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魅族 > 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智能,2013年7月品牌智能手机排行

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智能,2013年7月品牌智能手机排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5 21:02:49 编辑:手机知识 手机版

1,2013年7月品牌智能手机排行

小米

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智能

2,2013智能手机排行榜前十名都有哪些?

第一名:三星S4,第二名:iphone5,第三名:联想k900,第四名:诺基亚920,第五名:三星S3,第六名:索尼L36h,第七名:小米2s,第八名:魅族mx2,第九名:诺基亚820,第十名:步步高vivo x5(2013)

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智能

3,2013年热门智能手机

前不久个朋友买了一款NUU安卓智能手机,用了半年了,貌似还不错

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智能

4,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名单如下------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1】SAMSUNG/三星 Galaxy S4 双模手机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2】Apple/苹果 iPhone 5 联通国行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3】Lenovo/联想 k90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4】【暑期 送超值礼包】Nokia/诺基亚 92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5】[巨划算]Samsung/三星 I930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6】Sony/索尼 L36H Xperia Z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7】小米M2S青春版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8】魅族 mx2 四核手机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9】Nokia/诺基亚 82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10】vivo X510w Xplay vivo x5 步步高四核智能手机
----2013智能手机品牌-----
三星、联想、诺基亚、京崎、华为、天语、HTC、中兴、大显、摩托罗拉、酷派、飞利浦、金立、蓝天信、索爱、朵唯、长虹、夏新、海信、纽曼、优思、优摩、奥克斯、语信、锋达通、康佳、斐讯、现代、酷比、波导、葳朗、普莱达、宏碁、卓普、海尔、友利通、万利达、步步高、阿尔卡特、中恒、欧盛、亿通。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回答完毕---

5,2013最新手机排行榜

这个问题比较泛,个人觉得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我认为排行是这样的: 三星note3、三星S4、苹果5S、小米3、联想K900、华为荣耀3、同洲飞phone

6,智能的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是哪十名呢?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的名单-----如下------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1】SAMSUNG/三星 Galaxy S4 双模手机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2】Apple/苹果 iPhone 5 联通国行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3】Lenovo/联想 k90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4】【暑期 送超值礼包】Nokia/诺基亚 92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5】[巨划算]Samsung/三星 I930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6】Sony/索尼 L36H Xperia Z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7】小米M2S青春版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8】魅族 mx2 四核手机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9】Nokia/诺基亚 82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10】vivo X510w Xplay vivo x5 步步高四核智能手机
----2013智能手机其它品牌-----
三星、联想、诺基亚、京崎、华为、天语、HTC、中兴、大显、摩托罗拉、酷派、飞利浦、金立、蓝天信、索爱、朵唯、长虹、夏新、海信、纽曼、优思、优摩、奥克斯、语信、锋达通、康佳、斐讯、现代、酷比、波导、葳朗、普莱达、宏碁、卓普、海尔、友利通、万利达、步步高、阿尔卡特、中恒、欧盛、亿通等等。。。。
----另外-----
1.苹果 iPhone¥4800
2.三星 I9500(¥4999
3.三星 GALAXY¥5199
4.苹果 iPhone¥4000
5.三星 I9300 G¥3600
6.诺基亚 920¥4250
7.索尼 L36h(X¥4800
8.三星 I9100 G¥2100
9.魅族 MX2(16¥2499
----------回答完毕,希望帮到您。-----

7,2013年最好手机品牌排行榜(前10 )

第一:三星 第二:诺基亚 第三:HTC 第四:联想 第五:苹果 后面5位不稳定,希望能帮助到你, Qq184847702

nokia 三星 索爱 moto lg 多普达 黑莓 苹果

2013销量,三星第一,苹果第二,htc第三。但htc今年销量一直在下滑

8,2013智能手机推荐

小米2S 32GB 等到9月份还有小米3

国产的这些做工都不是很好,勉强也就是魅族的可以了。魅族MX3。
要说今年做工最好的机子肯定是HTC ONE 国际版 。就是有点贵,港版都接近5000,不推荐现在买。
如果不介意老机子的话,三星S3都是可以考虑的。现在才3000多。
如果想霸气一点,NOTE II 也是不错的
不推荐诺基亚的机子,系统太不成熟了
不推荐中兴,华为的机子,他们拼性能拼不过三星,拼渠道拼不过联想,拼营销拼不过小米,所以机子感觉都很差。

9,「 领航者 」实地,哪来的实力?_

当科技成为住宅的标配,当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现在已经不是拿一个 PAD 面板就敢说自己是科技地产的年代了。

上周四,一位来自广州的开发商实地集团在北京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这场见面会的主题是想表达实地在引领智慧生活,以及实地正在构建的智慧人居生态系统(简称为 SLS ,Smart Life System)。

图为:实地集团总裁罗剑威

“慧家居与智慧社区是的 SLS 骨架,数据与用户是 SLS 的血液”,实地在通稿中写道,具体而言,智慧家居是指实地旗下的 37 度智能家居设计的智能床、智能衣柜的产品,这类产品能实现数据互通;智能社区是指基于智慧社区操作平台集成和管理所有人、车、物,实现更高效、更智能化的社区运营。

图为:实地集团会员运营中心总经理涂飞

智能社区和智能家居的概念开发商在 2016 年前后曾有过密集发布,如万科在 2015 年与京东携手建了一个智能家居体验馆,随后几年更是联合小米、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各地项目中落地智能科技;金地在 2016 年宣布与华为合作,通过引入华为 HiLink 系统做到室内家居一键互联;金科联合微软成立了社区数据研发中心,通过天启大数据信息系统为智慧社区提供个性、智能服务。

近两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入户、智能车库管理、家庭云管理等技术一一实现,光开门一项就可以对应六种以上智能技术,智慧社区、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在不断革新。

“设备采购会有很多坑,如何和自己的核心系统兼容,设备是否有扩展性?更重要的是设备选择要真正重视的用户体验,如智能门禁,这样的设备厂商太多了,有的自己有工厂,有的自己有算法,有的其实什么都没有,差异化比较多”,一位智能社区运营专家对36氪表示。

“智能家居的噱头早就有,但要看能不能落地,看落什么功能,看是遥控还是智能,看是样板间还是大区,看只是社区还是室内室外都有”,幻腾智能创始人王昊对36氪表示:“不少开发商对智能化都很重视,但是大家都缺乏对未来的认知和实践,如大家见过马,就能提出让马儿跑的更快的需求,而不是提出要造一辆车,所以落地能否做好,还有技术和理念的问题”。

从行业发展情况来讲,实地提出的智能化不算新概念;另外,从落地情况来说,实地也没有提出具体的细节。因此说实地「引领智慧生活」,难有说服力。

实地提出的「家有健康」也夸大了科技的概念。

在这次发布会上,「家有健康」执行董事张鹏表示,“「家有健康」重点突出社区健康预防体系,除了传统医疗服务以外,「家有健康」也在进行智能化医疗产品升级,通过手环、微诊室、健康机器人等智能硬件,配合手机端收集健康数据,建立业主的电子健康档案,为业主提供疾病预防、饮食和运动方案的制定等相关服务。”

“「家有健康」都是社区大夫,体验、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还可以处理,大的医疗疾病还是要去医院”,据接近实地的知情人士透露,“实地的项目多在一线城市的远郊(实地常春藤在广州黄埔长岭居板块)和四五线城市(实地遵义蔷薇国际),因为位置不占优势,所以实地要通过智慧社区、「家有健康」等打概念来吸引客户,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离愿景差距很大,在医疗护理方面并没有竞争力”。

在转型城市运营商的大行业背景下,很多开发商都在尝试做医疗配套,其科技含也不低。如泰禾的健康管理平台可以给每一位业主家庭配备智能设备,例如穿戴式智能血压仪、智能睡眠监测仪等。业主通过仪器监测到异常数据,上传到云端,专属健康管理师就可以收到预警,就可以与业主取得联系提供上门出诊服务。泰禾收购了多家医院,其医疗资源还可以打通海外就诊通道。

