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二战日本航空发动机,日本航空发动机水平

二战日本航空发动机,日本航空发动机水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2 14:13:05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第六代航空发动机,自适应可变循环发动机示意图。顶尖发动机远销各国,日本为何不怕技术泄密?中国专家道出实情!日本制造业在全球赫赫有名,尤其是前沿精密设备和高端仪器,日本掌握着领先世界的技术,如航空发动机领域,一度成为了世界各国研发的风向标,其顶尖发动机更是远销各国,但很多人却开始好奇,日本卖了这么多发动机,为何不怕技术泄密?中国专家道出实情,直言日本手段太高明。

因为大推力涡扇航空发动机具有体积小、油耗低、推力大、启动快、寿命长的优势,而且在维护保养方面更为方便。目前来说,在推力性能领域,美国的F-135航空发动机无疑傲视群雄,其推力高达18吨。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怎么样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怎么样

世界第四到第五,保守估计落后英美将近20年,但是雄心很大,目前全球唯一的全系列航发在研的国家。目前世界航发领域,美英航发第一集团地位难以撼动,美国普惠(PW:普拉特·惠特尼)、通用(GE:通用电气)和英国的罗罗(RR:罗尔斯·罗伊斯,又名劳斯莱斯)牢牢占据航发三甲的位置,难以撼动。同时这三家公司,加上由通用法国斯玛奈克出资组成的CFMI公司,罗罗 普惠 德国日本企业出资组成的IAE(国际航发公司),瓜分了世界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95%的市场。

第一排:通用电气、CFM公司、IAE公司。第二排:罗罗、普惠军用航发领域,普惠公司在F-22的F119-PW-100发动机以及F-35的F135系列发动机(注:罗罗在F135发动机项目占40%)是目前军用大推力发动机的王者。罗尔斯·罗伊斯的EJ200发动机也是属于中等推力的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水平,通用公司在军用航发领域稍微滞后,其最出色的作品是超级大黄蜂的F414-GE-400发动机,同样是推比10一级的中等推力航空发动机。

目前航发领域,技术水平最高的属F-35的F135发动机,其不仅仅是20吨的推力,更重要的是设计和制造工艺集合了普惠和罗罗的精华于一身,例如整体式叶盘、不再需要定期检测和使用寿命的健康管理系统,还有模块化设计,例如最近普惠就宣布可以在生产中更换三个模块将推力释放到21吨级,并且省5%的油。而在研项目上,罗罗通过兼并美国艾利逊发动机公司,组建罗罗北美公司,参与美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发,在美国空军实验室进行的代号为AETD的第六代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研究中,通用和罗罗北美公司一起为一组,跟普惠进行竞争。

第六代航空发动机,自适应可变循环发动机示意图。而在第二集团中,俄罗斯目前遥遥领先,其在去年年底,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四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产品30(izdeliye 30)发动机,这款大推力航空里发动机已经在苏-57上进行成功试飞。根据俄罗斯礼炮发动机工厂的介绍,该发动机巡航推力为11吨,加力最大推力18吨,压缩比为6.7,空气流量为21-23KG/S。

涡轮前的气温达到1950-2100K水平(F-22的F119发动机涡轮前温度为1970K,F-35的F135发动机涡轮前温度为2250K)。也可以说是达到了第四代航发的水准,成为第二个推出第四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产品30发动机而相比较之下,法国是我们唯一可以对付的对手,虽然法国在民用航空发动机以及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方面优势非常明显,但是法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其实并不怎么样。

法国当年与美国达成开放民用航空市场等协议,斯玛奈克公司跟通用电气公司出资组建GFM公司的时候,顺便获得了CFM-56的核心机技术,以此进行开发出M88发动机,但是M88发动机性能指标并不比同样核心机技术的F404发动机强多少,只不过整体更小更轻,顺便推力更小,为此法国现在是挤破脑汁想办法给M88增推,以平衡阵风升级后,体重增加带来的负面效果。

M88发动机而相比较下,我们当年通过偷偷拆发动机,偷偷借鉴CFM56核心机的结构,然后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三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涡扇-10“太行”发动机,期间过程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到现在终于实现了14吨最大推力,西方国家推比8一级,FADEC全权数字控制的太行B发动机(FWS-10B),跟欧美对比的话,相当于美国90年代中期的IPE92和2004年的F110-GE-132之间的水平,考虑到寿命方面跟其实在还是比不过,所以打折扣,20年差距还是有的。

