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三星盖世2,三星盖世2怎样?

三星盖世2,三星盖世2怎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7 01:22:25 编辑:手机知识 手机版

1,三星盖世2怎样?

非常牛,牛机,不过价格高

三星盖世2,三星盖世2怎样

2,三星手机盖世2

全新行货3000多点。2手行货的话2000-2300把。

还不如买全新水货啦 2800

亲 输入*#12580*369#可以看到出厂日期,全新行货目前2950左右,全新水货目前2500左右,买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查出厂日期哦亲 行货不贴螺丝标,记得看螺丝是否动过(主要是看看是否维修过) 二手行货参考价格 2200左右,高的就不要买了,当然如果货好,贵一点也无所谓,低于2200估计手机有问题, 不过亲如果要买二手行货,我还是介意买全新水货比较好(以上价格均为成都报价)

I9100现在2手机无维修,无进水,手机没问题的可以卖2000左右,前提是屏幕不花,花了就不值钱了。 手机查出厂日期:手机键盘输入*#197328640#或者*#*#197328640*#*#*#选择2 2 4 就可以查出厂日期了

传承信念,支持国货!!! 国货有很多精品,为什么还要买周边国家的产品呢。 千元左右推荐联想A789,买了绝对不会后悔。

三星盖世2,三星盖世2怎样

3,盖世note2优点是什么?

你好,为你总结Galaxy Note2的优点如下:<p>1. 采用5.5英寸大的屏幕显示,显示比例是16:9,适合播放HD影片; <p>2. 虽然是超大屏幕,但手机阔度的设计很人性化,考虑到手掌不大的朋友,也可以单手掌控使用; <p>3. 采用三星最高设计的四核1.6Ghz A9处理器; <p>4. 加入NFC , S Beam等高速传送的功能; <p>5. 采用Android 4.1系统; <p>6. 电池达到3100 mAh (差200就跟Motorola RARZ MAXX一样啦); <p>7. 加强S Pen的功能 (Air View, PopUp Note); <p>8. 厚度减少0.25mm (即使硬件大幅加强,但是厚度却减少!); <p>9. 2 GB RAM (较普遍的高阶机1 GB RAM高); <p>10. 支持换电 , SD卡 (16,32,64 GB); <p>11. 采用康宁大猩猩防刮玻璃 Corning Gorilla Glass 2; <p>12. 拥有双MIC,第二个麦克风可过滤背景噪音以及改善声音质量; <p><img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40607/20140607143708-1672958230.jpg">

三星盖世2,三星盖世2怎样

4,三星盖世2 谷歌G14 和 iphone4哪个好

三星的盖世兔,你所担心的发热问题 由于目前手机硬件突飞猛进 高性能手机发热都很大 ,一款手机只要没有设计制造缺陷 准备销售时肯定会做极限测试 模拟各种复杂环境 所以只要你狂虐手机 基本没问题。

至于IP4,并不过时 即使是其它品牌的强力手机也是平分秋色。

HTC的G14稍逊于盖世兔。

按你所说的有点冲突:不是发烧友 适合选IP4,可是后面要求非主流 比较适合选盖世兔 所以我认为选择盖世兔比较合适

一款手机总会有不足之处 不必过于纠结。

如果是喜欢玩软件的朋友 那首推IPHONE4 因为ios平台的软件实在是太全面太丰富了 当然是要越狱的 不然光软件费用就够你再买一台了 ios有最新的游戏最新奇的软件 这个虽然安卓系统软件也不少 但是还是比不上ios 其实在配置上iphone4 已经比不过G14和i9100了 所以说iphone的优势在软件体验上 当然ios打电话方面其实还没有安卓方便 G14和i9100是三星和HTC各自的旗舰机型 都还不错 主要还是看楼主你喜欢哪一款的外形 了 详细测评网站上也有 我就不贴了 贴了没意义 就在ZOL手机专区 楼主可以去看一下 差不多也就这些了 嘿嘿 纯手打 无复制

第三个

盖世2比较好,完胜其他机型

苹果前一切手机都是浮云 …

白色iphone4 手机最起码要好玩 苹果的机子比较适合你

个人觉得iphone4不是太好不越狱根本就不能下载破解的软件

5,【盘点】细数三星S8的五大缺点 想买一部吗?_

北京时间3月29日23:00,三星在纽约发布了全新的旗舰手机---Galaxy S8&S8 Plus。全新的外观设计和交互上的新特性,令S8给了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过机无完机,Galaxy S8依然有其无法绕开的缺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款机子存在的五大缺点。

