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皇家迪智尼怎么样,迪智尼总部课程分享

皇家迪智尼怎么样,迪智尼总部课程分享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0 22:00:1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朱棣命人割下陈迪身上的肉,塞进他的嘴中,并问气味怎么样。

类风湿是什么?

类风湿是什么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春》漫花飞舞的季节,大多数人都会沉浸在春天所给予的惬意中,然后,有那么一部分人群却愁容满布。他们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为天气变化频繁,病情会在此时加重。今天。就由我,天天博士来会会这名不见经传的类风湿,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吧!概述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类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侵蚀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

从发展过程来看,可分为无症状期、未分化关节炎期、临床症状期,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简单说,就是丧失劳动力和致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以20-50岁人群为主要目标,女性患者约3倍于男性。临床表现(一)关节表现1.晨僵∶早晨起床后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活动不开的感觉。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的话,可要格外警惕啦。

2.关节肿痛∶最常出现的部位在双手近段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小关节哦!3.关节畸形∶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晚期的关节畸形,因为女性同胞们做的精细活儿更多,家庭主妇也不例外。(二)关节外表现∶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炎,血管如河流般分布在人体各处,所以患者的关节外表现可以说是全身性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均可受累。

检查与诊断1.血象∶可有轻至中度贫血,活动期血小板可增高,白细胞分类一般正常。2.自身抗体∶常用的有类风湿因子,但目前临床工作中抗CCP抗体更具说服力。3.炎性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属于常规检测。4.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对诊断、分期、监测均很重要,超声以及MRI对明确关节积液和软组织有独到之处。新的检测手段有血清学APCA,抗RA33,GPI等等。

诊断主要按照1987年和2010年ACR和EULAR分类标准,前者准确率高,敏感性低,后者则相反,目的是早起识别病变,更早一步规范治疗。治疗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的武器当然是药物治疗了,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这病不能根治!主要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防止畸形,保持受累关节功能。目前常用药物有∶(1)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依托考昔、双氯芬酸等,一般只选择一种。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具代表性的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吡啶,其中甲氨蝶呤最为经典,可谓是里程碑似的药物,除了需补充叶酸,由于易引起肺间质病变,所以入院后常规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排除。(3)糖皮质激素∶一提激素,很多患者都避之不及,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小剂量,合理使用就是治病的药,而不是毒。

缓解疼痛,立竿见影,外面什么“祖传神药”很有可能就是大剂量激素,若长期不规范使用,并发症可就出来了,那时候就成了“拆了东墙补西墙”。(4)植物类药物,如雷公藤总甘,白芍总苷,正清风痛宁等。(5)生物靶向制剂∶最经典的就是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国产的益赛普,也可为是甲氨蝶呤之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第二个里程碑似的药物;总之,一分钱一分货,贵。

明朝皇帝的血缘关系具体是怎样的?

明朝皇帝血缘关系一点都不混乱,从二世祖朱棣开始,一直都是朱棣一脉直系传承,比起宋朝简单得多,下面这幅图一目了然。(▲ 明朝帝位传承关系图)1,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但朱标命不好,死得早,朱棣对朱标感情很深,又特别喜欢朱标的儿子、大孙子朱允炆,于是便立朱允炆为太子。在还有很多儿子的情况下,立孙子为太子不是明智之举,也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

2,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各方面跟朱元璋很相似,既有野心也有实力,朱允炆继位后开始削藩,朱棣趁机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推翻侄子朱允炆,自己登基为帝。3,朱棣继位后,一度在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之间摇摆,后来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顺利继位,但朱高炽也不长寿,做了不到一年年皇帝就驾崩了,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5,朱瞻基做了10年皇帝传位给长子朱祁镇,朱祁镇搞出了耻辱的“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人俘虏,于谦等人在皇太后首肯下,拥戴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6,朱祁钰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但没想到朱祁镇后来被蒙古人送回来,他又不想把皇位归还给哥哥,就把朱祁镇囚禁起来。一些野心家发动“夺门之变”,拥戴朱祁镇复位 ,此时朱祁钰已经病重,大明王朝出现“两个皇帝并立”的奇葩现象,不过朱祁钰很快就死了,朱祁镇继续当皇帝,他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两次登基为帝的皇帝。

7,朱祁镇死后,传位给长子朱见深,朱见深宠幸万贵妃,嫔妃给他生的儿子都被害死,朱见深偶然临幸一个宫女,才生下儿子朱佑樘,在后宫中被太监和宫女秘密抚养长大,后来才见到父亲朱见深,朱见深立朱佑樘为太子,死后传位给朱佑樘。8,朱佑樘是个仁慈的明君,他在位18年,去世后传位给长子朱厚照。朱厚照以爱玩著称,他在位16年却没有留下一个儿子,死后由皇太后做主,选定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是为嘉靖皇帝。

9,朱厚熜十分聪明,擅长权术,他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的皇帝,仅次于明神宗万历皇帝。嘉靖驾崩后,传位给三子朱载垕,是为隆庆皇帝。10,朱载垕纵情女色,在位6年便因病去世,传位给三子朱翊钧,这便是著名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敏感超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在位48年,已经到了明朝后期。11,朱翊钧去世后,长子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

明光宗继位不到1个月,便因著名的红丸案暴毙,传位给长子朱由校,便是著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天启皇帝。12,天启年间,明朝内外交困,国力渐衰,朱由校无力振兴,在位7年去世,由于他没有儿子,便由明光宗的五子、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13,崇祯帝试图挽救大明命运,但明朝已经病入膏肓,他无力回天,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后满清入关,入主北京。

明亡以后,崇祯皇帝有后人存活于世吗?

