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葛启发当选盐城市政协副主席,潘道津

葛启发当选盐城市政协副主席,潘道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17:19:44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烟台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烟台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山东烟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烟台与威海同为中国著名的“雪窝”,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1.王忠诚王忠诚,山东烟台人,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原院士,天坛医院原名誉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原所长。王忠诚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他带领中国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王忠诚在脑干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内肿瘤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和重大贡献,解决了一系列神经外科领域公认的世界难题。2.杨欣杨欣 ,演员 自从2001年加盟冯小刚工作室后,除了两部“冯氏贺岁剧”(《大腕》、《手机》)外,她已经参演了多部电视剧,先后在《少年宝亲王》《范府大院》《小镇来的俏妞》三部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张国立、恬妞、孙红雷、冯远征、张敏这些响当当的大明星合作。

3.董翠娜董翠娜,烟台市京剧团演员,1962年生于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旺远柳村。1976年考入山东烟台艺校,受教于宋燕玲、李美云、王筠青、方月珠等老师,1981年毕业分配到烟台京剧团。她于1984年拜京剧名家张君秋为师,是张派传人中优秀的一位。她的扮相端庄秀丽,表演朴实大方,唱工圆润华丽。擅演剧目有《望江亭》、《玉堂春》、《秦香莲》、《西厢记》以及新编剧目《甲午恨》等,另外,她还参加过多部张派名剧的音配像工作。

4.赵文瑄赵文瑄,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毕业于明志工业学院机械科,1992年,经导演李安发掘入行。1992年,参演首部电影《喜宴》入围199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96年,在电视剧《雷雨》中饰演周萍;1999年,参演电视剧《大明宫词》一人分饰张易之和薛绍。2005年凭借电视电影《随风而去》荣获第六届电影频道数字电影百合奖优秀男主角奖。

2007年主演电影《夜·明》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受注目男主角奖、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12年凭电影《辛亥革命》孙中山一角入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5.唐国强 唐国强,中国知名影视男演员、导演。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79年,因在《小花》中饰赵永生,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优秀男演员提名。

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后在《今夜星光灿烂》、《路漫漫》、《高山下的花环》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88年,参加拍摄《到莫斯科去》、《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开国领袖毛泽东》。1998年,出演《长征》,荣获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的称号。2003年,获第22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金鹰奖等。

2010年,主演献礼影片《建国大业》,饰演毛泽东。2013年主演电视剧《毛泽东》。6.徐岳徐岳,东汉东莱人(今莱州市人),是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徐岳搜集前人留下的大量数学资料,撰写出《数术记遗》、《算经要用》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学著作。《数术记遗》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14种计算方法,在这部书中,徐岳不仅在世界上第一次为珠算定名,而且还设计出珠算盘的样式,为后世珠算的研制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7.丘处机丘处机(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8.王懿荣甲骨文之父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

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王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撰有《汉石存目》、《古泉选》、《南北朝存石目》、《福山金石志》等。9.吴佩孚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10.杨朔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杨朔(1910—1968),字莹叔,蓬莱县城里人。当代著名作家。杨朔一生创作成就巨大,其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散文,充满革命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为建国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品。

11.杨子荣杨子荣(1917.1.28-1947.2.23),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县嵎岬河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

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31岁。12.迟浩田迟浩田,1929年7月生,山东招远人,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6月参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曾任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3.李登海李登海,男,1949年9月出生,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人,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14.张瑞敏张瑞敏,山东莱州人,全球著名企业家,创建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15.刘春红刘春红,1985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前中国女子举重队的队员。

2002年,入选国家队。2002年10月6日,釜山亚运会以262·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该级别冠军。2003年10月22日,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刘春红总成绩257.5公斤夺得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刘春红以总成绩275公斤夺得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刘春红以抓举128公斤、挺举158公斤和总成绩286公斤的优势成绩获得女子69公斤级冠军。

16.唐功红唐功红,1979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举重女运动员。唐功红199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2001年,唐功红在九运会上获得女子75公斤以上级金牌;2002年在亚运会上成功刷新女子75公斤以上级挺举世界纪录;2004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子75公斤以上级金牌,并打破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

宁夏马姓是不是很厉害?