1、● 高屏占比所带来的隐忧-易碎,维修成本高

三星S8系列上,若论哪一个优点最为亮眼,那么一定非高屏占比莫属了。但这一优点从另一方面考虑,其实也是S8上面的一大隐忧---高屏占比的Galaxy S8在跌落时屏幕碎裂的概率相较于S7/S7 Edge也会提升。

不仅如此,目前双曲面AMOLED屏幕仍属于稀缺货源,加上Galaxy S8系列所采用的双曲面屏幕还是独特的18.5:9的比例,屏幕的维修成本也要较普通手机高出一大截。而且,因为仍然采用双面玻璃设计,沾染指纹的问题在S8系列上依然无法避免。

2、● 高屏占比&多种交互方式的代价-后置指纹识别和开孔过多

三星为了提高手机的屏占比,将原本安置在正面的指纹识别移到了背面摄像头附近。对于不喜欢后置指纹识别的用户来说,这甚至可以成为他们不买S8的一个理由。而且,因为与摄像头距离过近,也可能会出现经常性按错的问题,拍照时可能就需要经常擦摄像头了。

3、● 相机的升级并不大

在三星S7系列发布时,凭借着独家定制的1200万像素索尼IMX260传感器,三星旗舰的拍照素质可谓是称霸一时。不过在最新的Galaxy S8系列上,三星对这款产品的相机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升级。

4、续航依旧感人,快充依旧没有升级

在手机的电池容量方面,三星Galaxy S8电池容量为3000mAh,三星Galaxy S8 Plus电池容量为3500mAh。也就是说,为了更加紧凑的机身设计,三星在电池容量上做了妥协,加上它更大的屏幕,即使新处理器功耗表现更出色,但可以预料到,和去年的S7 Edge(3600mAh)以及Note 7(3500mAh)相比,S8的续航可能要退步了。

5、iPhone 8同样值得期待 另外一个可能会影响到用户选择Galaxy S8的因素就是今年的iPhone新机了。因为是iPhone十周年的缘故,从目前外界曝光出来的消息来看,iPhone 8的外观设计/功能将会迎来极大的进步,很多用户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选择再等半年买iPhone 8。

6,samsung galaxy note2评测怎么样?

三星galaxy note2手机好用,质量不错。 三星n7100的厚度为9.4mm 机身厚度,采用 5.5 吋 720p 解像度的 HD Super AMOLED 屏幕,相机解像度在 800 万像素。处理器搭载 Samsung 自家的Exynos 4412 1.6GHz,配备2GB内存[3]。Galaxy Note II 电池高达3,100 mAh,提供灰和白两色选择,Galaxy Note II 采用 5.5 英寸 HD Super AMOLED 屏幕,以 16:9 宽屏幕比例呈现其720p分辨率屏幕,提供用户细致清晰的绝佳视觉感受。 除了5.5英寸的大屏,不夜城三星n7100 其实还有很多人性化体验。尽管之前手写笔就已经出现在智能手机中,但当时的电阻屏的触控体验要比今天的电容屏差不少三星GALAXY Note II的系统UI改变很小,这样可以令旧用户快速上手,同时也是延续自己深度定制的系统UI的做法系统设置选项与原生界面有一些地方相似,但增加了自己特有的几个设置选项,例如主屏模式、动作设置等。 进化版的 S PEN 支持便捷的多任务处理,使用者可透过「Air View 悬笔感应」功能,将 S Pen 悬空移动到电子邮件、S Planner、图片或影片上,即可预览内容,而不必点选开启,让用户不必频繁切换屏幕内容即能在同一画面中快速找到相关数据。而「Popup Note」功能则是延续了 S III 内键的 Popup Play 子母画面的功能,让用户在屏幕上的任一处以弹出窗口方式开启 S Note三星n7100另外一个令人赞叹的功能为「 Idea Visualizer」,此功能让用户在 S Note 上写出关键词即可增加特定图案,此功能让用户透过更创新与创意的方式表达及呈现个人想法。使用者甚至能进一步进行客制化管理,并且建立专属的图标数据库。 Galaxy Note II搭载了主频为1.6GHz的三星Exynos 4412四核处理器,搭配Mali-400 MP GPU ,同时辅以了 2GB RAM.另外. Galaxy Note II 提供了 16GB、32GB、64GB 的可选存储空间, 配合Android 4.1版本系统,拥有超高系统流畅性,高要求的视频播放、大型游戏或者多任务处理均无压力。 三星n7100的优点: 1、屏幕。屏幕绝对是note2最大的优势,1280的分辨率,效果很细腻,看电影玩游戏感觉都是嗷嗷的爽。 2、续航。3100mA的电池提供的续航时间还是让人比较满意的。早上100%带出门,白天几乎一直都在摆弄手机,晚上回去还有30%多的电量,足够维持一整天较大负荷的使用了。而且充电非常快,充满大概只要2个多小时。 3、流畅。整个使用过程中很少会发生卡顿的情况。也没有程序自杀,毕竟4核cpu+2Gram,比不少稍微早一点的电脑配置都高了。系统的优化做的也不错,除了第一次打开联系人时候有一点卡,其他使用都非常流畅。 4、体感。很多体感辅助操作很人性化,彰显高端机的气势。 三星n7100的缺点: 1,过大,不方便携带。 2,屏幕易碎,注意保护。