大明朝的最后一年即1644年(崇祯十七年),无忧无虑围在父皇崇祯帝身边的有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三个皇子分别是太子朱慈烺、定哀王朱慈炯、永悼王朱慈炤;两位公主是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崇祯帝最后嘱咐儿子们那年三月十八日晚,广安门外火光冲天,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已攻入北京城。崇祯帝紧急命周皇后和三个儿子进宫。在简单的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后,就让孩子们穿上平民的衣服,安排太监将他们送往各自的姥爷家。

转过身,哭着命周皇后以身殉国。之后,又急召两位公主进宫,面对着自己可爱的女儿们,崇祯帝流着泪对她们说:“你们为什么要降生在帝王家啊!”。说完,左袖遮脸,咬牙挥剑砍断长平公主的左臂,再一剑刺死了年仅五岁的昭仁公主。一夜寒风凄雨,第二天凌晨,崇祯帝手持三眼枪,骑着马带着十几名太监,几次想冲出城门,但都被挡了回来。

天色微亮,崇祯帝在大殿鸣钟召集百官早朝,却无一人前来。大势已去,悲凉羞愧的崇祯帝最终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身亡。277年的大明朝就此灭亡。明亡以后崇祯帝的后人都活下来了吗?先说一说可怜的长平公主长平公主的原名叫朱媺娖(měīchuò。善良谨慎的意思)。1630年出生。14岁的长平公主被父亲砍断左臂后,昏死过去。

被人发现后,抬到姥爷周奎家中。直到五天后才苏醒过来。而胆小的周奎不敢收留外孙女,竟然亲手将伤痛中的长平公主交给了李自成。好在闯王并没有为难公主,而是将她送到刘宗敏处进行救治。两个月后,李自成在清军的追击下离京败逃,长平公主此时又处在了多尔衮的监护之下。▲长平公主剧照皇室孤女飘零于乱世,早已万念俱灰。1645年,此时清顺治帝已在北京登基,长平公主向顺治帝上书请求允许自己出家为尼,但未获皇帝的应允。

不久,清政府为了笼络人心,粉饰太平,将长平公主嫁给了当年崇祯帝为她指派好的夫婿周显,并赐予二人府邸、金银、车马、田地。据说两人婚后相敬如宾,令人欣慰。可惜好景不长,一直没有脱离断臂阴影的长平公主在婚后的第二年与世长辞,赐葬广宁门外。长平公主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着传奇,她在父皇的剑下死里逃生。原本父慈母爱、锦衣玉食的日子一夜之间就变的孤苦伶仃寄人篱下。

民间流传长平公主出家为尼,练就了一身武艺,以图反清复明。在一些武侠小说中,多有以长平公主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形象出现。如金庸先生的小说《碧血剑》中的阿九;梁羽生先生的小说《江湖三女侠》的独臂神尼。▲长平公主剧照崇祯帝的三个儿子自那夜一别又去了哪里呢? 献愍太子朱慈烺生于1629年,父皇崇祯帝自缢时,太子刚满15岁。

史书记载:太子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自非寻常佳公子所及也。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大臣们曾经建议太子暂避之后再去南京称帝。然而民军进入北京后,《明史》中有载:李自成悬千金搜捕太子。太子以及永王、定王很快被李自成抓获。李自成对太子和两个皇子以礼相待,太子凌然正气的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

当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之时,李自成与太子共率20万大军共登山岗并肩作战。李自成兵败后,又挟持太子回师北京,进而向西撤退,此后太子及二皇子不知所终。▲闯王李自成与太子朱慈烺剧照关于太子朱慈烺的去向目前倾向最多的两种说法:一.太子遁迹栾川太子朱慈烺潜至河南栾川,在老君山伪装成黄冠道人三十多年,被追随而来的遗民暗中尊为皇帝,至五十一岁去世。

1988年,太子朱慈烺遁迹栾川的消息首次被公之于世,在老君山下原有太子居住的宫殿,在栾川城东三公里伊河北岸百泸沟口的丘陵上有太子朱慈烺墓,四篇记录太子潜居栾川的碑文可为铁证。1993年,明史专家姚雪垠团队曾对四篇碑文及其他物证进行了详细的考证研究,才首肯太子朱慈烺遁迹老君山当“备为一说”。二.被多尔衮杀害1644年的十一月,自称是皇太子朱慈烺的一位年轻人到周奎府中认亲。

周奎担心私藏太子会惹来祸端,就将年轻人献给了清摄政王多尔衮。太子的出现给多尔衮出了一个难题,多尔衮率领清军打着“为大明皇帝报仇”的旗号而来,此时,杀了太子等于是撕下了自己的遮羞布,不杀太子,难道拥立他登基继位,扯!▲清摄政王多尔衮剧照狡猾的多尔衮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始终不承认太子的身份。他命令原明朝的一班官员辨认太子。

有说真的,有说假的,审理的最终结果是:认为是真太子的钱凤览等十名官员被处死。然后多尔衮装模作样颁布了一份告示:末尾诚恳的表示希望真太子能够回来,以便恩养。有妄人自称明朝太子,径造皇亲周奎家,探问怀宗公主,远望未详,蒙面而哭。及详审面貌,全然不是。袁贵妃及宫女秦柏寿等皆不相认。据假太子口称,从来未落贼手,流落在外,至今方出。