从横向角度来讲,我们从90年代时期,撑死相当于西方国家60年代的航空发动机水平(斯贝MK202就是罗·罗在60年代中期研制的,而我们仿制的秦岭在90年代技术还远远达不到成熟)到现在缩短到20年,期间缩短的10年差距,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和辛苦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展航发的投入和决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大涵道比发动机、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中等推力发动机、小型航空发动机,全方位覆盖进行研发的国家。

美国在研的大多都是民用发动机,但是军用航发美国把研究重点放在下一代上面。而在未来,我们研制的重点,无疑是在涡扇-15“峨眉”和涡扇-17“岷山”之上,峨眉是属于第四代大推项目,为歼-20所配套,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计划是在2020年给歼-20装上,从2017年的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公开曝光涡扇-15的消息来看,该发动机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日本为什么造不出航空发动机?

日本为什么造不出航空发动机

日本作为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却在代表高技术领域的民航客机方面毫无建树,不仅让世人疑惑,还大大打击了日本国内的航空制造工业。作为曾经的航空大国,日本为何迟迟未能建立起自身的民航制造体系,专家已经指出了原因,日本受到外部内部的双重打击因此很难有所建树。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民航公司是波音和空客。波音还是依靠军方扶持的KC135加油机演变来的波音707才开始成为霸主。

空客则是在欧洲各国的鼎力支持下推出了A300系列以后才能与波音两足鼎立。这期间也有大量失败者,大量其他航空研发公司如麦道等都竞争失败被迫退出,日本则是受到复杂原因的干扰才显得民航客机方面一事无成。受到美国限制和监管的日本航空工业不仅难以得到外来援助,其本身的基础也被破坏只能重新开始。美国欧洲对日本防范有加,不仅利用波音737,A320等飞机占领了日本市场,还在技术转让和援助上遮遮掩掩,让日本一直难以获得有效的外界激励支持。

此外日本国内也是一直没有动力。由于拥有更成熟稳定的外来客机,日本航空公司没有产生对本国民航客机的兴趣。加上没有国内有效的资金支持,日本的航空研发部门一直对民航客机处在研究观望的阶段,离实际建造还差了好远。但是受到巴西ERJ系列飞机和庞巴迪CRJ客机成功的影响和刺激,日本也在逐步开始发展自身的MRJ支线飞机。

在大量采用西方设备以换取支持后,MRJ已经进入了实际建造和试飞阶段。就在这时又遭到了打击,MRJ客机订单锐减,反映出的是日本缺乏子系统控制能力,还是难以在客机方面成功。日本发展自身民航客机的经验教训也是别国应大力借鉴的。虽然面临诸多不顺,日本还是决定将国产客机项目推进下去,以此来成为其航空工业重新崛起的象征,在未来继续与其他国家展开高水平长时间的竞争。

日本航空工业差劲吗?为什么?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怎么样

感谢信任与邀请。日本在二战后,沦为美国附庸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日本经济也因此在西方市场对其开放的前提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位列发达国家之列。但是即然为人附庸,那么发展方向上必然受到美国限制,在航空航天方面同样如此。比如日本在五代机研发方面步履维艰、比如在无人机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比如在导弹方面的研发受到美国限制而成果寥寥。

然而,就此说日本航空工业就如何如何差到惨不忍睹了,却也不是客观评价。 据日本防卫省在2018年6月29日消息,日本已经交付了其第一台XF9-1发动机的原型机,这台发动机是日本为第五代战机研发的型号,按照其的说法,这台发动机的推力达到了15吨,推重比超过10,正常推力11吨。虽然这台发动机很可能仅仅是一个测试产品,但因此可以看出日本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研发能力。

而决定现代空军胜负的电子战能力方面,日本也是取得了很多成就。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的电子战机是以日本自己生产的机型为基础,包括前一代的C-1运输机就有相应的电子战型号。而且日本还在岐阜基地进行了一款新型的电子战机的试飞活动,这个机型是在川崎重工C-2战术运输机基础上研制而来。这次日本在C-2基础上进行改装的机型添加了许多电子天线,整个气动外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有了众多电子天线整流罩,这个说明其装备了许多大尺寸的电子设备。

光刻机和航空发动机哪个更难?