烟台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宁夏是我国的回族自治区,民众自然以回族为主。而回族十三姓:纳、马、撒、哈、沙、赛、速、忽、闪、保、木、苏、郝中,马姓人口最多。历史上就有十个回回九个马的说法。马姓之所以成为回族第一大姓,主要是回族马姓起源非常丰富。回族通常有自己的教名,又称经名。在《古兰经》中提到的圣人的名字称,比如阿丹、伊德勒斯、努哈、呼德、撒力哈、大伍德、苏莱曼、伊利亚瑟、艾力叶色尔、则可人雅、叶哈雅、尔萨、穆罕默德等等。

而穆斯林大都会选择这些圣人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经名,也称祖名。其中取尊贵的圣名穆罕默德为经名者最多。而圣名在中国历史上又一名多译。于是就出现了马罕默德、马哈迈德、马哈马、马合麻、马哈木、马哈默等,而取这些经名的回族后裔,就以马为姓,因此马姓就越来越多了。还有一些带有M字名开头的经名,比如穆萨等,在翻译时也会被翻译为马沙,这些回族后裔也是以马为姓。

还有一些经名中带有马字的回族,后裔在取姓时也以马为姓,比如如乌马儿、亦思马因、哲马鲁丁、默里马合麻等。有些人即便祖名中没有马字,但是因为谐音的关系,也会取马为姓。比如吉雅漠低音中的漠字与马谐音。后裔便以马为姓。清亡以后,有些回族的达官显贵汉化后改姓为马,比如玛苏哈等,还有一些因各种原因而改为马姓的。回族中的马姓,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皇帝赐姓的。

比如明初太祖朱元璋就曾赐许多西域回回为马姓。马姓不仅在中国回族中所占比例较大,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甘马马占鳌清末民国时期,西北崛起了回族马氏三大家族,他们影响西北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就是甘肃的马占鳌家族、宁夏的马千龄家族以及青海的马海宴家族。后世称其为甘马、宁马、青马。说起这三大家族,他们都源自甘肃临夏西乡的漠泥沟。

在100多年前咸同年间的那场席卷整个西北的动乱中,身处西北的马氏三大家族凭借协助朝廷平叛而发迹,自此平步青云。甘肃临夏西乡漠泥沟从清末到民国,发生在西北乃至全国的一些重大事件中,都有这三大家族的身影。他们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和严密的治理手段;核心权力以血缘为纽带,采取父死子承、兄终弟继的封建传承方式;用人以甘肃临夏的马姓回族为主。

书写了民国时期西北的一段历史传奇。甘马马占鳌家族的统治范围主要在甘肃,清末三马中实力最强的就是马占鳌家族。马占鳌有三子,分别是老大马安良、老二马国良、老三马玉良。马占鳌去世后,其职位由老大马安良接任,甘马在第二代马安良手中得到壮大,参与镇压了清末的河湟起义,并在庚子国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清廷的重用。

此时的其他二马皆依附于甘马马占鳌家族。马安良墓武昌起义爆发后,陕西率先响应。当时的陕甘总督升允以及陕西巡抚长庚命马安良援陕,当时的马安良是甘肃新军第一标标统。马国良接到命令后积极响应,迅速扩军到6000余人,并亲率精兵配合当时的清军入陕平叛。当得知宣统皇帝退位后,马安良随即通电袁世凯承认共和,并率部驻守兰州。

袁世凯任命马安良为甘肃提督,任命其三子马廷勷为甘、凉道观察使,甘马马占鳌家族的势力在马安良这一代达到了巅峰。马安良家乡的拱北牌坊1917年,北洋政府任命马安良为河西护军使,在赴任途中突发疾病而病逝。甘马随着第二代马安良的去世,逐渐衰落。马安良共有八子,但有建树和影响力的不多。随着马安良三子马廷勷被冯玉祥诱杀于河南,四子马廷贤兵败远走他乡,甘马马占鳌家族在西北的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

