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物联网智库,MBA智库文档

物联网智库,MBA智库文档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23:16:40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智库,MBA智库文档

谢邀!很多人认为,物联网是智能家居,有的人认为是智能工业,有些人认为是智能硬件。其实,细分地说,基于电脑的服务叫做互联网;基于智能手机得分服务叫做移动互联网;基于所有智能终端的服务叫做物联网。所谓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相通的互联网,万物互联,时刻在线。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连相关。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它是互联网的应用延伸和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在物联网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显然,要想处理好这些信息,从而进行筛选、分析、数据挖掘等任务,单靠人是远远不够的。

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其固有的弊端又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包括现有的计算方式和软件能力也限制了信息的过滤能力。而人工智能的目标,就在于为人们提供能够有所超越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信息采集和应用的效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在未来有着无限广阔的应用空间,其影响力不会仅仅围绕单个个人用户,而是渗透着更大的范围,全面的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都还是基础性的。而如何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相连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影响会慢慢体现出来。通俗地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家中的各种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到一起,并有一个人工智能的管家全面控制,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让我们的生活更为舒适。

物联网发展趋势如何?

物联网智库,MBA智库文档

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可以分为几个层面。第一是从人类文明的大趋势来看。人类文明的两个标志,一是对能源的利用,一是对信息的驾驭。物联网在这里体现的就是:用更少的能源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预期人类在获得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使用数据的能力将大幅提升;在产业层面:性能更先进的能耗更少的专业化芯片研发和生产;各种观测、传感设备的海量需求;5G以及未来更适合更快数量级的连接能力建设;天文数字级的云计算能力,都是宏观趋势。

第二是从人类的底层需要来看。人类的所有理性思维、发明,以及科学的产生,都是人类试图摆脱肉体的生物局限。生物局限包括:看的不够清、要休息睡觉。所以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是感知性、间断性的。物联网通过去中心化的网络连接,把万物,包括人,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当中。而这个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时刻在线、凝视着从宏观宇宙到人类毛细血管健康指标的网络,彻底把人类从原有的生物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类组织范式中解放出来。

未来物联网发展怎么看?

物联网智库,MBA智库文档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工业物联网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运行分析一、产业规模分析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6023.3亿元,同比增长23.01%;2016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约为9420亿元,同比增长25.43%,2017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1860亿元,同比增长25.90%。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根据工信部的预测,2020年成熟时将启动万亿元级别的市场规模。2017年6月,工信部发文要求加快移动物联网基础设置建设,发展基于NB-IoT技术应用,要求2017年末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等主要城市。2020年,基站规模数达到150万个,实现NB-IoT网络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的深度覆盖。

图表:2013-2018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及增速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二、发展特征现状(1)生态体系逐渐完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努力下,中国形成了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电器运营、物联网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部署到机器。涌现出一批较强实力物联网领军企业,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2)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在物联网领域已经建成一批重点实验室,汇聚整合多行业、多领域的创新资源,基本覆盖了物联网技术创新各环节,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7872件。(3)行业应用领域加速突进通过试点示范物联网在交通、物流、环保、医疗保健、安防电力开始规模应用,在便利百姓生活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一重工建成了工业物联网平台,加快物联网技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4)产业集群优势不断突显中国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四大区域发展格局、无锡、杭州、重庆运用配套政策,以成为推动物联网发展重要基地,培育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显着,以无锡示范区为例,截至2016年拥有互联网企业近1300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三、产业发展形势国内物联网产业经过近十年发展,目前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物联网产业链现在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等具体细分领域。展望未来,物联网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伴随着国家政策加码,前瞻认为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继续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从产业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移动作为国内物联网产业的积极推动者,从运营商角度对物联网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预测,认为物联网发展将经过机器通信(M2M)、物联网及泛在网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还处于M2M的应用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来自GSM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中国物联网网络部署已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移动M2M连接数达到24920万,而世界连接数为55500万,中国占到世界总连接数近45%,占据全球物联网半壁江山,前瞻认为未来中国的物联网设备布局将会呈进一步加速状态。

