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华为智能眼镜,GENTLE MONSTER华为智能眼镜双击镜腿有什么功能

华为智能眼镜,GENTLE MONSTER华为智能眼镜双击镜腿有什么功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2 13:45:20 编辑:手机知识 手机版

1,GENTLE MONSTER华为智能眼镜双击镜腿有什么功能

双击镜腿可以播放音乐、接听电话、呼叫语音助手;比如播放和暂停音乐,你只需要手指轻轻敲击镜腿两下即可,来电话也是,敲击两下镜腿就可以接听。不过,需要先使用和智能眼镜配套的EYEWEAR APP开启双击功能,在APP里,你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重新设置两侧的操控功能,让快捷操作变得更加顺手。

华为智能眼镜,GENTLE MONSTER华为智能眼镜双击镜腿有什么功能

2,华为智能眼镜功能

上述问题将由我为大家进行解答。华为智能眼镜功能如下:
  

  1、2019年2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曝光了华为一项“眼镜架”专利,该专利描述了一款相对实惠的AR头显装置。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眼镜不同,华为这款智能眼镜是通过将特定的智能手表与眼镜架组合,从而实现AR等智能眼镜功能,而眼镜架本身并未配备摄像头、显示屏或麦克风。

  

  2、两者组合之后,可以将智能手表上的摄像头朝外,用于记录用户活动、AR等。另外镜架中用专用的适配器和镜子,用户可以将手表显示的内容投射在眼镜上。

华为智能眼镜,GENTLE MONSTER华为智能眼镜双击镜腿有什么功能

3,华为智能眼镜戴起来感觉怎么样?

感觉还是不错的,基本上一般常用的功能都可以体验的到,录音录像看视频都是可以的。因为也没有体验过其他的产品,没有对比性,所以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你先下载一个可以播放vr的app,然后打开app后,根据app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就行了。前提手机必须有陀螺仪功能才能使用vr眼睛。我之前就是这样使用的。

华为智能眼镜,GENTLE MONSTER华为智能眼镜双击镜腿有什么功能

4,眼镜店软件有什么功能?

眼镜店软件具体功能可以参考【盼盼视界的视光云管家】——专门为眼镜店、视光中心研发的软件,满足眼镜店的各种需求。

那么眼镜店一般会用到什么功能呢?我列举下面几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1.验光配镜的流程服务2.完善的进销存管理:符合GSP管理

3.客户管理:电子客户档案可避免客户数据遗失。同时需支持批量导入功能可以降低工作对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需要可以把握客户一手动态信息、对客户进行分类标签管理的功能,这样才能做到及时跟踪,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可以进行定向营销,减少客户流失,及时转化。

4.营销管理:对于眼镜店来说,引流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个性化标签管理及VIP运营,可以通过会员、储值卡、积分商城、优惠券、转介绍等形成营销矩阵的功能,扩展新客户,同时提高了老客户的满意度及复购率。

5.设备对接:尽可能的支持更多设备的对接,只有支持更多的设备才能实现数据联动互通,提高我们工作便捷性的同时降低出错概率。

6.数据分析:我们需要比较强大的数据沉淀、后台可快速查询、分析各种数据的能力,全方位报表统计,支持一键导出,能及时反馈各板块当前情况,这样我们才能用数据驱动管理,为运营提供决策支撑。

7.费用管理:包括代收费、已收费、待退费、已退费的管理,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和统计。

对于眼镜店来说,以上的这几大功能基本能满足一个眼镜店的需求,但是相对于一些有其他业务的眼镜店,我们还需要的功能可远远不止这些。具体也可在盼盼视界视光云管家后台免费试用。

以上就是我列举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功能,眼镜店具体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功能,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选择。


5,华为智能眼镜卖多少钱?都有什么功能?好不好?

华为智能眼镜只是一款概念性的产品,并没有真正出现在市场上,原来根据他们宣传得知会有500万像素摄像头,手势识别和语音控制等功能,但是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实现这些功能的智能眼镜了,有一款叫看见SeeU智能眼镜,具备800万像素,720P录像,能够持续录像180分钟,超长待机72小时,待机时间比谷歌眼镜还长,而且重量仅有谷歌眼镜的一半,可以太阳镜和近视镜片两种选择,不得不说是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眼镜。目前正在苏宁众筹首页展示,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6,华为将于12月23日发布智能眼镜,这一产品有多香?

华为的智能眼镜终于迎来了更新。

这带的华为智能眼镜,很有可能搭载最新的鸿蒙系统,并且和自家的软件进行很好的交互。

华为作为知名的国产品牌,在手机制造领域上面有着超高的成就,并且为5G的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其实华为旗下不仅只有手机一款产品,包括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等,都是非常实用,且收到好评的。然而在华为的众多产业链当中,有一个产品虽然不受到大家关注,但绝对是不可忽视,那就是华为的全新智能眼镜。早前就有媒体曝光,将会在北京时间的12月23号华为召开冬季新品发布会,除了会发售年度新款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之外,还会将全新的智能眼镜带到我们的面前。

这已经不是华为第1次发售智能眼镜了,此前他也发售过一款智能眼镜,只不过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因为在使用性上面并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可。然而根据传闻这一次的智能眼镜依旧是和韩国的著名品牌gentle monster进行合作。此款智能眼镜将会搭载发声单元,在两侧的眼镜框内可以通过声音实现播放音乐的功能。其次,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搭载全新的鸿蒙os系统。华为今年最大的改动就是在自家的全系列手机上面上线了鸿蒙os系统,这是由华为自主研发的生态系统。

如果此款智能眼镜能够搭载鸿蒙os,必然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可以和华为旗下的众多生态产品进行很好的交互。如今拥有鸿蒙os系统的不只有,手机,手表以及电脑等都可以在鸿蒙系统下面进行很好的使用。相信作为华为的粉丝们,都非常期待这一次新款的华为智能眼镜,通过鸿蒙os能够和其他设备进行很好的交互联动。毕竟这也是华为公司想要打造自家生态的重要一步,当然很有可能具备其他的一些功能,只不过目前媒体们还没有曝光出来,可能要等到发布会开始的那一天才能够揭开华为全新智能眼镜的神秘面纱。

期待华为这一次的智能眼镜产品,可以不要让我们所失望,毕竟在国内的手机制造厂商当中,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制作出成熟智能眼镜产品的品牌。

7,华为智能眼镜是如何充电的?

