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局域网是由什么统一指挥,机房局域网建设项目一体化教案

局域网是由什么统一指挥,机房局域网建设项目一体化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6:07:22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印度军队没有团这一级,营上面是旅,旅的构成就有各联队选调的营组成,所以,一个营可能是一个民族,一个旅就有好几个民族了,然后在组成师,主要是步兵师和山地师,师是印度的作战单位,上面是军,军为陆军最高建制单位。印度军队征兵是有这些联队负责并进行训练,然后送入部队,这也是联队名字的来源。

二战武装党卫军是独立作战还是归国防军统一指挥?

二战武装党卫军是独立作战还是归国防军统一指挥

举个相同的例子,戴笠死前把军统的“别动军”等特务武装整编成若干个“交警总队”,隶属于交警总局,其人事、奖惩和经费继续由军统负责,但遂行纯粹的作战行动时,要接受所处战略区的陆军司令部指挥,其管理模式就是仿自二战德国的武装党卫军。这事其实很复杂,用一句话作结论是不妥当的。“武装党卫队”的作战指挥权隶属问题(其他党卫军单位统称“下属党卫队”),始终处在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将军们的博弈之中。

而希特勒并不想因此过分激怒国防军高层,所以采取了一种调和的中间办法,让这支部队既保持了一定独立性,又不致战场上出现两套指挥系统。希姆莱很早就成立了“党卫队作战总部”,隶属于党卫队全国总部之下,准备以此为基础建立“武装党卫军总司令部”,成为最高统帅部下辖的第四个总司令部(陆军、海军和空军之后),但是这个想法遭到陆军的强烈反对,国防军利用自己掌握的兵役系统、装备生产和分配系统、后勤补充系统给武装党卫军“穿小鞋”,不给你新兵和武器,看你怎么发展和作战?(希姆莱)内部的争斗始自于1934年9月,希特勒批准成立直接听命于他、由希姆莱领导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标志着武装党卫军开始成型和崛起,它打破了陆军(旧称)的垄断地位,国防军的军官团感到了威胁。

之前他们逼着希特勒清洗冲锋队就是因为罗姆要建立“第二陆军”,而这个设想居然在党卫队手中就要实现了,他们自然开始警觉,但希特勒的地位已经巩固,一切取决于这位纳粹元首的态度。好在这一时期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数量不大,仅有“警卫旗队”、“德意志”、“日尔曼”三个团级单位和一些通讯、后勤分队,至多不过一个师的规模,希特勒采取了模楞两可的含混态度。

而希姆莱则秘密建立了两个党卫队的军官培训学校,寻找时机扩建“私人部队”,与国防军保持着表面上的和睦相处。然而随着希特勒权势日重,这个平衡终于被打破了。(让武装党卫军脱胎换骨的豪塞尔)1938年8月17日,希特勒授权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改编成为摩托化部队,同时命令这支部队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具备两个任务:作战和执行纳粹控制下的占领区“和平”,这标志着特别机动部队不再是简单的“警察武装”。

根据这个命令的解释,如果是在和平时期,武装党卫队需要向希姆莱汇报工作,有权力从国防军获得武器和装备;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听从希姆莱的命令,或者在“元首认为合适的情况下听从陆军总参谋长的调遣”,但即便是由陆军指挥的时候,这支部队“在政治上仍然是纳粹党的一支武装”。(希姆莱发表讲话)简而言之,这个命令的内涵是武装党卫队具备自己的独立性,日常事务归希姆莱指挥,作战时与国防军的关系是“临时配属”。

这种特殊的身份激起了国防军将领层的反弹,他们利用“警卫旗队”在波兰战役中表现不佳的机会,想方设法说服希特勒解散特别机动部队,但未能成功。而希姆莱则认为表现差强人意是因为部队规模、装备的不足,要求建立武装党卫队的师级部队,同时拥有自己的指挥官、有自己的武器和后勤部队,双方矛盾日趋激化。这个时候的希特勒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德国国防军已经宣布效忠,尽管他内心更偏爱武装党卫队,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并且武装党卫队只有22700人,显然不足以成为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力,战场上也不可能出现两套平行的指挥系统。

因此他作出了折衷的决定:允许希姆莱按照党卫队的想法组建自己的师,但这些师在作战行动中要置于最高统帅部和战地军队司令部的指挥之下。(迪特里希)于是从1939年党卫队机动部队迅速扩编成四个师级单位,兵力膨胀到10万人,此时才可以真正的称为“武装党卫军”。为了防止国防军干涉和控制武装党卫军的内部事务,希姆莱游说希特勒成立了“特别党卫队法庭”用以审判违纪的党卫队成员,自然也包括武装党卫军的官兵,成功的使之脱离了国防军的司法系统。

文章TAG:局域网教案统一指挥机房建设项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