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培育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机床再制造

培育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机床再制造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18:56:22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知道再制造发动机吗?

知道再制造发动机吗

感谢@再制造发动机专业团队 的邀请。我是 汽车Sight. 今天也来聊聊发动机的再制造,虽然本人从事的具体零部件不是发动机,但是也知道发动机再制造的事情。何为再制造从百度百科来看,再制造(Remanufacture)就是让旧的机器设备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它以旧的机器设备为毛坯,采用专门的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制造,而且重新制造出来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都不亚于原先的新品

从再制造的定义来看,它的主要目的是对旧的零部件,通过特殊的工艺和技术,使其生命周期继续延长。再制造的国家政策再制造的概念提出比较早,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9年1月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制化轨道。

2010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31日联合发文宣布,我国将以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大型废旧轮胎翻新。发动机再制造当前我所了解的国内大的主机厂响应国家政策都有自己或者合资公司进行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再制造工作。

以发动机为例,再制造以旧发动机为基本,在深入分析全寿命周期的理论基础上,对不同的部件执行不同的操作。有些部件进行更换,有些部件再次加工。而且还可以修复一些发动机已知的问题。再制造的发动机成本仅为全新发动机的30%到50%左右,据说性能是可以等同或者超越全新发动机的,并且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当前了解的情况是再制造的发动机主要用于售后服务,还没有用于正常量产使用。

再制造发动机的好坏取决于再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成本可以得到优化。鉴于再制造的初衷,再制造的对象集中于耐久零部件,一方面需要和车辆使用寿命相关,另一方面成本较高并且具备一定的循环使用的价值。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再制造目前在业内发展良好,本身价值较高而且零部件众多,有再制造的必要性。欢迎关注 汽车Sight. 。

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机床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机床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世界上最精密的机床零部件,例如丝杆导轨,轴承,刀具确实是手工刮研加工出来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有疑问?高精尖的数控机床,以及高精密的装备的精密度是怎么做出来?从我个人熟悉的工业机器人方面说一下。各类数控机床精度是如何确定的?我们经常能听到,五轴磨床,铣床,五轴加工中心,这种说法。这个5轴对应的是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杆,导轨,形成一个空间的运动结构。

由于加工中心内部,大部分是看不到的,所以不少人理解不了多轴的概念。下面用裸露在外面的可以看到的,机器人结构作为说明。这个图就比较直观的能看到,所谓的5轴是一个什么概念。三坐标结构:就是XYZ三轴,最后一轴直接接上一个工艺装置,例如点胶头,或者是锁螺丝装置。这是三坐标结构,三坐标是所有轴都是固定的结构。

四轴结构,是带有一个导轨,可以滑动的结构。例如上图5轴机器人中的最上面部分。这个可以滑动的部分,就是四轴相对三轴多出来的一轴。也有四轴是旋转轴。如下图五轴,6轴,又是在哪里呢?不管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都是关节型结构,也就是控制滑动的轨迹,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这类型的直线滑动,以及圆弧的动作,都是直线,或者旋转动作复合后呈现出来的。

(有学过高中物理,复合运动概念)接下来这就到了重点的地方了!计算一个机床的精度,一般有两种精度,一个叫绝对精度,一个叫重复定位精度。(1)绝对精度的含义,通俗理解就是:硬件层面,伺服精度,减速机精度,轴承传导精度,组装在一起后,点到点的测量得到的精度。你可以理解为,我指定机器人到坐标(0,1,1)点,最后机器人也向那个方向移动了。

但是测量结果是偏差了0.01mm。这就是绝对精度是0.01mm。绝对精度在应用中一般不常用,它主要是设备厂商自己出厂检测产品的时候使用。用来确定设备是否合格!在加工产品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的精度,其实是重复定位精度,也叫MTBS(有的地方有这个参数字样可以去看一下)。有没有企业会宣传绝对精度,这肯定是有的,但是绝对精度确实没法在工作中使用。

这种宣传多数是噱头。(2)重复定位精度,其实就是末端的执行机构,例如带有刀具的主轴,他在运行10000次中,平均到达目标点的误差。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不断工作的设备,各个轴都在运动,尤其是精雕机这种高速运动的机床。不断运动加工产品,他的精度怎么保证?单纯的依靠硬件的刚性来保证?所有的硬件都是会被磨损的。

那么怎么办?用算法进行纠偏!也就是用软件来做补偿,弥补在硬件运动中偏移的量。数控机床在算法层面,都是有一个坐标系的,同时带有编码器或者激光距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本身误差是很小的,并且精度非常高。这些设备在运行中,会实时的反馈位置,根据各关节传感器带来的位置测量,计算出最后主轴的实际位置与设定位置的差距,来进行算法纠偏。

也就是把硬件损耗,给弥补上。这就是在实际的数控机床上面,控制精度的方式。题主这里说的,如何加工出世界上最高精度的机床,以及机床零部件。其实片面的将绝对精度给方大了。这其实就是相当于上面上说的绝对精度概念。但是绝对精度在实际生产中不作为参考标准使用。正如我们说的,所有的零部件的绝对精度都是0.001mm,但是组装起来后,他一定就不是0.001mm。

这就是组装误差。当然还包括材料误差。组装后影响他们精度的原因,例如材料刚性。例如钢尺子,很直对吧,但是刚性底,如果放一个重物就会变形,就没有所谓的精度了。还有温度,也是影响材料刚性的关键。因此,用上面大量篇幅费力的讲精度的问题,就在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即使你做出绝对精度非常高的零部件,你不一定能做出高端的数控机床!但是没有超高精的零部件,肯定是没有高端数控机床的!最典型的产品,就是前两年,国内市场一直讨论的:工业机器人的减速机,中国一直无法生产。

全球的减速机都被日本两家企业垄断了。(现在可以生产了)机器人减速机组成部门,都是各类齿轮,轴承。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说,高精尖机床和高精尖的零部件这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了!工业生产是一个“往复”加工,不断调整的过程。第一台机床很粗糙,但是在加工了粗胚之后。这个粗胚可以是应用于机床的零部件。这个粗胚想要再进一步的提高绝对精度,在没有机床的情况,就需要手工的刮研。

手工刮研,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点一点的划去突出的部分,慢慢的找平。这个过程是一边刮,一边测量。看清楚了是一边刮,一边测量。不能一直刮,不然那就是在刨坑。这个过程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度,可以达到0.0025mm以上。工业中,一般将0.01mm叫做一个丝,这个0.0025mm,是一个丝的四分之一。刮研是提高我们最开始看到的机床的丝杆,导轨的主要手段。

这也就说回来了。手工是提高机床精度的唯一办法。这也就说没有手工刮研,就没有高端机床。高精尖机床,可以生产高精尖的东西,是因为在绝对精度的零部件组装后的基础上,还有代码的补偿功能。理论上重复定位精度可以无限接近绝对精度,但是有很大难度。这里也就拓展一下说,为什么中国数控机床做不到,超高端。问题之一也就处在算法工艺的积累上面,国内的数控系统还是处于中低端水平。

文章TAG:制造领军机床培育一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