GENTLE MONSTER – HUAWEI EYEWEAR,这款与GENTLE MONSTER合作的华为智能眼镜,在眼镜盒内部配备了2,200mAh电池,可以把眼镜放在眼镜盒内,通过全新非接触式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它一次充电可持续3.5小时音乐播放及2.5小时的通话。

gentle monster眼镜是韩国的一个眼镜品牌,近来因为在电视剧里做广告挺火的。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欧洲的牌子,比如来自意大利的super sung,比较上档次。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8,华为智能眼镜是和哪个品牌合作的呀?

当地时间3月26日下午,华为在法国巴黎举行了P30旗舰系列新品发布会。虽然手机是发布会的绝对主角,但华为还公布了一些周边产品,包括一款与韩国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合作推出的蓝牙智能眼镜,将在今年7月正式推出。 华为发布会的重头戏是手机摄像头,其中P30 Pro是全球首个量产的潜望式镜头手机,可以达到5倍光学变焦以及10倍混合无损变焦。与Gentle Monster共同推出的智能眼镜则被称为“另一个新潮的东西” 这款智能眼镜内置两对收音麦克风和喇叭,连上手机蓝牙后具备通话功能。眼镜上没有任何实体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接听电话。除此之外,眼镜还内置AI 降噪技术减轻杂音。 ? 图片来源:Unwire “如此一来,手机放在口袋或包里时你也可以接电话了,”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介绍道,“这是时尚和科技的最新融合。” 据介绍,这款智能眼镜具备IP67防水防尘能力,可以通过专用的眼镜盒进行无线感应充电。 和潮流眼镜品牌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当然也会更潮一点。这款智能眼镜可以按用户喜好配备透明镜片或有色镜片,还有多种镜框可供选择,外观和Gentle Monster以往推出的眼镜及墨镜产品几乎没有区别。 目前华为还没有公布此款智能眼镜的具体价格。 Gentle Monster是由Hankook Kim和Jay Oh于2011年在韩国创立的眼镜品牌,以眼镜设计适合亚洲顾客并且款式多样而出名,具有带着未来感的“怪诞美学”,旗下每一家零售店都有独特的风格理念,并于2017年获得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旗下私募基金L Catterton Asia的投资。 在这次的发布会上,Gentle Monster联合创始人及CEO Hankook Kim也上台介绍了这款智能眼镜。 Kim表示虽然品牌旗下的18家旗舰店都有着独特的风格主题,设计了许多款式特别的墨镜,但品牌同样也有许多相对正常的墨镜产品,这次和华为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就是相对正常的款式。

gentle monster眼镜是韩国的一个眼镜品牌,近来因为在电视剧里做广告挺火的。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欧洲的牌子,比如来自意大利的super sung,比较上档次。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9,这届CES:亮亮视野CES发布消费级AR眼镜;NOLO VR提供纯6DoF...

本周,第52届CES在拉斯维加斯开幕。蓝驰创投已投企业亮亮视野、NOLO VR在展会上为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带来全新产品和体验。

经过四年研发,亮亮视野此次发布的新品——双目光波导眼镜「LEION」,破解了目前光波导AR外观笨重、显示效果差、难以量产的几大痛点。简洁轻便的外观、拥有大规模量产的光波导显示模组、原有应用和商业生态复制的能力,将支撑产品从工业、安防向更多元化的行业延伸,包括影音娱乐、AR游戏、教育、导览等,惠及C端用户,做一款真正的消费级AR眼镜。

NOLO VR曾在2017年的CES上大放异彩,今年使用旗下产品「NOLO CV1」搭配Oculus Go参展,继续为玩家带来不借助电脑,只在一体机上就可以完成的6DoF移动VR体验。目前,「NOLO CV1」完成适配的头显已超过十余个品牌和型号

亮亮视野首款双目波导眼镜「LEION」

「LEION」智能眼镜仅重79g,采用分体式设计,直连手机即插即用,兼容基于「Vuforia」、「EasyAR」等SDK开发的AR应用程序,可满足影音娱乐、AR游戏、教育、导览、工业、安防等不同行业和用户需求。

不同于其他双目AR设备中常见的「头环式」设计,「LEION」选择了类似眼镜的佩戴方式。在提供30°视场角的前提下,「LEION」可长时间舒适佩戴,也确保了光波导显示模组可以非常贴近用户的眼睛。

与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合作研发的光波导方案「L-PAT」采用阵列波导,波导模组仅1.5mm厚,透过率超80%,真实还原7μm的像素细节。该方案的成本将远低于行业认知价格,高良率可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

亮亮视野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唯一实现规模商业化的AR眼镜产品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已在工业、安防等多个垂直行业落地应用并产生实际商业价值。截至目前,亮亮眼镜实际日活使用时间超过4万小时,2018年服务客户总数达500家。蓝驰创投为亮亮视野B轮、B+轮投资方。

在AI能力上,「LEION」的芯片升级到「Movidius Myriad X」,搭载自主研发神经网络推理框架,计算效能是传统CPU架构性能的百倍以上,算力是前一代产品单目智能眼镜「GLXSS」的10倍,可胜任前端实时多脸采集、识别工作。以人脸识别为例,搭载新一代人脸识别模型,在眼镜端即完成万级别人脸库后台的人脸识别工作。

在AR体验上,双目光波导可呈现更多信息。AI提供的图像、语音识别将作为AR新的入口,可以被精准叠加。同时。亮亮视野自主研发了艺术风格化神经网络技术,戴上「LEION」,人们可以看到梵高所观察到的世界。用自主研发的人脸关键点检测技术,人们可以将人脸自拍AR玩法切换到第一视角,更好地与身边的朋友互动。

在AR导览方面,佩戴上「LEION」,景点信息不仅可通过语音识别翻译,还可以将第一视角主动感知的信息实时图像识别后直接翻译显示眼前。在博物馆场景中不仅能识别整幅画,还可识别画中物体的详细信息,像雕塑艺术这类原有AR引擎难以处理的3D物体也可进行精准识别。「LEION」具有毫秒级识别场景中所有目标的AI能力,可以为「Pokemon Go」类AR游戏提供精准定位服务。目前,亮亮视野正在和任天堂进行意向合作。