有礼部郎中黄熙凤、朱国诏曾与皇太子同出,亦不相认。养鱼太监常进节、羽林前卫指挥李时印说太子是真,典乐太监应庚说太子是假,应庚遂犯众怒,聚而殴之。太监孙雄不敢言假,然而实非真也。为此合行晓谕:若太子避迹民间,即来投见,以便恩养。最终。多尔衮借口假太子一案,将真太子处死。这是当今大多数人倾向的一个说法。▲清摄政王多尔衮剧照对于定王朱慈炯的去向目前仅存的观点还是:不知所终。

但是他的“朱三太子”称号,却被后世众多义军反复使用。永王朱慈炤被称为最幸运的皇子,然而,幸运之后的悲惨更让人痛彻心扉。▲永王朱慈炤剧照永王朱慈炤是崇祯帝的第四个儿子,与哥哥定王失散后,开始四处流浪。是在安徽凤阳遇到一位前朝姓王旧臣,为了不引人怀疑,永王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士元”(反着念是原是王)。与王老相依为伴过着清贫的生活。

王老去世后,永王朱慈炤又幸运的被浙江一位前朝姓胡的官员收留。胡大人心念故国,将女儿许配给永王。从此,四皇子永王朱慈炤便以王士元为名,教书度日,过上了安静平和的日子。康熙47年(1708年),75岁的朱慈炤已经是九个孩子的老父亲。对于自己的身世,他守口如瓶。但是为儿子取名时,则按照朱家的传统以“和”字排辈,最后一个字一律带“土”偏旁。

孙子的名字是“怡”字排辈,后一字带“金”偏旁的怪字。逐渐引起了周围人的猜测。同年,一念和尚在浙东起义时打着四皇子朱慈炤的旗号,彻底使这位前明的龙种身份暴露。由此,永王全家被捕,妻妾及女儿自缢身亡。男性家丁全部捉拿进京。虽然抓到了永王朱慈炤,但当时的清政府亦不敢承认。为了证明永王是假的,清政府学习了多尔衮的一套,故意混淆四皇子朱慈炤与五皇子朱慈焕的身份。

以此为据一口咬定浙江抓住的王士元是假皇子。尽管永王说:我只是想安静的好好活着,但最终被清政府凌迟处死,几个儿子也被斩立决。中国公认的近代清史学科奠基人孟森指出:康熙四十七年所获朱三太子(这里的朱三太子是一个统称,康熙年间的朱三太子案多达十起),实为崇祯第四子封为永王者,清廷在朱三太子一事上,“颠倒耳目者二三百年,帝王之用机心刻深长久,为振古所未有”。

《康熙王朝》中,苏麻为什么不愿意嫁康熙?

康熙一生只爱过三个女人,苏麻喇姑、赫舍里和容妃,而这三个人也分别代表着康熙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青年和成年)。但是这其中苏麻喇姑却是最复杂也最难理解的,她究竟是爱着康熙还是爱伍次友,康熙又为何得不到他一直爱着的苏麻喇姑呢?苏麻喇姑对康熙来说意义非凡,康熙年少时患了天花,是苏麻喇姑救好了康熙,并且始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康熙直到康熙病愈。

众所周知,康熙年少时极度缺乏母爱,是孝庄皇太后和苏麻喇姑让康熙感受到了母爱和被照顾的感觉。所以苏麻喇姑对康熙来说意义重大,加之二人年纪相仿,所以康熙对这个大姐姐动情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苏麻喇姑可以说是康熙最朦胧时期爱情的寄托所在。康熙、苏麻喇姑以及魏东亭三人形影不离,三人朝夕相处,康熙也对苏麻喇姑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情感。

电视剧就特别展现了这一点,表现出了康熙对苏麻喇姑炽热的感情。在苏麻喇姑在宫内织布的时候,康熙对她含情脉脉的说道:苏麻姐姐,宫里的绫罗绸缎,你终生享用不尽,为何夜夜如此?朕有时候真想成为你手里的丝线,也被你织成千丝万缕。不得不说,少年康熙的男友力真的强大,这样的表白情话他是经常对苏麻说的。可是苏麻喇姑却并没有对此展现过极大地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孝庄皇太后曾经告诫过苏麻喇姑,让她不要对康熙有什么非分之想,既要把康熙当弟弟也要把康熙当主子。

孝庄对苏麻一向不菲,可是她为何要阻碍苏麻与康熙的情丝呢?其实这就是孝庄的一片疼爱康熙之心了。众所周知,皇帝的女人三宫六院,不计其数。所以康熙的身边并不缺一个嫔妃,而是缺一个一生一世对康熙好的人,缺一个能在孝庄百年之后照顾康熙的人。而孝庄选的人就是苏麻,苏麻知冷暖且识大体,是照顾康熙的不二人选。但是苏麻的身份只能是婢女,因为一旦苏麻被封为嫔妃,那么苏麻势必会陷入到后宫的斗争之中,那时候的爱多少也会带着恨。

久居宫闱的孝庄自然是深谙其中滋味,所以她想着重培养苏麻。可是在康熙与赫舍里的新婚夜里,康熙才惊觉自己所爱的是苏麻姐姐,他撇下自己的新婚妻子,跑到苏麻所在。用开玩笑的形式向苏麻进行了表白,问苏麻有没有想过做个皇后什么的。这个时候的玄烨不是皇帝,而只是一个在追求爱情的男人。此时的苏麻激动万分,可更多的还是无奈,苏麻还是拒绝了康熙,因为苏麻认识到了后宫的险恶。