马麒青马的第一代马海宴和第二代马麒起初都是依附于甘马的马占鳌家族。马海宴在没有步入官场之前,是行走于汉藏之间的一个脚户。在一次行商的途中,他凭借高超的武艺救过甘南嘉木样活佛一命,自此两家结缘。1912年8月,马麒得知西宁镇总兵一职空缺,此时的马海宴已经去世,马麒便找到甘南嘉木样活佛商议,活佛资助马麒金佛和黄金,马麒用这些资助贿赂了当时的甘肃都督,谋得了西宁镇总兵这个职位。

从此马麒脱离了甘马马安良,青马至此崛起。清末西宁马麒到西宁后,他不仅通过扩编,壮大自己的实力,还在军中安插亲信、兄弟、子侄等,逐渐控制了军队。并且成立智囊团,通过各种手段把势力从西宁扩展到整个青海。马麒到西宁后,一直到青海建省前的这段时间。青海名义上还是归甘肃管辖,但实际上已经成为马麒的统治的独立王国。

马海宴有子马麒和马麟,马麒任职西宁后,曾揭露英国企图把青海划入西藏的图谋,遂使得英国的阴谋没有得逞。这一贡献大幅提高了马麒在西北的声誉。马麟马麒病故后,其弟马麟接替了他职位,继续青海的统治。马麒有三子,分别是马步青、马步芳和马步瀛。在马麟主政青海期间,叔侄关系不合,矛盾日益加深。在侄子马步芳的不断威胁和排挤下,马麟最终退居河州(临夏)老家,其子马步荣、马步援也被马步芳排挤出青海军界。

随后马步芳排挤了哥哥马步青,独占西北军政大权,直到解放前夕。马步芳马步青兄弟宁马马千龄家族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宁夏地区。马千龄早年也是商人出身,在一次行商途中,救了蒙古的王爷夫妇,自此发达。马福祥马千龄有四子,其中长子马福禄和四子马福祥影响力较大。马福禄是武进士出身,在庚子国变时,他奋勇抵抗八国联军的入侵,最终殉国于北京正阳门下。

马福禄之子马鸿宾马福祥是武举出身,善文,曾任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以及青岛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传至于马鸿逵、侄马鸿宾、孙马敦静、侄孙马惇靖等时,军政活动曾达到过甘肃、青海、河南。山东、绥远等省,并长期控制宁夏军政大权。至1949年,马鸿逵逃台湾,马鸿宾率部起义,宁马在中国历史上握有武装势力达半个世纪之久。

青楼出身的民国女画家潘玉良因何出国且终生未归?

烟台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从古至今,中国顶级画家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五千年来似乎还没有著名的女画家名载史册。但是在民国历史上,号称“中国画魂”的女画家潘玉良,却因其出众的才华,以及独特的画风,成为与刘海粟、徐悲鸿等著名男性画家齐名的绘画大师。在2005年香港拍卖会上,她的画作《自画像》成交价是1021.8万元人民币。从2000年以来,她的画作屡次刷新拍卖纪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潘玉良的早年经历。潘玉良原名叫陈秀清。她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8岁起跟舅舅一起生活。13岁时,她被好吃懒做且负债累累的舅舅卖到了妓院。好在她发育较晚,而且长相普通,使得她没有遭受更多的凌辱。后来,她幸遇新任盐都潘赞化。潘赞化为人正派,在得知了潘玉良的遭遇以后,动了恻隐之心,为她赎身。

后来,二人日久生情,潘玉良改随夫姓,正式改名潘玉良。潘赞化发现了潘玉良的绘画天分,除了自己教她,还为她请了老师,教她文化课和绘画,送她去美院系统学习。后来还送她出国深造。1928年,潘玉良学成回国。但是在1937年到1977年她病逝,40年来,潘玉良一直都在法国生活。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潘玉良远涉重洋去了法国,又为什么终身未归呢?(加粗)有书君查了相关的资料,总结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世俗的偏见深深刺痛了潘玉良的心,使她产生了离开是非之地的想法。由于出身,人格被诋毁。早在上海美专求学时,一名女同学知道她曾做过妓女,就找到校长,以“誓不与妓女同校”为名要求退学。这让潘玉良感觉像是当众被人打了耳光一样,无地自容。后来,在潘玉良任教中央大学艺术系期间,一些同事也对她冷嘲热讽,用“凤凰死光光,野鸡称霸王”等语言对她进行诋毁。

