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府金路是那里到哪里,我的摄影一定要有烟火味

府金路是那里到哪里,我的摄影一定要有烟火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5:23:24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以他给朱元璋的奏折意思说:官民说难管都好管,他们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公平。4, 好脾气皇帝明朝中期一个出名好脾气的皇帝,当属明宪宗朱见深。日常遇到急事,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叹气,比如大藤峡叛乱,满俊之乱,湖北流民叛乱,官员们动作稍慢一点,他一不催二不骂,就是一个劲叹气。他一叹气,官员就心领神会,玩命苦干吧。

竟都顺利解决问题。而且他还特大方,特别是遇到水旱灾害,一般赈灾都是通过户部,但他却嫌户部慢,直接从自己的内府库里出钱粮,抢先就把灾赈了。他在位二十三年,减免税粮一千九百万石,自掏腰包赈济钱粮四十万石。这二十三年明朝自然灾害的烈度,公认比崇祯年间还惨,却没出大乱子,首先归功他这大气。但因为他常年不上朝,因此也常遭官员骂,这事他脾气更好,被骂的多狠,一般不发火,连话都懒得回,出名的闷葫芦。

急的御史陈音上奏,说皇上我们骂您您不说话哪里行,求求您说句话吧。但有时候他也发火,比如御史林俊骂他崇佛,就惹他怒了:可以骂我绝不可骂我佛!竟一怒把林俊下牢狱,太监怀恩劝了句,他更拿起砚台砸怀恩,差点把怀恩脸砸开花。无意中也创了个记录:他是除了朱元璋和崇祯外,又一位亲手打过人的明朝皇帝,且是唯一一个用砚台的。

(朱元璋用鞭子,崇祯用椅子)。5, 奸臣办好事明朝十五世纪后半段,最惹骂的奸臣是谁?答案是个今天不太熟的名字:刘吉。这位明朝成化年间的内阁大学士,官居阁老却尸位素餐,除了逢迎拍马就是糊弄工作,还为了丰富明宪宗业余生活写黄色小说,因此一直招恨,弹劾他的奏折年年多,更落了一个诨名:刘棉花。意思不怕弹。但等到明宪宗过世,明孝宗朱佑樘过世,昔日好些混日子的高官都混不下去,偏偏刘吉却官升一步,竟成了内阁首辅。

因为明孝宗知道,刘吉够奸,却是个有能力的人物。于是先含沙射影,以羞辱式罢免老首辅万安的手段,彻底折服了刘吉,竟然就从此服服帖帖:明宪宗年间的奸臣,竟变成明孝宗年间的能臣,每天紧锣密鼓的工作,包括税制改革和收复哈密之类大事,都有他的筹划。仕途最后五年,闪光成绩极多。当然最闪光的一条,当属反贪。身为老牌奸人,刘吉驾轻就熟,提出好些督查政策,制造大批贪官落马。

正是应了一句话:恶人自有恶人磨。如果崇祯也有明孝宗这手段,明朝未必亡。6,白银换忠诚朱祐樘得到后世称颂的,除了他的勤政与人品外,就是他对文臣的优礼。比如他极其信任的左都御史戴珊,弘治十八年(1405年),朱祐樘接见戴珊时,特意赠给他一锭白银。并解释说:这一点钱,多少能够表彰戴珊的廉洁。皇帝给臣子送钱,明朝并非首例,但仅为表彰道德,确为首例。

戴珊晚年,多次请求退休,朱祐樘对戴珊说:我把天下大事交给你,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而今太平盛世尚未实现,怎么能说走就走呢?闻言的戴珊流泪说:我只有死在任上了。7, 怎样打胜仗为了打胜仗,明朝中期后的武将们,各个挖空心思的拼。比如嘉靖第一勇将马芳,他的办法就是设立督战队,全是由百步穿杨的神射骑兵组成,作战的时候游荡在战阵后,有发现主动跑的,二话不说就是一箭。

后来指挥抗倭援朝战争的辽东名将李如松之父李成梁,他的办法也是设督战队,不同的是他亲自带队拿刀砍,有溃退的被他看见,上来当头就是一刀。然而按照明朝中后期文学家徐文长的记录,最有办法的还是抗倭名将戚继光,他的方法就是敲鼓。他的戚家军里,按照不同的要求,编订了不同的鼓点旋律,如果部队出现溃退,就命令敲进军鼓,鼓声之中,士兵必然能够重新振奋。

后来徐文长游历北方,在山西见到在此地任御史的好友梅如桢,说起戚继光的办法,梅御史好奇的问:“这办法有没有可能在我这里推广。”徐文长答,你学不来,那是人家平时苦练出来的。8,铁血大明军万历年间的明王朝,在许多后人看来,是混乱争斗乌烟瘴气,但在朝鲜人眼里,却只当得四个字:铁骨铮铮!朝鲜官员柳成龙在其描述同时代抗倭援朝战争的文章里就曾说:中国士兵打仗勇敢,关键时刻敢于和敌人以死相搏,即使兵力不如敌人,也依然奋战到最后,真是天兵下凡啊。

《日本战史》在记录朝鲜战争中,五千明军遭数万日军包围的碧蹄馆之战时,也曾记录过这样一个细节。在从围困,到肉搏战,再到最终明军成功突围的整个过程里,明军的战旗始终没有倒下,即使在日本的攻击中,持旗的中国士兵不断有人牺牲,依然马上就有人接过战旗,继续持旗奋战。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朝鲜战争战火重燃早期,数万日军攻打三千明军死守的南原城,在日军强烈攻势下,当地的朝鲜本国兵马早就逃散,然而接到死守命令的明军,不但血战到最后,城破之时,竟然还能成功突围出去。

文章TAG:金路烟火摄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