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江都建都路环岛怎么建,龙城路至长江西路

江都建都路环岛怎么建,龙城路至长江西路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3:08:44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南京江宁区的南唐二陵)从西向东,南唐国掌握长江中下游黄金水道;从南到北,国内京杭大运河畅通南北。其本身横跨淮河、长江、太湖等三大流域,又有海贸、海盐、铜铁、米粮之利,可以说南唐是地理和资源上的大赢家。南唐国经济富庶,文化繁荣,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一度是统一全国的头号种子选手。但由于李昪目光短浅,甘于现状,固步自封,一度错失发展壮大的契机。

隋、杨吴、南唐这三个政权都在扬州定都,为什么扬州不能入古都之列?

隋、杨吴、南唐这三个政权都在扬州定都,为什么扬州不能入古都之列

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1920年加上了开封,成为“五大古都”,1983年将杭州加入,成为“六大古都”,之后因为谭其骧的鼎力推荐,河南安阳也成为大古都,成为七大古都。直到2004年,郑州被中国古都协会认定为大古都,如此一来,有了八大古都。2010年的时候,山西大同也被纳入了大古都的行列,因此目前我国共有九大古都。

江苏的扬州虽然在古代非常繁华,但是与古都差得远,因为人们在扬州这座城市身上根本就感受不到那种古都的氛围,扬州最繁华的是在明清,那时候的扬州并非是都城。所谓古都,就是古代王朝的中心所在,通常也是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我国的地域非常辽阔,在古代曾经作为大型王朝或者地方王权中心的城市,实在是非常多,目前已认定为古都的城市,多达217座。

所谓的“大古都”,自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那种都城,能够集中体现反映其作为都城时那个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此这样的大古都数量也就不是很多。像是西安、洛阳、南京与北京,这四大古都毫无争议,而河南的开封也毫不逊色,开封在战国时代曾是魏国都城,五代当中四个定都于此,北宋与金朝也都定都,所以成为大古都。在诸多的大古都当中,杭州算是个挺奇怪的存在,因为历史上杭州仅仅做过吴越国跟南宋的都城而已,吴越是地方的王权,南宋偏安江南,也不是大一统的王权。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将杭州作为大古都的说法就已出现,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杭州作为大古都的说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尤其是当年定都杭州的南宋虽然是偏安一隅,但是发展的程度,着实非常高。马可波罗访华的时候,曾盛赞杭州是天堂中的城市,然而实际上当时的杭州,已被大规模破坏了一遍,南宋时代的杭州要比元朝时期更加繁荣。

杭州在古代虽然只做过吴越与南宋的都城,但是毕竟是正式的都城,而且杭州的历史的确非常悠久,尤其是良渚遗址发现以后,杭州的文化底蕴方面还是非常充足的。与杭州不同,江南地区还有不少其他的城市,比方说扬州,实际上扬州也算是一座古都,但是从来没人觉得,扬州能够跻身大古都的行列。在历史上,扬州做过都城么?可以说非常勉强,完全是硬凑上去的。

最早在扬州建立都城是春秋时代的邗越,这是个几乎没留下痕迹的方国,隋朝时期扬州曾被称作是“江都”,但不要搞错了,隋朝的都城只有大兴城与洛阳。隋炀帝个人是从扬州发家,大运河开辟以后隋炀帝在当地兴建行宫,他个人喜欢扬州,因此将其称作是江都,但是从法理上而言,扬州从来就没有做过隋朝的正式陪都。扬州的发展在唐朝的时候盛极一时,素有扬一益二的说法,而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杨吴曾在扬州正式定都,但是杨吴前后加起来就维持了十八年。

杨吴被南唐吃掉以后,南唐定都金陵,扬州虽然作为名义上的东都,但根本没啥存在感。杭州当年虽然只做过两次都城,但都是正儿八经的首都所在,人家王朝的核心皇室都长期居住在那里治理江山,而且吴越与南宋,都维持得相当长久。这里再说一句,南宋一开始是将杭州作为行在,但是后来正式迁都,把其作为了正式都城。扬州在史上真正做过都城的只有杨吴,但是这个杨吴存在的时间太短,甚至于如今根本都没什么人知道这么个王权,与定都杭州的吴越、南宋,根本就没得比。

河南安阳,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都城所在地,当地还有著名的殷墟遗址,虽然如今的安阳已经没什么殷商文化的气氛了,但是殷墟还在,人们可以感受得到。杭州,南宋定都杭州百余年,如今的杭州依旧留下了大量南宋时代的文化,而当时文人墨客所留下的各种诗篇也是很好的文化证明。但是扬州可以吗?很显然根本不行,扬州做过杨吴的都城,你能从现在的扬州找到一丝一毫杨吴曾存在过的痕迹吗?更别说做什么隋朝陪都与南唐东都这么可笑的依据。

为什么说隋朝首都实行的是一京两陪制,京师(长安)和两个陪都(扬州,洛阳)?

在冷兵器时代,如果天下大乱,那么定都长安是个正确的抉择。长安处于关中平原,物产丰饶。关中有秦岭丶巴山拱卫,东边有潼关,西边按陇南。关中产粮、陇南产马、西北产盐。因此关中不但易守难攻,而且还能够养兵。因此隋朝初创时期,在长安建都是明智的选择。隋朝平定天下后,长安人口大幅增长,一旦关中遇灾年,关中粮食就供给不上了。

因此隋朝将洛阳设立为东都:1,当关中无灾时,天子行辕就在长安,当关中欠收时,天子就移驾洛阳。洛阳长安相距不远,不会对朝政产生影响。2,南方粮草调至洛阳后,如果要继续调进关中,就必须靠人力、畜力,而潼关路不宽,因此从洛阳向关中调粮,不但耗费不少,而且耗时也长。因此将洛阳设为东都,是经济实惠的选择。3,由于隋朝实行两京制,所以很多势力、很多机构,都会将原本设在长安的据点机构,分出一部分到洛阳。

这也疏解了长安的压力。由于隋朝在隋炀帝主政时期,修通了大运河,沟通了华夏的主要水系,于是炀帝选择在扬州建立了行宫,一方面便于天子乘船巡视南方,另一方面便于加强位于南方的华夏经济中心与位于北方的华夏政治中枢的联系。随着天下大乱,炀帝无法返回长安、洛阳,因此隋朝才将扬州作陪都,这也是无奈之举。一朝三都,就是隋朝管理混乱的特殊现象。

文章TAG:路至路环岛龙城江都西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