日本为什么造不出航空发动机

大家都知道高端光刻机和航空发动机是目前制造业当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几个产品,当前高端光刻机和航空发动机技术基本上只掌握在少数国家的手里。比如目前全球能够生产7纳米以上光刻机的只有荷兰ASML这一家公司,他们垄断了全球100%的高端光刻机市场,而民用高端航空发动机基本上也是被英国的罗罗和美国的GE、普惠给垄断。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我国每年对芯片以及客机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目前我们在高端光刻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跟全球顶尖技术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过去多年我国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光刻机以及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导致我国的高端光刻机以及航空发动机都只能依赖进口。但对于尖端技术依赖进口,这对我国制造业来说是非常被动的,一旦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了,我们很多产品都有可能陷入停滞的状态。

比如前段时间美国计划禁止GE向我国出口发动机,如果这个事情真的执行起来,那么我国的大飞机计划C919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设计方案有可能要推倒重来,好在美国后来又重新允许GE向我国出口发动机,C919才惊险过了这一关。看到这估计很多朋友都会有疑问,既然我国对芯片以及民用客机的需求量这么大,那为什么我国不加大力气去研究自己的高端光刻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呢?实际上并不是我国没有投入研发,过去几年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只是因为高端光刻机和航空发电机的技术难度太大,所以一直没有太明显的突破而已。

至于高端光刻机和航空发动机,哪个技术难度更大,我个人认为高端光刻机的难度会更大一些。无论是高端光刻机还是航空发动机,他们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旦这些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了,那么无论是高端光刻机还是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进展都会取得突破。而目前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难点就是材料,特别是涡轮盘和涡轮叶片材料,因为航空发动机的温度基本上都是在1000度以上,这么高的温度,很多材料一碰估计就融化了。

但是航空发动机它不是短期的运转,而是需要在高温、高压的复杂环境之下长时间、高速度的运转,而且还得反复使用。比如从中国到美国一趟飞机就要10个小时以上,想要确保发动机叶片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之内稳定的运转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普通的材料根本就不能拿来做航空发动机的叶片。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都是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镍基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

而这些合金材料的制造过程难度是非常复杂的,基本上都需要在真空环境之下进行熔炼,而且对材料的纯度要求非常高,一旦有杂质或者气体就会对材料产生影响,正因为冶炼难度非常大,所以目前真正具备制造高端合金材料的国家寥寥无几,这也是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技术难点。我们再来看一下高端光刻机的技术难点,目前高端光刻机的研发基本上都是遵循摩尔定律,每晋升一个台阶技术难度都空前加大,特别是当光刻机工艺超过10纳米的时候,其技术难度可以说是挑战人类的极限,因为当这个技术工艺小于10纳米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量子效应,对应的晶体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产品不良率也会相应的提高,所以目前全球真正能够研发10纳米以上高端光刻机的也就荷兰ASML一家。

而一台高端光刻机有数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的技术难度都是非常高的,其中难度最高的是光源以及镜头。我们以镜头为例,这个技术难度到底有多难呢?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假如光刻机的镜头面积相当于德国这么大,那么在整个镜头当中最高凸起的地方不能超过一厘米,大家自己想象一下,这个难度是多么的大。除了镜头之外,光源也是制约光刻机发展的一个技术难点,因为光刻机本身就是利用光来进行雕刻,这就必须有稳定而强大的光源设备。

但目前全球真正能提供高端光刻机光源和镜头的也就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总之,不论是高端光刻机还是航空发动机,他们技术难度都是非常大的,都是对人类的一种极限挑战,但从整体来说,我认为高端光刻机的技术难度会比航空发动机难度更大一些。因为航空发动机只要把材料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高端光刻机每过一段时间都要继续往前推进,而按照摩尔定律,越是往前推进,技术难度越来越大。

至于光刻机每进级一个台阶技术难度有多大,我们可以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目前一个原子的大小大概是0.1纳米,而目前ASML所生产的高端光刻机已经达到7纳米,相当于芯片线路只有70个原子大小,而未来随着光刻机技术的推进,这个线路大小有可能会缩小到20个原子,甚至是10个原子那么大,大家想想这个技术难度到底有多大。

韩国与日本之间,谁的航空工业更强一些?

