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税务工资为什么高,为什么税务突然严

税务工资为什么高,为什么税务突然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6:05:16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为什么华为纳税远远超越腾讯阿里?

为什么华为纳税远远超越腾讯阿里

你好,华为交税总额1010亿应该没有问题,其中77亿是所得税,其他主要是增值税。而腾讯的200亿和阿里的366亿都是纯所得税。这本质是两个企业的性质不一样决定的,和我们的财税政策相关,与企业没关系的。一、关键在于,你拿华为全部纳税跟腾讯阿里的一个税种比我们来看看,华为的所得税约77亿,所得税税负率在0.9%,所得税税率大概控制在不到11%。

而腾讯所得税199亿跟你说的200亿差一点,所得税税负率在4%多点,所得税税率控制在不到12%。总体来看,腾讯的所得税税负率比华为还高4倍有余,这也很符合他们企业性质,毕竟腾讯是服务的,华为是制造型公司,所得税税率控制上两个公司都差不多。另外腾讯总的纳税额暂时无法查到,但是阿里巴巴与腾讯纳税类似,并且它们的总体税负率都是差不多的,阿里巴巴比腾讯税负率略高,虽然也没查到2020年阿里巴巴总体纳税,但是阿里巴巴公布了2018年纳税额总计是516亿。

而阿里巴巴2018年的总营收是2502.66亿,相当于总体税负率在20%多点。如果企业不发生重大变革,其实总体税负率是很难发生变化的。那么2020年阿里巴巴总营收4361亿,以此推算2020年阿里巴巴总体纳税约为870亿左右,因腾讯2020年度总营收4821亿,以此推算腾讯总体纳税应该也在870亿左右。

从以往看阿里税负率很高,但很可能腾讯纳税更多,阿里2018年公布数据是因为阿里在互联网行业纳税第一,这两年没公布很可能被其他企业比下去了,在互联网行业能超过阿里的也就腾讯了。可见,从纳税角度看,互联网企业整体税负率要比制造业高不少,华为纳税1000多亿,但是华为收入8000多亿,总体税负率在12%左右,如果阿里或腾讯达到华为的营收,纳税定会比华为更高。

有人也许不知道什么是税负率,我们可以看看2020年各个行业的税负率吧,当然这只是统计的增值税跟所得税,咱们还有其他税收,比如消费税,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等。二、大部分人都没有实际经营过一家公司,对税收的评论真是五花八门我们要知道,国家经过持续的税收改革,现在的税收制度已经比较简单,企业的税收大头主要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其他各种税费都是小头,这里不讨论。

回到这个对比,华为是实体制造业企业,腾讯阿里是互联网企业。这种差别导致了税收结构的巨大差异,华为的税收重头是增值税,这个无论企业总体上是盈利或亏本都照收不误,这一点比所得税严得多了。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税收的重头都是增值税!此外,华为最终是有盈利的,那么他还得交所得税。而腾讯阿里呢?它们是互联网企业,几乎没有增值税,重头的就是所得税。

腾讯阿里的盈利都比华为高,所以它交的所得税也比华为多,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如果华为每年研发投入不是1300亿,而是300亿的话,华为交的所得税也会比腾讯阿里高。可见,所得税只看你最终盈利状况,按百分比纳税,亏损企业就不用交所得税。一般来说,所得税有很多办法可以避,但增值税是真没办法避的,除非违法交易,那就涉嫌逃税犯法了,切记不可违法逃税。

所得税的合理避税就很多,比如最合理的就是像大企业可以和地方政府谈条件,合法地获得税收减免政策等。我想强调的是增值税没法避,增值税是国税,是国家金税三期四期系统重点监控的税种,谁敢逃税必死无疑。最后,我们为什么一直敲打银行,不允许银行脱实向虚?如果从税务的角度来看,就是实体经济企业确实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

华为的税收多,一则是因为它同时要交增值税和所得税,二则是从税收可以看出来他的利润其实蛮高的,也就是说它的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支撑住高售价,给它带来更高的利润以及税收。所以希望我们有越来越多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从全球产业链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可见,其实华为的税收不应该跟腾讯阿里做对比的,因为这两方的企业性质不同,根本没法直接比。