NOLO VR继续提供纯6DoF移动VR体验,可适配头显已达十多个型号

2017年CES上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体验的NOLO VR,今年使用「NOLO CV1」搭配Oculus Go参展。展会期间,NOLO VR向众多观众展示Oculus Go+「NOLO CV1」畅玩「Steam VR」游戏。值得注意的是,NOLO VR设备提供的“第三种体验”,也是移动VR一体机的另一种可能——不借助电脑,只在一体机上就可以完成的纯6DoF移动VR体验。体验的内容是曾一度霸榜Steam VR游戏榜单的《Stand Out VR Battle Royale》,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VR「吃鸡」游戏。

NOLO VR成立于2015年,核心团队由毕业于中科院、清华、北邮、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博士以及来自IBM、三星、华为、乐视、完美世界、暴风科技等知名企业的行业专家组成。NOLO VR团队全球首创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声光电混合空间定位核心技术「PolarTraq」是当今市面上唯一能够同时满足“单基站、一对多、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刷新率、高鲁棒性、大范围”的三维空间定位技术。蓝驰创投为NOLO VR的A轮投资方。

NOLO VR旗下的硬件产品——「NOLO CV1」是一套具有6DoF定位交互功能的VR外设,搭配Oculus Go、小米VR一体机、Pico G2、创维S8000等移动VR一体机,配合NOLO HOME软件使用,只需简单操作即可无线畅玩Steam上的数千款VR游戏,未来还可以提供像本次CES展会上展示的纯6DoF移动VR体验,再加上移动VR一体机自有的观影和3DoF游戏体验,消费者仅需花一份VR套装的钱即可享受到三种截然不同的VR体验。

「NOLO CV1」与Oculus Go的适配早在2018年5月完成,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曾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对此体验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体验令人震撼。

目前,「NOLO CV1」完成适配的头显型号包括:Oculus Go小米VR一体机、华为VR2、大朋E3、小派4k、星轮V8、爱奇艺小阅悦Plus、GEAR VR、Cardboard、PSVR、创维S8000、Pico G2等。

10,哈哈哈哈!华为最新毒广告又沙雕啦!_

文案,不止文案。 文案君(MrCopywriter)

看《疯狂动物城2》的时候

印象最深的角色是“闪电”

名字和角色格格不入的树懒一只

一出场就把我的笑点都导出来了

这种反差萌很治愈

这一次啊

我又被另一个小动物虏获了

虽然是华为mate20的广告

▼▼▼

短片开场

是一个和我们处在同一个季节的画面

寒风凛冽,落叶满地

三只土拔鼠被一个不明物体吸引了

原来是一个花生

其中一个土拔鼠机智的拿出了手机

一个花生就有610Kcal

于是它告诉了另一个瘦瘦的同伴

另一个土拔鼠用行动证明了它减肥的决心

野菜吃起~

秉持着食物不能浪费的原则

它把花生踢给了胖胖土拔鼠

胖胖毫不犹豫的就拿起来准备吃

可见长胖的真相就是吃啊

可这时迟那是快

一只老鹰瞄到了它们

如火箭般飞速冲下来

因为太胖

胖胖土拔鼠钻不进洞里

老鹰一个影子就把胖胖土拔鼠全身包围了

胖胖吓得全身哆嗦

(眼睛眨巴眨巴的样子太萌了)

将手中的花生扔了出去

正落在手机旁边

老鹰一下子对手机起了兴趣

胖胖领会后

火速抢到手机

对准自己

没想到老鹰是个健身教练

看到4000Kcal的土拔鼠

为了保持身材

就那样飞走了

飞走了。。。

整个故事就是

一个胖胖的土拔鼠因为太胖

而避免成为了老鹰的晚餐

而在这里

起到很关键作用的就是

华为mate20系列的

AI卡路里识别功能

只是AI卡路里识别

这一个小功能

华为都尽心尽力做了一个这么有意思的广告

动画画面很逼真

故事剧情简单有趣

细节处理的也很有代入感

除了用动画的表现方式

这支广告抓住的宣传点

正是市面上所没有出现的

同时也是群众所需求的

通过以点带面

从而宣传了mate20系列

整体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虽然识别卡路里这个功能开发出来难度系数不大

不过,这个功能对于都市男女却实在得很

每次吃肉

我都会控制不住自己

想着这么点肉吃下去

也长不了多少肉

现在有了卡路里识别功能

真真切切的数字摆在眼球

再想吃也会被吓跑

当时看到这个广告

我就默默的放下了手中的奶油蛋糕

不过

我知道

我缺的不是卡路里识别功能

是一部华为mate20

#话题# 你怎么看AI卡路里识别功能?

—— END ——

《林桂枝聊广告:全球顶尖创意之道》

↓ ↓ ↓

广告界真正的大师课程

奥美文案女王林桂枝: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文案?(点击链接了解)

林桂枝是业内最受认可的创意文案之一,

被称为“奥美第一管笔”、“文案女王”等。

她的文案创意课,

第一次系统地梳理她这些年对于广告和创意的见解。

广告界真正的大师课程!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本文经合作公号:广告情报局(haoad123)授权发布

文案君精选推荐温柔点戳我

文案不读书会死吗?会死。

这款酒的文案,有村上春树的影子!

文案总是写不好?看这30条方法就够了

怎样提升文案的格调?用上这4类词语。

再读许舜英|在意识形态之外,你可以学会的文案套路

什么是“说人话”的文案,文案如何“说人话”?

就算你不是专业文案,用好这些技巧也能写出1000条好文案!

文案又要改?因为你第一步就错了!

文案里的一些小毛病,治一治会更好

凡转载文案君原创及专栏文章请开头标注完整来源和文末附上以下二维码,未经授权转载,统统关小黑屋啦

关 注 文 案 君 就 是 一 场 冒 险,至 今 我 仍 不 觉 得 安 全......