泰禾在医疗的成绩也与其投入相关,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 2017 年表示,泰禾在未来五年,最少将投入 500 亿元做医疗。但是实地在这次发布会上,并没有透露其未来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预算。

不可否认,实地想做科技的愿望很强烈,曾经喊出要打造「地产界的苹果公司」,并在 2017 年引进百度前太子李明远任实地地产的总裁,并希望用其互联网专业优势,为实地的产品添加科技特征附加值,带动规模的增长,在 2016 年仅实现 110 亿元的基础上,提出 2017 年 400 亿元的销售目标,2018 年要破千亿元。

但实际上 2017 年实地仅实现销售额 218 亿元。在克尔瑞排行榜上,2018 年 1-6 月实地仅实现了 88.1 亿元销售额,位列第 100 名。连能否完成2017 年的销售目标都是未知数,更何况破千亿。

不仅销售惨淡,这两年实地拿地在收缩。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表示,“从近十年实地的拿地数据来看,这两年企业的动作少了,说明战略扩张是受到限制。”

科技地产从提出概念到落地再迭代,已经有十几年时间,消费者对于科技地产的认知在加深,科技地产也已经脱离了初期炒概念的阶段,那么是真的要做科技,还是借科技卖房子显得产品不落伍,这就是一个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和系统,那就是一个资源整合方,你能买到的,别人能买到,你买不到的,别人也能买到,那你的优势在哪里呢?客户为何选择你呢?

作者简介

我是赵璐璐,关注房地产新鲜事,欢迎加微信zhaolulu6082交流,请备注公司+姓名+事由,非诚勿扰,谢谢。

10,左手小米右手蚂蚁的150年陈年豪门_

面对三星和一票中国友商的追击,为了保持领先优势,小米大力推动了印度本土制造计划。

根据最新报道,其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合力泰周一与安德拉邦政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将在当地建一个占地75英亩的工厂,并计划在三年内向蒂鲁伯蒂的新工厂投资2亿美元(140亿卢比)。

合力泰是今年4月被小米邀请到印度的50家中国零部件生产商之一,为全球五大品牌手机厂商(苹果除外)提供零部件。这也是合力泰在中国以外的首次大规模扩张。

小米印度负责人Manu Kumar Jain表示,本土制造将有助于降低小米在印度的智能手机价格。“从印度组装转向制造生产零部件,将推动‘印度制造’计划”。他还补充说,除了价格之外,小米在印度本地采购零部件,也将会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

小米目前在在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和诺伊达地区拥有6家制造工厂,其中仅今年就增加了3家。

剖析小米印度的本土化运营,除了“印度制造”,尚有两大关键人物令其受益匪浅。其中一位即上文提及的Manu Kumar Jain,而另一位,则是印度工业巨擘塔塔集团控股公司的名誉董事长拉坦·塔塔(Ratan Tata)。

塔塔集团总市值占了印度股票市场的约6%。2010-2011财年,塔塔集团营额高达833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当年GDP的6.14%。这甚至超过了亚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y)集团。如果说“死亡、税收和三星”是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的三件事,那么印度人则从摇篮到坟墓都离不开塔塔集团的产品。

百年基业 四代传承

在印度,“塔塔”的身影无处不在。有流传的说法称,印度人早上被塔塔生产的闹钟叫醒,坐着塔塔生产的汽车出门,经过塔塔建设的钢铁大桥,走进塔塔旗下的企业工作,拿着塔塔电信的手机打电话,下班后,在塔塔旗下的超市买食物,然后回家,喝塔塔生产的茶。

塔塔集团是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印度孟买,创立于1868年,迄今已有150年历史。

塔塔集团的商业运营涉及七个领域:通信和信息技术、工程、材料、服务、能源、消费产品和化工产品;旗下拥有超过100家运营公司,其办事机构遍布世界六大洲80多个国家,并为85个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口,全球各地的职员数量超过45万人。

塔塔集团共有32个上市公司,拥有380万股东。塔塔集团2014-15财年在全球的销售收入达到1087.8亿美元,旗下的塔塔钢铁、塔塔汽车两家公司都在全球500强当中。

塔塔集团的主要公司包括:塔塔钢铁公司、塔塔汽车公司、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塔塔电力公司、塔塔化工公司、塔塔全球饮料公司(Tata Global Beverages)、塔塔电信服务公司、Titan、塔塔通信公司以及印度酒店集团。

塔塔钢铁公司在成功收购英国康力斯集团(现已更名为塔塔钢铁欧洲)以后成为世界前十大钢铁制造商。塔塔汽车公司是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商用车辆制造商之一,2008年收购了捷豹路虎汽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 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公司。通过收购英国泰特莱(Tetley)茶叶公司,塔塔全球饮料公司奠定了世界第二大品牌茶叶公司的地位。塔塔化工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纯碱生产商。塔塔通信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语音服务批发商。

塔塔的家族史可以说是近代印度的工业发展史,而塔塔集团创始人詹姆谢特吉·塔塔(Jamsetji Tata)亦被称为印度工业之父。

1868年,詹姆谢特吉以创办纺织厂起家,塔塔钢铁几乎是凭一己之力一手推动了印度现代钢铁业的发展。贾姆谢吉之所以姓塔塔,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由于贾姆谢特吉早先为英军供给军需品,交易后总习惯地道声“TaTa”(印度语意为再见),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他的家族姓氏。

在家族第二代领导人杜拉布和第三代J·R·D·塔塔的努力下,塔塔的经营领域逐渐拓展至材料、化工和信息技术等行业,成为印度涉及领域最多、业务最广的本土巨头。第四代领导人拉坦·塔塔则承担了集团去家族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改革与创新。

让大象跳舞

1991年,拉坦·塔塔在叔叔J.R.D.塔塔之后接任掌门人,其时风雨飘摇,塔塔集团已日渐衰退。而这一年,也是印度经济向自由化和全球化转变的开始,随着印度各种保护性税收和措施相继被取消,塔塔集团开始面对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竞争。

在成为集团领导人后,拉坦·塔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集团对下属公司的控制力度。

当时,塔塔集团的300多家企业全都掌握在一批70岁以上的领导者手中,他们位高权重但是思维僵化,拒不执行集团主席的指令。而塔塔家族的慈善信托资金在各子公司的股权已经被稀释到不足5%了(塔塔集团的母公司塔塔之子公司差不多有2/3的权益都是由家族的慈善信托资金所持有。每年,塔塔之子公司都会把其利润8%-14%的资金通过这些信托资金用于慈善事业)。

一个月之内,拉坦通过集团控股母公司塔塔之子(Tata Sons)买下了所有主要企业的控股权,保证了必要的影响力,并规定企业领导人的退休年龄不得超过65岁。这种“削藩”战术导致了塔塔控股的大部分企业领导人被撤换,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精英走到了前台。

其后,他瞄上了集团当时最重要的子公司塔塔钢铁。

拉坦·塔塔聘请了6家咨询公司协助公司执行削减成本的计划。其中麦肯锡甚至建议塔塔卖掉其钢铁业务。

拉坦拒绝了麦肯锡的建议,不过他把麦肯锡对公司的评价告诉了塔塔钢铁的管理层,以使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招的确起了些作用,”他回忆说。

通过“震惊疗法”,拉坦·塔塔最终成功了。1993年,塔塔钢铁在未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产量,从而避免了亏损。随后,拉坦为塔塔钢铁投入了23亿美元更新设备,并裁员3.8万人——这在印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印度的劳工法律使裁员极为困难。但由于裁员手段得当,没有引起员工不满。