三、最后,影响企业税赋因素很多,不能仅通过利润表上的所得税一项来衡量的最后,我不占任何一方,只是向大家阐明客观事实,不会为了迎合情绪而带节奏,写一些反智的观点,这本身是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收获,而非仅仅是情绪。要知道,影响企业税赋的因素非常多,我们肯定不能仅通过财报利润表上的所得税一项来衡量。

简要说几点:一是企业的税赋是体现在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并不只有所得税。比如增值税也是很大一部分,出口企业在增值税上占据很大优势,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0,出口型企业的税赋主要体现在所得税部分。粗略瞄了一下华为的分区域收入构成,海外占比大概35%。二是综合评价企业的税赋,应该看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金额,包含了实际支付的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所有税费项目。

华为没有披露现金流量表明细,看不到这个项目。三是税收存在时间上的调节空间。跨年度的确认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差异,结合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能看出多缴和少缴的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每年的年报基准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或减少,虽然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但并不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四是除了时间差异,还有地域差异,各国的所得税税率与税收优惠政策差别很大,这也是拜登政府想要在美国加税,首先要为提高全球最低税率而努力的原因。

华为、腾讯、阿里都有大量的海外经营实体与海外投资,是否能将利润留在极低税收区域考验每个公司的税收筹划能力。五是研发支出对税赋影响也非常之巨大,尤其这类高科技企业,因为可以抵税,哪些费用计入研发支出是有很大操作空间的。另外不同财务结构最终也会对所得税有很大影响,财务费用能够起到税盾的作用,负债率高的公司能占便宜。

对于庞大到华为、腾讯、阿里这个量级的公司,单纯比较所得税一个项目是没有意义的。更准确来说,税收之复杂超乎想象,很少人对税收进行简单横向比较,因为什么问题都说明不了。总之,目前最大的差异,就是它们的营业收入规模和增值税率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造成二者纳税额相差很大的原因。只要二者都在合法纳税,没有偷税漏税,其实都没啥问题的。

为什么很多公司不给员工交五险一金,但是没人举报?

为什么很多公司不给员工交五险一金,但是没人举报

为什么很多公司不给员工交五险一金,但很少有人举报?老板就问你一句话:你是要五险一金,还是要工作饭碗?其实如果看明白这些事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了!肯定不是没人举报,只是极少数人会举报,而且举报的人基本是和公司闹翻了,或者不想在公司继续做了!如果想继续做下去的话,没几个人会去举报的。那么为什么很多公司不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为什么很少有员工举报呢?为什么公司不给员工交五险一金?我们都知道不依法缴纳五险一金是违法的,公司当然也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为什么公司还会这样去做呢?一、五险一金目前的情况是,员工不举报,公司就没事!很多朋友也都知道,一个员工从入职开始,到离职走人,公司都没有给他缴纳社保,只要这个员工不举报,那么公司就不用给他补缴社保。

况且,有些城市还只支持补缴最近两年的社保,那么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公司更不用担心了。而社保、公积金部门会不定期地抽查部分企业进行稽核,但一个城市的企业数量太多了,单个企业被抽中的可能性太小了。二、员工举报不交五险一金,公司只需要补缴这一个人的,而不是所有!假如有一个员工去举报公司没有依法给自己缴纳五险一金,那么相关部门会要求公司给这个员工补缴。

但这个时候即便公司其他员工也都没有缴纳,也不会主动要求公司给全体员工补缴的。三、公司利用这块的机会成本,可以节省很多钱!和上面说的一样,假如公司有几百上千人没有缴纳社保,每年只有五六个人去投诉要求补缴社保,那么实际上节省下来的费用更多。公司也正是看清楚了,不可能所有的员工都去举报,再加上一些正常员工的流动,让公司节省的钱,远远高于为此付出的成本,那么公司何乐而不为?为什么很少有员工举报公司不缴纳五险一金?实际上大部分员工看中的是工作,是每个月的工资,对于五险一金实际上并不在乎!甚至有的员工主动要求不缴纳,认为这样每个月就可以少扣点钱,这样到手的工资就会高一点。

公司也顺势而为,弄出很多花样!一、员工为了工作稳定,不愿意去举报!说白了,很多人一旦找了一个还不错的工作,只要公司做得不过分,没有发生劳动争议,那么员工也会稳定地去做。而且只要公司正常准时发工资,也很少有人去举报不缴纳五险一金的问题。因为都知道,一旦多去举报,虽然能够交上五险一金,但同时意味着自己即将失业,不能在这家公司继续做下去了。

