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科普迫击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迫击炮原理

科普迫击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迫击炮原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2 18:25:01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迫击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迫击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图注:典型的迫击炮发射场景,前膛装弹,炮弹靠重力下降,触底后引信被击发,从而射出炮弹大多数人印象中,所谓火炮,通常都是后膛装弹,然后拉动火绳,击发炮弹出膛的。但是,在迫击炮这里,情况却完全被颠倒过来,迫击炮的发射过程比较有趣,发射时炮管以一定的仰角支起来固定住,再将炮弹从炮口填进去,炮弹在重力作用下,以自由落体运动跌落到炮管底部,接着,神奇的现象就发生了,一声炸响,炮弹从炮管内飞出,奔目标落去。

它是前膛装弹,而且也没有拉绳击发这个动作,显然很另类。其实,大家看到的迫击炮发射过程迥异于大多数身管火炮只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现象,迫击炮和榴弹炮、加农炮这类身管火炮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凡属于火炮这个范畴,简单来讲,都得点燃火药,产生高压气体,推动弹丸飞出炮管,炮弹再靠惯性飞向目标。无论榴弹炮、加农炮,还是迫击炮,都是如此。

迫击炮和榴弹炮、加农炮这些同类伙伴相比,形态小巧玲珑,于是人们便想到了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实现炮弹的击发,即在迫击炮管内的底部设计有击发针,迫击炮弹不大,一人单手就可以手持,从炮口装入,靠重力作用在炮管内自行坠落,最后炮弹底部发射药上的引信刚好“坐”在击发针上,从而激活引信引爆发射药,炮管内迅速产生的气体推动炮弹反弹出来,飞出膛外。

炮弹落地爆炸的原理是什么?

炮弹落地爆炸的原理是什么

小时候的一种玩具——小炸弹。用过的子弹壳,距底部大约1cm处拦腰锯断,取一段金属丝,在中间弯一个小圈。收集一些含锡的废品,如牙膏皮之类,剪成小块,放入铁勺中。在炉火上加热,将锡熔化,然后将熔化的锡倒入锯好的子弹壳中。趁锡还没凝固,将弯好得金属圈插入子弹壳中的锡中,小圈露在外面,等锡凝固后,金属丝就与锡连在一起。

等锡温度降低到常温,在金属圈上可系上一些红布条。然后,一手拿着子弹壳,一手拉动红布条,不需多大的力就能将圆柱形锡块从子弹壳中拉出来。怎么玩呢?还要准备一种东西,我们这里叫“炮子”,就是田径运动会上用的发令枪中用的那种东西。将“炮子”放入子弹壳中,将浇铸好的锡金属圆柱插入子弹壳中,用手抓着红布条的末端,用力向空中抛出。

“小炸弹”如炮弹出膛一样,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最后落向地面。因为重心的原因加上红布条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小炸弹”斜向上飞行时,子弹壳在上红布条在下,斜向下飞行时子弹壳在下红布条在上,落地时正好子弹壳先着地。子弹壳受到地面的阻碍停止运动,锡圆柱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于是,挤压“炮子”,使“炮子”爆炸,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急剧膨胀,将锡圆柱体推向空中。

整个过程还经历了多次的能量转化,用手将“小炸弹”抛出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小炸弹”的动能,“小炸弹”斜向上飞行过程中,“小炸弹”的动能转化为“小炸弹”的重力势能,“小炸弹”斜向下飞行过程中,“小炸弹”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炸弹”的动能,“小炸弹”撞击地面的过程中,“小炸弹”的动能转化为“炮子”的内能,“炮子”爆炸,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燃气将锡金属柱推出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金属柱的动能,金属柱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为什么有些迫击炮要拉绳击发?

为什么有些迫击炮要拉绳击发

兔哥回答。迫击炮的发射原理。是从炮口位置装弹,利用炮弹自由落体的惯性,炮筒的底部有固定的撞针,迫击炮弹底座内装入发射药管,类似散弹枪的子弹,药管底部和子弹一样,有底火,撞针撞击下落的迫击炮弹底火,使发射药爆燃,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使迫击炮弹射出炮管,沿设立的角度作高抛物线运动,直到落地,引信引爆炸药,靠弹片杀伤人员,炸毁建筑物,碉堡等等目标。

迫击炮的高抛物线弹道是它最大的特点,所有炮弹中弹道最高抛弯曲的。因此可以对隐蔽物后的目标进行杀伤。如山的背面,建筑物的背面的目标。迫击炮的缺点是射程近,炮弹哑火时,习惯性的继续装弹,造成重复装弹,导致炸膛事故。“2016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再哈萨克斯坦举办事比赛时,就发生了迫击炮炸膛事故,安哥拉代表队有人重伤,9人轻伤。