在康熙平鳌拜的时候,苏麻遇到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二个男人——伍次友,伍次友虽然是不第秀才却才高八斗。自古郎才女貌,苏麻对伍次友亦是倾心不已,可是伍次友的情敌是皇帝。伍次友最后满怀悲伤的对苏麻说: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而经过许多事情的孝庄也认识到了苏麻的不平凡之处,她决定让苏麻嫁给康熙,让她帮助自己襄理后宫。

可是这时的苏麻却以死相抗,说什么也不答应,这又是为何呢?显然此时的苏麻还对伍次友念念不忘,她对那件事仍然介意。但是最重要的是她认识到了后宫的险恶,她对佟贵妃与鄂妃的斗争想必还记忆犹新。她对帝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知道一旦嫔妃不再得宠,在宫中的地位连个太监也不如。更重要的是,她希望有一个男人能全心全意的爱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去争夺他的宠爱。

所以苏麻带发修行,经过多少年的历程,她也终于想清楚了自己所爱还是康熙。她在自己快去世之前拜访了孝庄,说到那件旧事,孝庄还是想知道苏麻的想法,为什么苏麻不嫁康熙,这时候的苏麻竟老泪纵横,大哭着说:“老祖宗,您是知道的”。老祖宗是有心之人,希望苏麻把这份埋藏于心底的爱对康熙说出来,又专门让张廷玉为苏麻带话。

苏麻给康熙写了一封信,那是自己的肺腑之言皇上,丫头这辈子,只深深爱过一个人,他就是弟弟玄烨,就是皇上,三十多年了,苏麻说不出口,因为,您是主子呀。可是这封信康熙始终未曾看到,她把这封信付之一炬,临了她让张廷玉带话给康熙,说自己写了一封信又烧了。因为她相信,康熙懂她,一切的一切都能心照不宣。康熙闻之孝庄去世之后,身子一震,而听到苏麻去世的消息之后,康熙顿时昏厥,我想这就是二人独特的爱情吧。

“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明最牛皇叔朱瞻墡,一生数次被往皇位上推,但每次都被他拒绝。按道理说,朱瞻墡应该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才对,但神奇的是,他每次都安全着陆,而且越发受到皇帝的厚待的敬重,他最后享尽荣华富贵,高寿而终。说起来,朱瞻墡有地位有头脑也有贤名,但有时候做事也很荒唐。比如说,朱瞻墡曾提出挖绝户坟这种无耻的建议,也容不下景泰帝的孤儿寡母,这一点让他饱受诟病。

但朱瞻墡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自保,他在这方面堪称是大明第一高手了。那么,朱瞻墡是何许人也?明仁宗朱高炽与嫡妻张皇后一共育有三个儿子,朱瞻基是老大,朱瞻墉是老二,朱瞻墡则是老三。朱瞻墡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嫡孙,明仁宗朱高炽的嫡子,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身份是十分尊贵的。朱瞻墡出生于1406年,18岁的时候被爷爷朱棣封为襄王。

在次之前,朱瞻墡的哥哥朱瞻基已经被朱棣封为皇太孙了,提前锁定了皇帝之位,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瞻墡此生是没有任何可能成为皇帝的。但问题是,大明王朝最缺的就不是意外,隔三差五就来点什么事,让人猝不及防。所以朱瞻墡虽无心惹事,但经常有事惹他,让他成为明朝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存在。朱瞻墡被封为襄王后不久,祖父朱棣就去世了,其父朱高炽继位为帝。

因为朱高炽想要还都于南京,所以打算派遣朱朱瞻基到南京担任监国,筹措还都事宜。大臣们曾极力建议朱高炽只需要派遣一个亲王去就可以了,但朱高炽坚持让朱瞻基去,这为后面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一些隐患。朱瞻基于朱棣去世后第二年四月来到南京,但到了五月底的时候,朱高炽就因为病重将亡而传诏他回北京继位。然而朱瞻基的叔叔汉王朱高煦一直觊觎皇位,他在得知哥哥朱高炽生病之后,便决定造反,还打算将朱瞻基杀死在回北京的半路上。

但朱高煦谋划不周,他起兵谋反的消息走漏了风声,引发了朝廷的恐慌,大明朝一时间风雨飘摇,形势岌岌可危。没过多久,朱高炽又去世了,但朱瞻基还未回来,所以国家暂时陷入到无主的地步,大臣们为了稳定局势,便做出了秘不发丧的决定。值此危难之际,张皇后站了出来,她一方面派人去迎接朱瞻基回来继位,一方面又下令二儿子朱瞻墡成为监国,由户部尚书夏原吉辅佐。

就这样,大明朝同时在北京和南京有了两位监国。这就意味着,朱瞻墡也拥有了皇位继承权,一旦朱瞻基真的被叛军杀死,那么朱瞻墡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了。所以,监国这件事对朱瞻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他愿意,他是很有机会的。但这件事对朱瞻墡来说风险是很大的,因为朱瞻基一旦回来了,那他势必遭到猜忌,所以他并不像争夺皇位,只想当个王爷。

朱瞻墡虽然只有十九岁,但他很聪明,为了减少麻烦,他基本上不管事,所有事情都是由夏原吉处理的,这就大大减少了朱瞻基回来之后给他带来的风险。张皇后也知道这件事的敏感性,所以她只是秘密让朱瞻墡监国,并没与下诏公布此事,只有少数几个大臣知道这件事。果不其然,后来朱瞻基回到北京继位,他对弟弟朱瞻墡监国的事情一无所知,直到后来时机成熟了,张皇后才将此事告知于他,他也没有责怪朱瞻墡,反而越发信任。