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在物流、交通、建筑、医疗等行业信息化中,已出现物联网的雏形。在智能交通、物流、制造、能源等对智能化要求较高的领域,当前的信息化应用已处于物联网的初级阶段,相当于分散的、小规模的类似于“局域网”的局部的物联网形式。换句话说,当前物联网的应用仍是零散的,还远未形成规模,处于闭环状态。

目前已经出现的物联网形式有企业专用的无线传感网,有基于公众通信网络的M2M网络,还有RFID类的短距离识别网络;物联网的应用形式也很多,例如高速公路ETC收费、门票销售与检验,以及零售RFID/条形码、车辆调度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无线POS机系统、自动化生产系统以及各种物流管理和安防系统等。而且,应用的种类还在迅速增加。

图表:我国物联网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情况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从网络架构上来看,在业界物联网大致被公认为有三个层次,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则是内容应用层。三层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感知层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和五官;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具体描述如下。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四、产业模式创新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在物联网各领域中,M2M和车联网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内生动力,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率先突破方向。

“十二五”期间,中国M2M市场取得快速发展,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从M2M连接数看,中国M2M连接数在2010年仅为800万左右,至2015年已突破一亿,占全球总量的31%,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6%。一方面,面向行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资产管理、工业设备管理、电力、交通、金融、公共服务、安全监控等大规模需求为中国M2M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终端协议和平台方面的标准化为服务提供商实现业务发放、业务管理和海量终端管理提供保障,促进全球化服务发展,对M2M大规模发展也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基于中国物联网持续优化的发展环境,中国M2M连接数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车联网应用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速。近年来,全球汽车保有量以年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巨大的汽车市场以及人们对于舒适、智能、安全、低碳的驾驶体验诉求为车联网服务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同时,车联网领域的企业积极探索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第三方运营平台服务。

2015年,全国车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车联网渗透率逐渐提升,增速加快。2010年,全国车联网渗透率仅为4%,2015年预计达到9.3%。当前,物联网以泛在感知、精益控制、数据决策等能力要素集聚的形式向传统行业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加速渗透、多维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工业制造领域,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三一重工、徐州重工、中联重科等大型企业都通过采用传感技术和M2M等物联网技术,实现机械设备生产状况的实时感知。2016年2月,首批由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将有力推动物联网在工业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在农业领域,物联网应用有效推动大田耕种精准化、园艺种植智能化、畜禽养殖高效化,促进形成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态。

根据部分省市的统计测算,有效应用物联网系统可降低作物种植人员成本约50%,提高总体经济效益约10%;借助传感自调节实现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培育面向高端人群的高品质农产品,可使单位产品增值近10倍。在能源领域,物联网在数字油田和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行业巨头积极推进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平台,提升油气采、炼、储、输、供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已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建设,实现对各类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监视预警、分析诊断和评估预测;在用户层面,2015年全国智能电表安全量已达3.1亿,累计实现用电信息采集3.17亿户,较2010年提升5倍。在交通运输领域,物联网应用有效推动资源优化和效率提升。近几年来,中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在智能公交、电子车牌、交通疏导、交通信息发布等典型应用方面已经开展积极实践。

截至2014年底,中国ETC联网区域14个省份覆盖范围已达5.2万公里高速公路,用户规模达到909万,公路收费站拥堵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此外,中国已有5个示范机场依托RFID等技术,实现了航空运输行李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跟踪与精确化定位,使工人劳动强度降低20%,分拣效率提高15%以上。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工业物联网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物联网和5G有什么关联?

5g技术可以加速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因为4G网络的通讯能力大大限制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而5g则具备更强大的通讯和宽带能力,能够满足物联网的高速稳定,覆盖面广的需求。5g可以通过众多的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物流,车联网,等真正的落地实处。要实现上述诸多垂直行业应用,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通讯成为关键,5g不仅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超低的延迟驱动着物联网产业发展。

物联网会是下一个10年的风向吗?