事后分析,可能为重复装填造成的。这是迫击炮主要的事故原因,占整个事故的80%以上。现代迫击炮针对以上两点缺点采取了改进措施。如,针对射程近,采取再迫击炮尾管外加装药包(缠绕在尾管上),增大膛压,从而提高射程。第二个通常采用三种方法解决。一是机械式(俄罗斯等国),二是光电式(美国),三是电磁式(中国)。

无论哪种方式都不是很理想,战场什么情况都会出现。装弹迫击炮,采用了拉绳子击发的方式。后装填迫击炮最早是用在大口径迫击炮上,如,160,240毫米口径。因为这些迫击炮炮管长,高,炮弹重,如160炮弹重达41公斤多,这么重根本就无法从高高的炮口装弹,于是采用了从炮尾装弹,然后放下炮尾,锁死,炮尾管里的撞针被击发机械代替,在击发机上栓一条绳子,一拉就击发了,炮弹就射出。

后来这个技术拓展到了小口径的迫击炮上,如82毫米等等,后装填迫击炮能有效解决迫击炮重复装弹的情况,防止炸膛事故的发生。缺点是射速慢。随着车载迫击炮的入役,也是采用后装填式。优点是再保持迫击炮高弹道的同时,由解决了重复装弹的情况,防止炸膛事故。为了解决射速慢的问题,开发出了自动后装填功能,可实现快速连续的射击。

迫击炮和榴弹炮的炮弹能否通用,内部结构有什么区别?

谢邀!迫击炮和榴弹炮的用途和使用场景有很大区别,因此二者形态上差别很大。由于内弹道学是很复杂的学科,哪怕都是迫击炮,都是榴弹炮的情况下,不同型号的弹丸也很难在同一门炮上通用,除非是专门研发的迫榴炮,弹药也是专门为这门炮设计的。我们还是看看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弹药都有啥区别吧。我国的120mm轮式自行迫榴炮。

迫榴炮作为一个新品种,出现的时间不长,是苏联人发明的迫击炮迫击炮,一般是步兵支援武器,属于营连级火力,射程较近,通常在500m-5km;射角可达45~85度,弹道非常弯曲,因此适合任何地形下的作战,只要提供有效的情报就可以射击,不存在射界上的盲区。迫击炮和榴弹炮射界和射程的区别由于着角非常大,它的杀伤半径的分布更加均匀,因此有效杀伤面积更大,不像榴弹炮那样是一个蝶形区域:由于着角大,迫击炮爆炸形状近似为一个圆形,而榴弹炮爆炸后的形状为一个蝴蝶形:由于绝大多数迫击炮使用的是低膛压的滑膛炮(也有极少数的线膛迫击炮,比如法国MO RT-61),因此炮弹可以做的薄皮大馅,比同口径的榴弹炮装药比大得多。

比如我国生产的160mm重型迫击炮,装药7.8kg,而152加榴炮的装药是5.86kg,口径只大了8mm,装药整整差出2kg。除此之外,它与榴弹炮弹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形状呈纺锤体的流线型,这是为了在尾部安装弹翼,所以后半部分无法像榴弹那样做成一个圆柱形。迫击炮的炮弹本身并不包含发射药,而榴弹炮有部分炮弹采用的是定装弹,弹丸已经包含了弹体和发射药。

迫击炮的发射药是一个个小药包或者药环套在尾管上,早期也有将药包固定在尾翼上的。通过选择药包的数量和发射角,就可以灵活迫击炮的调整射程。其实这也是现代榴弹炮模块化装药的一个思路来源。迫击炮的底火也和榴弹炮不同,它的药管是一个类似霰弹枪弹壳一类的东西,在炮弹从炮口装填,自由落体后与炮管底部的击针碰撞打火引燃药管内的速燃药,速燃药最终通过尾管上的开孔引燃发射药实现发射。

迫击炮的基本结构(我国的120迫)60迫,药包是夹在尾翼上的通过选择药环数量就可以灵活调整射程迫击炮尾管上的开孔,起到传火道的作用除此之外,迫击炮的引信和榴弹炮的引信虽然都属于P.D(Point Detonating)引信,但是内部构造也有很大区别。从外观上看,迫击炮多了一个插销,这个插销相当于一个外部的保险。