塔塔钢铁也因此起死回生,三年多的时间钢铁产量翻两番,税后利润达3.8亿美元,塔塔钢铁也成了集团获利最丰的子公司。

他的另一项改革举措,则真正实现了塔塔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

在拉坦·塔塔刚刚接任集团董事长之位时,旗下有80家公司,300家企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品牌,拉坦创造了同一个LOGO、同一个品牌,改变了这一切。1998年,塔塔之子正式注册了“塔塔”品牌,并制定了关于使用“塔塔”品牌的行为准则,包括塔塔汽车、塔塔钢铁等塔塔集团下属多数公司都会冠以“塔塔”字样,这样保持了整个集团形象的一致性,也有利于子公司业绩的提升。

2012年,英国咨询公司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对塔塔品牌的估值为163亿美元,在2012全球前100大品牌中位列第45位。如今,塔塔的品牌估值更高达230亿美元。

在培育印度广阔市场的同时,接受过西方管理思维熏陶的拉坦?塔塔也非常注重拓展国外市场。在他执掌帅印之后的6年中,拉坦?塔塔频繁穿梭于全球85个国家,向世界范围内的目标企业成功发动了30多场资本并购。

2000年2月,塔塔茶叶公司以3.89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茶叶公司英国泰特莱(Tetley)集团,是印度企业进行的第一起国际收购案,塔塔茶叶也因此坐上全球第二大茶叶公司的宝座,之后几年塔塔茶叶公司又花了将近10亿美元在全球收购多家饮料品牌。

在众多收购案中,争议最大的是2008年3月塔塔以23亿美元代价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捷豹路虎。这几年,塔塔集团不仅在质疑声中带领捷豹路虎走出亏损困境,还使之成为塔塔的“聚宝盆”,2013年捷豹路虎的税后利润就高达18.4亿美元。

据统计,2000年后塔塔集团花费了近180亿美元进行海外收购,收购标的主要集中在欧美,其中71%分布在英国,21%在美国。塔塔集团2014-15财年收入约为1087.8亿美元,其中68%来自于印度本土以外的业务。

风投大师的中国结

2012年12月28日,拉坦一度卸任,将公司权杖交棒给43岁的赛勒斯·米斯特里。

很多人认为塔塔集团是纯粹的家族企业,实际上整个塔塔家族只拥有2%的股份。其管理方式是:控股公司塔塔之子有限公司拥有下面各公司25-38%不等的股份,而塔塔之子三分之二的股份是由两个非营利性的慈善基金机构所拥有。盈利的66%进入慈善基金,再投入慈善事业,如教育、医药等。这也是塔塔集团作为印度最古老的家族财团,却没有家族成员出现在印度亿万富豪排行榜上的原因。

在退休后的日子里,拉坦·塔塔仍然在以全球化的眼光进行着投资,也开始投入到印度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他曾经说,“我要把塔塔之子作为一家投资公司来上市,它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不会有什么区别。”

2016年,拉坦?塔塔共计对17个项目投资了数千万美元,战绩斐然。他加入了IDG风投、Kalaari Capital和Jungle Ventures担任顾问,还以个人的名义投资了30多家创业公司。Ola、Snapdeal和Paytm等印度独角兽也赫然在列。

今年6月8日,蚂蚁金服正式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额达140亿美元(约900亿人民币)。据印度媒体报道,拉坦·塔塔创立的RNT Capital Advisors也对蚂蚁金服投资了约1.5亿美元。

小米在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同年四季度即取得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五名,不过就在同年12月,小米在印度市场被爱立信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虽然最终凭借高通的反向授权暂时解除禁令,不过采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依然被禁售,这导致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发展出现停滞,2015年跌出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前五名。

更早前,印度军方还曾建议士兵和家人不要使用这些会向北京的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手机——后来小米宣布将电商平台的 CDN 本地化,宣布将在印度建立数据中心,使得问题缓解。

2015年,据称在马努·占恩牵线之下,小米与塔塔进行了接触。当时小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表示欢迎塔塔投资小米。最终,作为塔塔集团的名誉主席,拉坦·塔塔通过RNT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Pte公司投资了小米。

据小米的IPO文件称,塔塔是首位购买小米股权的印度人,也是小米唯一的印度投资者。IPO文件显示,塔塔持有小米0.0024%的股份。BloombergQuint估计,他当时的投资额约为100万美元。

外界普遍认为塔塔投资小米为它在印度开设工厂等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分析人士称,拉拢本地盟友,尤其是拉坦?塔塔这样有实力的上层人物将有助于小米更好地扩展市场。

除了资金,拉坦?塔塔的投资更被视为是信任和信心的标志。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塔塔先生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商界领袖之一。他的投资是对小米迄今为止在印度所采取的策略的肯定。”

11,Hinton:5-10年内深度学习取代放射科医生_

2017年4月,Hinton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说:“5年内深度学习就能超过放射科医生,从现在起就停止培训放射科医生”。此言论一出,再一次引发全球关于AI正在取代医生的焦虑讨论。IEEE Spectrum在2018新年伊始推出专刊“AI vs Doctors”,统计了从2016年5月至今,AI在医疗领域的进展,并对比各大细分领域AI与人类医生能力差距,人工智能正在医生的主场获取成功,哪些医疗诊疗行业已被AI超越?机器人医生是人类的未来吗?

2017年4月,Hinton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说:“作为放射科医生你就像卡通里的歪心狼一样,你已经冲出悬崖很远,但还没有往下看,实际上你的脚下空空如也。”商用的深度学习乳腺癌检测系统已经在开发中,Hinton说:“很显然,5年内深度学习就能超过放射科医生,或许会用10年,我在医院里说过,结果反响很糟糕。”

实际上,Hinton在医院里说的是,“应该从现在起就停止培训放射科医生”。

Hinton告诉《纽约客》记者:“放射科医生的角色从做感知(perceptual)的事情演变而来,这可能由一只训练有素的鸽子完成。”Hinton对自动化医学未来的预测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原则基础之上:“在有大量数据的地方,采取旧的分类问题,这将通过深度学习来解决。将有数以千计的深度学习应用。”

Hinton希望使用学习算法来读取各种X射线,CT扫描和MRI数据,这正是他认为的近期前景。

将来,“学习算法会做出病理诊断”,可能是读取巴氏涂片、听心音,或预测精神病患者的复发。

AI可以帮助医生、护士,减少他们的工作量。人类往往无法长时间处理大量的扫描影像和医疗数据,这导致有时候病变会被看漏,或者过了很久之后才被发现,AI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极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医疗领域掀起又一次技术革命。

肺炎:斯坦福大学的算法诊断肺炎好于医生

去年9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发布一组数据,这给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领导机器学习小组带来了启发。该组数据包含112,120个胸部X射线图像,标有14种不同的可能的诊断,以及一些初步的算法。研究人员要求四名斯坦福放射科医师对420张图像进行注释,以查找可能的肺炎迹象。

在一个星期内,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CheXnet的算法,它能够比以前的算法更准确地发现原始数据集中的14种病理学中的10种。在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训练之后,研究人员通过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报告说,CheXnet比四位斯坦福放射科医师更能准确诊断肺炎。

在420张X光片上进行测试的ChexNet在灵敏度(正确识别阳性)和特异性(正确识别阴性)方面优于四名放射科医师。个人放射科医师用橙色X表示,他们的平均表现用绿色X表示,ChexNet用蓝色曲线表示。

斯坦福大学还创建了胸部X射线的热图,颜色代表最可能代表肺炎的图像区域,研究人员认为CheXnet可以极大地帮助人类放射科医生的工具。

AI比医生的标准方法更准确地预测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目前而言,评估患者风险的标准方法依赖于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指南。医生使用这些指导方针,重点关注诸如高血压、胆固醇、年龄、吸烟和糖尿病等完善的风险因素,为他们的病人制定咨询和治疗方案。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AI系统,可以扫描病人的常规医疗数据,并预测哪些人在10年内会发生心脏病或中风。与标准预测方法相比,AI系统正确预测了355名患者的命运。

