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600捍卫南海,蛟龙600

600捍卫南海,蛟龙600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17:12:54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关于蛟龙600,你有什么说的?

这些天,蛟龙600水陆两用飞机在珠海成功首飞。网上对其赞美之词不断:世界最大水陆两用飞机;从海南可直飞曾母暗沙;震慑南海的利器;可带反舰导弹水上攻击之类。对以上说法,笔者大多数是赞同的。但还是认为有点故意夸大拔高之嫌。其实不少人的军事、科技知识其实非常有限,过于拔高某些新装备的性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舆论反弹。

就像当年蛟龙号下潜7000米水深,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后遇到马航MH370事件,就有人在网上大造舆论,说什么为何不派蛟龙号到印度洋去搜寻,不敢去就是性能造假云云。很多人根本搞不清大范围海底搜寻和定点深潜的区别。因此,现在若把蛟龙600说的无所不能,怕将来也有同样的舆论陷阱。水上飞机作战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海上气象条件,特别是浪高对起降的影响

即使像蛟龙600这种号称世界最大的水上飞机,浪高超过2米也不能正常起降。凡是对海洋环境熟悉的人都知道,大部分温带和亚热带的开阔洋面,浪高超过2米的日子,占全年的60%以上。至于西风带和其他有名的大浪区,浪高超过2米的天数,超过全年的80%!这一条就决定了水上飞机在全球大部分海域的使用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因此,这类飞机并不是随便找一块海面就能起降。说一个常识:凡是看到外洋的浪翻白花,就说明浪高已经超过了2米了。这个浪高蛟龙600已经不能强行起降。地球的海洋表面,是一个动力十足的能量系统,海洋有自己的强大能量,而且经常难以预测。即使洋面上无风,也会有浪产生,这就是涌浪。即俗话说的,无风三尺浪。而中国南海,就是世界有名的大浪区。

庞大的辽宁舰到南海,在大浪喷涌下都像一叶扁舟,致使舰载机飞行员在北方海域形成的起降习惯,要重新适应。接近7万吨的大舰都如此。仅凭一架小小的蛟龙600,就能降服南海的波涛?中国军队自然有明白人,若仅仅靠水陆两用飞机就能摆平南海,完成南沙岛礁的战备巡逻和日常补给,那还要花费数千亿人民币,大搞吹沙造陆,修建南沙大型海岛机场干什么?因为海军明白,再大的水上飞机,80%的时段,在南海根本不能使用!仅仅在我南海岛礁附近开辟固定的水上“跑道”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水上飞机具备一定的海上救援能力,但在夜间和大风浪下无法完成任务。现代海难,大多在夜间和极端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发生。专业救援直升机可以在8级以上风浪甚至是台风边缘临空救援海难遇险人员。水上飞机则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强行降落,也无法靠近遇难船只和人员,因为狂风大浪下,遇险船只可能把飞机本身撞碎!而落水的人员,往往是正常人体重的两倍以上,除非用救援直升机直接吊起来,否则还没拖上水上飞机,就会被一个涌浪拍的无影无踪!在蛟龙600之前,中国海军只有水轰5一种水陆两用飞机。

蛟龙600的出现,使得水轰五终于后继有人。笔者认为,蛟龙600批量装备后,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用途:1,远距离运输某些特殊武器或器材,或者气象条件允许下,救援远海遇险的我方飞行员或者其他人员。蛟龙600有最大4500公里的航程,因此可以从基地直飞2000公里的外海,在天候和降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向我方在远海的舰艇编队,迅速输送少量关键武器和物资,或带回急需紧急救治的受伤人员或病人。

因为直升机没有这么大的航程,在特殊条件下,蛟龙600可以显露一下。2,世界各国水陆两用飞机的最大用途,还是森林灭火。森林一旦起火,若地形复杂,用地面力量几乎无法扑灭。而蛟龙600这种飞机,可以一次性从就近的水库迅速吸水12吨,一旦投下超级水弹,立即熄灭数百平方米内的熊熊大火,这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做到的。

3,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黄岛油库大爆炸,地面消防人员伤亡惨重,仍然无法控制火势。水轰五在着火油罐上空投下水弹,压制效果立竿见影。现在中国沿海各大港口附近,已经建设了总量上亿吨的石油战略储备,从南到北,超级油罐星罗棋布,一旦面临严重火情或者遭受外敌的远程打击,用大型水上飞机投水弹灭火,几乎是唯一的压制、处置手段。

蛟龙-600之类的水上飞机能否装备航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蛟龙-600上不了航母。它可在海洋起降,无论在近海还是远洋,都可伴随航母左右,但非要叫它上舰,实在强其所难。这个53点几吨的大块头,按其尺寸,就不是为了航母所设计的,可以讲,想都没有想过。有人可能会举C-130曾经上舰的例,那只是实验而已,真要叫它也上舰,会变得非常碍事,影响到航母整体运作。

凡事一旦变得麻烦到不可想像,即会不加考虑。因此从没有想过上舰的蛟龙-600,如其尺寸和起降性能,均不符合上舰要求。如果非常配合航母作战,它最大的好处在于发挥医疗和补给作用。设想这样一架飞机,以其4500公里的大航程,500公里的时速,随时能来,在航母还没有配备舰载固定翼运输机的情况下,想想也实在是件幸福的事。

然而据个人的观察,蛟龙称呼改鲲龙以后,似乎没有如是考虑,它的作用仅仅在近海,充当反潜机很适用。当然,它在未来技术上成熟以后,究竟如何发展沿进,还值得进一步留意。具有漫长海岸线的我们,之所以倾心来打造如是一款两栖飞机,自多琢磨。来划一个重点,它是我们自己的,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想怎么用则可怎样用,踏上了军转民,民转军的康庄大道,定下决心,要在两栖飞机之路上发力,网友们称其为三型大飞机之一。

滑跃式航母起飞时战斗机无法挂满油是硬伤,那为什么不用水面起降飞机呢?如蛟龙600?