因此,工作与经济的压力,让很多员工放弃举报!二、签订了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协议,公司给了社保补贴!有些公司会让员工签订这个协议,另外还会给一点社保补贴,当然补贴的金额,肯定远远低于要缴纳社保的费用。因此很多员工会觉得,自己也签订了这个协议,同时公司还额外给了工资的社保补贴,于是就不会纠结社保的问题了。甚至觉得,签了这个协议,再去折腾也不好。

三、员工本身不在乎五险一金!现在还有少部分员工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缴纳五险一金没用,不用每月把这部分钱拿在手里。因此只要公司正常发工资,这部分人基本不会去投诉社保的问题。四、去投诉社保,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经历过的人也都知道,去投诉补缴社保,费时费力不说,还要失去工作,另外还是自己承担一部分,前前后后几个月才有结果。

但很多人都有生活经济压力,耗费不了这么多时间,因此宁愿放弃这部分,认为不如去工作多拿几个月工资。总的来说,很多公司不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而员工去举报的少,这个是长期博弈形成的结果。但随着法律法规的普及,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社保的好处,那么投诉补缴的就会越来越多。反过来,缴纳五险一金,一定要趁着年轻就注重,不能等年龄大了再去考虑。

新的税收征管改革,是否意味着税收严征管时代的来临?

新的税收征管改革,是否意味着税收严征管时代的来临

我不认为新的税收征管改革意味着税收严征管时代的来临。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税收征管改革的文件是比较少的,显示中央是把税收征管改革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来考虑的。以我从事税务工作三十多年经验看,所谓税收严征管时代是上世纪的事,那时候市场主体少,经济活动范围狭窄,税务干部几乎能够紧盯着分管范围所有的经营行为,加之财政压力大,税收征管非常严。

现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起征点一提再提,经济业态层出不穷,市场主体数量急剧膨胀,“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虽然税收征管力度从法规上要求没有变化,实际上应该宽松许多。新的税收征管改革文件刚刚下发,我的理解是依托信息化、大数据,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纳税人将更加方便,税务部门应该提供高效的服务。但是,不要试图摆脱监管,大数据时代给经济活动带来方便,也给税收监管提供了途径。

前经纪人举报韩磊涉嫌偷税,为什么这么多明星会有税务问题?

过去说“反腐要靠身边人的举报,那是最靠谱的”,其实同样适用于明星偷税漏税的行为,经纪人和经纪公司的举报,基本上估计也是一举报一个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韩磊的前经纪公司正式发文,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韩磊存在漏交个税的现象,现在公司方已经向税务机关进行举报,其中经纪公司的执行董事,也是韩磊的前经纪人秦烺,更是爆料韩磊偷税金额大概有上千万,那对应的偷税所得应该最少5000万以上。

现在韩磊身边人反驳,如果秦烺是经纪人,那么有责任处理好韩磊的税收问题,秦烺应该是偷逃税的第一责任人。另外还辩解说,秦烺与韩磊也并无正式的合作关系,两人并没有签署书面的代理合同。那么为何要举报呢?原来秦烺和韩磊是校友,口头约定代理经纪,但是韩磊首日1.59亿元,并没有支付20%经纪费,所以双方有着经济纠纷,还在打官司。

再给大家讲下个税的偷逃责任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是可以一直追溯的,没有时效期的限定。从去年到今年,税务局开始严抓娱乐明星涉税问题,看到了影视明星纷纷注销工作室,纷纷注销公司的行为。原因何在大家明白了吧?但是当身边人尤其是经纪人出面揭发,那基本上实锤一个一个准。非常鼓励这些内部人将明星过去做偷逃税款的潜规则秘密讲出来,税务局有的放矢,让我们的国库更充裕一点。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可能韩磊身边的工作人员讲的是不对的。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责任主体是本人。也就是说只要个人取得收入没有报税,将来被查出来受处罚的都是本人。即使有所谓的工作人员帮助处理,自己不知情,也仅仅是减轻处罚而不能免于处罚。另外,如果此经纪公司与韩磊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经纪代理合同,那么韩磊的责任更大了,这全部涉嫌偷逃税款的行为都将由自己要承担。