7,制造商尝试新设计元素,十年不变的智能手机设计可能真的要变革了_...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腾讯科技;36氪经授权转载。

据外媒报道,智能手机的设计近年来变化不大。尽管智能手机已经变得更大、更薄,但它们仍然保持了十多年前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及其亲信们设计的肥皂盒状外形。这一点可能即将改变。

由于多年来手机销量增长几乎停滞,手机制造商开始尝试新的设计元素和用户体验,甚至新的手机形状。这项试验于2018年底开始,并将于2月25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MWC)大会上全面展开。

无孔、无按键的手机

想象一下,一部手机没有可见的孔,没有USB-C端口,没有立体声小插孔,没有按键,没有SIM卡托盘,没有扬声器格栅。这样的手机感觉像一块能够神奇开启的玻璃。

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科幻般的壮举:你如何操作完全没有按钮的东西?如果没有SIM卡,又如何连接到手机网络?

这正是两家手机制造商为迎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而提前宣布的手机:vivo Apex 2019和魅族Zero。

为了摆脱USB-C和耳机插孔,魅族使用无线充电、蓝牙音频和常见的LTE/Wi-Fi通信技术。vivo也是这样做的,但是通过与背面齐平的磁性金属针充电而不是LTE技术来使用5G。

为了避免使用扬声器格栅——这需要配置传统的声音驱动器,从而使声音传出机身——这些手机使用了压电技术,可以让它们的OLED屏幕振动,从而充当扬声器。

为了取消电源按钮和音量按钮,vivo和魅族用集成在机身侧面的触摸面板替换了它们。这些触摸面板具有触觉反馈功能。当用户触摸它们时,感觉就像是在点击物理按钮,就像苹果在iPhone 7和8中设计的主键一样。

它们没有SIM卡托盘,因为这些手机只支持e-SIM。这是一种集成的虚拟SIM,被苹果手表(Apple Watch)等设备用来连接手机网络。

魅族的背面有一个凸起的地方,这就是相机镜头所在的地方,但vivo的相机与它的全玻璃机身完全齐平。

它实现了苹果首席设计官乔纳森-伊夫(Jonathon Ive)在介绍iPhone X的视频中预期的一件事:“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试图创造一款全屏iPhone。”他说,“一个消失在体验中的物理对象。”这款iPhone X的刘海设计十分扎眼,显然不是乔纳森追求的圣杯。但是vivo和魅族似乎都实现了这一点。它们是12年前乔纳森倡导的设计理念的最纯粹的表达。

唯一的问题是时间问题:这些功能可能来得太早了。e-SIM在世界各地还没有得到多少移动运营商支持(目前还没有)。无线充电对一些人来说并不方便。这些手机使用18W的无线充电,其充电速度不可能比50W的有线充电器快(但iPhone仅配备了10W的有线充电器)。因此,这可能是在功能方面出现的一些妥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两款手机虽然可以运行,但是它们还无法全面展示这些公司的科技实力。

