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10攻击机和苏,a10攻击机

10攻击机和苏,a10攻击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26:23 编辑:手机 手机版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空军再没有研制过专用攻击机,在随后爆发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空军因为缺乏能抗能打的近距离支援攻击机吃尽了苦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A-10攻击机的研发背景入手。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使用的主力攻击机为F-101、F-105战斗机以及A-1攻击机,上述战机不是飞得太快就是飞得太慢,飞得快的在战区上空停留时间过短,而且载荷有限;而飞得慢的螺旋桨攻击机A-1虽然能装、滞空时间也足够,其飞行速度是致命弱点,在战区上空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是简直是越军地面防空火力的活靶子,战后统计显示,美国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在越战中损失的A-1总数约260架,战损相当惨重。

美国为何不造A-10攻击机?

美国为何不造A10攻击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A-10攻击机的研发背景入手。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空军再没有研制过专用攻击机,然而在随后爆发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空军因为缺乏能抗能打的近距离支援攻击机吃尽了苦头。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使用的主力攻击机为F-101、F-105战斗机以及A-1攻击机,然而上述战机不是飞得太快就是飞得太慢,飞得快的在战区上空停留时间过短,而且载荷有限;而飞得慢的螺旋桨攻击机A-1虽然能装、滞空时间也足够,但是其飞行速度是致命弱点,在战区上空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是简直是越军地面防空火力的活靶子,战后统计显示,美国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在越战中损失的A-1总数约260架,战损相当惨重。

与此同时,北约在欧洲面临着苏联大规模地面装甲集群的严重威胁,而基于UH-1通用直升机研发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在面对苏联装甲集群的冲击时缺乏足够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能力,在吸取越战经验教训和苏联钢铁洪流冲击的双重背景之下,美国空军提出了研发一型滞空时间长、飞行速度适中、火力强大、具备一定防护能力、能够短距起降为北约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火力支援的专用攻击机,于是乎,被称为“疣猪”的A-10诞生了。

A-10攻击机为什么被称为“坦克的杀手”?

A10攻击机为什么被称为“坦克的杀手”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A-10研制的缘起说起。60年代,苏联的装甲部队开始逐渐展现出优势,为了加强对抗能力,1966 年,美国空军根据A-1攻击机在越战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 A-X 计划,以期取代前者。根据预先研究,空军为 A-X 飞机定义了几个目标:作战效能高、生存力强、简单、反应灵活,价格便宜,载弹量大,能在前线简易跑道上起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维护性,机动能力强。

1971年,美国空军选中了诺斯罗普公司的YA-9和费尔柴尔德公司的YA-10进入最后的PK。其中费尔柴尔德公司在研制 YA-10A 时,根据美国空军的要求将造价列为优先的设计取向。此外,其性能取向依次为:防护力、反装甲及对面状目标攻击力、目标搜索能力、短距起降、高出动率与低维修费用、地勤的便利、生产的便利。

1973年,美国空军最后选定费尔柴尔德公司为胜利者。可以说,从选型的时候开始,反坦克能力就是美国空军最核心的需求之一,也是费尔柴尔德公司在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性能和方向。那么,A-10的强大反坦克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就是那门30毫米GAU-8型7管加特林机炮,很多人也许关注了A-10能带哪些导弹,但却不知道,这门7管30毫米炮才是A-10真正的大杀器。

有研究者曾经开玩笑说过,A-10其实是围绕这GAU-8机炮来设计的。这门炮射速最高可达每分钟4200发,正常备弹750发,最大备弹可达1350发。这门炮的标准弹药排列是按照4:1的比例将PGU-14/B燃烧穿甲弹与PGU-13/B高爆燃烧弹(HEI)混合而成。PGU-14/B的弹头为贫铀弹头,不但穿甲能力不错,在1220米距离上能击穿55毫米厚的装甲,还能起到额外的附加燃烧的效果。

在1979年的一次测试中,A-10对模拟苏联T-55和T-62坦克的M47“巴顿”坦克进行了攻击,测试报告表示坦克遭受严重损坏,A-10只需11-27发弹药就能彻底击毁一辆坦克。在1200米距离上,A-10射出的炮弹有80%都能准确命中一个直径12米的圆圈内。除了这门重达1.8吨,占据A-10整个重量16%,甚至连前起落架的安装都要让路的“大家伙”之外,A-10还能携带多达7吨其他弹药,全机共有 11 个武器挂架。

可以携带包括炸弹、火箭弹、空地导弹在内的各种对地攻击武器,而且还可以使用复合挂架,大大增加挂弹数量,最多能携带28 颗 MK-82型227公斤炸弹。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曾经有2架A-10在一次出击任务中就摧毁了23辆伊拉克军的坦克,“坦克杀手”名副其实。而参战的所有144架A-10机群执行了将近8100架次任务,一共摧毁伊拉克超过900辆坦克、2000辆其他战斗车辆以及1200个火炮据点。

可能,中国能够造像美国一样的鱼鹰运输机和A-10攻击机吗?