《物联网多样化选择》众所知周,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应用市场,我们所熟悉的NB-IoT是得到政策支持的官方标准,而LoRa则更多地是来自市场的选择。在过去5年,LoRa标准在中国取得了高速增长,LoRa节点部署的增长近半由中国市场贡献。实际上,LoRa與NB-IoT的竞争,一直是业界热烈讨论话题。

大多数人认为,LoRa和NB-IoT共同发展是很好的事情,可以将窄带物联网的蛋糕越做越大。正如我们之前多次评论的那样,物联网产业在未来几年都将保持高速增长。不过,现实情况是,NB-IoT的成长速度并不快,对功耗、移动支持等方面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对于NB-IoT模块采购价的快速下降,可以理解为窄带物联网的部署成本包括硬件成本、能源成本、技术与方案研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除了模块降价,其他三个方面也需要进一步降下来。而与此同时,LoRa产业链的低功耗低成本值得骄傲,也是客户部署网络的重要原因。需求决定布局实际上,这几年窄带物联网应用需求爆发-标准体系集中涌现。经过几年的市场选择,一些标准逐渐悄无声息,目前风头正劲的-一是基于蜂窝网络的NB-IoT,二是基于非授权频段的LoRa。

应用走在最前面,应用是决定技术的根本,这是LoRa生态壮大的关键,不同的应用,要采取适合的技术。目前来看,我们中国的物联网发展是很快速的,但也需要理性布局,LoRa本身就是一种有利于物联网生态发展的方式。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积极广泛地部署LoRa网络,亚太及欧洲地区增长尤为显著。从2018年数据来看,全年分别增长了30%和50%0所有重点区域已制定了地区性规范,且地区数量仍在继续增长。

全球范围的话,运营商对LoRa的总的投资显著,有力证明了网络运营商对LoRa标准的长期使用承诺,以及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市场需求。实际上,LoRa生态系统的成长以及这一开放和具互操作性的标准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应用,因为这一技术是专注于物联网领域的第一网络标准,解决了传感器等产品的能耗问题,让产品更经济实惠oLoRa的开放生态系统和技术优势在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利用这些技术和生态系统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到构建全球LoRa连接所需要提供的基于云网络操作平台和网络交付服务,包括所需的工具,用于加载和管理拥有实现企业物联网应用所需规模和安全性的互联设备。之前我们就讨论过,物联网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社会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同时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oLoRa大大加快了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LoRa的服务商,其网络服务器兼具互操作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从对物联网的爱好者到全球企业的各类物联网使用者。这是需求、夫定布局的表现。广电系为LoRa加力换个角度来看,LoRa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运营商大力发展NB-IoT生态应用争抢物联网市场,后是征求意见稿差点要了LoRa的命。不过,从去年开始,LoRa的水逆好像过去了,不仅和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为自己的生态引入一大强援,而且还在广电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通过与阿里和广电系的合作.LoRa不仅拥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坐拥470-510MHz-700MHz等频谱资源的广电可为LoRa提供频谱支持,一定程度上解决LoRa的频谱困扰。对于广电系来说,在全国一张网尚未形成,SG建设还未开始的现实下,采用具有产业链成熟,建设成本低,应用生态丰富等特点的LoRa技术来实现“智慧广电”无疑是最佳选择。

尤其是在广电业务增长缓慢,物联网业务潜力巨大的情况下,广电正急迫的希望通过LoRa物联网技术来尽快建立“智慧广电”。在2018年的阿里云峰会上,北京歌华有线、东方明珠、华数传媒、四川广电网络与阿里云IoT联合宣布,在LoRa网络和物联网服务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将依托频谱资源、物联网全链路资源,快速、低成本地搭建物联网络。

在不久前的CCBN 2019期间,广电和阿里便发布“开拓者”计划。据悉,阿里云将联合广电系统共同打造“智能城市运营商”这一全新角色,未来承接城市的智能化运营。该计划将扶持100家“智能城市运营商”,通过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闪电交付,同时共享阿里生态为城市智能化提供丰富的方案,通过大数据实现运营商业化。