但是根据它们过去的通常做法(vivo在2018年版Vivo Apex上采用了同样的“现在展示,稍后发布”的方式),这些手机有望在今年夏季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抹杀刘海设计

如果你看看现在的手机,99%的手机看起来像iPhone X或XS,顶部有一个刘海设计,尽管它们的大小根据制造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苹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发明”了刘海设计:该公司想要消除边框,所以它取消了主键。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屏下TouchID指纹扫描技术,所以苹果决定转向面部识别技术。毕竟,似乎没有办法消除自拍相机和耳机扬声器。但是,由于良好的面部识别技术需要多个传感器,因此它也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

因此,iPhone X上出现了刘海设计,不久之后,大多数手机制造商开始模仿苹果,尽管许多人对此进行了恶毒的攻击。但现在,一些公司已经想法永远取消刘海设计。它们想通过提供真正的全屏来重新点燃市场需求,吸引那些不喜欢这种刘海设计的人。这意味着要把自拍相机移到别的地方。

2018年,一些公司,比如vivo,将这个刘海换成了一个机械化的弹出式自拍相机。当你想拍一张自拍时,它就出现了,但当你拍完之后,它就消失在手机的机身里。我们将在MWC大会上看到的Apex 2019年也将拥有这一设计。

其他公司决定将相机藏在滑动显示屏下,如OPPO Find X、小米Mi Mix 3、荣耀Magic 2和联想Z6。每当你想拍自拍的时候,你只要用你的拇指按下显示器就行了。显示屏移动约三分之一英寸,显示出隐藏在手机主体的第二个屏幕上的摄像头。当你拍完照片后,再往上推,把它藏起来。OPPO Find X有一个机动滑动机制,而其他的手机则是纯粹的机械滑动系统,类似于90年代的一些诺基亚手机。

第三种取消刘海的设计最初来自三星(Samsung):这家韩国公司利用其获得的专利技术,用激光对OLED屏幕进行钻孔,从而让自拍相机的传感器能够透过显示屏看到外面的东西。它的Galaxy A8s是第一款将碍眼的刘海换成更小的眼孔的手机。自那以后,许多其他手机都采用了同样的显示屏——三星电子出售给第三方的显示屏——来替代刘海。

但摆脱刘海的最激进的设计是努比亚X和vivo Nex 2上的双屏幕手机设计。这些手机并没有试图隐藏自拍相机或把它放在其他地方,相反,它们完全消除了自拍相机。它们在手机背面增加了第二个OLED显示屏,这样你就可以很容易地翻转它,用它来进行更好的自拍。它们使用分辨率更大的主摄像头和闪光灯——非常适合夜间自拍。

虽然这些手机已在2018年年底上市,但它们将在今年的MWC大会上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折叠手机

2019年(及以后)最重要的设计趋势是可折叠手机。扩张成平板电脑的手机或折叠成手机的平板电脑——不管你喜欢怎么称呼它们——现在已经是确凿无疑的发展趋势了。

它的设计理念很简单:让你随身携带一部比当前的手机更小的手机,用于处理邮件、短信、银行业务和打车等简单任务;与此同时,你还可以将它扩展成一个更大的屏幕,用于观看电影、阅读新闻和书籍等。

但在迄今公布的大多数可折叠手机设计中,可折叠手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紧凑。原因是电池大小和折叠角度的限制——我们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可折叠手机并不能像笔记本那样完美地闭合,它们仍然需要一些空间来分隔屏幕和铰链。

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手机制造商相信,这种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机型是下一个新的发展领地。例如,谷歌(Google)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进安卓系统(Android),使它能够在多种款型的设备上无缝运行。同时,它还致力于打造自己的Pixel可折叠手机。

谷歌与三星在Galaxy Folable可折叠手机上进行了密切合作。三星是去年11月第一个预告可折叠手机原型的大品牌,这款原型机将于今年2月公之于众。

但巴塞罗那的MWC展会将会展出更多可折叠手机原型。华为将首次展出可折叠Galaxy手机的竞争产品。LG也将宣布它的可折叠手机。

我们可能还会看到摩托罗拉Razr推出可折叠的版本。这款可折叠Razr手机将只生产25万部,仅让无线运营商Verizon独家经销,每部售价约为1500美元。但这款手机不能展开变成平板电脑,而只能从一部折叠起来的小手机变成一部大手机。这是翻盖手机的变种,只不过配置了可折叠的屏幕。

