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上海大学就业网,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在上海的就业情况!

上海大学就业网,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在上海的就业情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22:44:04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在上海的就业情况!

会计就业还是挺广的,每个单位都需要,但问题是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这个专业,一般的会计没啥用,一定要考注册会计师,有了这个证就是香饽饽了,上海有很多会计事务所,但是工作压力很大,还可以考银行的,银行里做会计就轻松稳定多了

上海大学就业网

2,http://zbb.shu.edu.cn/graduateweb/index.asp上海...

123058
2345
12234
q241351136

上海大学就业网

3,上海大学在未来几年内的潜力和前景如何?

上海大学是211重点啊,首先要上重点线的啊,全国排41位(新浪网)。 上大硬件设施很好的,应该说是一流的,比如宿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洗浴,免费上网,四人间),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但是内涵方面还有待发展,一流的学科还比较少,需要发展,毕竟钱伟长校长管理上大的时间还有些短,与名牌大学尚有差距。 另外,上大是重点被政府扶持的。 就业薪水上大排全国17(可以搜到名单的). 不出意外,不久,上大就会是很好的重点综合大学了。

谨慎 上海大学时3学期制 很多人到那里不习惯 建议报考前先了解 慎重

上海大学是211重点啊,首先要上重点线的啊,全国排41位(新浪网)。 上大硬件设施很好的,应该说是一流的,比如宿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洗浴,免费上网,四人间),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但是内涵方面还有待发展,一流的学科还比较少,需要发展,毕竟钱伟长校长管理上大的时间还有些短,与名牌大学尚有差距

除了复旦交大,其他的也都差不多了,关键靠自己啊,就职靠能力和关系,没学校无关,除非你复旦北大清华。

上大 很广泛 人很多 不是每个人都好 也不是都差 是靠自己的

还何以,就是交通不大方便。

上海大学就业网

4,上海大学疫情毕业生参加生参加就业考生怎么办2022

可以登陆上海大学就业信息服务网随时浏览招聘信息和投递简历。
疫情防控管理期可线上办理:学生完整填写电子版就业推荐表、学院进行审核后(辅导员电子签名即可),发送邮箱:邮件主题为:学号+姓名+就业推荐表。一站式服务中心就业事务窗口工作人员打印、盖章、扫描后,电子版回复原邮箱。
日常线下办理:纸质版推荐表,到宝山校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或嘉定校区就业事务窗口办理线下盖章。

5,在哪个城市上大学好?

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这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城市。西安、沈阳、大连、长沙、厦门、青岛、苏州也不错。 文化:北京自然是不用说,进京之后你会切身体会,不管是老舍笔下的京韵儿或是实实在在的红墙黄瓦。上海是优雅的“儒商”,上世纪20年代就是“东方巴黎”,中国的明珠,历史沉淀自然是不用说。武汉是“东方芝加哥”,高校数量位居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高校毕业生全国第二,武汉是中国可以号称“大”的城市,大武汉与大上海。南京是六朝古都,国民政府也在那,可见不是浪得虚名,高校数量、质量都是顶呱呱的! 风景:这些城市的大学中都有世界上最美的校园,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当然除了这些以外的学校都是现代化的校园,其中武汉的武汉纺织大学(现在还叫武汉科技学院)还是生态森林型校园。 最关键的问题——就业:我首先推荐的是西安,南京,苏州等。大学毕业生多的,就业竞争自然非常大,比如武汉。经济环境好的,就业也是非常不容易,比如北京、上海。西安这座城市,大学好,多,如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就业比其他“竞争白恶化”的城市好多了。

适合上大学和就业的且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有青岛,大连,上海,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青岛,大连的大学不管是一本二本都很漂亮,而且就业压力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要求正逐渐减缓。上海的好大学很多,可是就业压力也是挺大的。、厦门最漂亮了,厦大真的环境超美,就业的话还是可以的,因为福建的大学不多,就业压力不会那么大的想学医的话,最好报汕大医学院,就业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而且薪水很高,因为背后有个李嘉诚深圳大学跟厦门大学环境有的一拼,就业在深圳是相当的不错,不过到其他城市就有点压力广州的大学超多的,一本的几所很不错,就是就业有较大的压力

6,留学生求职服务机构哪里有?

