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开标前名单泄漏怎么办,招投标取消现场报名后

开标前名单泄漏怎么办,招投标取消现场报名后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6 01:59:11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招标实务中,一些不具备相应企业资质的投标人,假借其他资质等级较好的公司名义参与投标,屡见不鲜;建筑企业、个人出借资质,收取费用的现象也一度成为市场普遍现象。大量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实际施工方,往往并非面子上的优质企业,而是各类缺乏正规企业资质的包工头。近年来,随着招投标市场“资质挂靠”、“围标串标”等不规范行为现象严重,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与建筑市场规范秩序带来恶劣影响,国家日益重视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

“资格后审”逐步取代“资格预审”成为建筑市场招投标资格审查的主要方式,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资格后审,审查后移,优化管理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评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资格条件,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资格后审与资格预审的主要区别即在于,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时间有所不同:资格预审,是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不属于评标阶段的活动内容;资格后审则是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属于评标阶段的活动内容。

相较于资格预审方式,资格后审将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环节后移至开标后,不仅能够简化招标活动流程,缩短招标活动周期,减少招标人与投标人的成本支出;还能有效避免招标信息泄露,防止围标、串标等不规范行为现象发生,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简化招标流程,缩短招标周期实行资格预审的招标项目,在正式开标前需完成“资格预审”环节,招标人需要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组织资格预审评选;投标人需要购买资格预审文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等待资格评审结果,而后才能进入正式开标环节。

可以看到,资格预审实际上将可以一次完成的招标活动分割成了两次,招标周期较原本增加了一半左右。在资格后审方式下,招标人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环节后移,不再单独设置开标前的资格评审。投标人无需提前编订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也避免“一标两招”,直接节省下一个完整的开评标及结果公示周期。避免信息泄露,遏制围串标“资格后审”去除了此前“资格预审”方式下的复杂环节内容,减少了开标前的人员信息接触,有效避免招标信息泄露。

尤其随着国内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管理的快速发展,资格后审过程与行为由线下转为线上,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克服了物理空间壁垒,优化审查办理流程;同时,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全过程数据留痕、信息可追溯查询,也进一步避免了信息泄露、围标、串标、人为操纵等风险问题,有利于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在此次江西省《通知》文件之前,全国已有不少省(市)下发文件,提出逐步取消资格预审,全面实行投标人资格后审。

开标前怎么知道有几家公司参与此次投标?可以询问招标公司吗?

开标前怎么知道有几家公司参与此次投标可以询问招标公司吗

开标前想知道有几家公司参加投标,你可以询问招标公司,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告诉你的,除非......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投标截止时间前,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有关人员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在投标截止时,也就是开标之前,所有投标人信息应保密。

只有在开标时,通过法定的唱标程序,投标人的信息才能公开,这是法律规定。但是很多投标人希望能够提前得到这些信息,主要目的有二个:一是了解竞争对手情况。知道该项目的竞争程度,自己是否有中标希望,最关键是制订针对性的投标策略。二是实施围标、串标。同一地区,参加类似项目投标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很少有新面孔,掌握参加投标人的名单后,可以提前沟通,私下协议围标串标,各取所需,相互配合。

因此,在开标前,投标人往往会更显神通,主要是通过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去打听投标人信息。一些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出于利益考虑,也会有泄露投标人信息的行为。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开标前泄露投标人信息,一经查实,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采购代理机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文章TAG:开标招投标泄漏报名名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