴这个姐姐更是尊敬不已。

这个姐姐不容易啊,21年间,毛秉琴这个弱女子,居然硬是在烽火岁月里把3个女儿都抚养成人,小女儿还考上了名校,这怎不令人敬佩。 更难得的是,这个姐姐和自己关系这么好,两家曾经亲如一家,老家多少人和自己沾上一点边的人,都来和自己攀亲认故。 可这个姐姐到现在才给他来了这么两封信,而且信里没提任何要求,就是告知他一些基本情况。

这真不愧是自己的好姐姐,。于是,毛泽东在高兴之余,又生敬佩,于是他当即给陈文新回了信。等陈文新收到这封回信时,已经是5月初了。这封信,让武汉大学都“沸腾了”,同学们都争相传阅。 收到回信后,陈文新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赶回了老家,把信交到母亲手里,而后亲口给母亲念起了毛泽东的回信。听到这封信,毛秉琴再无遗憾——新中国成立了,革命成功了,丈夫的理想完成了;孩子长大了,孩子们都很听话,很有出息,丈夫的托付,她也完成了;此时,又和弟弟取得了联系,她还有什么遗憾呢。

更让毛秉琴感动的是,毛泽东还给她汇来了300元,让陈文新能好好上大学。此时的陈文新和毛秉琴都没有想到,曾3次接见陈文新。07 毛泽东和陈文新 1951年夏天,陈文新收到毛泽东回信后不久,来到北京农科所实习。 这年7月,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突然来找她,把她接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和陈文新毛泽东一见到陈文新,还没等她开口,就问道:“你就是陈昌家的伢子啊?你大姐小时候还喊我舅舅呢!”接下来毛泽东跟陈文新拉起了家常,问起了毛秉琴的详细情况。

当天晚上,毛泽东还请陈文新一起吃饭,两人 吃了一道湖南人很爱吃的辣椒炒苦瓜。 毛泽东指着这道菜说: 辣椒是辛,苦瓜是苦,这道菜就是辛苦!这“辛苦”二字,是送给陈文新一家的。 为了新中国,陈昌辛苦了; 为了3个女儿,毛秉琴辛苦了;为了学习和生活,陈文新也辛苦了。饭后,毛泽东还给陈文新题了4个字“努力学习”。

这四个字,陈文新一直记在心里。1954年,当时陈文新打算去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当毛泽东听说后,又接见了这个外甥女,他还问她,打算在苏联学习什么。陈文新回答道:学他们的草田轮作。毛泽东一听不以为然,说道:我们农民才几亩地,都拿去种草,吃什么呀?我们又没有什么畜牧业,种的草拿去干什么?陈文新一听就明白了,毛泽东是心里着急大伙儿吃饭的问题,所以才会专程把她叫过来。

这次见面,毛泽东和陈文新一共交谈了6个小时。 毛泽东和陈文新说了很多对我国农业的担忧,告诉她在苏联到底该学些什么? 告诉她不要生搬硬套,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来。 这一番话,让陈文新突然觉得责任很重,曾经她读书只是为了秉承父志、让母亲开心。 而现在毛泽东却教她,读书是为了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毛泽东在莫斯科和留学生讲话1957年11月,当时毛泽东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大学礼堂里,毛泽东接见了中国留学生。

也就是这次接见留学生,毛泽东留下了那句经典名言: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时,陈文新就是这批留学生中的一员。 1958年,陈文新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陈文新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

1959年,陈文新和同学们一起回国,在大学任教,她后来选择的是既生僻冷门又十分艰辛的研究方向——根瘤菌。她之所以选这个方向,就是希望能改良中国的土壤结构。 为了搞好这个专业,她走遍各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细菌分子分类实验室;建立了根瘤菌资源数据库;提出了否定根瘤菌“寄主专一性”及与植物“互接种族”传统观念的新见解;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和数据库,菌株数量和所属寄主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确立了一套科学的根瘤菌分类、鉴定技术方法及数据处理程序……“陈文新成为中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引领中国的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现代根瘤菌分类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踏遍青山采集根瘤菌,研究根瘤菌微生物在祖国大地为人类做贡献。”2001年,75岁的陈文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不仅如此,陈文新还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学生,截至2016年9月,她先后培养了50名博士、硕士。结语 为了革命,陈章甫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孩子的成长,毛秉琴克服了无数困难;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毛泽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祖国的建设,陈文新挥洒毕生的才华和汗水。

文章TAG:童勇军嘉兴现任职位学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