海归求职网(www.haiguiqiuzhi.com)

海归求职网(www.haiguiqiuzhi.com)是国际知名求职服务机构海职国际(CareerGlobal)旗下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平台,在留学生海归圈有广泛的影响力。

海归求职网CareerGlobal与超过10万名企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或战略合作,为留学生海归群体提供海量名企就业机会,已为国内外名企输送超过10万优秀人才。

海归求职网CareerGlobal已经有13年专业经验(始于2009年),是国内从业时间悠久的求职服务机构,被誉为中国求职服务领域的“黄埔军校”。

海归求职网CareerGlobal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咨询模式,1000+专业顾问分布于金融、四大、互联网、管理咨询、快消、医药、地产、高端制造、教育、传媒等各行业高薪名企。

咨询热线:400-800-9308 公众号:acecareer


7,上海大学的哪些专业较有优势?

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广告学、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全国前列。

财大的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的专业都很好,比如cga acca 银行与国际金融,国字头专业等等,关于就业,请看以下一则新闻报道 上海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居全国前列 文汇报讯 来自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的信息:截止6月1日,上海交大、复旦、同济、上海财大等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都已超过90%,居全国高校前列。 据了解 ,由于名牌大学生具有名师执教,实验室等教学条件比较好,开设的选修课多等明显优势,因此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高,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今年上海交大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供求比例达到1:6,全校平均就业签约率达93.6%,其中有46个专业的就业落实率已达到95%以上。上海财经大学今年共有本科生1134人,目前就业率已达96%以上,其中有3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系统,20%的人在外资企业就业,近40%的人就业在商贸公司、教学科研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有10%左右的人考取了研究生。目前复旦大学的签约率也已达到91%以上。同济大学平均就业率达94.96%,其中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0%左右,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已超过往年同期就业水平。

上海大学拥有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八大学科门类、以及影视艺术、美术学科。1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工程硕士 领域、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专业、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MBA授权点和1个法 律硕士授权点;

国家重点学科 ·钢铁冶金 ·流体力学 ·社会学 ·机械电子工程 -----------------------------------------------市重点学科(2005-2007) ·先进机器人与现代制造 ·应用力学 ·都市社会研究 ·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仪电自动化 ·信息物理 ·环境污染与健康 --------------------------------- 市教委重点学科(2007-至今) ·数学科学与技术 ·纳米材料化学 ·高可信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 ·电路与系统 ·电影学 ·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 ·传播学

8,应届毕业生怎么找工作?_

校园招聘会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径,其次可以通过网络招聘会、招聘网站、所在地的人才市场等途经寻找适合的工作。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需要明白的是: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用人单位要的不是经验而是价值;没有工作经验但可以积累面试经验。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途径:

1、校园招聘会

校园招聘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招聘会是一般是由各地的人才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联合本地以及外地的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主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求职者。从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到八九月,这是高峰。到某高校进行招聘的企业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多。是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2、网络招聘会

网络招聘会就是现场招聘会的网上展示版本,网络招聘会就是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一个高效、便捷、务实的就业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可以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3、招聘网站

现在各大招聘网站都是在不断更新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就职意愿选取关键字进行岗位的搜索。

4、所在地的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又称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一般人才市场的招工相对比较不适合大学生,都是招聘体力劳动者比较多。但是毕业生也可以留意。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要明白的点:

1、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

对于企业而言,现在的招聘大多数是按传统的做法在千篇一律的过程中完成的,特别是国企,讲学历、论身份、追求所谓的经验,但是伴随着市场的激变,按这种模式招聘的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企业的利益要求企业选择这样的人:有更强的迎接挑战的欲望,有更强的不断学习的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从更有价值的视角挖掘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你从小就能把“闹钟,手表,复读机,电子词典,都拆了N次”,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极强。关键是你必须先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仅你所讲的那些是不够的,一定认真分析得知道自己能做那方面的工作,不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有的放矢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没有能力做的工作却偏要做,那结果一定是被拒之门外的。