为了使系统做得更好,研究人员Stephen Weng及其同事为英国378256名病人测试了几种机器学习工具。这些记录追踪了2005年至2015年的患者及其健康状况,并包含了人口统计,医疗状况,处方药,医院访问,实验室结果等信息。

研究人员将75%的病历记录下来,并将其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以找出在10年内发生心脏病或中风的患者的显着特征。然后Weng的小组测试了另外25%的记录中的模型,看他们如何准确地预测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他们还测试了该部分记录的标准指南。

如果使用1.0分表示100%的准确性,那么标准指导得分0.728,机器学习模型的范围从0.745到0.764,最好的分数来自一种称为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模型。

虽然机器评分听起来可能不是一个响亮的胜利,但当翻译成人类术语时,其意义就变得清晰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在7404例实际病例中,有4998例患者心脏病发作或中风,这超过标准355例方法。有了这些预测,医生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开药降低胆固醇。

自闭症:AI扫描婴儿脑部以预测自闭症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6个月大儿童大脑的变化与自闭症的关系,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使用数据,预测在24个月时自闭症高危儿童是否会被诊断为病症。

该算法正确地预测了高危儿童的最终诊断,准确率为81%,灵敏度为88%。与行为问卷相比算法的表现不错,因为问卷产生早期的自闭症诊断准确率只有50%。

这个研究小组的项目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招募了106名患有自闭症家族史的婴儿和42名无自闭症家族史的婴儿,并在孩子们6、12、24个月时扫描他们的大脑。算法仅使用三个变量——脑表面积、脑容量和性别(男孩比女孩更可能有自闭症),算法确定了十个自闭症孩子中的八个。

研究人员发现,在6个月和12个月之间,婴儿的整体脑部发育没有任何变化,但后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高危儿童的脑表面积显着增加。表面积的增加与12至24个月之间发生的脑容量增长有关。换言之,在自闭症中,发育中的大脑首先在表面积上扩展了12个月,然后在整个体积中增加了24个月。

这个团队还在24个月的时候对孩子进行了行为评估,当时他们已经够大了,开始表现出自闭症的标志性行为,比如缺乏社会兴趣,语言延迟和重复的身体动作。研究人员指出,大脑过度生长越多,孩子的自闭症症状就越严重。

皮肉切割手术精准度,机器人击败了外科医生

在最近的一系列实验中,智能自主机器人STAR的发明者表明,它能比专家外科医生执行更精确的切割,并且对周围健康组织伤害更小。

STAR通过视觉追踪其预定的切割路径,切割工具并不断调整其计划以适应自身移动,最终完成工作。

对于这种视觉追踪,机器人依赖于研究人员事先在组织上放置的微小标记,这些标记显示在近红外摄像机上。研究人员因此将STAR称为半自主机器人。

机器人和外科医生都被要求切割直线5厘米的线。由于外科医生训练在已知标志之间切割组织,而不是切断绝对距离,因此在皮肤上绘制参考线。一些外科医生在开放式手术设置下进行了切割,而另一些外科医生进行了腹腔镜设置,这是日益普遍的手术操作,其中工具通过一个小孔插入。

机器人和人类都是根据它们偏离理想长度的理想切割线以及包围切口多少焦炭(受损的肉)来判断的。结果:STAR的切割长度接近5厘米,与理想的切割线偏离较少,并且导致焦点较少。

深度学习能帮助临床医生预测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吗?

阿尔茨海默病没有临床试验,因此医生通过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来诊断。但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诊断特别困难,即症状不明显的早期痴呆阶段。而且更难预测哪些MCI患者会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哈佛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率先尝试将fMRI扫描和深度学习结合到一个能预测MCI患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概览的项目中。静息时对患者进行fMRI扫描,与任何fMRI扫描一样,它们揭示了大脑中电信号的闪烁以及这些区域如何相互关联。

这种关系的术语是功能连接性,并且随着患者发展MCI而改变。这是因为信号依赖氧气流向神经元,但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tau蛋白的积累会扼杀这些神经元,导致脑部区域萎缩。

该小组想要看看他们是否可以使用功能连接的这些变化来预测阿尔茨海默病。他们从93名MCI患者和101名由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倡议提供的正常患者的数据开始。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大脑90个区域的130个fMRI测量结果的时间序列,可以确定信号在一段时间内闪烁的位置。

接下来,在一个关键的步骤中,这个小组处理这个数据集来创建这些信号在大脑区域相对于彼此的强度的二次度量。换句话说,他们构建了功能连接图,显示了哪些区域和信号彼此关系最密切。

最后,团队建立了一个深度学习计划,可以解释这些模式的强度,并结合有关年龄,性别和遗传风险因素的临床数据,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准确率高达90%。

机器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多种尝试

如今,一些手术程序已经出现了智能机器的身影。机器人通常在一些程序中执行关键步骤,包括矫形膝关节置换,激光眼科手术和头发移植。这些手术的共同之处在于其目标的固定性质,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固定腿骨,眼睛和头部。软组织手术更混乱,更难以自动化,因为身体的所有粉红色部分都转移并且很难追踪。

当前最先进的软组织手术机器人是Intuitive Surgical的da Vinci系统,但它并不是自动化的。达·芬奇是一个远程操作系统,外科医生坐在控制台上,操作灵巧操作的控制装置,通过患者体内的小工具进行模拟。

而上文所介绍的STAR,是通过整合一些不同的技术解决了软组织的挑战。其视觉系统依靠放置在肠组织中的近红外荧光(NIRF)标签;专门的NIRF相机跟踪这些标记,而3D相机记录整个手术区域的图像。综合所有这些数据,STAR能够把重点放在目标上。机器人为缝合工作制定了自己的计划,并在操作过程中随着组织的移动调整了计划。

一位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外部专家称这项研究为一项突破,但也表示,其局限性是,自主机器人“不会很快进入手术室”。华盛顿大学自主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先驱Blake Hannaford指出机器人所依赖的NIRF标签是由人类放置的。

治疗脑癌:时间与质量的权衡

在治疗脑癌时,时间至关重要。

2017年8月,发表在《神经学遗传学》(Neurology Genetics)杂志上的一项报告表明,在得到同样的测序信息后,IBM Watson用10分钟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案,而人家专家团队使用了160个小时。但是,这一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看做是机器的胜利。

该案例中的患者是一名76岁的男子,他去看医生,抱怨头痛,行走困难。脑部扫描显示该男子脑部有恶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外科医生很快就该肿瘤切除。该名男子也接受了三周的放射治疗,开始了长期的化疗。但是,尽管得到了最好的照顾,他还是在一年内死亡。

虽然IBM Watson和医生都分析了病人的基因组,并且都提出了治疗方案,但等到手术的组织样本被测序之后,病人的身体已经衰退得太过厉害。

研究人员将IBM Watson进行的基因组分析结果,与NYGC的医学专家团队进行比较,后者由治疗肿瘤科医师,神经肿瘤专家和生物信息学家组成。

IBM Watson和专家团队都收到了病人的基因组信息,并确定了显示突变的基因,通过医学文献查看这些突变是否已经在其他癌症病例中发现,寻找药物治疗成功的报告,并检查这位患者有资格参加的临床试验。不过,人类专家团队做完这些,花了160个小时,而Watson则在10分钟之内做完。

但是,Watson的解决方案是最快提出的,但可能不是最好的。NYGC的临床医生确定了两个基因突变,综合考虑后,医生建议患者参加一个针对两种组合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而如果当时病人的身体条件允许,那么他将被纳入这个试验。

但是,Watson没有这样综合考虑这个信息,因此没有建议进行临床试验。

先天性白内障诊断,AI与人类医生打平

中山大学眼科医生Haotian Lin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yang Liu的研究小组合作,开发了一种能诊断先天性白内障的AI程序CC-Cruiser,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提出治疗决策建议。

