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为什么 药品集中采购,人民日报谈试点药品集中采购

为什么 药品集中采购,人民日报谈试点药品集中采购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9:15:01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所以,医院配备的医保可报药品只占医保目录药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并且医院最常用的品种大概只有200种左右。二、医院的药品配备是以医生用药方案需求为导向的,而不是像药店那样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也就是说,医生和临床需要用什么药,药房才会备什么药,而不是进了医保目录什么药医院就需要备什么药。三、医院新进一个药品的程序非常严格复杂。

需要有一定级别和资格的医生先打申请,写清楚申请的理由,并且每年每位医生申请的品种数是有限制的,然后通过一个药事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后才能同意进购这种新药,这个药事会每年只会召开2-4次。四、现在无论是卫健委还是医保局,对医院考核其中都有两个指标,一个叫药占比(即药品金额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一个叫均次费用(患者每次就诊或住院平均花费多少钱),这两个指标如果高了,会影响医院的评审定级,卫健部门会通报批评问责,医保部门则是直接扣钱。

同时,医保还有一个控制医院费用增长的办法,叫总额费用控制,就是一年中规定你这一家医院全年消耗医保费用的总额度上限,超过这个总额就需要你医院负担部分或全部超支费用。另外,公立医院的药品都实行的是零利润,药房卖给患者的药品不但没有利润,还要占用流动资金、消耗人力成本和建筑使用成本。所有这一切,都是医院自己负担盈亏,政府不会承担,所有付出的成本、亏损、被扣的钱都会直接或间接的转嫁的全员职工的薪水收入里。

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第三次药品国家集采刚结束,以后的医药代表要何去何从?

多谢邀请!第三批集采结束后,对医药代表的去留问题没什么影响,首先中标的企业大都不是知名厂家,更不是靠医院的份额存活下来得,所以对企业影响和对企业的销售团队影响不会很大!其次,第三批集采的数量偏少,这里的偏少不是指消费量下降而是医院有想法,医院在报量的时候应该只报了整个品类使用数量得2成到3成左右,所以企业靠这次这次集采中标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再者,零售市场份额是中标企业的目标,通过集采把自己的企业名片做大,再通过“合适”的价格给到零售药店,这样会分到一块蛋糕,同时对企业的布局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标企业不是傻子,医院更不是傻子,各取所需罢了!集采变味了!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最近政府集中采购导致药费暴跌52%,吃不起药真的要成为历史了吗,你怎么看?

我说几点:1.国家推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其目的之一是把质量提上去,把价格降下来,受益的是老百姓,让仿制药与进口原研同品同质,并非标准提高了,而是以前标准太低了,这是基本要求,回归正常,以后也将是常态;2.国家医保局的组建,讲实现谁买单谁定价原则,所以有了以量换价的国家集采制度,紧随着医保支付政策的出台,药品价格虚高一定会被遏制住;3.跟药神里一样,以后老百姓可以花最少钱用到跟国外品质一样的药品,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也减轻国家医保费用支付的负担;4.这样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倒逼药业走研发创新的新路,或是仿制有技术壁垒的创新型药品,一般的仿制药将沦为大众化的新普药,没有价值;5.由于药企过一致性评价做BE的高昂投入,得不到预期的回报,将使后来者积极性受挫,甚至持观望态度,但国家的决心不会动摇,国家的品质不会因此降低,何去何从,自己掂量;6.药企利润大幅下滑,新药研发投入会后继乏力,通过一致性评价和两票制,将淘汰很大一部分低水平重复的药企,进而扶持大型药企 实现药品生产集约化,流通配送集中统一,大大缩减数量,挤掉中间环节,斩断利益链条,净化药品市场,体现公益性质;7.有人会说,做院外,仍能保持高额利润。

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对外公布,什么是集中采购?集中采购如何影响药价?

