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四川人姓厍有多少,冷姓最著名的人

四川人姓厍有多少,冷姓最著名的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2:48:32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有黄姓。我的原籍有一个实属罕见的姓氏,姓“嫖”。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但那些姓的人,我都没见过,故乡的江边小县城里,倒是有个很是古怪的“嫖”姓。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

湖广填四川都有哪些姓?

湖广填四川都有哪些姓

有黄姓。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

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

第二,邻水县。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甘氏前已提及。包氏在“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第三,新宁县(今开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有张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

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第四,彭县(现名:彭州市,又名天彭。属于成都市管辖内县级市)。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15代。 第六,宣汉县。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

明代有49支姓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支。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第八,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

我邻居有个女孩姓税,实属罕见,你们都遇到过哪些特别的姓氏?

我邻居有个女孩姓税,实属罕见,你们都遇到过哪些特别的姓氏

我的原籍有一个实属罕见的姓氏,姓“嫖”。 那是一个偏远小县。说偏远,但不是山区、边区,也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就在浔阳江边。所谓浔阳江就是当年宋江“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的浔阳江。 故乡小县没什么特色,以前倒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如今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纵横县内的溪流河水脏不堪言,原本碧波荡漾,“一网鱼虾一网粮”的青草湖,腐草烂叶充斥湖面,原来湖面微风拂面,带给人们的是菱香莲香,如今是阵阵腐臭味。

回到正题。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里,可以查询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个、十、百、千都是姓。但那些姓的人,我都没见过,故乡的江边小县城里,倒是有个很是古怪的“嫖”姓。“嫖”姓人家,只有一户,这户人家闹出了不少笑话。 我出于好奇,曾上门拜访过这户人家。据这家主人说,他们家祖先世代口口相传,说是元末民初时,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为避战乱,从江西瓦赛坝搬迁过来的。

至于江西瓦赛坝具体在什么位置,江西到底有没有瓦赛坝这么个地方,不得而知。 下面说说这家人家闹的笑话。 听说多年前,这家夫妇生了个儿子,取名“嫖客”,上报户口,但户籍部门不予批准,这家户主很执拗,说是他们这个姓氏,祖上都说是客家族,但户籍上却是汉族,他们认为客家族不属于汉族,为了让下一代认祖归宗,他们夫妇商量,一定要让儿子取名嫖客,表示是客家人。

但户籍部门无论如何不同意,让他们重新改名报批。这家人不改,户籍部门不批,搁置了较长时间,这家户主赌气,把孩子的名字改为“嫖娼”上报,户籍部门当然更是不予批准。这家户主说是自己的姓名自己做主,一气之下把这事告到法院。听说法院没有审理这事,派人出面调停,把孩子的名字改为“嫖昌”。 这家人孩子的取名问题闹得家喻户晓,沸沸扬扬。

孩子名字上了户口后,他们家把家里在县城街上开的小店取名叫“嫖昌店”,并挂上醒目的招牌。他家生意本来就挺不错,这店名招牌一挂,老客依旧,新的“慕名而来”的顾客与日俱增。 但不久相关部门觉得这店名有碍观瞻,勒令改换店名,这家人自然不答应,但工商、扫黄打非等部门轮番攻击,这家人拿下“嫖昌“的招牌,换成“嫖吧”的招牌,顾客更是推进涌出,生意极其火爆。

文章TAG:冷姓四川人著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