在发射前需要拔除插销,拆下保护帽,而榴弹炮的引信不存在这个插销。由于榴弹使用线膛炮发射,弹体会随膛线高速旋转,因此某些榴弹炮弹的保险机构里还会有一地道离心保险。总的来说,榴弹炮弹的引信保险机构更多,解除所需的惯性力也更大。而迫击炮由于本身发射膛压不高,保险的接触惯性力不能做的太大。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那就是一旦迫击炮出现了臭弹,工兵要非常小心的倾斜迫击炮口,让炮弹一点一点滑出来,就是怕内部的保险因为冲击力而解除。

不过需要说明一点,美系迫击炮弹引信和苏系(中系)迫击炮弹引信虽然都有这个铁丝保险销,但是原理完全不同。苏系和我国迫击炮上的插销主要是为了固定保护帽用的,而美国的迫击炮弹已经没有保护帽,它的铁丝插销类于手雷的保险销。美国二战时期的榴弹炮引信和迫击炮弹引信,外观最大区别就是迫击炮引信多了一个插销榴弹炮榴弹炮的弹丸是一个锥体 圆柱的复合形状,这一点与迫击炮有很大不同。

因为几乎所有的榴弹,都是使用线膛炮发射的,因此可以旋转稳定,不需要迫击炮那样的尾翼稳定。榴弹的弹体厚度要更厚一些,这是因为发射瞬间过载较大,弹体需要足够的强度,所以装药比不如迫击炮弹。此外榴弹炮的弹带在定心部后面,靠近尾部的位置,一般使用铜质的弹带;而迫击炮则偏向使用尼龙弹带,由于迫击炮形状的限制,弹带位置一般在居中的位置。

中小口径的榴弹炮,一般使用的是定装炮弹,即弹丸和药筒固定在一起;大口径榴弹炮则一般使用分装药。更先进一些的榴弹炮甚至可以使用模块化装药,这个也是从迫击炮那里借鉴来的思路。美国105mm榴弹炮,重量轻可以使用定装药苏制D-30火炮使用的122mm榴弹,使用分装弹先进的榴弹炮系统可以使用模块化装药,选择药包数量来调整射程,比如我国的PLZ-45。

《拯救大兵瑞恩》中把迫击炮弹当手榴弹用,现实中可行吗?

《拯救大兵瑞恩》中把迫击炮弹当手榴弹用,现实中可行吗?不仅中国观众提出质疑,就连美国本土观众也表示难以信服,尽管这一段看哭了许多人。一些观众感觉情节失真,好端端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作品,瞬间跌落“抗德神剧”的谷底。一片质疑、反对的声音里甚至包括许多二战老兵,他们对此评价道:“不可思议,我们没见过、更没扔过,这样做太危险了。

”导演斯蒂芬的团队迅速拿出史料证明,二战时确实有人这样干过,而且不止一例!比如冲绳战役中的博福特T.安德森(Beauford T. Anderson),安德森中士还因此获得了国会勋章。许多朋友都知道二战时一些美国大兵是文盲,甚至他们的征兵广告被制作成动画片。但安德森中士不是,他不仅有学历,而且还是个小业主,像时下许多年轻人一样自己创业当老板,1942年10月安德森应征入伍。

1945年4月1日,一个星期天早晨,这一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美军第96师第381步兵团——“死眼”空降在冲绳岛西海岸,这里距离日本本土仅有340英里。381兵团战绩彪炳,曾在光复菲律宾战役中一战成名,而安德森本人恰恰是这个团的迫击炮手!博福特T.安德森出生于1922年7月6日,这一年他也不过23岁。

由于没有可用的侧翼路线,这一次美军的战法十分单一,只能从天而降直插日军心脏。尽管那里的日军早已严阵以待,全部武装到牙齿。安德森很清楚,这场战役必定由密集的火力和近距离战斗组成,进度以码为单位。在冲过一片开阔地之后,安德森还有足够的精力和勇气救助了自己的两名战友,将他们背到安全地带提供急救,直到安全离开,这也是他后来获得勋章的功绩之一。

夜幕降临后,381团进攻马奇纳托防线外围时遇到了阻力,在卡卡祖岭陷入四面重围。安德森和他的战友们被逼进一块坟地,大家伙又冷又饿,基本弹尽粮绝。更为糟糕的是,熟悉地形的日本鬼子借着夜色四面包抄上来,电光火石中,密集的炮弹像雨点一样压过来,比白天任何一场战役都要攻势猛烈。安德森命令战友们躲在一片坟茔之间,他负责主要火力,虽然当时他手中只有一支M1卡宾枪和几枚数量少得可怜的手榴弹。