但是,潘玉良也不是好惹的,有一次一个和她有过结的男老师借酒装疯,当面骂了她一句“婊子”,被潘玉良当场打了一个耳光。1928年潘玉良回国以后,由于名气大,她第二次被任命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的主任。第二年,南京中央艺术系的学长徐悲鸿聘请她为油画系的教授。可是,由于潘玉良的出身,她又遭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1932年,潘玉良举办了个人的第一次画展。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画叫《壮士》。画面上是一个肌肉发达的男子,正在奋力搬起一块巨石,而石头下面是一朵脆弱的小花,绽放着灿烂的笑脸。当时,日本在中国刚刚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而这个画作正好象征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因此,这幅画被一位有识之士以1000块大洋订购了。

没想到,在画展结束时,这幅画被人写上了“妓女对嫖客的颂歌”字样,而且潘玉良的所有作品都被人蓄意破坏了。这一次,让潘玉良很受打击。她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误解自己的画作,要这样无情地揭开自己心灵的伤疤,还要再狠狠地戳上一刀?这一次次的伤害,使得潘玉良逐生出逃离的想法。她想去一个没有人知道自己过去的地方,当然也不会再有人随意污辱、诋毁自己的地方。

由于偏见,才华被置疑。由于当时人们对女人有偏见,认为女人不可能画出这么好的作品来。于是他们认为潘玉良背后有“枪手”。潘玉良在上海举行第四次画展时,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就挑衅性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潘女士,听说你的这些画都是他人代笔,你每个月还向人家支付润笔费,是否确有此事呢?”全场顿时安静了,一些人好整以暇地等着看潘玉良的笑话。

潘玉良也不说话,她走到一个正在临摹她的画的学生面前,借过画板和油彩,对着玻璃开始画起自己的自画像来。刷刷刷几笔,几分钟就画好了一幅素描。潘玉良把画展示给记者们看,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代笔的谣言也不攻自破了。虽然这样,但是潘玉良回到驻地,压抑了许久的委屈的泪水还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哪里才能给自己一个平等、有尊严的生活环境呢?二、与潘赞化原配夫人的矛盾成了她远涉重洋的导火索。

其实当初遇到潘玉良的时候,潘赞化是有妻子的。但是二人日久生情,再者举目无亲的潘玉良也无处可去,在她的坚持下,还是不惜屈尊做小,只求陪伴在潘赞化身边。于是,由大名鼎鼎的陈独秀给他们做了证婚人。其实,潘赞化的老婆是知道潘玉良的存在的。当时,潘赞化去云南,参加蔡锷的护国军。后来,他还辗转各地做过中低级官僚。

潘赞化与住在上海的潘玉良也是聚少离多。而潘赞化的原配妻子住在老家安徽桐城。潘玉良为了接近三人之间距离,主动要求把潘赞化与原配生的儿子潘牟接到身边照顾。并且与潘牟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三人之间的短暂的平衡打破了。潘赞化投身革命,为抗战多方奔走宣传。由于丈夫不在身边,时局又很动乱,潘玉良只好回到潘赞化的老家,与原配夫人住在一起。

两方面的矛盾再次激化。此时的潘玉良实在忍无可忍,她只得离开中国,前往法国旅居。期间,因为两国文化的差异,她的画在法国并不是很受欢迎,因此,她的生活也是举步维艰。但是,她却将在法国卖画得的钱寄往国内,支持抗战。她还创作了画作,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累累罪行,得到了著名爱国文艺大师田汉先生的高度评价。三、复杂的时局及丈夫去世,又阻断了她回国的路。