在计算机模拟中,CC-Cruiser能够以98.87%的准确度区分患者和健康个体。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时,在三个关键指标(晶状体混浊面积、密度和位置)上,准确度都超过了93%。不仅如此,系统提供的治疗建议的准确率,也达到了97.56%。

在临床试验中,CC-Cruiser的表现也十分出色:98.25%的识别准确率,所有三个疾病严重指标评估准确率超过92%,治疗建议准确率为92.86%。

但Lin强调,这种技术还“不足够”,因为目标是以100%的准确性来确定最佳的治疗过程。目前系统能做的,是帮助医生,给出识别和治疗建议,同时防止潜在的错误分类。

所以,CC-Cruiser并不会让眼科医生很快就失去工作。而且,人的交流和情感互动是医疗当中不可或缺的,而模拟人类的情感对于机器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

医患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将成为人类智能的最后堡垒之一。

皮肤癌诊断,AI算法与人类医生表现几乎相同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识别皮肤癌的准确率与专业的人类医生相当,相关研究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在2017年2月的一期 Nature发表。

研究人员训练系统观看了近13万张痣、皮疹和其他皮肤病变的图像,覆盖了2000多种不同的疾病类型。他们使用这一数据集创建了图像库,并将其作为原始像素提供给算法,每个像素都带有标签,描述了相关疾病的附加数据。

为了测试算法的性能,研究人员找来斯坦福医学院的21名皮肤科医生。实验中,算法和人类医生需要完成三项任务:角质细胞癌分类、黑素瘤分类,以及使用皮肤镜检查的结果对黑色素瘤进行分类。

在最后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仅使用了高质量、经活检证实的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癌的图片。研究人员让参与测试的人类医生观看这些图片,并询问他们是“进行活检、治疗,还是安慰病人”。算法在发现所有癌性病变和不得到假阳性结果两方面都表现良好,综合准确率为91%,与人类医生表现相当。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他们的这项技术投入实用,让更多人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试想一台就在你智能手机里的皮肤癌检测仪,随时随地方便使用。

AI赋能显微镜能计算血液样本中的疟疾寄生虫

近日,一家中国制造商和由比尔·盖茨支持的风险投资公司将宣布计划将显微镜商业化,该显微镜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在20分钟内自动识别和计数血液中的疟疾寄生虫。AI驱动的显微镜可以加速诊断,并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检测。

AI赋能显微镜的实验版本已经显示,它可以很好地检测疟疾寄生虫,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最高显微镜标准,称为能力等级1.该等级意味着它可以与训练有素的显微镜专家,尽管研究人员指出,一些显微镜专家仍然可以胜过自动化系统。

正在开发的EasyScan GO显微镜将结合明场显微镜技术和运行深度学习软件的笔记本电脑,该软件可以自动识别导致疟疾的寄生虫。人类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大多将注意力放在制备血液样本的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并验证结果。

Intellectual Ventures在华盛顿贝尔维尤的首席研究员本·威尔逊(Ben Wilson)表示,疟疾寄生虫为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了一个棘手的“罕见的对象问题”,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来准确地识别对象。

微小的疟疾寄生虫可能只会出现在血涂片的数百个显微镜图像中少数几次,在感染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10万个红细胞中可能只有一个疟疾寄生虫。

该解决方案需要将深度学习和用于分割图像中感兴趣事物的传统计算机算法相结合。它还需要大量基于制备的显微镜载玻片的培训数据。

原型显微镜扫描每张幻灯片的速度大约与专家人类显微镜专家相当,每张幻灯片20分钟。但威尔逊预计最终能够将扫描时间缩短一半,每张幻灯片只需10分钟。

更重要的是,即使现有版本的显微镜可以补充有限数量的训练有素的显微镜可用于确定疟疾和追踪多药耐药性疟疾。Motic公司的Nunnendorf说:“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效率提升,而不是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机器人替代。

一般性诊断,医生绝对优势击败AI

根据Benton基金会2013年的研究,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已经通过访问在线网站来检查他们的症状。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生Ateev Mehrotra说:“APP和网站”是普通人士常用的诊断工具。

BMJ(以前称为“英国医学杂志”)在2015年发表的研究中,Mehrotra和他的研究小组为23例症状检查者提供了45例标准患者的症状,包括后来诊断为哮喘和疟疾的患者。该小组发现,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检查员列出了正确的诊断。

在新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检查者的准确性与234名医生、研究人员和居民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对于每一个案例,至少有20名医生提供了一个在线平台,列出排名前三名的诊断。

医生们给出正确的诊断结果正确率在72%,而应用程序则为34%。

12,国家的崛起_

虎嗅注:过去八年(2010年~2017年)中,美国、中国、印度、韩国四个国家占了全球新增经济总量的84%。印度利用了自己庞大人口所带来的市场优势,试图开启“印度制造”时代,并以此制衡中国。韩国在电子科技领域挤压了欧洲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即将与中国展开竞争;而美国更是在汽车、化工、机械、制药、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占据压倒性优势。这是一场种子选手的竞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宁南山。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马太效应,世界的力量正在向少数大国集中。

我从IMF数据库下载的当前美元汇率GDP总量。按照现价美元计算,全球有统计数据的190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的GDP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21.176%(均为名义值比较,下同)。

GDP总量从65.900237万亿美元增加到79.855231万亿美元, 增加了13.955万亿美元。

我们再把2017年的全球GDP总量15强拿出来看,制作了下图。

为什么是全球GDP总量15强呢,因为这15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为60.33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75.56%。光是人口过亿的国家,里面就有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巴西六个。

从2010年到2017年,全球经济15强里面,经济实力相对增幅最大的五个国家,分别是

中国:98.07%

印度:52.87%

韩国:40.46%

美国:29.58%

澳大利亚:10.4%

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虽然排在第五,但是八年仅仅10.4%的增幅,明显不如中国、印度、韩国和美国。中印韩美是全球主要国家里面增长最快的,这也是和我们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感知高度吻合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国家在过去八年有98.07%,52.87%,40.46%,29.58%的增幅,均显著的超过全球平均21.176%的增幅,也就是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都在上升。

这里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美国,在全球体量最大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实现GDP总量增幅快于全球经济平均水平,美国经济总量的全球优势还在进一步上升。

所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存在,那么美国的感觉是“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实际上,中美韩印2010年经济总量23.8337万亿美元,占全球为36.17%;到2017年,中美韩印四国经济总量变为35.555万亿美元,占全球上升为44.52%。

当然,这里面韩国的体量最小。但是说体量小,其实韩国2017年GDP也已经排全球第11位了,而2010年是第14位,实际上韩国的前面就是加拿大、西班牙、巴西。

加拿大GDP和韩国非常接近,西班牙和巴西则是两个完全的失败国家,因此韩国十年后超过三个国家中的至少一两个概率很大,因此韩国经济排名还会继续上升。

那么全球经济15强里面,2010年~2017年哪些国家经济实力退步最大呢?