2、用人单位要的不是经验而是价值

用人单位如果针对你的学历提出要求,其实并不是直接地反映对方的基本利益,而你能不能有更积极的态度,能不能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能不能够有意识地挖掘和积累相关的经验,就像你对问题的描述,只要再进一步整理一下,把你对电脑、电子、硬件的认知,特别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简要地阐述一下,从用人单位的基本利益的角度描述出你的价值,就将是一份优秀的求职演讲稿。而这些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而不是你曾经做过什么,具有什么学历。

3、没有工作经验但可以积累面试经验

在面对招聘时你还会发现,很多公司都要求,3年以上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这种虽然苛刻的要求但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自己怎样应对。每个人都会有第一份工作,这第一份工作该怎么获得呢?要了解你所选择的职业和行业。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可以向亲朋好友中做过相关工作的人了解有关情况,也可以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请教,他们经验丰富,体会深刻,能给你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他们工作过程中的失败教训,对你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而他们的成功经验又是你可以借鉴的。积累了足够的面试经验,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工作。

9,这8所“二本”大学保研就业都不错,适合达二本线高分考生报考!_...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理性科学填报高考志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这8所“二本”大学保研就业都不错,适合达二本线的高分考生报考!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每年和国外的学校,企业都有交流的项目,只要你学的好,出国是很有机会的。能够从事的岗位也很多,比如说教师,翻译和导游等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简称”工程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全国12所“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工作示范性高校之一,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牵头单位,;是一所拥有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优势专业有车辆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些专业就业很好,一般找到的工作都是大型国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桂电”,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广西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国家“863计划”、“973计划” 承担高校之一。两广地区比较好就业,一般去民营企业较多,华星光电,富士康,村田科技,高校当老师,读研读博深造。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简称海大,坐落于滨海之城海口,是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海南省、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建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据海南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截止到2017年8月31日,海南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26%;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40%;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0.73%。

实习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与海关检疫,农业机构,建筑公司,各行各业都有合作。美的,百度,链家等知名企业每年都会来参加校园招聘。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简称兰交大,位于甘肃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中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院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第二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艺术学兼有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就业率挺高的,毕业生一般会去与铁路有关的专业,去铁路局或者工程局,其他有大部分会选择考研。王牌专业是土木建筑,交通运输。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管、理、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轨道交通和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

沈阳特变电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股份公司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名企都会参加校园招聘。大学毕业生选择也很多。考研,考公。

陆军工程大学

陆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主体为基础于2017年组建,大学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从陆军工程大学毕业后的分配和待遇是大专毕业是排级干部,工资是正排职待遇。本科毕业是副连职待遇。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简称“昆工”,坐落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高校;为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依托高校建立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2所高校之一;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昆明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昆明理工大学2017届全职在岗本科生薪酬平均值为4011.8元/月,研究生薪酬平均值为5479.76元/月。研究生薪酬比本科生平均高1467.9元/月。云南建设投资有限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等等,还有烟草公司都会来进行校园招聘。

10,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_

作者:山谷

来源:土逗公社(IDtootopia)

编辑:花生

社长说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要走出去了解社会,读书才会有用

● ● ●

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

“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

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

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

“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

越读书,越贫穷?

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

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

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

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

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

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

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

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

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

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

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

“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

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

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

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

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

“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

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

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

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

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

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

——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

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

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

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

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

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

——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

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

资料来源:高考网

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

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

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

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

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

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

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

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

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

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

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

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

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

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

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

“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

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

《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

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

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

——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

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

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

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

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

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

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

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

参考资料:

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

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

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

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

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

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

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

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

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

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

文章TAG:上海大学就业网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在上海的就业情况!上海上海大学大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