新 浪 微 博:@ 文 案 君-

投稿 ▏商 业 ▏文 案 合 作

那口虫(Wechat ID: wenanjun001)

或可点击 “阅读原文”,直接报名本次课程

11,蒂姆·库克:中国是一道坎,iPhone 是一座山_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张光辉,36氪经授权转载。

苹果开年不利。当地时间 1 月 2 日,库克一封致投资者公开信,「吓」得苹果股价在 2019 年首个交易日里,盘后暴跌逾 7%。第二天,余威不减,近 10% 的暴跌刷新了苹果 2013 年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这时,相比去年十月万亿市值的巅峰,苹果的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 4000 亿美元。

在这封引发股价「地震」的公开信里,苹果下修了 2019 年第一财季的收入预期,从此前预估的 890 亿美元至 930 亿美元降低到 840 亿美元。

对苹果而言,这是 16 年来的头一遭。

库克在信中 11 次提到 China。他将 iPhone 在大中华区的销售疲软视作主要原因,并做了大篇幅的阐述,还进一步归咎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然而,就在去年 11 月,同样的政经形势下,库克还一度宣称,苹果在中国的业务「非常强劲」。

「甩锅」中国的公开信一出,外界普遍认为苹果淡化了自身在定价、产品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近两年来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危险情势也视而不见。高盛的分析师因此将苹果与昔日手机王者诺基亚进行对比,就连美国著名科技媒体人 Kara Swisher 也在《纽约时报》上发问:「这会是苹果时代的终结吗?」

唱衰声不绝于耳,库克却不以为然。他在 1 月 9 日的 CNBC 专访中表示,苹果公司的健康程度正处于最佳状态,不断增长的生态系统「从未如此强大,可能被反对者低估了」。

中国市场「画风」突变

十月开始的第一财季是苹果销售的黄金时段,因为新品集中发售和岁末假日购物季的加持,往年的财报惊喜不断。但即将在 1 月 29 日发布的 2019 年第一财季财报,自视甚高的苹果,无法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了。

「虽然我们有预测到主要新兴市场会出现一些挑战,但我们并没有预见到经济减速的程度,尤其是在大中华地区,」库克在 1 月 2 日的致投资者信中表示,「事实上,我们营收不及预期的大多数缺口,和全球收入同比超过 100%的下降,都发生在大中华地区的 iPhone、Mac 和 iPad 产品线上。」他还进一步宣称,低于预期的 iPhone 收入,尤其是在大中华区,是主要原因所在。

紧接着,库克谈起了中国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意图将苹果第四财季「失败」的关键原因归咎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他一方面称「中国经济在 2018 年下半年开始放缓」,同时又指「中国的经济环境受到与美国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进一步影响」:「随着不确定性增加的气氛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这种气氛似乎也影响到了消费者。在这个季度里,我们在中国的零售店和渠道合作伙伴的流量也在下降。」

库克还提到了一些影响业绩的其他因素,包括美元走强带来的外汇压力,以及全球 iPhone 换机需求受电池更换价格降低等因素影响而同样疲软等,但并未着墨太多。

时间拨回去年 11 月 1 日。在当天举行的苹果 2018 年第四财季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称,苹果上个季度在中国实现了 16%的增长率,「我们上个季度在中国的业务非常强劲...... 特别是 iPhone 在那里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彼时,库克明确表示,他「不会把中国列入增长困难的国家」。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就从库克口中的「小甜甜」,变成了拖累与挑战,不免让人有些大跌眼镜。

针对库克在谈及中国市场时的「画风」突变,彭博社科技专栏作者 Shira Ovide 批评称,苹果有故意拖延向外界告知公司在中国市场陷入困境的嫌疑。「中国的情况可能是变化太快,但智能手机市场的大趋势却并不新鲜。为什么库克之前没有承认过这些?」她认为,苹果身为一家上市公司,违背了在业务上要对投资者开诚布公的首要使命。「它只是一再否认眼前的现实,直到无法否认为止。」

市场研究公司 Wedbush Securities 的分析师 Daniel Ives 表示,苹果公司通常有能力将 iPhone 的销售额预测到「小数点后三位数」,也因此,苹果对营收预期的突然下修,才会让业界如此震惊。「这是苹果公司在 iPhone 时代最大的误判,」他认为,库克所着重强调的宏观经济问题可能只占 20%左右,80% 是苹果自身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苹果在执行层面上的问题。」

苹果股东资本投资顾问公司(Capital Investment Counsel)的首席经济学家 Hal Eddins 也认为,库克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层面的一番说辞,很可能是「以贸易动荡为借口来掩盖他们自己在过去一年里的一些失误」。一些分析师则是质疑,苹果公司的自身行为才是症结所在:在中国手机厂商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越来越乏善可陈的产品和近年来对于高昂定价的「不懈追求」,使得苹果产品的销量与市场份额,逐渐流失。

在 1 月 2 日的信中,库克还曾表示:「市场数据显示,大中华地区智能手机市场的萎缩特别明显。」这固然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但他没有提到的一件事是,「萎缩」之下,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下降,与此同时,华为、OPPO 和 vivo 等中国竞争对手却在强势崛起。IDC 的数据显示,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 2018 年第一季度的 11.2%,降至第三季度的 7.5%,而华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平均市场份额为 25.5%。《华尔街日报》分析称,缺乏引人注目新功能的苹果,并未充分认识到其在价格敏感市场的定价能力已经下降,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加「物美价廉」。

市场研究公司 IDC 的分析师 Kiranjeet Kaur 说:「苹果在中国的销售,现在几个季度都表现不佳,部分原因是他们的价格已经过高,超过了 1000 美元大关。」投行 Atlantic Equities 的分析师 James Cordwell 指出,投资者现在感到困惑的是,苹果公司的「激进定价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加剧了现在这般「尴尬」的营收预期下调局面,以及从长远来看,这对苹果在以后对 iPhone 的定价上会产生什么影响。

有分析指出,如果 Apple 继续保持其高端定价策略,那么用户的换机周期也会随之变长,而潜在的新客户可能会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这是苹果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且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著名苹果分析师 Toni Sacconaghi 说,「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在巨人的肩膀上重蹈覆辙

更棘手的问题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给苹果在 iPhone 销售上所带来的红利,似乎快要见顶了,但 iPhone 的销售额,仍然占据着苹果总收入的 60%以上。库克本人身上的光环,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站在前人肩膀上」的 iPhone 产品线销售的成功。虽然在他的领导下,苹果推出了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这些市场表现也还不错的新产品,但依然与 iPhone 当年所扮演的行业改变者的角色,相去甚远。

这是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故事。只是万事都有周期,现在,由 iPhone 产品线所创造的奇迹,正在慢慢消逝。

Sacconaghi 称,苹果可能正面临中国宏观经济方面的挑战,但这并不是这家科技巨头所需要应对的最大问题:「苹果并没有给出足够强大的理由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新手机。我认为,这是一个核心的挑战。」

