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95100部队是什么部队,有\\u002634

95100部队是什么部队,有\\u002634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4:40:59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相对于一线作战部队,我军的联勤保障部队、战略支援部队,包括武警部队等,原则上讲这些称不上一线作战部队,所以将其归类于二线作战部队,应该没有多大的争议。战争年代,与敌方作战,处于最前沿的部队,当然是一线作战部队了;后方纵深地带随时机动待命,准备奔赴前沿的部队,算是二线作战部队了;提供综合支援保障,供应前方官兵粮弹补给的,原则上就称为三线作战部队了。

野战军是什么部队?

野战军是什么部队

野战军是野战部队的简称,狭义的野战军指的是中国陆军。广义的野战军指的是陆、海、空、火箭军等用于直接作战的部队,这个是相对于省军区系统的民兵预备役而言的,省军区系统管辖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又叫做后备军。我国之所以有野战军、野战部队的说法,主要来源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有四大野战军,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林彪指挥的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四大野战军是解放军的几乎全部主力部队,战斗力极强,功勋彪炳史册。重点要提的是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勇猛无敌,是一支兵力最强悍、武器最精良、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解放战争中,四野在林彪、罗荣桓、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被称为“猛将”、“怪才”的率领下,从零下40度严寒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40摄氏度酷暑的海角天涯,先后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并在三大战役胜利后经历一系列大规模的血战、硬仗,纵横驰骋于14个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特殊功勋。

当时的野战军,不是现在的军级单位,而是相当于大军区战役级作战集团,比如当时的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12个集团军。从此之后,中国老百姓就把能打仗的作战部队叫做野战军。中国军队经过多次改革,作战部队早就变成陆海空合成部队了,但是野战军依旧在老百姓心目中口口相传,既是纪念当年强悍无敌的四大主力野战军,也是对现在作战部队的一种希望和寄托。

高炮部队属于参战部队吗?

高炮部队属于参战部队吗

按照建国后参战人员的认定原则,凡1954年11月1日后参加过缴匪平乱、中苏珍宝岛、中印边境自卫、援越援老、1965年的福建八六海战、1974年的西沙海战、1988年的南沙海战、1979年的对越自卫等战役的参加战斗人员、指挥通信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均为参战人员、享受相关参战退役军人优抚。我国的高炮部队因为其所担负作战任务的特殊性,参与作战相对少一些。

海军陆战队是什么部队?他们属于特种兵嘛?

海军陆战队是什么部队他们属于特种兵嘛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关于海军陆战队是不是特种兵的问题。 总所周知,海军陆战队是隶属我军海军军种的一支特殊兵种,在全军范围内只有海军才具备这个特殊的独立兵种,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就是担负登陆作战任务的海军,可以说是海军中的步兵。 其实这个海军陆战队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特种兵,只能说是海军的一个兵种,因为特种部队基本上都是小规模作战部队,是刀尖上的刀尖,而海军陆战队是大规模作战部队,而且专业兵种分的比较明确,比如通信、防化、工兵、侦查、炮兵、步兵、装甲等等,基本上分工都是专业兵种,只能说陆战队掌握的技能跟陆军相比多了海上作战,但是陆军老野比海陆多的是丛林山地作战经验,所以说老野都没称之为特种兵,海陆也称不上特种兵。

一般特种兵都是全能兵种,基本上兵种专业涉及的很全面,而且特种部队编制规模很小,而且还比较神秘,战斗力比较强,一般都是执行特殊任务的特殊兵种。如果是海军陆战队是特种兵的话,那么特种兵也太多了吧,因为去年海陆整建制扩编,人员规模还是比较多的。 总结以上,海军陆战队只是海军担负登陆作战任务的海军重要兵种之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种兵,其实现在电视剧上大多数放大化的,比如{火蓝刀锋}。

一线作战部队是什么意思?都是由哪些单位构成的呢?

所谓一线作战部队,仅从字面意义上来解释,就是相对于二线、三线作战部队而言,倘若真的存在三线作战部队的话。战争年代,与敌方作战,处于最前沿的部队,当然是一线作战部队了;后方纵深地带随时机动待命,准备奔赴前沿的部队,算是二线作战部队了;提供综合支援保障,供应前方官兵粮弹补给的,原则上就称为三线作战部队了。

那么,和平年代,东西南北中战区的陆军集团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火箭军各个发射旅、航空兵战轰机部队等,无疑都是一线作战部队,随时准备防范来袭的敌人,并给予胆敢来侵略的敌人以迎头痛击。相对于一线作战部队,我军的联勤保障部队、战略支援部队,包括武警部队等,原则上讲这些称不上一线作战部队,所以将其归类于二线作战部队,应该没有多大的争议。

此外,省军区、市军分区、各级武装部、以及预备役、民兵等,这些也都不是一线作战力量,但是也是很重要的后续梯队,似乎又和二线作战部队对不上号,但又实实在在的能够在战时由国家动员迅速提供并转化为兵力,其中涉及到国家的国防战斗动员能力。因此,上述单位,包括预备役和民兵等,完全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线作战部队,当然,这仅是作为军迷个人的认知而已,不知此说是否能够成立,只是将其大胆地撰写出来。

综上,一线、二线、三线作战部队什么的,都是平常所说而已,真正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需要整个国家众志成城,方能战胜强敌,这个时候整个国家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大的战区。此时,国内所有的力量都将积聚到战争上来,各司其职,干好本职工作,有时一线、二线、三线就不一定分得那么仔细了,只有形成合力,全民参与战争,一切以打赢为主,事实上没有什么前后方之分了。

军事上的“一线、二线、三线”以及防御纵深等是什么意思?

科普,以60年代我国国防纵深划分的标准,首先弄清楚你的家乡处在几线?为了应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当时的口号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一线地区指陆地边境及沿海地区,大致可以界定为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內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和西藏各省和自治区。属于国防最前线,部署守备部队,建立守备区、警备区和卫戍区。

三线地区则是指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各省区,基本是以我国大西南山区为主,同时也包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和自治区的腹地部分,是战略防御的核心部分,部署战略预备队。那么,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所有地区,都属于“二线”,部署随时支援一线的机动部队,应该说在作战预案中,精锐部队肯定置于二线。

我国60年代进行的“三线工程”,主要是把原集中在东北和华北的国防工业内迁,将一线和二线的重要项目、工厂撤入三线,完成“靠山、分散、隐蔽”的中心任务,于是从1964年起,三线建设宣告大规模开始,400万工农兵在大西南和大西北挥汗如雨,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像著名的西安交大、西南交大都是在这个时间段从上海和华北抽调师资和人员组建的。

当然,每个国家的国防棱线都是根据自己的国土特点具体划分的,不能一概而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端和东西端距离都比较长,拥有较好的“防御纵深”,才可以划出一二三线,很多国家领土狭小或形状奇特,不仅缺乏防御纵深,也很难在军事上划出国土防御线区别来。比如二战时期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低地国家,根本不具备战略纵深,德军装甲部队一天几乎可以横贯其领土,毫无回旋余地,只能投降。

法国的防御纵深也不好设计,它的主要经济和政治中心都在西北部,一旦被德军包抄合围,南部地区只能投降,因为已经无力抵抗了。而二战苏联就拥有非常大的战略纵深,尽管纳粹军队在战争初期进展迅速,也仅仅占领了其欧洲部分的一小块,苏联军队节节抵抗,同时将大批军工企业后撤内迁,利用天然的国土面积优势,最终粉碎了希特勒的“闪电战”。

文章TAG:95100u002634部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