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忘杨异事结局什么,推荐5本好看的推理言情小说给大家

忘杨异事结局什么,推荐5本好看的推理言情小说给大家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7:56:24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雍正怕李卫继续干下去,云南会玩完,便把他调到浙江去了。李卫当上了浙江巡抚,虽然是浙江巡抚,但是雍正允许李卫兼管江苏的事情。到任之后,在抄家这块李卫显得相当拿手。曹雪芹家就是被李卫抄的,说实话,也只有李卫这样的人敢抄,要知道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跟康熙可是发小,两人关系那么好,一般人不敢动他们家的。李卫这个人性格狂放,但是又相当精明,他有一股任侠之风,但也懂得官场中的那一套。

像这种人,因为没有城府,雍正不免更加相信他,袒护他。两江总督范时绎对李卫就相当不满,对雍正说了李卫不少坏话,但雍正丝毫没拿李卫怎样,体现了雍正在用人方面的自信。在雍正朝中,像李卫这样完全没文化的人当上地方大员的例子是相当少的。雍正封的三大廉吏分别是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其中,鄂尔泰学历最高,进士出身;田文镜学历次之,没有考上科举,但也是一个监生;李卫则是个纯粹的文盲。

李卫做官的风格跟这些人都不一样,他既是一个干将,又是一个贪玩的人。他干活非常拼命,干完活之后呢可以几天不上班,专门玩乐,工作享乐两不误。李卫做事非常怪,不拘成俗。他到西湖玩的时候,看到西湖这么多年没人修了,就下了一道命令,让人重新翻修西湖。维修西湖是要耗费很多钱的,这些钱谁来出呢?李卫自己是不会出的,当地的有钱人出,出了钱,修一个小庙,在庙里弄一个牌坊,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捐了多少钱。

名留青史的好事大家一般还是愿意出份子的,即使是个葛朗台,但巡抚开口,也不能拒绝啊!西湖修好之后,李卫建了一个特大的庙,请了一个职业画家,把自己全家的画像都画出来,供奉在庙里。西湖的景色是相当美丽的,李卫觉得,如果在西湖里办公就舒服了。可是西湖中间都是水啊,不能在水上盖房子啊,李卫一想,干脆坐在船上办公吧!就这样,李卫整日整夜坐在船上。

如果有人找他办公,必须得划船过去,没船的话你就自己游过来,李大人是不会迁就别人的。由此可以看出,李卫这个人非常高调,雍正念在他功劳大的份上,这些小事也不跟他计较,但乾隆就不一样了。乾隆四十五年,那时李卫已经去世了四十多年,乾隆南巡的时候来到西湖,看到李卫的像还在庙里供着,乾隆就生气了:有完没完,快撤了吧!对李卫最看不惯的莫过于与他并列为廉吏之一的田文镜。

田文镜曾在雍正耳边说李卫这不好那不好,最好革职查办,以免误导其他官吏。雍正怎么回答的呢?雍正说,他这个人确实有毛病,有时候盛气凌人,不懂礼节,但这些都是小毛病,我们私下里交换下意见就行了,用不着非得把他参掉。后来这事被李卫知道了,李卫对田文镜非常生气,从此不理他。田文镜心想,这人受皇帝宠信,我这么一搞给人感觉就像个小人似的,得跟他缓和关系。

后来,李卫的母亲死了,田文镜想借这个机会,给李卫送一份厚礼,这份礼确实很厚,二十万两银子。都说礼多人不怪,收到礼物后,李卫一看是田文镜送来的,把来人轰出去,礼品扔出来,骂道:“我母亲如果活着,连小人一勺子水都不喝。”李卫就是这么牛,连田文镜都不放在眼里。李卫这人刚直不阿,却也明白事理,他虽然没读书,却为读书人出过不少力。