在扔光所有手榴弹之后,安德森整个人陷入疲惫与绝望。恰在此时,“啪”身边掉落一枚哑火的迫击炮弹,他几乎是想也没想,抓起炮弹反扔回去,当场炸死几个日本鬼子。这给了安德森灵感。他迅速摸黑找到小分队,并且要来了一箱长度60公分的迫击炮弹,安德森抽出一枚,拆除撞针,猛地在岩石上磕一下,再急忙扔出。因为M2迫击炮弹使用的是触发式引信,必须要在坚硬的东西上撞击一下才能投掷,不然就是扔过去一块废铁。

据他的战友事后回忆——安德森是以美式橄榄球的雄姿,将炮弹投到对面阵地上。很快,前方是一片刺眼的闪光和一阵阵巨大的爆炸声,夹杂着日军的鬼哭狼嚎。安德森在投掷迫击炮弹的同时,还端起卡宾枪进行扫射。这场小规模战斗很快结束。黎明时分,经过清点,安德森一共投掷了14枚迫击炮弹!干掉了25名日军士兵!天亮后,安德森不顾右臂流血不止的伤口,拒绝撤离阵地,并且不顾部下的阻止,一意孤行再次独自出发,这次他是去找连长报告敌人已撤退。

在安德森及时的情报帮助下,美军用大炮歼灭了日军残余进攻。基于安德森在卡卡祖岭战斗中的出色表现,他获得了荣誉勋章。96步兵团中仅有五人获得这一殊荣。而且,他是威斯康星州幸存的最后一名士兵。安德森晚年之后与夫人隐居乡下,以养牛为生,直至1996年11月7日以74岁高龄去世。他的左邻右舍都不晓得他的过去,但每每遇到熟人谈起过往、尤其是他将迫击炮弹当手榴弹投掷的光辉事迹时,安德森往往淡然一笑:“那有什么?在那种情势下,你总得做点什么吧?”(全文完)。

迫击炮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炮弹往炮管一放就能发射出去?

迫击炮的设计原理和发射都不复杂,迫击炮的优势就是简单可靠,弹道弯曲,可以做到隔山打牛。迫击炮的使用非常简单,其发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题目所说的,从炮口将炮弹放进去就自动发射了;一种是尾部装弹,采用板击式发射,大口径迫击炮都是后一种发射方式,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只所以迫击炮弹从炮口放进去后就自动发射了,和迫击炮的发射方式有关系,严谨的说与炮弹和发射管构造有关系。

先说说迫击炮的炮弹构造:迫击炮的炮弹有弹头引信,弹体,和尾管以及尾管弹翅组成(参考下图),迫击炮弹的尾管就是一个连接弹体的空腔管,尾管后部是弹翅(弹翼)。发射时,首先要将发射药管(也叫基本药管)塞进迫击炮弹的尾管内,发射药管就是一个类似军用信号弹,或者是霰弹枪子弹的圆柱形发射药柱,通常是用纸管做成的,底部有铜质底管,和子弹弹壳后半部类似,有底火(起爆药),有发射药,只所以采取纸质的,是避免发射时造成留膛。

迫击炮发射时,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发射药管会随炮弹一起喷出炮管,不会出现发射药管留膛现象。下面说说迫击炮的炮管构造:迫击炮的炮管就是一个金属管子,底部有一个撞针,这个撞针就是用来撞击迫击炮弹底部发射药管底火的。当然,还有限制炮弹的限位器,减少后座力的缓冲器,或者是弹簧。其发射原理是这样的:将迫击炮架好后,利用瞄准仪测出发射角,迫击炮多数是间接瞄准,看不到目标,利用坐标,仰俯角来结算出射击诸元,45度角为最大射程,发射角越大射程越近。

将炮弹从迫击炮口装入炮管,炮弹自由落体下坠,炮弹发射药管底火与迫击炮管底部撞针接触,撞针撞击迫击炮弹底火,使起爆药(俗称炮子)发火,火焰沿着导火孔引燃发射药,火药气体迅速形成高压并从尾管上的许多泄压孔喷出,在迫击炮弹尾管周围形成高压气体压力区,巨大的火药气体压力迫使炮弹向膛口运动,直至推出炮口,射向目标。

迫击炮有两种炮管,一种是线膛,一种是滑膛,其中以滑膛居多。迫击炮弹有尾翅,也就是炮弹尾翼,能够起到稳定炮弹的作用,并且可以赋予炮弹陀螺效应,保持射击精确度。迫击炮弹为了增加射程,除了发射药管(基本药管),还可以在炮弹尾管弹翼上面部位加装附加药包,附加药包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塑性药包。后膛装填的迫击炮采用扳机式发射方式,射速慢,以上就是迫击炮的发射原理。

文章TAG:迫击炮原理科普结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