朱瞻基登基后不久就亲自领兵叛乱,朱瞻墡被委以重任,担任了镇守北京的职责,大致相当于监国。朱瞻墡心里苦啊,自己明明不愿意抢皇帝的风头,但干嘛一次次将自己往上推呢?朱瞻墡监国期间,大事就让人送到前线交给哥哥处理,小事就让大臣们商量着办,自己则该吃吃该喝喝,没事就跟母亲张太后聊聊天,日子过得也不错。实际上,朱瞻墡年纪虽然小,但是政治觉悟还是很到位的,这之所以不管事,就是为了故意先是自己的能力低,没有威胁。

正如朱瞻墡所料,朱瞻基回去之后,并没有责怪他只拿钱不办事,反而对他称赞有嘉,不但说他贤明豁达,还赏赐了他很多财物。叛乱被平定之后,朱瞻墡就迫不及待地上奏朱瞻基,说自己早就该去封国了,现在天下太平了,就放我去吧。朱瞻基装出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但最后还是同意了,朱瞻墡便带着大量财宝来到襄阳,再也不过问朝廷的事情了。

朱瞻墡虽然走了,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的贤名就开始在朝廷传播开来。其实这件事很好理解,一个本有机会登上皇位的人,但最后却没有这么做,这样的人是皇帝喜欢的人,皇帝愿意将他树立为贤明之人的典范,臣子们自然就对他称赞有加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不过朱瞻墡的心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个富贵王爷,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就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但奈何大明朝的屁事就是多呢,朱瞻墡不惹事,但事情总是惹到他,因为当皇帝的机会再一次砸到他身上了。朱瞻基虽然贵为“好皇孙”,但他只当了十几年皇帝就于1435年去世了,他死前留下遗照让长子朱祁镇继位为帝。朱祁镇那时候只有九岁,根本就不懂怎么治国,而朱瞻墡素有贤名,就有人开始向张太皇太后建议,应该让朱瞻墡当皇帝。

没过多久,关于张太皇太后支持朱瞻墡当皇帝的消息就开始疯传,这可吓坏了远在襄阳的朱瞻墡,他赶忙写了一封信给张太皇太后,说自己并不想当皇帝。张太皇太后便召集群臣,说自己并没有扶持幼子的打算,然后亲手将朱祁镇送上皇位,是为明英宗。这是朱瞻墡第二次拒绝当皇帝了,但这一次的机会显然比第一次好得多,但他还是果断拒绝了,可见他确实是不想当皇帝。

过了几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了,明英宗也逐渐长大了,曾被张太皇太后死死压制的大太监王振也开始逐渐得势了。1449年,在王振的蛊惑下,朱祁镇带着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大败,他本人还被被俘,成为了瓦剌的阶下囚。皇帝被俘,这才中国开始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但在明朝还是头一遭。国家发生如此大的变故,朝廷也开始理论纷纷,是营救朱祁镇呢,还是另立新君呢?众大臣都拿不定主意,这时候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站了出来,她深明大义,认为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应当另立新君。

孙太后仔细思考之后决定,朱瞻墡是皇室宗亲,德高望重,年龄也合适,让他当皇帝他可以迅速稳定朝政。孙太后便派人去襄阳传朱瞻墡入宫继位,朱瞻墡得知消息后忧心如焚,适合当皇帝的人那么多,怎么老是看上我呢?这是朱瞻墡第三次有机会当皇帝了,这一次机会其实也挺好的,但他觉得风险还是挺大的,毕竟自己是朱祁镇的叔叔辈,朱祁镇还有弟弟和儿子,怎么都轮不到他,一旦自己贸然登基称帝,指不定有性命之忧。

再者说了,朱瞻墡根本就不想当皇帝,这才是最要紧的。所以说,朱瞻墡不准备去北京当皇帝,所以他写了一封信让人带回去交给孙太后,这封信写得非常有水平,大意是说,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继位为帝,让朱祁钰(朱祁镇的异母弟,也是唯一的弟弟)担任监国,并派遣得力干将去营救朱祁镇。朱瞻墡说的话其实是十分得体的,主要体现出三层意思:第一,朱瞻墡没有想当皇帝的意愿,这样就不至于引起朱祁镇的怀疑;第二,建议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当皇帝,也可以使自己免于被朱祁镇猜忌;第三,让人去救朱祁镇,生为人臣,这是应该做的。

可以说,朱瞻墡此时的政治头脑已经逐渐成熟了,他写的这封信非但表明自己是个无欲无求之人,还十分尊重皇帝的权威和皇位继承的传统,非常有说服力。孙太后看到这封回信后,果然打消了让朱瞻墡当皇帝的想法。当时的情况是,瓦剌大军还包围着北京,他们为朱祁镇开出了巨额赎金,但以于谦为首的众多大臣并不打算满足瓦剌的要求,他们一方面积极组织防御,一方面建议孙太后立年龄稍长的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

孙太后迫于压力,于是下诏立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帝。朱祁钰之所以得以继位,是因为他跟大臣们达成了一个约定,那就是他继位后要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自己只是代替朱祁镇管理天下的,将来皇位还是要传给朱祁镇的后人。后来北京包围战取得胜利,明军又先后数次击败瓦剌军队,瓦剌见在朱祁镇身上得不到什么好处,便想到了一个狠毒的计策,那就是放朱祁镇回去,让明朝内部生乱。