抗战胜利以后,潘赞化的原配夫人已经去世,潘赞化孤身一人返回老家安徽桐城,做了一名中学老师。得到消息以后,潘玉良打算回国跟丈夫团聚。然而她还没有动身,内战就爆发了。身处异国他乡的潘玉良和潘赞化失去了联系,她也只好暂时停止了回国的计划。新中国成立以后,潘玉良和丈夫取得了联系。但是由于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抗美援朝,而潘玉良生活的法国也派军队参加了所谓的“联合国军”。

中法成了敌对国,外交关系暂时中断,潘玉良无法办理回国的手续。这件事就又搁置了下来。1959年,潘赞化病逝于安徽老家,潘玉良得到消息以后,悲痛欲绝。自此,在国内她没有一个亲人了。物是人非的中国,再也没有值得自己牵挂与回归的理由。可见,潘玉良出国不归,实在是迫于当时人们的世俗偏见:由于她的出身而鄙视她,由于她是女人而置疑她的才华。

这些,都给潘玉良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使得她有了逃离的想法。而她与潘赞化原配夫人的矛盾,则是迫使她离开祖国的直接原因。而后来,又由于抗日战争、内战、朝鲜战争等,潘玉良一次次失去了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的机会。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遗憾。而丈夫去世,也使她彻底断了回国的念头。心灰意冷的潘玉良选择继续在法国生活。在此后的几十年,她自称是“三不女人”:不谈恋爱;不加入外国国籍;不依附画廊拍卖作品。

此间,她全心创作,留下了4000多幅画作。1977年,82岁的潘玉良病逝于法国。临终之前,她交代给友人三个遗愿:为她换上一套旗袍,作为一个中国女人下葬;将潘赞化送给她的项链和怀表转交给潘家的后代;把她的作品带回祖国。友人按照她的嘱托,一一照办。他们把她的4000多幅作品交给了中国驻法大使馆。1984年,潘玉良的作品远涉重洋,回到了祖国。

潘玉良一生是不幸的,因为她小时候被卖到过妓院,而成为她一生的诟病。她因此饱受人们的非议与冷眼,甚至还有致命的伤害。而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一生的贵人:丈夫潘赞化。并且她的作品在她身后被世人所肯定,而她一心追求艺术的故事也始终被人们所牢记。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

冒死救了左宗棠一命的潘祖荫,最终人生命运如何

潘祖荫,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少棠、郑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是清代有名的书法家、藏书家。一、潘祖荫如何救得左宗棠咸丰九年(1859年),在骆秉章幕府做事的左宗棠,因与永州镇总兵樊燮发生纠纷,被樊燮上奏弹劾。咸丰帝接到折子后,立即批示:“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准予就地正法。”加之,左宗棠在骆秉章幕府,以幕僚的身份代为处理了许多军政要务,虽为战时特殊情况,但毕竟是违制之举。

如果真要追究起来,左宗棠只有死路一条。就在左宗棠面临杀身之祸之际,不少人站出冒险为他说话。有胡林翼、郭嵩焘、顾文彬、潘祖荫、肃顺等人。其中潘祖荫上疏咸丰帝,称:“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此天下所共见,而久在我圣明洞鉴中也。上年逆酋石达开回窜湖南,号称数十万。

以本省之饷,用本省之兵,不数月肃清四境。其时贼纵横数千里,皆在宗棠规画之中。设使易地而观,有溃裂不可收拾者。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宗棠为人,负性刚直,嫉恶如仇。湖南不肖之员,不遂其私,思有以中伤之,久矣。湖广总督官文惑于浮言,未免有引绳批根之处。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楚南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

”咸丰帝在接到上疏后,深受感动,然后征求大臣意见。肃顺说:“戡乱以来,湖南首当其冲,可不但能守住本土,且筹军备饷,外援四境,凡骆秉章之功,皆左宗棠之功。”然后咸丰帝不在追究左宗棠,而且左宗棠在皇帝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影响。其中“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之语,广为流传。左宗棠为感谢潘祖荫援救之恩,后来官至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后,每年冬天,都会送1000两“炭敬”给潘祖荫,成为京官中所收“炭敬”最多的一份。