如可能,中国能够造像美国一样的鱼鹰运输机和A10攻击机吗

”鱼鹰”倾转旋翼机是让我们口水流到脚面的好东西,但A-10攻击机白送我们也不会要。MV-22”鱼鹰“和A-10”疣猪“在军迷中都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关注度,但是就其对当前我们的价值而言,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无疑是更有价值的那一个。MV-22倾转旋翼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飞机既有直升机垂直起降的灵活性,在巡航时又具备固定翼飞机的载荷航程性能,大大拓展了任务能力。

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款武器,却经常被中国军迷吐槽乃至奚落,这源于MV-22在研制时和服役早期高发的事故率。由于机械结构复杂、飞控故障以及在悬停时的螺旋涡等问题,MV-22在早期事故频发。但是经过不断的改进优化,MV-22目前已经表现出超高的可靠性,并且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实战环境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装备数量达到300多架。

目前我国急需MV-22这样的倾转旋翼机,一是可以部署在075型两栖攻击舰上,可以大大提升登陆作战时的投送能力;二是在高原、山地区域的边境地区能够快速、有效提供运输能力,降低对前线机场的依赖。比如在近期的边境对峙事件中,如果使用MV-22,可以直接从乌鲁木齐运输数吨物资直接降落至加勒万河谷地带的我军营地,这种运输效率比汽车、铁路转运高了几十倍。

对于MV-22这种倾转旋翼机,我国也在进行技术探索,前些年航空工业部门还在航展上展示过”蓝鲸“倾转旋翼机,而且还是载荷航程能力能强的四发布局。但是在解决大推重比涡浆发动机和相关传动技术、飞控技术前,我们的倾转旋翼机一时半会还看不到影子。相比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MV-22倾转旋翼机,A-10攻击机在我国军迷心中有着更高的人气,也不乏研制装备兔版A-10的呼声。

A-10”疣猪“邪恶的造型、强大的30毫米7管巨根、高达7吨的载弹量以及强悍的抗揍能力,特别符合军迷的雄性审美。而且A-10在伊拉克、阿富汗实战中怼天怼地的优异表现也赢得军迷的赞许。但是A-10在美军中优异的发挥不代表它就符合我军的需求,毕竟A-10是在美军握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打打伊拉克、阿富汗这样毫无还手能力的废柴。

这种毫无空战能力、航电系统简陋、电子对抗约等于0的史前怪兽投入到高烈度的战争中,只能成为高性能战斗机和防空系统的靶子,我军是看不上的。实际上美国空军一直想让A-10退役,但是在军种斗争和治安战需求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捏着鼻子继续使用。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强击机/攻击机这种功能单一的机型已经被历史所淘汰。

A-10攻击机再遭美军“裁员”,曾经的装甲克星为何频遭“嫌弃”?

关键是谁在嫌弃A-10。A-10是帮陆军弟兄舔地用的,是极具美军特色的空中支援,美军弟兄一旦遭遇硬点子,第一时间就是趴下对着通讯一通鬼叫,对方一看压制住这帮东西,欢欣鼓舞发起总攻时,A-10疣猪大爷也就差不多到场了。虽然这是一款专业舔地的飞机,必需在拥有完全制空权的情况下,才能出动,不过在看得见的眼前,能跟美军抢到制空权的,还没出现。

嫌弃A-10当然也没问题,问题是你得给它找到功能替代装备,光借口A-10款式型号太老可不行,步兵弟兄那挺M2老太公都还在哗哗哗吐壳杀人呢,论老可轮不到小疣猪。现在坚持A-10应该退役的最强理由,是目前热点地区,很多游击武装也开始装备足够威胁A-10的对空武器,这对于美军追求零伤亡的政治正确损害太大。不过反对的意见就是淘汰可以,请给出更好的替代品!A-10的工作方式,优点就是可以快速赶场,近距离支援,陆军虽然还有陆航直升机,在快速反应和大装载量上,与固定翼飞机还是有差距,特别是快速反应这一点,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步兵呼叫空中支援,空援飞机保证在二十分钟到场,针对这一点,当时还是纸媒时代,就有各种帮弱势方设计的战术,基本就是快进快出,打了赶紧跑,这样在地形有利的预设阵地伏击一下美军,然后还是有机会在美军空中支援到来之前,跑掉或隐蔽起来。