所以这个工作人员的辩解会让韩磊变得更加尴尬,责任更加明确。韩磊的经纪公司举报偷逃税款,还有哪些行内潜规则被揭露出来呢?在前些年我们针对娱乐圈,针对明星是非常宽容的,反而造就了部分明星不知天高地厚了,恶臭的饭圈文化盛行,组织各种粉丝团来供养自己,对于粉丝进行性侵凌,当然偷税漏税那更是公开的秘密了。看看韩磊还不属于一线明星,仅仅几年也能收入囊中1.59个亿,刨掉这家经纪公司,其他渠道的收入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既然明星挣得多,那纳税的意识也要跟得上,普通劳动者每月拿到工资还老老实实去交个税,明星还总想去逃税。

那现在就让看一看,最终罚没偷逃税款以及加重处罚的决定吧,可能那个时候才会后悔自己得不偿失。只要涉及到税务问题,希望税务部门一查到底。他们之间如何相互撕扯,那是他们内部的事,但是公共税务收益一点也不能少,敢逃税就进行追缴和处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如何想配得上这个称号?首先就要在纳税问题上要经得起调查和考验。

为什么到税务局开租房发票,给税务局交税,税务局审核还这么严?

谢谢邀请。没有自行开具房屋租赁发票的个人或者企业,只能去税务局申请代开。去税务局申请代开发票,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1、房屋租赁协议原件及复印件2、房东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房屋产权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4、带上一张银行卡(如果涉及到需要交纳税金,当场从银行卡里划走)国家明确规定不得给他人给虚开发票,也不得介绍他人虚开发票。

现在税收稽查如此严格,是否和此次疫情造成企业经济下滑有关系?

可以说,没有关系,甚至是负相关的!疫情原因,经济下滑,其实是打乱了税务机制改革的节奏的,本来会更快更坚定。现在为了照顾经济发展,反而宽松了许多。税务稽查严格其实是国地税合并,税制发展的必然。1、19年国地税合并后第一年磨合期,基本各项工作逐步迈上正规,正是打压违法违纪势头,弥补18-19年合并期间监管不到位的地方之时。

税务团队可以说刚整装待发,2020疫情就必然让许多举措无法实施。2、根据税制改革发展进程,2020年是税收立法,税务法治化的关键之年。金三系统升级,发票系统升级,工商公安等外部交换数据越来越多。社会行为变得越来越透明,稽查手段越来越丰富。税务风险管控体系愈发成熟。早已不是以前的广撒网,挨户查,被动查的时代。

现在是大量的案头分析后,精确制导。之所以感觉稽查严格,是因为与两年前相比,现在税务金三系统,大数据分析已经驾轻就熟,一整套风险管控体系基本建成。根据不同的风险指标,精准推送风险任务。税局案头分析,风险评估,最后找到企业时基本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一找一个准,当然感觉严格了。实际上,税务稽查效率的提升,让税局少打扰企业,不打扰企业,精准治税,是时代进步的结果。

税务局严打虚开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板去做违法的事?真不怕吗?

主要是抱有侥幸心理。毒贩可以判死刑,不还是有人在贩毒吗?虚开发票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税务秩序,所以一直是税务机关严打的对象,但虚开发票行为却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不法分子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税务机关不一定能查到。1、虚开发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1)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2)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3)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1)没有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购销,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应税服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有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购销,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应税服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3、税务局严打虚开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板去做违法的事?主要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税务机关查不出来。(1)认为事情很小,不当回事。比如:朋友报销费用缺3000元的发票,于是找到老板让帮忙开点。老板认为这3000元的发票不算什么,于是直接开给朋友了。这种情况,当事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属于虚开发票,因为双方之间并没有任何交易。

(2)认为发票富余,赚点外快。比如:某企业2020年度累计销售收入2000元,但已开具发票的销售收入只有1200万元,其余的800万元属于未开票收入。老板认为反正这800万元公司已经按规定纳税了,所以再开800万元发票也不用再多交税。这时正好有一家企业发票“不足”,找到老板买点发票,于是开给了这家企业,对方给5%的好处费。

通过这种操作,老板赚了40万元的好处费,但受损失的是国家税收。(3)为赚好处费虚增收入,虚开发票。比如:甲乙双方之间有真实的交易500万元,但甲方想让乙方多开100万元的发票,给乙方10%的好处费。乙方经过计算,认为多开100万元的发票,自己需要多交7%的税,这种还可以赚3%,于是向甲方开具了600万元的发票。

双方之间真实的交易只有500万元,所以另外的100万元就属于虚开行为。(4)粗暴虚开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注册空壳公司,虚构交易,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虚开发票来谋取暴利。媒体经常曝光的虚开增值税发票大案,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方式。4、虚开发票的处罚。(1)依据发票管理办法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受票方利用取得的虚开的发票入账,进行偷税的,税务机关追缴其少缴的税款并加收滞纳金,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刑法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企业被税务查了,老板一口咬定是会计的个人行为,你会如何自救?