他们都是二流水平,日本航空工业实力稍强一些,但韩国的发展后劲很大。有了F-35做榜样和歼-20的刺激,现在世界上什么阿猫阿狗国家都要研制第五代战斗机了。韩国的五代机已经顺利下线,过几天还有土耳其,等明年冈比亚的五代机也快出模型了。同理,在运-20的刺激下,现在世界上什么阿猫阿狗国家都要研制军用运输机了。

据“防务博客”网站5月12日报道称,韩国于近日公布了该国未来军用运输机的设计方案。据悉,在韩国航空航天工业集团(KAI)公布的视频中,这架运输机首次露面,外型与日本的C-2以及乌克兰的安-178大体相似。据介绍,该机未来还将是这款多任务用途飞机,除执行货物运输外,还将兼顾空中加油、武器投放、火箭发射等方面。

而就在上月9号,韩国五代机“KF-21”首架原型机正式下线,按照计划安排,首飞将在2022年举行,完成地面和空中飞行试验后,随即投入量产,装备韩国空军的同时,还将打入国际市场。韩国航空工业领域近期如此密集的举措,令人不仅惊讶,这个小国难道又想创造一次航空工业方面的“汉江奇迹”吗?韩国三军目前列装有30多架多用途飞机和70架运输机,军用运输机以美制C-130和西班牙CN-235为主。

前者最大载荷19吨,后者最大载荷6吨,均采用涡桨发动机,主要用来执行战术运输任务。按照韩国的画面来看,这款运输机也是主打战术运输任务的中型运输机,采用了悬臂式上单翼,T型尾翼结构的常规气动布局,机体呈流线型以及用于放置起降落架的鼓包。需要注意的是,该机的动力装置采用了2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而非涡桨发动机。

相较于涡桨发动机而言,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造价以及后期保障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其可靠性也很稳定,同时,又提升了飞行速度,可谓是两全其美,经济适用。而据韩国航天航空工业集团介绍,还将在未来把这款运输机打造成为一个空中通用平台,将其改造为空中加油机、空中预警机、反潜巡逻机、对地攻击机在内的多种机型。韩国航空工业领域的发展,从最初的引进到引进/自主并举,再到如今自主为先,引进为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就其自主化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要航空装备依赖引进,总体自主化水平不高。例如KF-21战斗机项目是由一百多家供应商组成的,KF-21实际上是西方航空产业链的一个货架产品的集成品。在研发第五代KF-21战斗机项目上,由于获得美国技术支持的承诺,看似发展的顺风顺水。实际上,韩国新一代战机项目从一开始就获得美国军火商的支持,洛马公司之前承诺为韩国战机项目提供17项及时支持,极大地降低韩国战机的研发技术风险。

二是具有较强的航空装备制造能力,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三是韩国政府大力扶持,从政策到资金倾囊相助,采取先易后难,逐一攻克的模式稳步推进。四是引进技术融合吸引后,反哺于装备推销国际市场,再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因而才创造了T-50高教机以及KT-1初教机出口多个国家的辉煌业绩。尽管成绩喜人,但韩国航空工业依旧存在致命伤,那就是没有掌握相关关键技术,不能独立进行生产,所以韩国还得看欧美国家的脸色行事。

军用运输机的研发制造,向来是充满巨大挑战,就其大型军用运输机而言,可谓是难如登天,举目放眼全世界,能独立研制出的国家寥寥无几。而中型运输机的研制工作,依旧不容小觑,如果没有一个实力强大,种类全面且完备的工业基础的话,对于相关国家而言,依旧是是寸步难行,困难重重。从飞机的总体设计和机体结构两方面来讲,就前者而言,从考虑经济适用性的角度出发,必须使飞机具有较好的升阻特性,选择合适的载荷量级,从后者而言,还得使飞机的机体结构具有高强度的特性。

此外,研制一款中型军用运输机,还对航空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用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在保证机体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的条件下,同时,还对其寿命和重量有着严苛的要求,可谓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再者,航电系统的制造技术也是一个难题,大量的电子线路,设备芯片,以及电子元器件集于一体,其研发与制造要求非常高。最后,就是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被誉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设计制造可谓是难如登天,同样,在此领域内能独占一席的国家屈指可数。