1450年8月,朱祁镇回到北京,被朱祁钰封为太上皇,在南宫居住。朱瞻墡见朱祁镇回来了,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万一朱祁镇复辟了,那么情况就对自己不利了,所以他就写了一封信给朱祁钰,嘱咐他一定要善待朱祁镇,不但要保证他的生活,还要时常去给他嘘寒问暖。朱祁钰表面上答应了朱瞻墡的要求,其实心里开始另打算盘了,因为他尝到了当皇帝的好处,所以不打算让侄子朱见深当太子了,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当太子。

朱祁钰一方面派遣锦衣卫监视朱祁镇,一方面着手更换太子事宜。听说朱祁钰要换太子,大臣们都极力反对,就连汪皇后也出面阻止。朱祁钰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怒之下废掉了汪皇后,让朱见济的生母杭氏当皇后,然后废太子朱见深为藩王,立独子朱见济为新的太子。然而朱见济在成为太子之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朱祁钰受了很大的打击,身体也开始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竟然生了重病,还开始卧床不起。

朱祁镇找准机会,在大臣石亨和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趁朱祁钰生病的时候发起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这件事史称夺门之变。朱祁镇在被关押七年之后才成功复辟,心中的怨恨自然是很大的,他开始秋后算账,下令将扶植朱祁钰的于谦和王文等人,以迎立外藩为帝的罪名处死。朱祁镇对叔叔朱瞻墡也产生了怀疑,认为他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朱瞻墡虽然远在襄阳,但什么事他都知道,他见侄子朱祁镇复辟成功,还对自己产生了疑心,心中就有些害怕。不久之后,朱祁镇还派使者去襄阳,说要朱瞻墡到北京去商议大事。朱瞻墡知道自己该采取一些行动了,他左思右想之后上了个奏折,说朱祁钰为杭皇后修建的陵墓是在太豪华了,比皇陵的规模还要大,这是一种僭越的做法,应当毁掉。

郕王葬杭氏,明楼高耸,僣拟与长陵、献陵相等。况景陵明楼未建,其越礼犯分乃如是。朱瞻墡为了跟朱祁钰撇清关系,连毁绝户坟这种建议都提出来了,他为了自保确实是不择手段啊。不过朱瞻墡的建议得到了朱祁镇的认同,他后来排了三千人去毁掉了杭皇后的陵墓。事实上,那时候杭皇后已经去世并且下葬了,可怜杭皇后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死后不但不被朱祁镇承认名分,连葬身之所都被朱祁镇给掘了。

所以说,朱瞻墡算是提了一个丧尽天良的建议。但是这件事并没有让朱祁镇完全消除对朱瞻墡的怀疑,但他得以不用去北京了。后来朱祁镇在一次跟孙太后聊天的时候,意外得知朱瞻墡之前拒绝当皇帝这件事,还看到了朱瞻墡当初写给孙太后的信。朱祁镇这才完全明白了朱瞻墡是无辜的,于是尽释前嫌,还派人去向朱瞻墡道歉,并将他请到北京参加宴会。

朱瞻墡临走前,朱祁镇又赏赐给他大量钱财,他再次全身而退。1464年,朱祁镇去世,其子朱见深继位,是为明宪宗。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瞻墡担心朱见深不会像他父亲朱祁镇一样对待自己,便开始表忠心,他这次将矛头对准了朱祁钰(那时候已去世)的汪皇后。朱祁钰被废之后,汪氏被降为郕王妃,跟女儿一起居住在郕王府。朱瞻墡上了一个奏折给朱见深,请求将汪氏母女赶出郕王府。

但朱见深性格仁厚,不准备穷追猛打,于是拒绝了朱瞻墡的请求。朱瞻墡就有点慌了,以为朱见深对他有意见,好在朱见深看出了他的心思,便派人去襄阳安抚他,还赏赐他许多钱财和土地,他因此才安下心来。1478年,朱瞻墡在襄阳去世,死时七十三岁,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王小心清慎,笃于孝敬,尤为诚孝昭皇后所钟爱。然能守礼法,远嫌疑,故虽有异议,不为上下所疑,卒能安荣寿考以终其天年。

朱瞻墡一生小心谨慎,守礼法,远离漩涡中心,虽然几次差点当了皇帝,还常常被别人议论,但他都可以做到不被皇帝猜忌,还受到厚待和尊重。之所以称朱瞻墡为大明朝第一皇叔,是因为他一生历经六位皇帝,见证了明朝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大事件,而且他几乎都卷入其中,但他最终却能全身而退,还成为让包括朱瞻基在内四位皇帝都敬重的人物,最后还以73岁的高龄去世,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从懂事开始,朱棣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是大哥的臣子。朱棣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朱元璋就已经成为坐拥十万大军的起义军大元帅,控制江左、浙右大片土地。虽然当时东南有张士诚、西面有徐寿辉、北面有刘福通等人领导的反元武装,但朱元璋其实是实力最强的一个。1364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之后,他自立为吴王,长子朱标也被立为世子,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正是因为这一点,朱棣从记事起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最终也只不过是个王爷,未来的皇帝迟早是大哥朱标的,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朱棣一直保持着一个“好儿子”、“好弟弟”的形象,默默接受着命运的安排。朱棣17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带着他们兄弟几个来到安徽凤阳老家祭祖,他亲手为祖先们捧上了一抔土、焚上了一炷香,然后听着父亲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那个时候家里穷,为了讨一口饱饭,天天和地主家的牛羊为伴,几年下来弄得一身骚腥味,在河里泡一天一夜都挥之不去。

朱棣自出生开始就随父亲在马背上南征北战,几次虎口脱险早已把这个17岁的朱棣磨砺得少年老成,听到父亲讲述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年幼的心里慢慢埋下了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种子。可是庶子终归是庶子,朱棣表现得再优秀,也打不破延续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从凤阳回到应天府,朱棣就接到了就藩的命令,他深知这一走将永远脱离了权力中心,胸中纵有万千不甘和怨恨,也丝毫没有发泄之处,因为这就是他的宿命。