追踪设备销售情况的 BayStreet Research 称,仅仅四年前,美国消费者每 24.4 个月就会更新换代手机一次,但在最新的一个季度,换机周期已经增加到了 36 个月,预计美国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将在今年进一步延长,平均为 38.7 个月。《纽约时报》认为,人们已经不会像过去那样购买 iPhone。在发达国家,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经很难再获取新用户了。就智能手机的购买趋势而言,中国等新兴市场也正在变得与发达国家一样。因此,在 iPhone 的销售上,苹果越来越依赖现有旧款 iPhone 的用户更新换代。

也就是说,在六成收入依旧依赖于 iPhone 销售的情况下,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开始饱和、手机产品的创新突破越来越少,加之价格上涨,苹果目前所赖以维系的重要收入基础,正在瓦解。

在高盛分析师 Rod Hall 眼里,这和曾经风光无限的诺基亚,有着相似之处。十多年前功能机最后的繁荣年代,诺基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波换机潮,于是在市场渐趋饱和的时候,他们开始寄希望于用户升级设备。与当下的情况更加类似的是,2008 年的金融危机狙击了诺基亚的期待,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越来越低,由此拉开了功能机霸主在智能机时代黯然离场的序幕。

据此,Rod Hall 将苹果未来一年股价的预测从 182 美元下调至 140 美元,并认为苹果还将进一步下调 2019 年全年的营收数字。

服务业务并非治本之策

16 年来头一遭的营收预警,一时间让质疑苹果未来的声音甚嚣尘上。

在苹果前营销主管 Michael Gartenberg 看来,1 月 2 日发出的致投资者信,「可能是库克作为 CEO 所做的最艰难的事情之一」。库克显然也明白,iPhone 设备的销售在公司业务收入中超过一半的占比,并不是可持续的。也因此,最近几个财季以来,库克尤其强调服务收入在收入整体增长中愈加重要的作用。1 月 2 日的致投资者信中,库克表示,尽管下修收入预期是令人失望的行为,但苹果仍在在许多其他领域有着出色表现。「本季度服务收入超过 108 亿美元,在每个地区都创下新的季度记录,我们有望实现从 2016 年到 2020 年将业务规模扩大一倍的目标。」

包括 App Store、iCloud、Apple Pay、iTunes 和 Apple Music 等在内的服务业务,已经成了苹果最大的增长引擎之一,是公司目前在手机业务之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增速已经连续多个季度超越手机硬件的销售。据苹果估计,服务业务将在 2020 年达到 500 亿美元的年收入。

经济学家 Zachary Karabell 在《连线》杂志撰文分析道:「退一步看,一个新的策略正出现在苹果面前:以比大众市场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销售更少的 iPhone 和各种设备,如 Mac 和手表,然后向这群能负担得起这些设备、收入可观的数百万用户,提供他们愿意付费的应用和内容。谁也不知道这么做的效果会如何,但对于一个智能手机和电脑已经饱和的世界,在和且许多厂商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和苹果差不多的功能的情况下,这肯定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不过,对硬件公司而言,这样的转型并不容易。如今的 IBM 成了一家咨询软件服务公司,它仍然有利可图,但已经远不及从前的规模或影响力。分拆后的惠普也是如此。黑莓在垂死的边缘挣扎,已经不再涉及硬件业务,现在是体量极小、利润微薄的软件和加密公司。对于苹果来说,这些前车之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具体到苹果的业务上而言,着重在服务业务上谋求转型突破,似乎也依然是个有着天花板的增长方向。毕竟苹果的服务业务,基本都是以 iPhone 作为「基础设施」的,甚至连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这些库克时代的新品,都依附于 iPhone 设备或者 iOS 生态。在 iPhone 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肯定能在短期内继续维持业绩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并非治根治本之策。

长期跟踪苹果动态的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认为,「苹果需要超越其核心产品」。换句话说,苹果需要在 iPhone 之外,找到它的下一个「iPhone」。

苹果这头行业领头羊,会如何适应新形势并向前发展,无疑将是一出引人入胜的好戏。Karabell 说,苹果走到今天这一步,再一次让人们关注到大公司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当触及天花板时,公司该做什么?当曾经奉为圭臬的的发展模式变得陈旧迂腐,如何找寻新的「护身符」?

寻找下一个 iPhone

在乔布斯开启 iPhone 时代的多年后,悲观舆论预言的 iPhone 帝国崩塌危机,正在成为一个可能性越来越大的未来。库克所领导的苹果,需要带给世界一次新的「惊喜」。

担任苹果 CEO 七年多以来,库克带领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准确地说,是在商业意义上的空前成功。苹果的股价已经上涨了近 200%,年收入也实现了倍增,去年 8 月,苹果还一跃成了美国史上第一家突破万亿市值的公司。表面的浮华与荣景下,投资者和分析师们,选择性地忽略了库克时代如 2007 年 iPhone 那般突破性产品的缺失。

2007 年 iPhone 发布,很多科技业人士把这一事件比作寒武纪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距今 5.2 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生命史上里程碑式的演化事件,生命的多样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爆发性的增长。Recode 联合创始人 Kara Swisher 说,如果没有 iPhone 以及后来的安卓,就不会有今天的 Uber、Lyft、Tinder 和 Spotify。她将以 iPhone 为中心的这场智能手机「大爆发」,称为是「最新一次创新爆炸」,但她认为,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时刻。

这是正向库克迎来扑来的严峻挑战。分析师 Daniel Ives 认为:「这将是库克职业生涯中最具决定性的时刻。」

根据苹果已经开始投入研发的手机以外的细分市场,汇丰银行总结出了库克未来可能成功的方向:AR 眼镜、运输和自动驾驶以及数字健康。

苹果的智能眼镜可能将是增强现实领域第一个被实际应用的日常产品,预计最早在 2020 年就会推出。这款眼镜将在现实世界的视野之上建构虚拟信息,像是天气情况更新或是用户所关心的新闻推送。Google 和其他公司已经尝试将 AR 眼镜投入日常使用之中,但到目前为止,相关设计工作还尚未完善。

苹果也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技术。但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苹果目前仍然远远落后于 Alphabet 等竞争对手。特斯拉和 Waymo 们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相关技术也正逐步走向成熟。苹果最初计划独立设计一辆完整的自动驾驶汽车,但现在已经开始寻求与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逐渐转向提供软件服务的角色。

