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安徽黄山武警怎么样,黄山武警一家三代同守长江堤

安徽黄山武警怎么样,黄山武警一家三代同守长江堤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3:22:57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而经历了洪水则不同,这意味着家可能就没有了,赖以为生的田地也都没有了。我注意到媒体采访当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正在抢收田里豆子的蓄洪区村民崔辉仁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今天下午豆地将被淹没,现在能抢一点是一点。”舍小家三个字轻描淡写,但毁掉的是人家多年辛苦的成果。等到洪水退去,他们再度回到家园时,必然得重新开始。

我们普通人平时写个方案遇到死机,都会崩溃到仿佛世界末日,何况是他们?所以,渲染这种牺牲,只不过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热闹”,感觉好像很伟大。把自己换成当事人的话,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来了。那么,这种宣传论调还符合“人民至上”的标准吗?听上去倒有几分“我不下X谁下X”的味道。再次强调,这是以牺牲人民为代价保全大局啊。

所以如果大家现在去看关于王家坝等地泄洪新闻的评论区时,很多安徽人是非常不开心的。有些网友抱怨,为什么每次牺牲的都是安徽?其实被作为泄洪区牺牲的地方,事后显然国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会进行补偿。很多人积极配合撤离而不像是某些地方为了拆迁而当“钉子户”,除了本身确实拥有顾大局的精神之外,国家承诺的保障也能让他们松口气。

比起渲染人民牺牲的伟大,我认为宣传应该将重点放在“保障民生”。毕竟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撤离的当地人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并且(可能的话)让当地领导干部前去慰问,告诉他们大家辛苦了,等到洪水退去国家会帮助各位尽快恢复生活。最好再能展示一下现在大家在吃饭、住宿、孩子学习等方面得到的照顾,这样不光是纯粹的局外人看了会感动,作为安徽人也能明白老乡们不是白白牺牲的。

如此,方可体现“人民至上”的精髓。说起来,过去我们在宣传抗灾的子弟兵时,也喜欢动辄就打“悲情牌”。只看宣传内容的话,仿佛子弟兵都是在非人的环境中奋斗一样,不然就不能体现他们的伟大。这显然是过去几十年来主流宣传口总喜欢强调“英雄无私”的主题,所以才和如今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光是抗洪子弟兵,宣传科研工作者,也都要说他们拒绝国外高薪、一生清贫困苦、即便如此却还要努力奋斗。

事迹固然感人,但这种宣传也同样造成了很多本来可以为国家奉献的人才心灰意冷,“凭什么为国效命的专家收入不如三线明星”的话题也一直是网络热点。所以啊,我们的宣传,真正应该好好考虑如何“以人为本”,而不是“造神运动”了。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抗洪子弟兵的宣传已经得到了极大改进,舆论也开始重视对他们的保障,甚至还有一些特别贴心的小福利。

这样的宣传,更容易激发受众共鸣,让大家将子弟兵视为和很多人同龄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在抗洪一线尽可能过得更好。现在,宣传口也该注意一下被“牺牲”的人民了,只要我们能够看到人民在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和牺牲之后,依然可以得到国家周到的照顾。例如说这样的新闻,应该多多益善。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祖国而自豪呢?。

安徽黄山那棵著名的迎客松还在吗?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

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身为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迎客松并没有死,并且受到景区重点保护,经历多次自然灾害依旧长青。据专家所说,迎客松还可存活500年左右。然而被列入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送客松”因自然规律等原因而枯死。这棵“送客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原来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相对应。

让一个男人落泪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一,就是“穷”,木钱说话木底气,木份量,这对男人来说是致命滴,为钱流泪滴男人在流泪滴男人中占大部分。二,就是“情”,爱而不得,得而不爱,这都会让男人落泪,不甘心而又无可奈何。三,就是“亲情”,父子兄弟间滴不愉快也会让男人落泪。总滴来说,男人一般不会轻易落泪滴,他们有个共同点,喝点小酒会借着酒劲渲泄自已滴情绪。

文章TAG:武警黄山同守三代安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