这个可以算是滑跃式航母的缺陷,但是不能全部武断的定义为硬伤。必要的时候,F35都得滑跃。航母的滑跃式起飞的确会导致起飞重量过大,影响飞机的油弹挂载,但这并非无法解决。实际作战中,如果舰载机执行的并不是最大飞行半径的任务,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满油满弹。以美国的F/A-18“大黄蜂”舰载机为例,它们执行对地、对海、对空攻击任务的飞行半径完全不一样。

对海可以打了就返航,对地需要高挂载以提高打击能力,对空则需要一定的滞空时间。弹带多了,肯定耗油。油带多了,其实也会浪费油。航母上的航空燃油都有库存定量,这东西直接关系到航母作战,就算美国人也不敢随意霍霍。上图,挂满炸弹的F/A-18,仅带两枚翼尖格斗弹,基本算是放弃空战能力了。故而即便能满油满弹起飞,多数情况下“大黄蜂”们也不会这样做,而是执行什么任务就做相应的挂载。

油料、弹药由飞行中队根据任务专门拟定。所以,除非特意去比较满油满弹起飞能力,滑跃式航母与弹射式航母的起飞性能并没有大到逆天。比较麻烦的是大型飞机的起飞,像预警机这类通过滑跃式甲板起飞很麻烦,很不安全。不过话说回来,航母甲板只要够长,飞机性能足够好,其实根本不需要弹射器或者滑跃甲板也能起飞。美国航母就是例子,它们绝大部分的舰载机都做过这种滑跑起飞试验,包括E-2预警机甚至C-130运输机。

早先二战的空气液力弹射器在喷气式战机出现后即告无用,英国人在1954年才成功制造出能用的蒸汽弹射器,随后美国人用了二三十年才真正实用化这种技术。故而美军舰载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强调“无弹射起飞”,即便有弹射器也一样。上面提到的C130就是美军60年代的例子,美军在CVA-59“福莱斯特号”航母上做了C-130无弹射起降试验。

他们通过不断的抛离压载物,以不断触舰复飞的方式测试出最大55吨的着舰重量,继而又把运输机拉到甲板最后端,用227米的滑跑让飞机飞了起来。一艘福莱斯特级甲板长331米,企业级甲板长为325米,尼米兹级为333米,不敢说绰绰有余,也算是十拿九稳。后来美国人没继续这么搞的原因是:嫌这东西太麻烦,影响到其它飞机的效率。

上图.美军后来还试验过火箭助推起飞,这项技术其实也完成了,只是人们认为对于一架能在土路上起飞的飞机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再继续努力的必要了。本质上这就是给涡桨机上喷气推力。对于甲板起飞的飞机来说,只要能起飞都好办,有加油机配合,油并不算是个什么事儿。通过伙伴加油机或其它地方调来的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为需要执行长程任务的战机补充燃油就行。

最大的问题是起飞效率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始终不愿撒手弹射器的原因。通过弹射器能快速的撒放出大量的机群,不需要为航速、风力发愁,不需要为滑跑机位烦心,更不需要过多的空中加油,依次让战机们排上队一个个射出去就行。你说,这种情况下哪里需要用什么水面起降战机呢?况且人们也没有真正研发出现代化的水面起降战机,这条科技树在二战结束后就已经熄灭了。

过去人们采用起落架浮筒和船型机身来解决飞机的水上漂浮能力,但现代战机可能吗?舰载机追求的毕竟是飞行性能与作战能力,为此人们又是研发DSI进气道又是研究隐形截面,东边搞矢量推进西边弄超音速巡航,你突然说为了水上降落,要造个大浮筒或船型机身,如此画风恐怕是太清奇了吧!有这功夫,不如像F35那样开发垂直起飞能力更靠谱。

上图.一架老式的水轰5起飞的场景。海上高速起飞最大的问题也不是防水,而是抗浪与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喷气式战机起飞速度较高,机体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撞到浪头,恐怕与撞上混凝土没什么区别。不要高看了飞机的海面起降能力,像蛟龙600这种大型专用水上飞机的抗浪能力也就2米多点。何况题主提到的蛟龙600也不是战斗机,它只是一架螺旋桨式的大型飞机,尺寸与一架波音737差不多,37米的长度39米的翼展,这能打仗吗?就算当预警机来用也很尴尬,都快追上E3预警机的尺寸了,比美军航母上的E2可大多了,E2虽然有25米的翼展,但是它机身才17米,机翼折叠完9米不到。

文章TAG:600蛟龙捍卫南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