而在面临严格法规限制的数字健康领域,苹果已经看到了一些希望。CNBC 称,Apple Watch 的健康功能,已经超越了可穿戴健身技术领域的领先者 Fitbit。此外,苹果还已经开始与医疗专业人士合作,希望能利用智能手表的数据提供更好的患者护理。尽管数字健康业务是汇丰所认为的苹果未来三大增长引擎中目前最快落地的,Apple Watch 也在可穿戴技术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反映苹果的财务报表上,依然还只是不太重要的「其他产品」类别。

汇丰的分析师认为,这三大业务,尤其是后两者,可能会推动目前以硬件为核心业务的苹果,转向采用更加以软件为中心的战略。

三大布局未来的业务中,AR 眼镜一度被库克寄予了厚望。库克曾多次展露出对 AR 技术的看好,称 AR 眼镜会和初代 iPhone 一样具有变革意义。不过现在,库克似乎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在 CNBC 1 月 9 日播出的专访中说,苹果今年将会有「重大」的服务产品推出,新的服务将是苹果公司「多年来所一直潜心研究的」,特别是在医疗方面。他说,苹果对人类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出现在健康领域。

事实上,不只是苹果,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在寻求下一代的增长领域。下一个「iPhone」,会是 VR、AR 还是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加密货币或是数字健康?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甚至没有人敢断言下一个引领未来的主流趋势会在哪里。创新是一种比人们的想象更为微妙的事情,金钱、机会、时机和执行力都必不可少,最重要的是,背后要有一个伟大的想法。

就在这样的黑暗中,这个时代的「苹果们」正磕磕绊绊地摸索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智能手机之外,无论库克选择押注任何前沿领域,他都背负着巨大的期望。

苹果的下一个「iPhone」是什么?「后 iPhone 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站在苹果历史转折时刻的库克,无法回避的命题。他需要点燃一个能引爆下一代科技潮流的火花,一如 12 年前,那个用一台 iPhone 改变世界的人。

12,前有红海,后有竞争,要如何规划一款好产品?_

在消费电子领域,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如果你是产品经理,要怎么做市场分析,要怎么做产品规划?如下三种情形,你或许多少也遇到过。

进入一个竞争市场

你们公司在一个领域有一定的资源,想要进入一个新领域。这个领域已有领先霸主。但你们觉得你们的产品会有自己的优势。

比如最近腾讯要发听听音箱,腾讯入局音箱大战,有戏吗?

推出一款创新型产品

你们公司想到了一个创新的产品想法,这个创新产品目前还不流行,你们立项了,准备大力推这款产品。比如17年谷歌推出的智能夹克,你如果不差钱,你会买吗?

基于已有用户推生态产品

你们公司已有不少用户,为了巩固和扩大这群用户,打算推出一些生态产品。比如最近华米推出的智能运动跑鞋,你如果是华米手环用户,你会买吗?

当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究竟要怎么分析市场?是服从领导的意见吗,是遵循内心的想法吗?都不是。

做好市场分析,你需要分别做如下三步,分别是遵循底层原则;明确竞争态势,确立产品对策。

循原则:底层的三大原则,来自孙子兵法,分别是兵力原则、知己知彼和庙算胜负。不论市场态势是什么类型,底层的三大原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明态势:态势演义千变万化,常见的有对抗、创新、割据和延伸四个种类,明确竞争态势,才能推演出合理对策。

立对策:基于基本原则,针对不同态势,避开常见败局,采取针对性策略。

一、三大基础原则

三大基础原则出自孙子兵法。乍一听谁都会,但其实深刻理解的人很少。

1、原则一:兵力原则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兵法经典,这一句关于兵力原则的描述,也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军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如果是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如果是一倍于敌人就进行战斗,就把敌人分散,各个击破;如果兵力少于敌人就进行防守;如果兵力比敌人相差太远,就躲避。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它的两个隐藏意义。

第一个隐藏意义是,把兵力作为决战的最高标准,没有之一。

第二个隐藏意义是,如果敌我兵力相当,不要决战;所有的进攻,都是优势兵力下的进攻。

应用到企业竞争中,也是一样。如果对方企业规模大,小企业哪怕产品单方面性能优越,也不要正面进攻,因为兵力(企业规模)不在一个数量级;如果竞争双方规模一致,对方先进入市场,具备规模优势,哪怕产品单方面性能优越,也不要正面进攻,因为兵力(市场规模)不在一个数量级。

一旦把兵力原则落地到现实中,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会无视它。高估自己单方面的实力,低估了更宏大的制约因素。

2、原则二:知己知彼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在产品规划中,埋头做产品的思想,是不合时宜的。

有时一些产品经理会说一些『务实』的话:

别老盯着竞争对手,我们只要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用户自然就会喜欢。

我们把产品做得简单好用,用户拿到手感觉很棒,这个产品就成功了!

这些观点对吗,不对!

我们在前面的篇章中讲过,在消费电子领域,用户对产品的满意,都是基于预期的满意。当我们只看自己产品时,可以把产品做好。但是用户对产品的预期,是随着市场大环境改变的。在手机单摄时代,双摄是领先超预期的;当同行都是双摄时,双摄就成了标配。

只看产品本身,不看市场竞争,是绝对行不通的。

3、原则三:庙算胜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孙子兵法

所谓庙算,指的是古时战前,君主和将领在宗庙里商讨作战计划。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战争开始前,谋划周全,开战之后就会取得胜利;如果在战前没有谋划周全,开战后就会失败。

和上面两句话一样,听起来都是没用的废话。但依然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人会犯错。一点典型的思维错误就是小步快跑,让用户验证。这一点在硬件领域,行不通。

硬件产品的竞争和古代军事模型高度相似,必须庙算胜负,才能开展商战。真正的大师,产品、竞争和销量的要素,都了然于胸。所以他们对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风险和效果,对手可能的反应和结局,都在头脑中做好了推演。

推算这场战争成功,那就打;不成功,那一定别打!不存在边打边看,摸着石头过河!