看着这道冰冷的圣旨、再想想同样雄韬武略的大哥朱标,他没有一丝夺嫡成功的把握,朱棣接受了命运的安排,20岁来到燕京就藩。身为臣子就理应为君王分忧,朱棣深知父亲大搞分封的用意,就是希望他们兄弟能齐心合力,抵御外敌、拱卫京师,保证朱家能够万世长青。那时候北方少数民族欺负明朝刚刚成立,元朝残存势力大肆在边疆挑起战火,所以朱棣到达燕京之后便开始了一番大动作,他两次亲率大军出击蒙古,招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生擒大将军索林帖木儿,开创了北方边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

朱棣在燕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夺嫡之路打基础,而是单纯地想做一个好臣子,不负父亲寄予的厚望。朱棣在32岁到39岁这段时间里,与皇权近在咫尺,但朱元璋的一道遗诏将他炽热的心浇灭。20岁到燕京就藩,两次北征蒙古打出了大明铁骑的声威,也壮大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放眼26个兄弟中,有如此赫赫军功的也就朱棣一人。但他明白嫡长子和嫡次子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不是单凭文治武功就能把这条鸿沟填平的。

朱棣在燕京做了15年藩王,转眼已经32岁了,按照原先的预想,“燕王”这个爵位要跟随他一辈子。可是转机往往就在一瞬间,这一年太子朱标感染风寒去世了,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朱元璋只能含着泪把苦心栽培半辈子的朱标下葬。虽然朱元璋的心中满是悲痛,但有些人心中是暗暗窃喜的,其中之一就是朱棣。之前朱棣对皇权没有任何想法,只是因为大哥朱标尚在,可是现在朱标去世了,嫡长子继承制在他们这一代人里就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皇位接班人。

而让朱棣真正大喜的不止于此,论军功、论才能、论威望,兄弟里再也没有人能高过他,现在勉强能对朱棣构成威胁的只有两个人,二哥朱樉、三哥朱棡。至于大侄子朱允炆,那个时候才15岁,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怎么能对混迹沙场多年的朱棣产生威胁呢?朱棣35岁时、二哥朱樉因为疟疾而死,38岁时、三哥朱棡也因病去世。从这时候起,朱棣不仅是皇子中军功之首,更是家族成员里的诸王之首,皇位毫无疑问要落到他的手中。

满朝文武是这么看的,朱棣本人也是这么想的。1398年,气息奄奄的朱元璋躺在床上,弥留之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口述了一份遗诏,把朱棣的皇帝梦彻底扼杀。“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朱元璋临终之前,不仅指定朱允炆做接班人,还给他留下了梅殷、黄子澄、方孝孺、齐泰四人辅佐,丝毫没有念朱棣的半分好。

朱棣似乎更适合做皇位继承人,可朱元璋为什么忽视了他呢?为皇位继承树起一个标杆。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最看重的是家人和睦,他不希望后代因为皇位继承问题拼得鱼死网破,所以他必须给后代树立起一个标杆:嫡长子长孙继承制。其实他也曾想过立朱棣为太子,但如果开了这个先河,恐怕后代会为了皇位掀起一场暗杀嫡长子的大战,所以他才规定嫡长子去世、嫡长孙继承的制度。

“凡天下武官亡没,悉令嫡长子孙袭职位。有故则次嫡承袭。”说白了,嫡长子一脉享有继承优先权,除非这一脉全部断绝,否则嫡次子、庶子根本没有机会继承。朱元璋下了一盘棋,朱棣是至关重要的棋子。朱元璋在分封儿子的时候就曾说过,嫡长子“必正储位”,而其余皇子“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他在这个时候早已规划好了明朝未来的发展方向:嫡长子必须是皇位继承者,拥有控股权;其余皇子分到土地、军队、人口,算是股东。

两者的关系就是相互维系、唇亡齿寒,这样才能保证明朝的万世基业。在这几十个藩王里,实力最强、责任最大的就是朱棣,所以他是坐镇北方最关键的一枚棋子,没有任何人能够胜任这个位置。所以朱棣绝对不能调动。朱元璋为了保证老朱家的事业确实是费尽心机,可这也苦了朱棣,在边疆浴血奋战这么多年,到头来居然让一个毛头小孩抢了皇位,这份憋屈估计没有人能咽得下去。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朱元璋早就料到藩王们会心生不满,所以他在《祖训录》里苦口婆心地劝导: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于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不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若能谨守藩辅之礼,不作非为,乐莫大焉。至如天子总揽万机,晚眠早起,劳心焦思,唯忧天下之难治。此亲王之所以乐于天子也。朱元璋列举了做藩王的好处,不论是吃穿住行都不比皇帝差,要处理的政务也少得多。

明朝礼部尚书陈迪被朱棣灌人肉是真的吗?陈迪表现的如何?

