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永嘉菇溪有多少年历史,菇溪之坦头与缸窑厂脚

永嘉菇溪有多少年历史,菇溪之坦头与缸窑厂脚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2:49:2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公元771年元结将自己10年前率兵抗击“安史之乱",拟写的《大唐中兴颂》加以补充整理,派专人到成都请他的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雕刻于吾溪摩崖上。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气度恢宏,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被誉“宇宙杰作”,使后人百拜不休。名人、名文、名书法,配以临江摩崖,因文奇、字奇、石奇,称为摩崖“三绝”。

历代杰仕名流前来游览观赏,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打碑刻石于摩崖上。吾溪碑林现存唐、宋、元、明、清、民国碑刻505块,是我国三大碑林之一,举世绝有的书法圣殿。廉溪文化周敦颐,号廉溪,公元1017年出生在永州道县,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主张重德治,立人极,倡正气,讲官德,光明磊落,廉洁奉公。

周敦顾酷爱雅丽瑞庄,清幽玉洁的莲花,在府署挖池种莲,命名为莲池。盛夏漫步池边,欣赏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者说》,“吾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深刻表达内心廉洁与正直的价值取向。女书文化“女书”起源永州江永县,流传临近道县、江华大瑶山,及广西部分地区,是一种在妇女中流行、传承的神秘文字。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千百年来,女书只流传于江永及临近地区瑶族妇女中,依靠母传女,老传小,一代一代传下来。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植根甚古,牵涉颇广,含量丰富的文化现象。对于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起源,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民俗学、考古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价值。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衣冠南渡是怎么回事?

在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原生活在中国北方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利用中原战乱、无力加强北部边防的时机,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西晋于266年司马炎立国,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八王之乱“国势衰落,此时内迁的少数民族力量不断壮大,公元316年,匈奴灭亡了西晋。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于南方再建晋朝,历史上称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

历史上有哪些皇后可以称为“千古一后”?

萧太后是契丹族杰出的女政治家萧太后(戏剧中叫萧银宗)在戏剧和小说中,被描写成一个暴戾、专擅、蛮不讲理、侵略成性的契丹女主。如果作为艺术形象,杨家将代表正义,她就是十足的非正义化身了,因此在戏剧舞台造型上,不仅她本身被塑成骄横不可一世,她的部下也被极为贬低,脸谱丑陋得出奇。其实在历史上不但箫太后本人是个出色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即是她的部下,也有不少治国人材。

萧太后(953——1009年)本名绰,小字燕燕。她是萧思温的女儿。萧思温是个汉化较深的契丹贵族,他精通儒家经典。辽穆宗耶律璟被人杀害,他与高勋等共同拥立景宗耶律贤,后被任命为北院枢宻使兼北府宰相。他的女儿燕燕被冊封为皇后。景宗时萧后初露头角,便显示了她的理政治国才能,因为景宗患“风疾”,于是“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

”实际上政权是由她控制。景宗死后,萧后的儿子耶律隆绪为帝(圣宗),当时年仅十二岁,就由萧后奉遗诏总摄军国大政,被尊为“承天皇太后”,以后加封至“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承天后早在景宗年代开始参政时,便面临着一个十分艰巨的政治形势。当时在辽统治集团内部有两派势力,一派倾向保守;一派主张革新,即倾向汉化,萧后属于后一派,代表契丹贵族中的进步势力。

经过她的努力,在景宗时便初步扭转了“政昏、兵弱”局面。可是在圣宗即位之初,辽朝廷仍处于“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即内有贵族保守势力,外有宋王朝初年较强的军事压为,统治很不稳定。当承天后把这个危机向耶律斜畛、韩德让等革新人物讲出来时,韩德让等回答她说:“只要你信任我们,沒有什么可以顾虑的!”承天后果然很信任并重用了他们。

历史记载说承天后“明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又说她“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善于用人敢委以重任是她的突出优点,尤其是重用汉族地主出身的官员,重用韩德让即其典型事例。韩德让后来因功赐名德昌,不久又赐姓耶律,赐名隆运。他“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业”。连圣宗的即位,都“皆隆运之力也”。

文章TAG:窑厂坦头永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