二、对抗态势:无短板,有突破

什么是对抗态势?对抗态势就是实力相当对手,相互抗争的格局。如果彼此实力不在一个数量级,是算不上对抗的。比如亚马逊和谷歌在音箱领域的竞争,是对抗态势,因为彼此实力相近;谷歌手机对于苹果来说,就不是对抗,因为在手机层面的实力,相差太远。

1、败局警惕:避开巨头、戒除价格战

步入对抗态势的行业,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市场走向成熟,厂商的重心由产品探索转向同行竞争;另一个特点是规则清晰,无论是用户、产品还是市场品牌,整个商业的规则变得清晰明了。这意味着整个市场,处于高度确定性当中。那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同行和竞争者涌入。很容易形成红海血战。这个时候,千万要避开巨头,戒除价格战。

避开巨头:2016年到2017年的智能音箱领域,其实就是这样。整个产品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楚,后来者都有前人做参照。剩下的,就是拼资金拼人力拼速度。这样的结局,就是竞争红海。大象打架,蚂蚁遭殃。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创业公司做音箱没有出路。

不依赖价格战:2015年到2016年的智能手环领域,也是一场红海乱战。小米、华为、bong、微软、联想各家手环争斗不休。后来的胜利者,只有小米。小米手环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研发生产的。小米手环以79的低价,击退了一大帮竞争对手。最终和fitbit、苹果一起,位列全球可穿戴设备前三强。

这代表价格战的胜利吗?并不是。

低价只是一时战术,小企业靠低价是没办法长久立足的。华米的CEO在一次分享中提到:过分依赖性价比是战略懒惰。低价,只是一时之策,后来华米自建amazfit品牌,也正是走向差异化、品牌化的良性路线,低价永远只是战术,绝不能依赖。

2、对抗态势的策略:无短板,有突破

在所有态势中,对抗态势是最艰难,也是最应该回避的。

最艰难,是因为实力均衡的双方对垒,结局经常是两败俱伤。最应该避免,是因为产品路径有很多,如果规划合理,完全有差异、领先、割据等其他对策。陷入到面对面对抗的态势,是最不划算的。

但如生米已经煮承受饭,敌人就是这么凶猛追上,要在正面战场对抗,那该怎么办?对策只有一条,那就是无短板,有突破。

无短板。是说在产品竞争的要素上,不能有任何一个短板。比如同类耳机对抗,音质、价格、佩戴、稳定性等核心体验上,都不能有短板。人们是厌恶损失的,亮点再多,也抵不过一个黑点。在高度激烈的正面对抗时,哪怕是一个短板,都会成为敌人舆论抨击的突破口。比如我们非常熟知的Beats耳机,非Beats的受众,一定会批评它的音质。在Beats发展的前期,走的是小众差异化的群体,音质被诟病也可以无所谓。被苹果收购后,苹果逐渐把它的音质提升了上来,不能说Beats耳机音质厉害,但从Beatsx到Beats studio 3,一般人听起来,已经觉得可以了。苹果为什么要这么做?Beats早期的不顾音质极端化发展,短期来说可以突出重围。一旦走向更广大的消费市场,留下一个明显的短板,是非常致命的。

这一点,在全局对抗的态势下也是如此。哪怕是少一群优点,也不要留一个短板。

有突破。指的是在产品体验方面,需要有一个明显的长处。这个突破点,要做到三个标准。分别是优势明显、用户感知和付费买单。我们在前面Google Home的突围中,对这三个点做过详细的案例解读。2016年发布的Google home,在智能问答方面是明显优于亚马逊的,这方面用户在使用中很容易感受到,而且有实际用户证明,用户愿意为这个价值提升买单。(具体解读见2017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研究报告)

在产品竞争中,对抗态势是最激烈的一类。无短板,有突破,这两点缺一不可。

三、创新态势:找刚需,超预期

对于小企业小团队来说,正面对抗都是很受伤的策略。更优解是选择新战场、新疆域,通过创新产品建立新秩序。

对于一些创业者来说,经常都会有一些心有不甘的念头,面对行业霸主会念叨:我们团队实力更强,我们产品可以做得更好,产品上市后一定可以给行业老大一个下马威。

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体量不在一个量级,创业者以为的某一方面领先,在商战全局中,只是很小的一个要素。贸然把自己卷入到同质化的竞争中,是战略上的懒惰。小企业战胜大企业的出路,永远不在于旧战场,在于新秩序!

1、创新态势的败局警惕:产品自嗨,用户不买单

创新态势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用户。以创新的姿态去探索新用户和新场景,用户不买单,就是最大的危险。

在2016到2017年,消费机器人浪潮中,不少竞争者都感受到产品同质化的巨大压力。如何开拓边疆,创新产品,成为了很多产品经理的首要议题。来自深圳的一家创业公司,也感知到了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他们在2016年1月,发布过一款公子小白陪伴机器人。他们在2017年2月,针对二次元用户,推出了一款全息投影的娱乐机器人。金字塔的镜面里,是一个虚拟3D成像的二次元人偶,你可以和她对话,让她跳舞、唱歌。基础版售价2380,尊享版售价3680。如果你是二次元用户,你会买吗?

从产品形态上说,琥珀虚颜的确非常亮眼。只是炫酷外表的背后,产品其实只是一款娱乐机器人。这样的形态和售价,已经脱离了市场化的地步,琥珀虚颜在天猫上的销量非常少。

公司从陪伴机器人的红海的市场挣扎而出,却又跃入到一个产品自嗨的新窘境。背后历程,让人深思。

2、创新态势的对策:找刚需,超预期

在面对创新态势时,最重要的准则就是,找刚需,超预期。

找刚需,指的是产品提供的价值,一定要瞄准刚需场景,不要在无关痛痒的领域做文章。

超预期,指的是产品的体验,要超越用户的预期,让用户尖叫。

说实话,这个标准比一般新产品要高。很多成熟品类的新产品设计,只需要某一方面有改进就可以,比如新音箱的防水性能更好,外观设计更出色。为什么在这里,对创新产品的要求这么高?