谢悟空小秘快速热点邀请!今天的各大媒体新闻热点必有一条:药品大降价了!而且点进去一看,降幅还不只是一点点,平均降幅达到了52%,几乎腰斩,其中最被大众所关注两类药:一类是乙肝“药霸”恩替卡韦直接就降了90%,什么概念,以前200左右的药,现在就只需要20左右;另一类是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降了75%,远远超过业界人士认为的最高40%。

可谓是大快人心!很多人只知道这大降价背后是因为国家提出的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引起的,那什么是集中采购?为何集中采购会影响药价?实际上,如果关注过我国医疗改革的人士都知道,集中采购这个词早已经不是什么新的名词了,早在2000年时候,我们国家就推出“集中采购,带量招标”来试图降低药价,这如果深入研究,你会发现这实际上学的是外国人的降低药价的办法,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前几年药价翻了又翻,无人不在吐槽我国的药价水平,是越改越高,这套方案在我国完成没用,因为上有政策下就会有对策,当时的集中采购方案跟如今集中采购方案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同样是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而且整个招标也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但是之前那个药品采购量是由各大医院自己说了算,用多少,买多少,完全由医院自己决定,医院可以根据情况买这个也可以买那个多一点,换句话说由开处方的医生说了算,这时候就会导致药企业通过把中标采购价定的特别高,腾出一部分利润给整给医药管理整条线的人,而那些低价中标的药品中了也没用,不是没有人使用,医生不开,结局自然可知!但有人就好奇了,同一款药,肯定低价得呀,没错,这中标规则当然是这样的,但是人家没有出同一款药呀,必然红霉素,可以改为它“自主研发”的XX霉素呀,从新备案换批号,就不是同一类药了,就完全有了自己的定价权了,全国独此一家,价格还是问题吗?而这一次集中采购制度就是修补了这个漏洞,集中采购更准备的说法应该是“招采统一”,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这个地区所在的医院提前报一年或未来一段实际的药品需求,然后我们国家医保局汇总后统一采购,买回来以后再下发给各大医院,相当于没收了医院采购权,采购权集中在医保局,医生处方权也受到了限制,一个医院一类药就那么多,开完就没了,但患者基本上可以放心,实际上每家医院每年对于某种药的使用数量基本上变化不大的,药品需求是几乎可以做到满足的,除非某些地区有大事件发生,那时候我们国家有关部门肯定也会干预!医药管理整条链都基本上拿不到回扣了,药价又怎么能不下降呢?未来肯定会得到推广的,拭目以待!。

11城试点药品集中采购,25种药品拟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2%,此举将对医疗行业有什么影响?

11城试点药品集中采购,市场反映强烈12月6日和7日,医药股全线下跌,这是资本市场对推进药品商业模式改革的“带量采购”模式的悲观预期,因为4 7带量采购会带来药品价格幅跳水。4 7指的是4个直辖市和另外7个城市,带量采购如何理解呢?就是这11个城市统一用一个厂家的某个药,只要是医保用药,都必须用这个厂的,这样保证厂家的销量足够大,但前提是,厂家的价格必须足够低,才能中标。

这就导致国内品牌仿制药价格大幅跳水,低至片均不足1元,大牌原研药同样价格腰斩,以力保市场不丢,从而引发股市震荡。医药行业会受到哪些影响?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产品即使大幅下降,厂家仍然有盈利空间,厂家可以通过改换大包装,削减传统营销、公关投入,通过薄利多销仍然可以获得较大利润,当然相对之前的高价时代会有明显缩水。

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以下几点:1.厂家因为降价药品导致的企业利润下降,是否会降低药物生产成本,会导致药品质量明显下降。2.作为一名医院工作药师,深深感受近年来很多药物中标产品品种明显减少,临床上治疗疾病往往一药难求!如果实行集中采购,医院可选择产品变少,住院患者一些常用药也只能从门诊或药店另行采购,更为令人担心的是,很多常用药正在逐渐消失,带量采购推行后会否加剧这一现象?3.部分药企是否会因一致性评价高额投入、药价大幅降价导致低值回报,进而陷入困境、员工大量失业?当然,从政府全局看,药品集中采购是深化医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希望能促进药价回归合理水平、药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在政策落地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统筹多方利益,只有合理的引导和扶持,才能保药品质量和供货,国民健康才有可靠保障。

文章TAG:药品采购人民日报试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