而反观韩国航空工业的现有能力和水平,想要完成以上几项核心技术,其难度可想而知,况且韩国从没有研制中型军用运输机的先例和相关经验,可谓是一片空白。即使说,韩国在现有两款运输机的基础上,将其技术消化吸收,再通过所谓的国际合作,接受来自欧美国家的支援,那么相对而言,其军用运输机的研制难度将会大幅度降低。换言之,包括应用材料,航电技术,动力系统等等都可以向欧美求购过来,但请问,核心技术可以买来吗?相关的试验数据和技术储备可以买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苏-35战斗机的发动机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与美国航发相比差距较大,但却是让我国口水流到脚面的好东西。苏35的发动机是AL-41-1S(117S),在俄罗斯“产品30”发动机成熟前,也是苏57的过渡动力选择,目前是俄罗斯性能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网络上有种声音认为我国从俄罗斯引进24架苏35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获得117S发动机技术,由此衍生出诸如“俄罗斯将出售给中国的苏35发动机关键部位全部焊死”的谣言。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117S作为俄罗斯目前最好的航发,确实有很多值得我国航发口学习的地方。117S发动机由著名的AL-31F发动机改进而来,主要的改进方向有3点:1、通过增大风扇直径、使用更先进的特种材料等方式提高了推力性能,117S的最大加力推力14.5吨(有种观点认为14.5的最大推力为应急状态推力,正常最大推力为14吨),较AL-31F的12.5吨提高了2吨。

推力的提升使得因加强机体结构而大幅增重的苏35在机动性能方面不仅与苏27相比没有下降,而且还有所提高。2、117S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装备了矢量喷管,具备矢量推力性能,而且117S具备FADEC功能,与飞控系统相联,使得苏35实现了飞-火-推一体的矢量推力性能,造就了苏35超强的机动能力。苏35综合机动能力仅次于F22,117S功不可没。

另外容笔者说一句,很多军迷朋友认为苏35的117S发动机使用的是可360度选装的3元矢量喷管,其实这是一个误会。117S的矢量喷管只能沿上图红线所示的倾斜轨迹偏转,仍然属于二元矢量喷管范围,与我国歼10B-TVC验证机上使用的可以360度旋转的3元矢量喷管不是一回事。3、提高了寿命和可靠性指标。寿命较低可靠性较差一直是苏/俄制航发的缺陷,苏27SK配套的AL-31F总寿命才900小时,首翻期仅300小时。

117S大幅提高了这个指标,据称总寿命达到4000小时(也有观点认为是2000小时),首翻期为1000小时,有了脱胎换骨的提高。综合来看,117S是一款性能先进的航发,也支撑苏35具备了超强的机动能力。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对比美国的航空发动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比如同样具备矢量推力性能的F119发动机,也就是F22使用的发动机。

与F119相比,117S无论在推力指标、推重比和寿命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处于下风。首先,从推力指标来看,最大军推是10.7吨VS8.8吨(F119在前,下同),最大加力推力是15.8吨VS14.5吨;其次,从推重比指标来比较时10.8VS7.7,差距非常大。F119逆天的性能再加上F22复杂的气动设计和先进的飞控,使得F22是机动性能最强的战斗机,超过苏35。

关于F22与苏35机动性能谁强的问题,很多毛机党不服,他们把苏35的各种超机动奉为圭臬,其实只要从网上多搜搜,F22做的超机动能力一样不少,而在1.5马赫以上区间,F22的机动性能甩苏35几条长安街。最后在寿命、可维护性和可靠性方面,F119的优势更大。F119的总寿命是8000小时,是117S的两倍,矢量喷管与发动机同寿,而117S的喷管寿命在1000小时上下,也就是说在发动机寿命期内要数次更换喷管。

当然,117S虽然与美国的航发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我们眼里,还是一个能让口水流到脚面的神奇。目前我国量产的最先进航发是涡扇10B发动机,虽然在推力指标上已经达到117S的水平,但是仍然不具备使用的矢量推力能力,限制了战机的机动能力。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量产型的歼20选择了与117S系出同门的99M1发动机,不但推力小了1吨(14.5吨VS13.5吨),而且没有矢量推力功能,限制了歼20的综合机动性能的提升。

日本公开的五代机航发真的达到了美军F22战机航发技术?

