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锤子 > 视频神机松下S1H发布,松下s1h二代

视频神机松下S1H发布,松下s1h二代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15:51:05 编辑:手机 手机版

玩大画幅的人都知道,在4x5大画幅(101.6mm X 127mm)上,用个几百元的破镜头拍出来的照片,能碾压全画幅用几万元的神头拍出来的效果。那么想想,全幅是36mmx24mm,APS-C面积是它的一半,4/3格式的面积呢,是全幅的四分之一,你是残幅中的残幅好不好?所以“数码标准里的全幅”完全是偷换概念,蹭全幅热度。

忽悠二:为4/3这个数码标准设计的Zuiko镜头,是专门为数码摄影设计的高科技镜头,体积可以比胶片镜头小将近一半。所以同样拍300mm长焦的效果,4/3镜头只有全幅镜头的一半长,还小得多,光圈还可以做大些,牛逼吧?真相:又是偷换概念的把戏,偷换的是等效焦距/转换倍率。镜头都有一个实际焦距,是光心至焦平面的距离,这个是硬指标,不因片幅大小而变。

而等效焦距,是以全幅为标准,来计算APS-C或4/3获得与全幅相同视角时的焦距值。比如全幅的长焦镜头300mm,APS-C的转换倍率是1.5x,则在半幅上要获得全幅的视觉,就是300mm/1.5=200mm,意思是在半幅机上,使用200mm镜头就有全幅机用300mm效果。在4/3上,转换倍率为2.0x,那就是300mm/2=150mm了。

你用150和人家300比,你当然短一半,轻得多小得多了。你成像圈只有人家1/4大,当然可以方便地把光圈做大半级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数码黑科技,就是个转换倍率游戏。引用无忌上的4/3“数码神镜”150f2,上面清晰印着“Olympus Digital”,明示这是数码镜头忽悠三:光线直射。所有4/3数码镜头均在最后一块镜片做光线直射处理,克服感光器的深井效应,让感光器整体受光均匀,边缘画质比胶片镜头更好。

真相:数码感光器不如胶片平整,微观上看是凹凸不平的,会令边缘的感光单元受光量低于中央的,造成画质下降或红移,这就是所谓深井效应。奥巴假设了深井效应是永恒存在的(实际上索尼的背照式CMOS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出光线直射概念。结果奥巴把自己给套进去了,这样做令镜头成本大增,广角不好做,镜头体积也很难做得更小,所以后来推出M4/3时,就绝口不提光线直射了。

而且这个它自以为的卖点,在全幅镜头面前就是浮云,全幅镜头成像圈大大超出了4/3画幅,所以覆盖到4/3感光器上的光线肯定是直射光,边缘受光肯定均匀!奥巴煞有介事说的事就根本不是事儿。忽悠四:4/3镜头的分辨率是200线,全幅镜头是100线,我4/3高全幅2倍,所以我自豪我骄傲!真相:120(中画幅)镜头的分辨率是60线,全画幅比中画幅小,所以镜头需要做到100线,才能同样清晰。

转换倍率为2x的4/3,则需要做到200线,才能与全幅一样清晰。这就是4/3做200线的真正原因。所以,我真不知道奥巴有什么可以自豪骄傲的?除非你把4/3镜头用于全幅,否则在4/3机身上,你顶多与全画幅的清晰度持平。如果不考虑像场仅看画质,镜头分辨率的游戏规律是,大画幅镜头用于小画幅机身----减画质,这解释了为何120镜头转接在全幅上使用,像质又粗又软;而小画幅镜头用于大画幅机身----增画质,这是电影头比相机头解像力更高的关键。

文章TAG:松下S1Hs1h神机二代视频神机松下S1H发布松下s1h二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