要知道,无论是广电,还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厂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选择LoRa除了看到物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外,也看到越来越完善的LoRa生态的潜力。在LoRa技术研发上,Semtech不断推出相矣解决方案,简化LoRa的物联网应用开发、部署和管理oSemtech还推出LoRa Cloud地理定位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地构建采用多模式定位功能(包括Wi-Fi-GNSS和基于LoRaWAN的地理定位)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而无需承担从头构建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开发复杂性,降低方案商与系统集成商的开发成本,并对解决方案的性能进行优化。

在更广义的生态链上,例如,阿里云IoT的“达尔文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包括平台、芯片和微基站在内的全链路生态服务,交付给企业一张自有可控的物联网,从而全面推动LoRa的覆盖与普及。在平台上,阿里云IoT在云端打造了三大物联网平台,构筑了一个“云上闭环”;开发者利用Link Platform上的基础能力,在Link Develop上完成一站式开发,并在Link Market上沉淀为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易,形成一个从开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

未来将持续打造云管边端一体化平台服务能力,与众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加速万物智联时代。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以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助力广电网络创新服务类型、扩展服务范围、转变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引领作用。写在最后:毫无疑问,目前LoRa正在发挥其低功耗、远距离、多节点、低成本、自组网等优势,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甚至可以说与NB-IoT在很多领域形成充分竞争。

而联通、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的加入,使得LoRa从一个个细分市场的应用,扩展到城市级大网的想象空间。所以,完善LoRa芯片和产业链的竞争力,就可以轻松地为物联网发展提供集成化的、低成本的、性能优化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LoRa虽然离普通用户有些距离,但值得关注。来源《新潮电子 2019年第6期》本文由龙源期刊网提供授权。

什么是物联网?怎样可以运作物联网?

谢邀。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 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通过以上可以了解,物联网有最基本的三层:1、感知层:利用各种传感器采集数据。2、传输层: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应用层)。3、应用层:将数据进行分析、存储、计算、分发等。那么如何运作物联网?我想题主应该是想问物联网如何真正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举几个例子:1、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定期灌溉或是按需灌溉;传感器采集现场温湿度、了解现场情况,如果发现湿度过低,会将信息反馈至服务器端,服务端接收后根据程序设置向淋喷系统下方指令一小时后进行一次灌溉,灌溉量是多少。2、智慧工厂,利用传感器采集现场设备生产信息,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等,发现异常后,及时控制设备开关,避免发生故障。

3、智能家居,家中电器设备全部联网后,房屋主人或是被授权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其开关,或是做好启用、停用机会。实际上,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场景已经物联网化,大到视频天网工程、小到门禁打卡,还有实时公交、水电煤远程抄表控制等等,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用到物联网技术。我头条号中有写一些关于物联网的图文基础知识,题主感兴趣可以去了解。

工业物联网是如何在工业企业中发挥作用的?

谢邀,工业物联网,英文是IIoT(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我们将通过两个方面来通俗的解释清楚工业互联网。一是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基本原理与基础技术;二是工业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一、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原理与基础技术在工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方面,如采购、库存管理、生产加工、设备维修维护、物流配送等等。

这其中所用到的技术可以简单的归集为三点,传感器、连接技术和物联网分析平台。1.传感器传感器是工业物联网的基础硬件,几乎全部底层数据都要从传感器收集。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车间气体采集器等。在传统工业流程中,很多底层数据需要依靠技术人员人工收集,数据与数据之间没有联动性,实际上,即使一些工业企业已经安装了传感器,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系统,在流程的关键节点还是依靠人工干预。

不只是工业物联网,整个物联网产业都是依靠传感器收集数据,这就类似于人脑需要感官器官来搜集数据一样。2.连接技术布置好了传感器,就要把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平台,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可供选择的技术成熟且多样。Wi-Fi、蓝牙、mesh网络、蜂窝网络、LPWAN技术,根据不同需求,可以搭配不同的无线连接方案。伴随5G的蓬勃发展,物联网技术在距离和带宽上的限制被进一步突破。