XF9-1涡扇发动机是日本IHI公司(石川岛播磨重工业)研制的一款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XF9-1涡扇发动机在基本结构上与美国F-22上使用的普·惠公司F119发动机相同,具有三级风扇、六级高压压气机、一级高压和一级低压涡轮,涡轮对转。发动机全长4.8米,风扇直径1米。涡轮进气温度2073.15K(约摄氏1800度)比F119的涡轮前进气温度高了100度。

XF9-1型涡扇发动机军用推力11吨,加力推力超过15吨。从设计指标上看基本上达到了F119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从工程进度上比F119至少落后二十年以上,至于能不能研制成功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XF9-1项目正式开始于2010年,并于2013年开始设计制造核心机,而设计制造压气机、低压涡轮、燃烧室、尾喷管等配套设备的工程也于2015年正式启动,经过4年的设计和制造,IHI于2017年6月研制成功XF9-1的核心机,并在2017年7月成功实现核心机点火。

目前处于验证机阶段,计划于2019年底进行首次验证机点火试车。可以说万里长征刚走完第一步,后面还要完成验证机试验以及原型机试验,以及各种试飞工作,然后小批量生产完成设计鉴定。即使一切顺利,距离研制成功至少也还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从历史上看,日本从未研制成功过战斗机使用的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如果能完成此型发动机的研制,有望成为继美俄中之后世界上第四个研制成功战斗机用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可谓巨大的技术突破。

都说航空发动机研发难,那么除五大常任理事国,还有那些国家能够自主制造类似斯贝发动机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

答案是没有。题主的问题,一个关键词是“自主”,而且排在制造前面。这就排除了日本、印度、瑞典。一个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排除了乌克兰。图一:2014年珠航展,发动机冒黑烟的歼31。今年可能换装先进中推。首先,自主设计是很难的一件事。中国搞涡扇发动机吃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弯路。中国第一型涡扇发动机,涡扇6从一开始就是个杯具。

涡扇6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用于装备歼9。后来的歼10也是这个路子,装备一台大推力发动机的轻型战斗机。在没有任何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设计经验的前提下,上马大推力发动机就是个错误。更可怕的是,指标定的巨高。当时最杰出的MK202斯贝,推重比不过5。而涡扇6一开始高是6,而后来的涡扇6改是7。从1964干到1983年,20年的时间都搞不定。

图二:中国第一台涡扇发动机。90年代,中国第一型中推用于为歼8换发,并装备超7,但是后来为大推让路下马。FWS-13算是中国第二次向中推的冲击。但即使是现在,中国如果不参考美国F404和俄罗斯RD33两型发动机。仍然不可能这么快量产,也不可能出现增推型。目前中国正在研制新的先进中推,可能用于枭龙和歼31换发。

其次,日本没有搞过中推,只搞过用于P-1上用的小推。印度的卡佛里中推,搞了很长时间,中国吃的苦印度一样没少吃。只有一样区别,印度倒没想过一步登天,在0经验值的前提下,搞个世界最先进的大推。但是印度也是一变再变,指标不断拔高,从对标F404到对标F414,指标上的变化除了让项目不可控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只要卡佛里没有量产装机,就不能说印度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图三:歼9战斗机原计划装备涡扇6瑞典制造的RM8和RM12都是美国帮着弄的,没有“自主”这两个字。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被称为动力沙皇,产品线中有重型涡扇、小推和涡轴。是没有中推这一项的。马达西奇现在穷得已经准备远嫁中国,在没有资金没有项目牵引的情况下,上马一型中推是不可能的事情。

顶尖发动机远销各国,日本为何不怕技术泄密?中国专家道出实情!日本制造业在全球赫赫有名,尤其是前沿精密设备和高端仪器,日本掌握着领先世界的技术,如航空发动机领域,一度成为了世界各国研发的风向标,其顶尖发动机更是远销各国,但很多人却开始好奇,日本卖了这么多发动机,为何不怕技术泄密?中国专家道出实情,直言日本手段太高明。

文章TAG:航空发动机日本二战水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