另外,在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其幕僚袁保恒以700两银子收到西周大盂鼎献给左宗棠,左宗棠跟着转赠给潘祖荫;从此,西周大盂鼎一直被潘祖荫家收藏;解放后,潘家后人将鼎献给国家,现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二、潘祖荫的人生命运潘祖荫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潘世恩是乾隆时期状元,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子太傅,被称为“四朝元老”;叔祖潘世璜是乾隆时期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至补户部浙江司兼云南司行走;父亲潘曾绶道光时期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内阁诗读等。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其祖父潘世恩80大寿,道光帝恩赏潘祖荫为举人。咸丰二年(1852年),潘祖荫考中探花(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年),历任国史馆协修、候补侍读、实录馆纂修。咸丰四年(1854年),潘世恩在京逝世,咸丰帝分别赏其三个孙子潘祖同、潘祖荫、潘祖保给进士、翰林院侍读、举人,并恩准祖同、祖保同年分别参加殿试、会试。

咸丰六年(1856年),潘祖荫历任功臣馆纂修、会试同考官、侍读、咸安宫总裁、南书房行走、文渊阁校理,因捐备军饷赏戴花翎。咸丰七年(1857年),潘祖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入侵天津,潘祖荫上书请战,历任陕甘乡试正考官、国子监祭酒、侍读学士。咸丰九年(1859年),潘祖荫任大理寺少卿。

咸丰十年(1860年),潘祖荫上疏密保左宗棠,左宗棠被释疑保举曾国藩襄理军务。咸丰十一年(1861年),潘祖荫署宗人府丞;出任顺天乡试副考官,官任户部侍郎。同治元年(1862年),潘祖荫任光禄寺卿,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同年,潘祖荫以光禄寺卿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同治二年(1863年),潘祖荫任宗人府丞;疏请减江苏赋额,苏、松、太等获旨准减三分之一税额。

同治三年(1864年),潘祖荫在会议何桂清罪过时未列衔,由于上述原因,受牵连,遭部议受贬。后起用,补都察院左副御史、署理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同治四年(1865年),恭亲王被劾获谴,潘祖荫为其求情。而后,潘祖荫任礼部右侍郎。同治五年(1866年),潘祖荫任刑部右侍郎、左侍郎,补工部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

同治六年(1867年),授潘祖荫工部右侍郎,奉命赴盛京察看皇陵建筑。同治七年(1868年),潘祖荫署理吏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进呈《篆书说文》、《艺文备览》各四函,同治帝赐名文绮,任经筵讲官。同治八年(1869年),潘祖荫转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同治九年(1870年),潘祖荫署吏部右侍郎,因捐备军饷,赏正一品衔。

同治十年(1871年),潘祖荫任会试知贡举,武举会试副考官。同治十一年(1872年),赏头品顶戴。同治十二年(1873年),潘祖荫因随御驾谒东陵,丢失户部行印而革职留任;后任顺天乡试副考官,因偏袒中举的徐景春,被革任降二级调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特旨赏潘祖荫翰林院编修、南书房行走;而后,潘祖荫报效银两,复职留任;因进赋册为慈禧太后祝寿,得以候补侍郎。

光绪元年(1875年),潘祖荫授任大理寺卿。光绪二年(1876年),潘祖荫授任礼部右侍郎。光绪四年(1878年),潘祖荫调户部。光绪五年(1879年),潘祖荫任工部右侍郎,又调刑部;出任玉牒馆总裁,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三库事务。潘祖荫历任户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太子少保,刑部尚书等职。

此间,主事吴可读以死请为同治帝立嗣,潘祖荫奉命集议,与徐桐等申明议不建储。光绪六年(1880年),潘祖荫任国史馆总裁。偕惇亲王奕誴参预解决中俄新疆纠纷,与俄国交涉定约后,提出条陈,上奏善后五事:练兵、简器、开矿、造船、筹饷。光绪八年(1882年),潘祖荫任礼部尚书、军机大臣上行走,兵部尚书,江西学政。

光绪九年(1883年),丁父忧。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母忧,服阙。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署兵部尚书。光绪十二年(1886年),潘祖荫擢升工部尚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慈禧归政,光绪帝大婚,赏潘祖荫太子太保衔,并加二级。光绪十六年(1890年),以工部尚书出任会试主考官;同年,因积劳病故,享年61岁,赐谥号“文勤”,赠太子太傅。

又看了一遍《乔家大院》,发现疑点,乔致庸究竟何时接手的乔家的生意?具体如何?