一、判断案情大小,了解情况企业为什么为什么会被税务查?企业突然被税务稽查了,有的企业可能有点慌乱,其实大可不必,需要了解企业被稽查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企业被稽查主要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每年税务接管按照上级下发的文件进行专项检查和行业整治规范。每年国家相关部门会下达文件,确定税务今年的稽查工作重点,确定好需要查的几个行业,在行业中抽选部分企业进行稽查。

这是国家要求,如果在这种情况是否会被选中,这就要看企业的运气了。(2)区域专项治理。有各省、市税务机关确定,发现本区域是否有某行业、某地区、某税务种类大块有相应较为严重的偷税漏税的想象或者隐患,那么就会相应地组织一个相应的专门检查。如之前热火朝天的影视公司、工作室相关税务检查。(3)重点税源。各省市县区都有个重点税源企业名单,如果榜上有名,有被稽查的可能性。

(4)举报案件和突发事件。(5)税务部门觉得有偷税嫌疑的企业。(6)企业财务或者经营情况有巨大波动、涉税事项的现象。企业突然出现较大亏损、大型企业突然破产、注销等等。根据以上情况,给自己所在的企业进行分门别类,看看自身企业被稽查的原因,一般大型企业有较为完善的制度规章,很少会出现重大税务事项案件后,一口咬定是会计个人行为的情况。

如果是小企业有重大偷税漏税的行为,老板想弃车保帅,那么情况就又不一样了。具体企业要事先对自己对全盘账目要有一定的了解,定期进行自查,才能在面对税务时有底气。当然,在税务机关正式检查前,有时候也是会下达文件,让企业提前做好自查工作,这样企业还可以有一定缓冲期,进行查漏补缺。二、税务稽查对企业有怎样的影响?根据情况了解企业被稽核的原因,就能做出相应的行动。

一般税务检查,稽核完后该补缴税款就补缴税款,该接受处罚就接受处罚,该进行事后整改就进行事后整改。如果企业觉得财务人员不够称职,没有更好地更合法更合规地为企业合理避税,有可能财务人员会有些许变动。企业被稽查出有问题,最多就是罚款,最大的影响也就是三年内不能被评为纳税A级企业。而纳税A级企业在政府提供贷款时有作用,还有就是影响企业上市,如果是中小企业,一般没什么大的不良影响。

三、面对稽查,财务人员应该怎样做?(1)做好自查工作。在接到稽核检查通知时,最重要的是财务人员自己做好企业税款自查工作,查漏补缺。把公司企业的账目好好理顺清楚,把自己接手的账户好好过一遍,弄清楚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千万不要往自己身上揽。对觉得那里有问题、少交税款之类的,要主动补上,避免企业和自己受到处罚。

(2)好好做的就是做好迎接检查的接待工作。端正心态,该提供的账目、账簿凭证相关的就好好配合提供,需要补充提供相关的工资报表、合同等也要尽快上交出来检查。不要有抵触情绪,不要私下搞小动作,一般稽查人员稽核审查的企业那么多,耍小聪明一般都会吃大亏。财务人员都是为公司、为老板打工,这里就不要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

(3)合理避税,对相应税务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储备,做好涉税复议和诉讼的准备。有经验的会计和财务人员,会根据政策法规的漏洞和盲区,进行据理力争,不卑不亢,有争议有盲区的地方,涉税的复议和诉讼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合理合法地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要好好学习财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要老是想着把账目做的天衣无缝,税务人员经手那么多的案子,什么账目都能查的出问题。

在做账目时,需要好好向资深的财会人员学习,在实事求是做好账目的基础上,如何能合理避税,做好税务筹划。(4)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处理好和领导老板的关系。财务人员并不能一味的听领导的指令,而是需要在大是大非上坚持原则和底线,在一定程度上向领导献言献策。如何把握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又能为企业为老板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是一个需要好好平衡的问题。

文章TAG:税务工资为什么高为什么税务突然严税务务工工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