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国内冲锋车带什么装备,冲锋车/战术突击车/14张美图

国内冲锋车带什么装备,冲锋车/战术突击车/14张美图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7:01:1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该盾通高66厘米,首高 2~2.5、宽 8.4 厘米,肩宽 39.8 厘米。虽然漆层之间的皮质早已腐朽,但其厚度约为0.8厘米,与双层牛皮制成的合甲接近。其与铜车马上的盾牌一样,均为双弧盾的,与一直流行在汉代的双弧盾,也是一脉相承。1998年,在秦始皇陵墓内发掘出一座大型陪葬坑。里面有大量石质头盔模型,从而颠覆了以往对于秦军无盔的说法。

根据复原秦甲的情况来看,秦军十分重视战士的防护。步兵铠甲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骑兵铠甲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铠甲不仅有前甲、后甲,甚至还有臂甲、手甲还有盆领。以上是秦军的武备情况,那么秦军武器装备实际的配备情况如何呢?2002年发现的里耶秦代简牍,即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显示,迁陵武库,存甲衣349件,甲篼21件,兜鍪39件,胄28件,弩和戟各251件,备用的弩臂97件,弩弦1801件,弩箭40900余支。

从库存武器的种类来看,秦军地方部队的士兵标准武器就是戟和弩。这些武器装备,一共可以武装502名士兵。这502人有370件甲和67件头盔,披甲率为74%,装备头盔率为13.3%。那么秦军的精锐部队呢?秦陵一号俑坑的前锋为3横列、每列68人,共204人,其中3人带甲,201人轻装。这204人大部分为弓弩兵,但还夹杂少量持戟士兵。

前锋士兵之后的本阵,是由38列纵队组成的战车与步兵本阵,其中少量使用弓弩与剑戟的轻装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手持铍戟的重装战士。在方阵两翼各是170人的单列警戒部队,其中135人重装,35人轻装。方阵后卫为3横列、每列68个,共204人,但是全员重装着甲。两翼和后卫都是大部分手持弓弩,少部分持剑戟。总体而言,方阵中,重装步兵的比例要占到72.7%。

可见,秦军精锐与地方部队的装备情况类似,都是远程用弩,近身用铍戟,披甲率在70%以上。至于兵力,根据《秦代军事史》推算,秦国在秦昭王二十六年时现役部队的估算数量为:100000(内史军) 55000(上郡军和汉中郡军) 140400(其他郡县军)=295400人。在战时满编状态下,秦国内史地区可发卒二十万,其他郡县可发卒三十一万,可动员的总兵力约有五十一万。

中国警察沿用了30多年的冲锋枪,为何至今仍在继续装备?

题主说的是79冲吧?读者朋友们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带大家了解的武器是我国1979年式7.62mm口径微型冲锋枪(以下简称“79冲”)。该枪在我国枪械发展史上占据着三个“最”,即研发周期最长、服役年限最长、射速最快。79冲虽然已经从军队中退役,但是目前我国警察仍然在装备,服役超过40年,这款不死老枪大有还想再活500年的意味。

79冲口径7.62mm,使用51式7.62mm通用手枪弹,全重1.9千克, 子弹初速515米/秒, 理论射速1000发/分, 有效射程200米,弹匣供弹,弹容20发。下图为79冲全身照,79冲的射速高达1000发/分钟,堪比二战德国MG-42通用机枪,冲锋枪采用高射速设计显得十分罕见。79冲研发历程用艰辛坎坷和惊心动魄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建国后我军急需一种适合侦察兵装备的“丛林冲锋枪”,于是我国军工部门从1965年开始对“丛林冲锋枪”项目进行论证,由于当时我国军事工业非常落后,同时也缺乏枪械设计人才,“丛林冲锋枪”研发进程十分缓慢,再加上动乱时期的干扰,研发人员每天上午工作,下午要去参加批斗或者被批斗,项目最终于1969年被迫搁置。时隔一年之后,在总参谋部二机部的要求下,研制工作得以继续开展,但是已经论证并设计的侦察兵“丛林冲锋枪”又被增加同时符合侦察兵、通信兵、炮兵、空降兵等特种专业分队以及公安人员使用的“轻型冲锋枪”要求,积攒了四年技术论证的“丛林冲锋枪”指标被推倒,以“轻型冲锋枪”的要求重新设计。

新冲锋枪终于在两年后制出样枪,但是样枪在测试时出现了卡壳、卡弹、主要零部件强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样枪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在随后8年时间里通过不断改进,终于在1978年通过测试验收,1979年定型生量产,研发周期长达15年之久,研发周期之长同样实属罕见。下图为原版79冲,该枪在长达数年的改进中始终无法解决许多小毛病。

79冲自量产以来每年以30000支的产量生产并装备军队和公安。适逢对越自卫反击战,79冲有了上战场经受实战考验的机会,由于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闭锁,这种自动原理和结构在同类轻型冲锋枪中少见,所以射击精度非常高,而且该枪结构简单,枪身轻便,杀伤力强大,深受前线侦察兵的欢迎。但是也暴露出弹匣弹容量少,射速过快,火力持续性低的缺点,由于原始设计的局限,这些缺点不具备进一步改进的潜力,所以军队没有大批量列装,仅作为炮兵、侦查兵、通讯兵、驾驶员的自卫武器少量装备。

下图为我军装备的79冲,在近战、巷战中与81式自动步枪的配合能发挥精确打击和火力压制的互补优势。然而东边不亮西边亮,79冲却深受公安和武警部队的欢迎。79冲单发和点射火力能够杀伤200米以内敌有生目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后坐力较小,便于射击,枪身短、操作灵活、反应快,较好地为特种作战提供便利,从而弥补了手枪威力不足及步枪威力过剩等特点。

特别是在山地、丛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战及解救人质的战斗中,79轻冲的战术地位就更加明显。79冲单发近距离射击的精度堪比狙击步枪,2018年曾有特警使用79冲在室内单发狙杀劫匪解救人质的战例。下图为装备魔改版79冲的深圳特警,79冲上使用的战术鱼骨和全息瞄准镜的价格超过了枪械本身,继续装备79冲的原因并不是太穷,而是太富。

时间一晃过了40年,79冲虽然射击精度高,但是性能指标已经完全不符合现代特警反恐、反劫持的要求。我国警察急需一款性能稳定如MP-5冲锋枪的枪械来替换服役超过40年的79冲。但是我国在备战时期生产了大量79冲和与之匹配的51式7.62mm手枪弹,由于外销和援助都无法快速消耗这大量库存,只好在新型9mm冲锋枪问世的情况下让警察部门继续装备79冲。

警用7.62mm枪械与9mm枪械的区别在于枪弹对生动目标的停止作用,79冲所使用的的7.62mm子弹的穿透力非常强,近距离甚至能穿透低防护等级防弹衣,但是强大穿透力带来的问题是停止作用低,在未中要害的情况下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失去行动能力;而口径较大的9mm枪弹命中以后强大的停止作用能保证目标迅速失去行动能力。

下图为民警使用79冲对射杀倒地的失控疯牛进行补枪,79冲强大的穿透力非常适合用来击毙皮糙肉厚的大型失控动物。现在我国非常重视警察特种行动作战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增加特警实弹射击训练科目,以往一名警察一年也打不了几发实弹,现在不同了,一个月的训练周期平均每人消耗手枪弹100发,步枪弹150发,在提高技战术和射击水平的同时也加快去库存的速度。

文章TAG:冲锋张美图突击战术装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