历史上的乔致庸生于嘉庆23年(1818年),是乔家第三代掌门人乔全美的儿子,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来家里不靠他从商,所以专门培养他读书走入仕途,曾经考中过秀才,但是兄长亡故,只得弃文从商,少年接掌乔家家业。但由于战乱遗失等原因,并没有记录乔致庸究竟在哪一年曾经考中过秀才,是在什么情形下接手的家族生意。

这就给电视剧很大的发挥空间。电视剧里,乔致庸在咸丰2年(1852年)参加太原乡试考试,其实也就意味着他在道光年间,已经通过童子试了。正是在太原的这场考试,乔致庸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他的兄长乔致广因为包头的高粱霸盘生意失败 ,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后来直接死掉了。无奈之下,大奶奶和大掌柜私自做主,违背了乔致广的“贱卖高粱,不要告诉乔致庸,让他安心走仕途”遗言,通知乔致庸回来奔丧。

然后一步步逼着乔致庸接手家族烂摊子。这段剧情非常扣人心弦,乔家危如累卵;乔致庸心里还想着和江秀英你侬我侬;最终将科考龙门外卖花生的孙茂才、太原街头看戏的陆玉菡全裹进来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是咸丰2年,乔致庸接手的乔家生意。那这一年乔致庸应该34岁,这很显然就不是少年接掌家族生意了。34岁仍然未婚,也显得非常不合逻辑。

按照一般考中秀才考举人,而且还没结婚。以乔致庸的资质,应该在20岁出头,这似乎就更符合逻辑了。也就是说,如果乔致庸真参加过乡试,应该是在道光18年(1838年)左右,参加的太原乡试。但是《乔家大院》为什么要把时间轴的开端定在咸丰2年,把乔致庸的岁数刻意减了14岁呢?那是因为咸丰2年(1852年)恰恰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第2年。

而整个《乔家大院》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个大背景展开的。乔家陷入危机的根源也是源自于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茶路、丝路不通,无生意可做,他哥哥乔致广被逼无奈,争做高粱霸盘,中了邱家的计。乔致庸也是因为在考试前,发表了对时局、对山西商人的观点,得到朝廷负责监考的大员胡沅浦的赏识,为了后来南下武夷山开通茶路,在清朝控制的地盘,得到了胡沅浦的支持。

而且乔致庸接手家业后,遭遇土匪刘黑七敲诈。最后竟然劝说了刘黑七和他一起下江南贩茶,而刘黑七中途投了太平军。并且在后来太平军的地盘救了乔致庸。而乔致庸后来也是因为偷偷替刘黑七收尸,才被江雪瑛告了坐大牢,被朝廷敲诈了300万两剿匪银子,并且乔致庸被禁足山西,生意只能交给新的大掌柜潘为严。正是潘为严为了賺钱救乔致庸,才导致了乔家生意和朝廷的高度依存关系。

正因为如此,后来左宗棠收新疆,乔致庸才有实力借了250万两银子给左宗棠。也才导致了新疆收复后,乔致庸一个人跑京城跟朝廷要银子,被孙茂才给用计给关押起来。大奶奶为了就乔致庸,以至于丢了命。乔致庸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是在《乔家大院》里,始终保持着文人情怀。他与孙茂才的决裂;要朝廷还银子;痛斥潘为严发国难财;借钱给左宗棠;借钱给慈禧;不惜一切代价赈灾。

文章TAG:潘道盐城市政协启发当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