退步最大的就是日本,降幅高达14.53%。然后是南欧的两个笨猪国家:意大利下降8.97%,西班牙下降8.37%。之后是两个金砖国家:巴西下降6.93%,俄罗斯下降6.78%。法国人干了八年,经济实力也是退步的,下降了2.56%。倒是英国和德国继续成为欧洲的发动机。英国增长了7.41%,德国增长了7.65%

我们再来看看绝对实力的变化,也就是2017年的经济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多少:中国绝对经济实力增加最多为5.949万亿美元,占全球42.63%;第二是美国,增加4.427万亿美元,占全球31.72%;第三印度,增加0.903万亿美元,占全球6.47%;第四韩国,增加0.443万亿美元,占全球3.17%;第五德国,增加0.262万亿美元,占全球1.88%;第六英国,增加0.181万亿美元,占全球1.3%。

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三个南欧国家经济总量都是下降的。日本就更不用说了,经济总量下降8280亿美元,是全球经济20强中退步最大的。

从2010年~2017年,全球经济总量增加的部分。中美韩印四国的经济增量占了全球经济增量的83.99%,如果加上英德,就是87.17%。

所以说全世界新增的财富哪里最多?中国、美国、印度、韩国四个国家。

也就是说,如果地球是公司,有190个员工(有统计数据的,有的国家无统计数据比如在打仗的叙利亚),那么过去的八年,公司给员工涨薪100元的话,其中有84元被中国、美国、印度和韩国四个员工瓜分。

印度制造计划

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只要加以利用,并且方法得当就能够形成巨大的规模优势,迫使制造业向印度转移。2014年9月,印度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确定了汽车、汽车零部件、航空、化工、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25个重点产业。印度将使用各种手段将制造业向印度本土转移。

应该说莫迪政府在印度的出现,开启了印度激活规模优势的道路。

以手机为例,印度一年之内三次提高手机整机进口关税。

我感觉印度可能是参考了东亚的电子产业链崛起之路。使用关税武器,逼迫各大手机厂家以及手机零部件企业在印度设厂。

2017年2月,印度宣布对进口手机征收10%的进口关税;

2017年12月16日,印度政府将手机进口关税由10%提升到15%;

而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之后,2018年2月2日,印度政府再次宣布,将手机进口关税提升到20%;

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内,进口手机的成本上升了20%,这给各大手机巨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开始考虑在印度建厂的计划。

小米和三星的印度制造

印度对手机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施加关税,小米和三星对在印度建厂无疑肯定是最积极的,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这两家是印度最大的两个手机品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目前来看,小米在和三星的对决中在不断占据优势,根据Canalys的数据,小米科技在 2017 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占比第一,印度的《经济时报》甚至还在头版使用了“第一”两个汉字来报道小米在印度的崛起。

而到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机市场份额已大幅提升到29.7%,单季度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同比增长107.6%,依旧排名第一。

而前四名是小米(29.7%)、三星(23.9%)、VIVO(12.6%)、OPPO(7.6%)。小米+三星占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超过50%,无怪乎他们对在印度设厂非常积极。

我们也可以看到印度市场的超级潜力。2017年第二季度印度全国卖了2800万部智能手机,到今年第二季度就变成了3350万台,增长高达19.64%,这充分说明了印度人民消费能力的进步。

而印度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度人必然会对更贵更高级的手机产生购买需求,这真的是一块巨大的金矿。

小米可以说是最早响应2014年的印度制造计划的外国电子品牌公司,在2015年小米就在印度建立了手机工厂,当然是和富士康合作生产,说白了就是利用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

同时2017年随着印度开始征收10%的手机关税。又在印度建立了第二家手机工厂,以及一家移动电源工厂。

随着印度在2017年底和2018年2月两次提高手机进口关税到了20%,小米迅速做出了反应,在2018年4月9日宣布在印度新建立三家手机工厂,同时在2017年建立的移动电源工厂也开始进行手机制造。

这样小米就将在印度有六家手机制造工厂,这些工厂都是和富士康合作设立。到目前为止,在印度市场销售的小米手机,已经95%以上是印度制造。

同时小米也在深化印度制造的技术水平,在2018年4月宣布建立三家新手机工厂的同一天,小米同时宣布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建立PCBA组装工厂,计划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尾,小米手机的PCBA(也就是表面贴装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100%印度组装生产。

这样计算的话,如果今年小米在印度销售4000万台手机,那么意味着小米在印度也生产了4000万台智能手机,这是非常大的产能了,当然大部分还是红米。

不过相对于小米,三星在印度的产能显然更大。

2018年7月9日,据路透社报道,韩国科技企业三星电子宣布印度新工厂建成,并称其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工厂,该工厂位于印度新德里郊区的诺伊达(Noida),占地面积32英亩。

三星早在1996年就建立了这个工厂,用于制造手机、冰箱和电视机。

随着印度对手机需求量的不断上升,2017年三星宣布对工厂进行扩建,投资492亿卢比(约合7.17亿美元),工厂现在建成后,手机产量提高了一倍。从每年6800万部至每年1.2亿部。不管是印度人还是韩国人都非常重视这个中国以外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7月9日当天,印度总理莫迪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了工厂竣工仪式。

不过三星的这1.2亿部手机产量,大部分还是功能手机,因为三星的智能手机在印度的销量,今年预计也就是3000多万台,因此印度人目前大部分还是购买的三星手机还是功能手机,下图是三星的印度工厂。

印度的野心不只是手机制造

2018年2月1日,印度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案”中,为了进一步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对进口关税税率进行大幅调整,并于2018 年2月2日正式生效。

印度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关税保护和推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对制造业发展的态度:

1:以手机为核心的电子制造业

除了把手机整机进口关税提高到20%以外,把锂电池的关税从10%提高到20%,把手机零配件比如充电器和适配器,耳机和麦克风,GSM天线的关税从10%提高到15%等。

除了手机和手机零部件,印度人没有忘记电视机,把液晶电视,OLED电视,LED电视的进口关税也从7.5%-10%上调到15%

手机和电视机,成为了印度人突破电子制造工业的突破口。

2: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征收关税

将太阳镜,风筝,钟表,部分家具(床垫等),鞋子,靴子,护腿的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20%,蜡烛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首饰的进口关税也提高到20%,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印度制造比例。

3:汽车产业

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从7.5%-10%上调至15%,将全散件进口的汽车关税提高到15%,将汽车整车的进口关税提高到25%。

除了汽车,印度人又盯上了摩托车,同样的将摩托车零部件和散件进口的摩托车关税从10%提高到了15%。

除了电子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汽车产业之外,印度还将部分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进口关税上调至15%,包括公共汽车和卡车轮胎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太阳能面板制造业,在这份预算案之前,印度已经从2018年1月开始对进口太阳能面板和部件征收高达70%的进口关税,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因为中国垄断了全球绝大部分光伏组件的生产制造。

印度现在也是全球除中国以外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国之一,用70%的关税将中国制造排除在外,显然是想先让印度制造的光伏板占领本土市场。

实际上,印度在2017年是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因此印度庞大的本土市场能够为本土制造商提供大量的市场空间。

除了针对各项产品的单独关税提高以外,印度政府这项关税进口法案里面,还有关键的一条: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社会福利进口附加税。

以手机为例,进口基本关税为20%,加上10%的社会福利进口附加税,那么就是30%。实际上这还不止,印度在国内的增值税对进口和本土制造税率也不一样,这进一步刺激了制造企业选择在印度生产。

印度在2018年2月作出的关税调整,谁受影响最大?当然是中国。

因为中国从2016年起就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7年双边贸易同比增长了18.63%,金额为844.4亿美金,首次突破800亿美元,印度对中国逆差为517.5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进口逆差来源。

印度在2018年的关税调整,可以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制衡中国制造而打造。

印度的手机整机和零部件关税政策给小米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除了手机整机,连零部件关税也大幅上调。

尽管小米的手机基本都在印度组装,但是主要零部件还是从中国进口的,2018年4月小米在印度举办了供应商投资峰会,表示希望自己的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在印度设厂。

2018年8月6日,小米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江西合力泰(Holitech)宣布将在印度建厂,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印度生产零部件。该公司计划在印度安达拉邦蒂鲁伯蒂市建设工厂开展制造业务。

合力泰宣布的投资金额为2亿美元,该工厂占地75英亩,将在未来三年雇佣6000名员工,这也是合力泰在中国以外的第一家工厂,同时也将成为印度第一家生产摄像头模组,薄膜晶体管,电容式触摸屏模块、FPC和指纹传感器的制造商。