向敬之所谓明朝礼部尚书陈迪被朱棣灌人肉之事,也是后人痛斥朱棣造反成功,迫害建文帝忠臣的一大残忍。此事为陈氏后人所传,称朱棣篡位,陈迪不屈服,结果与二子丹山、风山同被五马分尸。朱棣命人割下陈迪身上的肉,塞进他的嘴中,并问气味怎么样。陈迪回答说:“忠臣孝子的肉哪有膻味?我觉得肉味鲜美,别人能闻到香味,你难道没闻到吗?”这说得大气凛然,传得神乎其神,却严重忽视了一个常识,人被五马分尸,必然随即毙命,哪还有说话的机会。

陈迪做过府学训导,做过朱元璋的经学侍讲,做过山东左参政、云南右布政使。建文帝即位后,命其为礼部尚书,对他很重视,加太子太保。燕王造反,陈迪献策防守,并四处筹备粮草。朱棣攻陷金陵,陈迪没有躲逃匿迹,而是赶回京师,被俘下狱。朱棣要收服他,谁料他高声大骂,虽无方孝孺大骂“燕贼篡位”的痛快语传世,但也让胜利者朱棣颜面扫地,受尽陈迪语言上的凌辱。

马皇后到底有没有亲子,为什么《南京太常寺志》都记载朱标与秦王晋王是李淑妃生的?

其实关于马皇后到底有几个孩子这个问题,目前争论仍然比较大,不仅有多种说法,而且各种史料所载也是各不相同。目前主流说法分别有三种:一是《明史》所载,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全为马皇后所生;二是《南京太常寺志》所载,马皇后不能生育,朱标、朱樉、朱棡为李淑妃所生,朱棣为碽妃所生,朱橚则为孙贵妃所生。三是朱棣和朱橚乃马皇后所生,但朱标、朱樉、朱棡则不是。

△马皇后和朱元璋关于马皇后是否有孩子的三种记载1、《明史》。马皇后一共为朱元璋生下了五子二女,分别是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以及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马皇后2、《南京太常寺志》。“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孙贵妃生周王。

”而明朝的汪宗元和李清则分别在《静志居诗话》和《三垣笔记》中对此说法进行了证实,他们均说亲眼看到神位摆放位置,的确与《南京太常寺志》所载一致。3、《国史异考》。“按今玉牒云:第四子今上,第五子周王,高后所生也。”明末清初史学家潘柽章在《国史异考》中说,按照明朝皇族的族谱,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和第五个儿子朱橚才是马皇后所生。

而明代藏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也称“高后生二子,出今鲁府玉牒”。△懿文太子朱标目前关于马皇后是否生有二子,主要有以上三种,不仅说法各不相同,而且竟然均有相关史料予以佐证。而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一种说法,那便是马皇后生了朱标、朱樉、朱棡三位皇子,而朱棣和朱橚则不是马皇后所生,这种说法虽然合理,但缺乏相应史料支撑。

马皇后到底有没有亲子那么以上三种说法到底哪种更为可信呢?我们不妨来逐一分析一番。△明成祖朱棣1、《国史异考》为假。按照《国史异考》所说,朱元璋前三个儿子均非马皇后嫡出,反而是四子朱棣和五子朱橚为马皇后所生,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如果朱标不是嫡出,那么朱元璋在马皇后尚年轻,且有生育能力的情况下,以马皇后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朱元璋不大可能立庶长子朱标为继承人,而会等马皇后生下嫡子之后再立继承人。

且朱元璋钦定的《皇明祖训》中,对明朝皇位的继承顺序进行了明确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可见,朱元璋认为皇帝如果没有嫡子,宁可兄终弟及,也不会立庶长子为继承人,如果朱标是以庶长子身份被立为继承人的,那么朱元璋不是在打自己脸么?△李淑妃2、《南京太常寺志》存疑。

关于《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记载,目前流传甚广,根据其中说法,马皇后根本没有亲子,朱元璋的前三子朱标、朱樉、朱棡均为李淑妃所生,而朱棣、朱橚则分别为碽妃和孙贵妃所生。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李淑妃,首先是李淑妃的年龄问题,虽然目前史料均没有明确指出李淑妃的生卒年月,但我们却可以根据李淑妃的父亲来推算出李淑妃的大致年龄,李淑妃的父亲李杰生于1331年、卒于1369年,而李淑妃则是李杰的第一个孩子。

而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则生于1355年,只比李淑妃的父亲李杰小了24岁,这年龄差实在太小了点,除非李杰在12岁左右便生下了李淑妃,而李淑妃又在12岁左右生下了太子朱标,这显然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其次是李淑妃父亲李杰投靠朱元璋的时间问题,根据史料记载,李杰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投靠的朱元璋,此时朱标已经出生一年了,难道李淑妃在父亲投靠朱元璋之前便已经与其生了孩子吗?而李淑妃被晋封为淑妃更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如果其真的为朱元璋一连生下了三个孩子,那么这个封妃的时间是不是太晚了点。

此外,各种史料指出朱棣和朱橚乃是同一母亲所生,但在《南京太常寺志》中却变成了不同妃子所生。△朱棣是否对史料动过手脚才是关键3、《明史》疑点。从目前各种记载来看,《明史》的记载无疑更为可信,这也是主流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但唯一的问题是,朱棣继位之后是否对史料进行过改动?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可如果朱棣真的动了手脚,那么事情的真相恐怕就真的无人能知了。

△碽妃身份至今成迷4、朱棣庶子说无史料支撑。这种说法似乎是更为可信的说法,也就说马皇后生了朱标、朱樉、朱棡,而朱棣和朱橚则极有可能是碽妃所生。而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也只能说自己是马皇后所生,从而使自己从庶子变为嫡子。至于生母碽妃,朱棣则已经无法在明面上相认,只能在牌位拜访次序上动些手脚,这也能解释《南京太常寺志》、《静志居诗话》和《三垣笔记》所载的那种牌位摆放次序。

文章TAG:迪智尼课程分享总部皇家皇家迪智尼怎么样迪智尼总部课程分享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