远程实时大量的计算需求得到满足。成本方面,相较于效率的大幅提高、节约的人力成本和减少的营业外支出,传统工业企业的物联网化改造是非常划算的。3.物联网数据分析平台布置了传感器,做好了连接。传统的技术人员就可以专注于数据分析工作,定制化中控平台会直接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整理,初次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企业会惊奇的发现,很多所谓的经验,不过是简单的数字规律。

应用AI技术的软件经过深度学习,可以创造性的解决新的问题,做出更加合理和可量化的决策。二、工业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易于理解的方面来展示工业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1.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在传统工业企业的车间,大型设备的维护主要依靠固定期限的检修,或者在出现故障设备时的维修、抢修,这都要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出判断和决策。

而应用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后,设备可以做到预测性维护,通过布置在关键零件上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软件系统会实时监控设备和零部件的运行状况,大幅减少突发故障和事故,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继而维护整条生产线的稳定高效运行。2.运输管理在传统工业企业的运输环节中,车队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事实上,传统工业中最难以应对的就是人与物的交互环节。

工业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车队管理。通过监控车身布置的传感器,后台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向驾驶员或车队管理者发送信号和警告,如系统故障、电池电量不足、发动机温度过热或需要维护等。通过视觉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还可以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等不安全行为,甚至精细化调节驾驶员的行为与偏好,从而提高燃油效率。

今年年初,在相关部委明确提及的“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中,工业物联网作为新基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企业层面,由于工业企业有着成熟的业务流程和相对集中的管理方式,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果可以直接的展现在企业管理者的财务报表上,因此相对其他产业,工业领域更愿意尝试和应用新兴的物联网技术。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与互联网、5G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物联网最简洁明了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其它的定义: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连接物联网域名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一句式”理解物联网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即物物相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泛在聚合全球范围内物联网的产业实践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何为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第一个实践方向被称作“智慧尘埃”,主张实现各类传感器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智能化功能的网络。第二个实践方向即是广为人知的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网,该方向主张通过物品物件的标识,强化物流及物流信息的管理,同时通过信息整合,形成智能信息挖掘。

第三个实践方向被称作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认为互联网造就了庞大的数据海洋,应通过对其中每个数据进行属性的精确标识,全面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这既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联网的使命所在。比较而言,“智慧尘埃”意义上的物联网属于工业总线的泛化。这样的产业实践自从机电一体化和工业信息化以来,实际上在工业生产中从未停止过,只是那时不叫物联网而是叫工业总线。

这种意义上的物联网将因传感技术、各类局域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依据其内在的科学技术规律,坚实而稳步地向前行进,并不会因为人为的一场运动而加快发展速度。RFID意义上的物联网,所依据的EPCglobal标准在推出时,即被定义为未来物联网的核心标准,但是该标准及其惟一的方法手段RFID电子标签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它难以真正指向物联网所提倡的智慧星球。

原因在于,物和物之间的联系所能告知人们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而物的状态与状态之间的联系,才能使人们真正挖掘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各种联系,从而获取新的认知,获取新的智慧。“泛在聚合”即是要实现互联网所造就的无所不在的浩瀚数据海洋,实现彼此相识意义上的聚合。这些数据既代表物,也代表物的状态,甚至代表人工定义的各类概念。

数据的“泛在聚合”,将能使人们极为方便的任意检索所需的各类数据,在各种数学分析模型的帮助下,不断挖掘这些数据所代表的事务之间普遍存在的复杂联系,从而实现人类对周边世界认知能力的革命性飞跃。物联网与互联网、5G的关系5G通信是物联网发展必不可少的通信技术。从物联网的运用层面看,目前的通信技术(4G通信)满足不了多点接入,一是通信速率低,二是抗干扰差。

5G的优势正好弥补了4G的缺陷,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方面实现铺平了道路。5g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快的网速。未来是一个物联网的时代,而5g网络能推动物联网时代更快地到来。5g网络具备更加强大的通讯和带宽能力,能够满足物联网应用高速稳定、覆盖面广等需求。使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工业以及智慧城市更快更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文章TAG:智库MBA文档联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