当然,印度安达拉邦政府也给合力泰提供了税收,土地和电力等各种补贴,这和中国对制造业企业的做法简直如出一辙。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印度除了2018年2月的关税调整之外,而且还明确的在预算案例说明,在2018年开始对PCBA,摄像头模组,连接器提高关税,同时在2019年将进一步提升显示屏、触摸屏、保护玻璃、马达等零部件的进口关税,显然,这也必然会推动相关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进入印度投资建厂。

除了在印度规模最大的小米之外,中国主要的手机公司目前都已经在印度建立工厂,2016年年底,OPPO投资15亿元人民币(约合2.16亿美元)在印度北方邦的诺伊达(GreaterNoida)建设一座工业园,其中就包括一个制造工厂。

2017年12月,OPPO进一步在该地区投资22亿人民币新建工厂。

OPPO预计将建立110英亩的手机制造厂,包括工厂、办公楼、员工宿舍、餐厅和娱乐场地。估计该项目的成本为220亿卢比(约22.6亿人民币)。

作为OPPO的好基友,VIVO的手机工厂也设置在这里。目前VIVO在当地的工厂能月产100万台,年产量大约1200万台。

而OPPO的计划是达到月产量160万台,年产量2000万台,并且在接下来的3年内把产能扩大到每年5000万台。

不仅如此,根据2018年8月21日印度《经济时报》的消息,OPPO已经完成与国内主要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谈判,将在2019年在印度建立手机零部件工厂,同样建在大诺伊达工业区。

不过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工厂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3月,OPPO在诺伊达的工厂就发生了“传言中国经理撕掉印度国旗扔进垃圾桶”的事件,数百印度工人群起围堵工厂。

除了电子制造业外,印度的汽车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前五名是谁呢?中国、美国、日本、德国。

2004年,印度的汽车产量略低于118万辆,而韩国生产了312万辆。2016年印度汽车生产同比增长8.8%,当年印度汽车生产量449万辆,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由于印度通过推高汽车进口关税推进印度制造,预计印度汽车产量还会继续上升。原因为印度市场很大。

据日本《日经新闻》中文网站2018年1月12日报道,2017年印度新车销量达到401万辆,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四位。销量增长是主要国家中增速最快的。印度在2020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是全球前四大新车销售市场,新车销售量分别为2287万辆、1723万辆、523万辆、401万辆、3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5%、10%、3%,印度10%的增速显著超过其他主要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汽车制造并非全部外资,印度两大本土汽车品牌塔塔和马恒达均有相当规模的份额,并且由于市场不断扩大,两家本土公司的汽车产量也在不断增长。

以2017年1月~10月为例,印度市场新车销量前五名如下:

铃木销量123.03万辆,增长17.45%;

现代销量40.11万辆,增长5.49%;

本土品牌塔塔销量37.02万辆,增长3.84%

本土品牌马恒达销量32.99万辆,增长3.73%

丰田销量13.85万辆,增长14.4%

可见印度两大本土汽车品牌也是印度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印度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实际上印度的基础设施进步也很快,以最简单的发电量为例,2010年印度发电量是全球第五位,2012年印度还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可见其当时电力的短缺程度,随着近年来印度政府大规模的兴建新的发电站,印度电力短缺情况在不断缓解,印度发电量到2017年已经超过俄罗斯,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美。

我今年去了次印度新德里,发现即使在古尔冈这样的科技新城,一下雨,酒店依然会短暂的停电,而且感觉电力不足,空调一开着经常会跳闸,印度的炎热天气,没有空调简直是要命。但是我和在当地居住多年的中国人聊,都说停电情况比过去还是好多了。

国内公众目前对印度的大发展处于不太知情的态度,说起印度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火车外挂,恒河水之类,2010年我们这样想,2013年我们这样想,2018年了我们还是这么想,而印度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八年里面,印度经济总量已经从2010年的世界第9位,上升到2017年的世界第6位。而且和英国几乎不相上下,今年可以说肯定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

我们和印度人打交道,总有一种印度人不靠谱,印度人奇葩的感觉,但是这里面有很大成分是因为印度落后和贫穷带来的。

我五六年以前和一个印度的高管在新加坡见面,他说他想去商场看看,我说你是要买什么东西吗?他居然说想买个电视带回印度…..而且说的非常自然….

我完全震惊了,从新加坡买电视,然后坐国际航班带回印度?这还是个印度高管啊,简直颠覆了我的想象力,但是又一想,这是贫穷带来的印记。

印度人作为个体,只要受到良好教育,是非常优秀的。在美国的印度裔家庭收入是全美最高的,超过华裔,日裔,韩国裔。2018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冠军的美国队,有四个人是华裔,两个人是印度裔。

实际上在2018年奥数上面,个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印度裔学生,其中第一名是代表英国参赛,获得了仅有的两个满分之一。第三名是代表美国参赛。

有很多人说印度人只有在美国才混得好,比如硅谷的印度高管,因为去美国的都是印度的精英,事实上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很多大型公司,一样很多高管是印度人,在非洲和中东,都有为数不少的印度移民,而且在公司担任高层岗位。

在中国,只要是做过对外贸易时间比较长的人,100%都和印度人打过交道,而且印度人商务谈判能力,是让很多国人感到头痛的。

如果让我们列印度奇葩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我们可以列出洋洋洒洒一大堆,但是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承认:

1. 印度在快速进步。过去的八年,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中国,那么印度毫无疑问是经济发展最快最成功的国家,恐怕只有越南能与之一比。除了前面提到快速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制造产业,汽车产业,印度的制药业也发展的不错,在发展中国家里面属于一流水平了。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制造业同比实际增长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3.5%,这对印度的体量来说是惊人的数字,制造业占印度经济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2. 印度人的很多问题,还是其贫穷落后造成的。YouTube上有不少对印度街头年轻人关于种姓的采访,可以看看印度年轻人对种姓制度的态度,印度在法律层面已经废除种姓多年,我认为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虽然缓慢但是必将逐渐淡化。

今年上半年我去印度,直观感觉上仍然整体脏乱差,很多地方让我想起15年前,甚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在首都新德里附近郊区,农村,能发现很多自发形成的垃圾场,大片的垃圾就丢在那里。

但是也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报纸上能够看到印度电商snapdeal(印度淘宝)的整版广告,还能看到payTM(印度支付宝)的广告。

实际上我在街边的印度最常见的黄绿色三轮车上面,都看到了Paytm的标识。意思是车夫可以接受移动支付。我突然感觉我国一直引以为自豪的移动支付,例如路边小贩都可以微信转账,其实好像自豪程度可以稍微低一点,毕竟印度路边黝黑穿的脏兮兮的的三轮车司机现在也可以移动支付了。

我国还是要尽快搞出集成电路,搞出先进制药,搞出高端自主品牌汽车之类才好。

长期研究印度的学者毛克疾,今年去印度的时候晚上看电视,发现晚上的时候有不少电视频道在转播数学课和物理课之类,供全国的学生学习,可见其内心有向上的渴望,下图来自毛克疾。

印度这个国家,在我看来上限是比不过中国的,我始终认为印度人还是比中国人差了些东西,但是其体量在那里,如果其坚定的自我改革,即使人均只能达到中国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也将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我们假设以后中国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3万美元,印度达到1.5万美元,考虑到以后印度劳动人口超过中国,其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60%左右。

如果印度劳动生产率的上限只有中国人均的三分之一,也即是1万美元,由于劳动力数量将会大大超过我国,经济总量在我国40%~50%。

由于印度体量和规模,我国以后很难在经济实力上对其取得5:1,10:1这样的绝对优势,毕竟以后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际上在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印度经济总量为4.6:1。

而根据最新的数字,受到制造业带动,印度经济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高达8%,这个就超过我国6.8%的增速了,甚至比越南上半年7.08%的增速都要快,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增速第一位。