我们知道,雍正继位之后,江浙一带经常发生反清复明的运动,这些反清复明的活动,背后往往都有读书人在操纵。雍正一怒之下,禁止江浙考生参加科举。这一禁就是七年,李卫来到这里后,身为这里的父母官,他也希望自己这里多多出人才啊!所以,苦口婆心求雍正高抬贵手,允许江浙考生参加科考,这一求就求了好几年,雍正终于答应了。

没想到,江浙学生一参加考试,当年的状元、榜眼、探花全都落入江浙人的囊中。这李卫真了不起,自己没读书,却能让读书人感恩戴德,做官做到这份上,可谓是做出了境界。在打击盐业走私这块,李卫也相当干练。浙江是产盐大区,走私食盐的贩子多如过江之鲫。封建社会,政府一项重要收入就是盐税,所以每个王朝都把盐业盯得很紧,走私超过了多少斤就是死罪了。

食盐是一个暴利行业,官办盐业的价格是成本价的几十倍,这么大的一个利润空间,是很难禁止的。李卫是怎么打击私盐的呢?第一,设立专门缉拿私盐走私贩的组织。为了打败那些大的走私贩子,还必须加强武装。有个姓沈的大盐枭,部众数百名,拥有好几艘大船,经常击败打击走私的官兵,气焰非常嚣张。李卫重用干将韩景琦,终于将沈氏拿下。

第二,盐贩子往往跟地方官勾结,所以要想打击盐贩子,少不了要整治官场。李卫加强官场纪律,奖惩分明,严厉约束地方各级官员。第三,李卫在走私最为频繁的地方——海宁县长安镇设置巡盐千总,专门负责缉拿私盐贩子。第四,控制产盐地,官家将所产的食盐全部购买,然后再分销给各商户,让他们再转手卖。第五,降低食盐价格,让老百姓用得起食盐。

李卫的这些措施狠狠打击了猖獗的盐贩子,在浙江出现了食官盐多食私盐少的局面。遗憾的是,李卫调离浙江后,私盐业又猖獗了起来。雍正实行摊丁入亩改革的时候,在浙江省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如果没有李卫的强力推行,不可能进展得这么顺利。李卫在浙江做了不少造福百姓的事情,他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最让人脍炙人口的事情是活捉了大侠甘凤池,甘凤池是武侠小说中飞檐走壁的高手。

其实,这甘凤池根本称不上大侠,李卫把他抓住后,还没有用刑,他就把同党全部都招了出来。李卫只活了五十一岁,所以最后我们来说说他是怎么死的。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抑郁症,一种是肝炎。抑郁症跟乾隆有关,肝炎就是自己身_体的问题。据说乾隆即位之后,李卫的好日子就结束了。乾隆这个人一生写了几万首诗,虽然这些诗都很菜,但至少说明这个人读书相当多,古文功底是没有问题的。

而李卫呢,一个文盲,乾隆能喜欢这种人吗?乾隆上台之后,重用学识渊博的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些人。李卫呢,只能靠边站了,新皇帝觉得这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不愿跟他多接触。以前,李卫经常参鄂尔泰、张廷玉这些人,现在风水轮流转,鄂尔泰整他的时候到了。就这样,李卫失宠了,很郁闷,加上本身又有肝炎,所以乾隆上台三年后,他就死掉了。

你认为流浪大师沈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你认为流浪大师沈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他算什么大师,一个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当代孔乙己罢了,孔乙己还知道穿件长衫出门呢。读了几本书,在人前卖弄,引得一群苍蝇对其顶礼膜拜。拜他什么,就因为他讲了几句古文,讲了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如果这些话语出自一个正常人的嘴里,你们还会听他话吗?反而把个邋里邋遢,遇点挫折就萎靡不振,满口道理却连自己都经营不好的废物奉为天人,你惊奇的不就是这个反差吗?他能有什么结果,他不过是块永远也发不了光的石头,跳进了一个粪坑,让这个粪坑惊起一朵浪花,而那些大粪却为这朵浪花惊奇不已,当浪花散尽,重新变回大粪,石头还是石头,粪还是粪。

文章TAG:言情小说异事推理结局好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