结果到了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军的军事革新,讯息整合,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七分钟之内到达,那游击队还玩什么劲?从此以后,不带上制空武器,再去伏击美军,就得算敢死队了。美军的攻击力量中,空中打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此努力的整合好打击效率后,你不给替代装备就给A-10撤了,肯定不现实。实际上A-10裁剪并不是本身真有什么问题,而是受陆空两大系统军费争夺战的波及。

这款老飞机按说技术成熟,又是老产品,功用性也还足够使用,用起来性价比很高,维护成本低,结果就是因一再裁剪,数量少了,反而抬高维护成本,这是空军帮陆军设的一个恶性循环陷阱。美国陆军的回敬是A-10撤了也要抢更多拨款份额,准备自己立项研发替代品,目前的方向是战场支援无人机。这个方向是必然的,无论美军空陆之争结果如何,美国这样的国家,战场武器平台无人化已经是日程上的事。

被誉为“坦克杀手”的A-10攻击机,真能把坦克打成筛子吗?为什么?

很遗憾没找到A–10攻击机使用“火神航炮”攻击坦克的清晰画面,只能用F–15E战斗轰炸机的画面替代,F–15E使用的M61型6管20毫米航炮...它使用穿甲弹都能击穿坦克,那么A–10的GAU–8型7管30炮发射“贫铀弹”就更能击穿坦克了。M48坦克被M61航炮彻底的击毁了,从两张动图来看,空袭飞机需要从侧面去攻击坦克,这样才能击穿装甲,如果从正面攻击要想击穿坦克就不容易了。

坦克虽然全身披挂装甲,但是厚度是不一样的,除了车体正面装甲和炮塔正面装甲很厚之外(现代坦克这两处装甲,物理厚度都在600毫米以上)其它位置的装甲要相对的薄一些。苏制T–72坦克正面线形图,可以看到炮塔两侧的装甲很厚,而炮塔顶部和舱盖的装甲却较薄一些。这是T–72坦克尾部线形图,更加直观的看到炮塔顶部与两侧装甲厚度的薄厚对比。

那么,坦克的装甲厚度为何不一样呢?原因就是要减重,也就是说:该厚的地方要厚,不该厚的地方厚度要适中。如果坦克全身的装甲都是一个厚度,坦克重量至少要在100吨左右,要是这样以现有的1500马力发动机的功率,坦克最大公路行驶速度只有30公里!这种“蜗速”不但会严重的贻误战机,更严重的是不论铁路运输还是公路运输都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非常耗油、对行走系统、悬挂磨损非常严重...这就像一个300多斤的胖子走路都困难,还要求他奔跑,这对:心脏、血压、腿脚...都是考验。

T–80坦克的侧面线形图,也能看到炮塔顶部的装甲厚度对比于车体处的装甲,确实要薄一些。所以,坦克在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具体到坦克炮塔顶部装甲厚度通常都在35~40毫米,不能再厚了,过厚就会影响到坦克的重心稳定,乘组上下车开启舱门也不方便。也正是由于坦克炮塔顶部、侧面(悬挂部分厚度在60毫米左右)装甲要相对的薄一些,这就给了A–10攻击机有趁之机!它的GAU–8航炮使用“贫铀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的穿甲能力为70毫米的物理厚度,完全可以击穿坦克的炮塔顶甲、发动机室装甲和打穿侧面悬挂防护的“叶子板”并且打坏坦克的行走系统。

A–10攻击机的GAU–8航炮的炮弹和F–15战斗机M–61航炮弹的大小对比,右侧30毫米炮弹的体积已经超过了330ml的啤酒瓶!再使用“贫铀穿甲弹”也就成了非常毒辣的武器。通常来说,飞机攻击地面部队的装甲纵队或者单个目标,都采用背后或者侧面超低空突防的方式去攻击,正面袭击不但要面对敌方的火力主动拦截,对方装备的被动防护能力也很强,为了尽量在一次攻击就能消灭掉对方就必须要攻其弱点,而不是硬碰硬。

还有就是A–10攻击机在攻击地面部队的时候,尽量使用空地导弹、航弹、火箭弹...等航空弹药,这些弹药要比30毫米炮弹威力大很多!而且发射/投掷距离也较远,飞机的飞行高度在5000米就能发动攻击,这对于A–10本身的安全性是有较高保障的,而GBU–8航炮要想击毁目标就要低空飞行,在500米以下发动攻击才能有效的击穿坦克装甲车辆的装甲,但是500米以下发动攻击实在是太危险了!这个高度敌方的小口径速射高炮,比如:苏制ZSU–23–4,它当年在研制的时候就是应对北约战斗轰炸机低空突防的...还有各种型号的肩抗式防空导弹,这都是A–10要面对的低空威胁!搞不好自己反被击落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A–10都不使用航炮去实施攻击,而是用其它航空武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文章TAG:攻击机a1010攻击机和苏a10攻击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