未来对印度,经济总量方面我国能够保持2:1,甚至3:1的优势,就算是不错了。

如何在未来面对经济体量庞大的印度,这也是我国将要面临的问题。

不管我们如何看不起印度,都要承认它在快速发展的事实,GDP数字可以造假,但是汽车的销量,摩托车销量,智能手机的销量,钢铁产量,进出口金额,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的繁荣,出国旅游人数上升这些数字是互相印证的。

韩国挤压了欧洲和日本的份额,但是前景上面临中国的竞争。韩国是过去的8年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韩国大量挤占了欧洲和日本公司的份额。

我们以最为典型的三星电子来看:

2010年度的三星电子总营业额为154.63万亿韩元;

2017年三星电子的销售额达到239.58万亿韩元,八年增长了54.95%;

当然更为惊人的是三星运营利润的增长,2010年三星电子的运营利润是17.52万亿韩元,2017年创下新高的53.65万亿韩元,是八年前的3.06倍。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0年全球手机制造商份额如下:

诺基亚28.9%,三星17.6%,LG 7.1%,Research in Motion 3% 苹果2.9%,索尼爱立信2.6%。显然诺基亚,RIM, 索尼爱立信等欧美日公司合计让出了超过30%的全球份额。

同样的还有半导体。以DRAM为例,根据DRAM eXchange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韩国三星(39.8%)+海力士(22.9%)。全球份额为62.7%,尔必达(13.5%)、美光科技公司(11.4%)、南亚(4.2%)位居三星电子和海力士之后,依次排第3至第5位。

而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三星占全球DRAM市场份额的47.5%,市场份额第二的SK海力士为26.7%,两大韩厂合计达到74.2%,第三的美光份额为19.4%。

可以看出日本尔必达破产退出,让出了13.5%的份额,而韩厂则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不只是份额上升,存储器这个市场本身也在迅速上升,成为集成电路中份额最高的产品,去年中国从韩国进口了463.48亿美元的存储器,同比增长51.3%。

同样的还有显示面板和手机零部件等等,三星和LG在各个领域实现了对日本产品的替代,最为典型的是三星为苹果大规模供货OLED手机屏幕,这让JDI公司很受伤,同样的还有高端的手机摄像头模组等等,LG innotek摄像头成为高端手机产品主要供货商,主要是冲击了日本的份额。

在汽车领域,韩国人在过去7年也有较大进步,现代起亚加起来在2010年的销量为570万辆,而2015年合计实现776万辆,受中韩关系造成的中国市场下来下滑影响,2017年下降为725万辆。

应该说尽管现代集团这几年发展不利,但是比起7年前的水平,无疑还是上了一个台阶,2017年比2010年销量增加的155万台,已经几乎是一个吉利+一个比亚迪了。

另外就是化学领域:

2009年和2016年的全球化工50强。2009年韩国仅有LG化学入围,排在全球第19位;而到2016年,不仅LG化学进步到全球第12位,还新入围了三家企业。包括乐天化学(24位),韩华化学(39位),SK创新(46位);

韩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产业结构和中国高度重合,面临着中国的强烈竞争。

我们经常说,中国制造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前面是发达国家的中高端产业竞争,后面是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产业转移。其实我觉得韩国也在面临这种,而且可能比我们更严峻,因为他们的后面紧追的是中国。

以三星为典型,最开始三星电子其实是以家电为主,今天三星的家电业务,仅有电视机还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三星电视销售全球。

但是总体而言,三星电子里面来自家电的利润目前仅有百分之几了。

同样的还有三星的消费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受到中国品牌的强烈冲击,下图是从2013年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三星,苹果和华为的全球市场份额对比,最高点那条曲线就是三星,可以看从2013年的顶点一路下滑。

现在三星主要依靠半导体,和设备解决方案包括原材料来提供利润,如果后面中国公司继续追上来呢?

当然韩国人不是毫无胜算,家电业中国搞了这么多年,在电视上还是无法和三星竞争,功能和智能手机我们也搞了15年以上,虽然蚕食了三星的份额,但是目前总体还是不如三星。

造船业和海工装备,尽管中国在订单的量上面超过韩国有些年了,但是总体造船业技术水平还是没有赶上韩国,尤其是高端船舶领域。

同样的还有汽车,从2001年开始算,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搞了快20年,同样也没有赶上韩国的水平。因此未来的竞争还是会很激烈,对韩国的替代不会那么快。

中美差距

最后就是中国和美国了,这里就不长篇大论了,就说几个数字:

2010年~2017年,全球经济增加的总量中,中国占全球42.63%,美国占全球31.72%。全球第三的印度只有6.47%,远远不能和中美比。

因此首先中美都在提高自己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同时继续拉大和全球其他国家的差距。其次中国在不断缩小和美国的差距。

当然由于中国在八年里面出现了刘易斯拐点,16岁~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到顶之后开始下降,2017年为90199万人,比上年减少了548万。所以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进步了,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发展中高端产业。

美国人在过去的八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继续下滑,但是总体幅度不大。2010年为12.2%,之后保持稳定了四五年,但从2015年~2017年,从12.1%下滑到了11.6%,特朗普想搞制造业回流,其背后的原因还是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占GDP比例在过去的20年呈现一直下滑的趋势。

上图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

其实我们看美国的制造业究竟强在哪里,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差距还在哪里,以后我们发展哪些产业美国人感觉最痛。

2017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里面的前八大产品:电脑和电子产品(16%)、化学产品(15%)、食品饮料烟酒(12%)、机动车及零配件(8%)、机器机械(7%)、合金产品(7%)、石化产品(5%)、其他交通设备(6%)

三个超过10%的大项:电脑和电子产品占16%,其实说白了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美国的集成电路工业为主的各种半导体和例如服务器等电子产品,这也是美国的基石。英特尔、AMD、德州仪器、高通等等。集成电路对美国到底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另外还有诸如惠普,戴尔服务器等等IT设备制造业。

化学产品,主要是制药业为核心,美帝执全球制药业技术之牛耳,辉瑞制药全球最大,还有默沙东,强生,艾伯维,安进等等。

食品饮料烟酒占12%,这个就不提了,我国主要是品牌方面没有出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旗下乐事),奥利奥,万宝路这样的世界级品牌。

接下来是5%~10%的五项:

石化产品(5%):全球化工十强的陶氏化学,杜邦,利安德巴赛尔工业等等;

机动车及零配件(8%):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及配套的零部件企业;

合成金属制造(7%):这个主要是金属加工,各种钢铁厂和金属冶炼厂,例如铝金属加工的全球前五的美铝等等;

机器机械(7%):各种生产设备,例如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应用材料lam research、

工程机械的卡特彼勒、农机和林业机械的约翰迪尔(世界五百强)、爱科集团、石油和天然气等开采设备的全球最大的制造商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等;

其他交通设备(6%):波音飞机等民航飞机,小型飞机制造,以及各种子系统,零部件制造业,摩托车,造船业等等;

可以说上面八大项是美国工业的核心,除了食品饮料烟酒和合金制造我国还能勉强一比之外,其他汽车,化工,机器机械三大项我国比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产品、制药业、民航客机为核心的交通设备制造,这三大项我国目前还只能远远看着美国的尾灯。

我国国民也能从日常新闻感受到和美国的差距。中兴事件让我们知道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差距,

《我不是药神》让我们知道了国内制药业这么弱。我们的C919还在试飞,ARJ21飞机搞了这么多年。2008年试飞,到2018年8月24日,中国商飞公司才刚刚交付了第6架ARJ21新支线飞机,离美国还差得远。

而从前景来说,每一项我们都是有种子选手和大公司,中美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看这些公司能不能做起来,做到世界一流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凯迪拉克联合腾讯公益,将你的爱心放大十倍

扫描图中二维码领取

「爱心加倍卡」

为你的爱心十倍加速

文章TAG: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智能2013年7月品牌智能手机排行手机排行排行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