因为创新的背后,隐藏了新产品的迁移成本。无论什么产品,人们的底层需求都是一致存在的。创新只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更好地解决了它。

消费者在考虑创新产品的时候,不仅仅是考虑产品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考虑从原有产品迁移到新产品,值不值。

如果创新产品解决的不是刚需,或者带来的体验优化一般,那很难激发消费者完成这么一次迁移。

可穿戴设备这几年一直比较火热,这几年新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在2017年下半年,在美国分别有这么两款穿戴设备发售。一款是谷歌和李维斯合作的智能夹克。这款智能夹克在袖口有一个传感器,穿戴者只需滑动或轻敲夹克袖口,就能实现对手机的控制。比如你骑车时带着耳机听歌,滑动袖口就可以切歌或者接电话,这些交互规则可以在App中设定。这款夹克售价350美金。

与之对比的,是一款叫做Quell的智能设备。针对身体背、颈、腿等部位的慢性疼痛,这款设备可以通过神经刺激,来缓解疼痛,产品售价249美金。

把智能夹克和Quell设备一对比,那款产品靠谱,高下立判。智能夹克顶多算是一个前沿性的探索产品,在产品需求和使用场景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谷歌资源有限,这种无意义的探索都不应该进行。而其貌不扬的Quell,却是一开始就瞄准了准确需求的好产品。

在产品创新的领域,秀技术不可取,瞄准刚需,超越预期,才是需要做到的。

四、割据态势:高筑墙,广积粮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开始选择一个割据阵地深耕,远好过在大众市场随波逐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创业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是有限的。任何看上去容易进入、好做的市场,门槛都很低,创业团队也很难保证不会对手碾压。因此,找到一个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先扎根生存,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

选择割据策略,是非常需要创始人的气魄和格局的。尤其是明星创业团队,风口之上,资本在手,仰望天空,心潮澎湃!非常容易产生做生态、做大做强的梦幻。

梦想都是好的,只是在现实面前,把自己摆平位置,更是智慧!

不要去巨头的赛道,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2017年,不少创业公司和巨头竞争,自己做开放平台,这样的大愿望,确实不明智。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更希望创业者能在一个领地上构建起巨头难以逾越的壁垒。

要怎么实现行业的割据呢?一般来说可以从细分用户和细分场景入手。

细分用户。比如针对游戏人群的电竞耳机,针对二次元人群的猫耳耳机,都是耳机品类下两个非常独立封闭的细分市场,诸如Beats、Bose这些大品牌,发布新品或者打折促销,对这些纵深的小品类,没有任何影响。

细分场景。比如针对户外运动场景的Garmin手表。Garmin本身是做GPS起家,在运动数据监控上,要比fitbit更专业。以Garmin Fenix3运动手表为例,支持的场景就分越野滑雪、滑雪、登山、徒步、越野跑、跑步、室内跑步、骑行、室内骑行、泳池游泳、公开水域、铁人三项……场景模式要远超fitbit和华米这些大众运动手表。Garmin的这种专业化的设计,是不是过头了?并不是。它的受众是更专业的户外人群。普通消费者喜欢健身运动,买Fitbit和华米就够了。Garmin是在户外专业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但是创业的梦想要大啊!为什么要拘泥在小众的根据地呢,还有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呢。

梦想多大,取决于实力多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苹果那样,在一个大众消费市场里独领风骚。能把一个小众市场吃透,已经是非常不错了。2017年,全球智能手环市场下滑。消费者整体需求从传统手环手表向智能手表过度。Fitbit在17年全年迎来了大震荡,销量从2016年的2230万台下滑到了1530万台。相对来说,Garmin这部分的业务影响就很小。全年销量630万台,和2016年持平。

Garmin在2017年的寒冬保持坚挺,和它在专业领域的持续深耕息息相关。定位于户外场景和更专业人群,虽然缩小了产品的用户规模,但也避开了华米产品的低价进攻,也避开了苹果手表3代强势发布的连带威慑。

五、延伸态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基于已有用户做延伸,是很多企业非常喜欢做的一件事。一旦一个企业有一定用户,他必然会想着怎么实现利润增长,怎么在这群用户身上赚更多钱。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非常普遍,也是非常危险的。

说普遍,是因为很多成功企业都是这么多的,比如苹果。基于iphone用户推出Airpods,不是成功了吗。比如华为,做手机也顺带做个耳机,不也是卖得很好吗。是的。这些都是成功案例。

从另一个角度,反面案例也是比比皆是。Gopro自己做无人机,失败了;Snapchat做智能眼镜,不温不火;咕咚运动、华米科技基于运动人群推智能跑鞋,让人啼笑皆非……

对于一个健康盈利的企业来说,手上有钱,团队有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典型就像苹果,充足资金,顶尖人才。库克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我们谈论的产品多一些,但实际做的要少很多。我们围绕许多产品展开争论,但动手做的很少。

面对众多选择,新产品的延伸,究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产品延伸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用户重叠、场景重叠、势能主次。

用户重叠:新产品用户和已有用户重叠;

场景重叠:新产品使用场景和原场景重叠;

势能主次:原有产品势能高于新产品;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标准,新产品才能成为称之为已有用户的延伸。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创新产品的开拓,这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创造产品风险很高,你需要按照上文的创新态势,开荒做产品。绝不能一味想着用户导流、品牌借用、价值延伸。

我们在上面提到的苹果推出Apple Watch和Airpods,是符合上面这三个标准的。iphone是高频高势能的产品,手表和耳机都是自然的生态衍生品。如果苹果做汽车呢。那显然不是生态延伸,是库克重新创业。

Gopro做无人机,为什么就不行?虽然航拍无人机的用户和场景和运动相机高度重合,但运动相机本身的势能是等同甚至小于无人机的。Gopro要做无人机,难度和再造大疆一样艰难。如果Gopro真想弥补天空的场景,选择合作会比自己做更恰当。看会国内,失败的案例同样也不少。咕咚运动和华米手环,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运动品牌。这两家企业都把产品延伸到了智能运动鞋。智能运动鞋和一般运动鞋相比,多了一块运动芯片,可以在不带手表手环的情况下,记录运动数据。智能运动鞋和智能水杯、智能马甲一样,都是典型的脑洞产品。

咕咚也好,华米也好,已有的品牌势能,在运动鞋领域是微不足道的。用户购买运动鞋看品牌、看舒适度、看外观。监控运动数据的方式千千万,跑鞋记录带来的微小便利,远远支撑不了用户的决策迁移。

当下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很火热。从互联网用户导流到硬件产品的思路,也是行不通的。场景不同,购买决策不同,产品设计要重新思考,而不是做线上延伸。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已经有一部分用户积累,是一件好事。如果能从这群用户中,延伸出新的机遇,固然是好,只是这个过程,一定要顺其自然。在创新想法的时候,一定要检查这么三个标准:用户是重叠的吗?场景是重叠的吗?已有势能比新产品高吗?如果符合标准,那新产品的延伸是可行的。如果不符合标准。那要重新审视这个机遇。

决心做,就是开疆拓土,不要侥幸心理,奢望已有产品能有起到什么助推。

文章TAG:华为智能眼镜GENTLEMONSTER华为智能眼镜双击镜腿有什么功能华为智能智能眼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