其他较大的Android手机品牌,如中兴和OPPO,据说也会推出可折叠手机。

上周,小米在中国社交网络微博上展示了一款新的可折叠手机。与其他型号不同的是,小米使用了双折叠设计。到目前为止,它是最优雅和最有吸引力的可折叠手机,这要感谢它展开时的超薄机身和折叠时的紧凑设计。

用手势代替触摸

这方面的细节并不多,但LG为迎接MWC展会提前预告了一种叫做“再见触摸”的新设计:

这可能暗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的、手势控制的手机。换句话说,你不用触碰手机就可以使用它。我们知道英特尔和Leap Motion一直致力于开发手势技术,但它主要应用于增强现实。现在,我们很难想象为什么我们需要通过挥手来打开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尽管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噱头,但我们到时候将在MWC展会上看到它是如何运作的。

手机未死,只不过iPhone设计已过气

这是很自然的:在一个销量增长停滞和迫切希望消费者升级换代的手机市场中,手机制造商将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有些新的东西,就像上面说的手势功能,可能在推出后会让人感觉很奇怪。

但其中一些趋势将会持续下去。无孔、无按键的手机将成为2020年的新标准。其中一些新的设计将提振手机行业。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可折叠手机,因为它们将能够在很小的空间内提供非常多的功能。

说手机已死亡,这是夸大其词。作为一个设计创新和实验的平台,手机显然是非常富有生机。

8,由硬件销售到核心部件输出,三星电子是要放弃“台前”押注“幕后”...

文:刘志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作为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三星电子的几个大型业务包括手机、电器等都曾一度站在各自领域的“C位”,称其为韩国经济的中流砥柱也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三星电子似乎一直都处在一个举步维艰的困境,屋漏偏逢多阴雨,三星电子这几年来一次次上演一波未平一波未起的剧情。每当三星方面表示重整旗鼓亮出王炸,一副王者归来的架势时,却似乎总是能碰到一些新的麻烦。而近日,三星电子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净利润的双双下滑似乎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现象。

业务重心上演“变形记”:半导体高歌猛进,手机销售日薄西山?

财报显示,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达到14.78万亿韩元(约合133亿美元),同比增长5.71%;净利润为11.04万亿韩元(约合9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1.05万亿韩元下滑0.09%;营收为58.48万亿韩元(约合523亿美元),同比下滑4.13%。而在细分部门方面,不同领域的表现也各有不同。

先说好的方面,近几年半导体业务可以称得上三星电子为数不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半导体部门销售额21.99万亿韩元(约合19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7.58万亿韩元增长25%;营业利润为11.61万亿韩元(约合10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03万亿韩元增长45%。

把占据半导体市场第一位置长达 25 年之久的英得尔拉了下来,不得不承认,三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确实值得称赞,目前,三星半导体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而且相对于手机业务而言,半导体的毛利率明显更高,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三星的业务重心势必会放在半导体上。

接下来是坏的方面,在此次财报公布的内容当中,消费电子部门销售额为10.40万亿韩元(约合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0.92万亿韩元下降5%;在IT和移动通信部门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0%;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4%。显示面板部门方面,OLED 柔性屏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而LCD 面板价格也不甚理想,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6%;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更是下降了92%之多。

与半导体业务的高歌猛进相比,手机等其它原先主要营收业务如今似乎显得有些过于相形见绌。从目前三星的表现来看,根据此次发布的财报显示,资本支出为8万亿韩元(约合72亿美元),其中6.1万亿韩元用于半导体业务,1.1万亿韩元用于显示面板业务。三星的业务重心似乎上演了一出“变形记”。而这样的话,那么三星电子也将从之前直接面对C端用户的“台前”,转向服务于B端企业级市场的“幕后”。

不过舍弃台前聚光灯的诱惑专注幕后,这对于过去有着诸多辉煌的三星来说真的甘心吗?这恐怕并不尽然,这种业务变化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还是三星的无奈。

从电子霸主到四面楚歌:家电、3C销量的持续下降

毫无疑问,三星绝对是全球富有盛名的跨国公司,而旗下子公司三星电子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绝对称得上是其手中最耀眼的一块。

十年前的家电市场,三星电子一家企业与夏普、三洋、索尼、松下、日立等诸多日系家电分庭抗拒而不落下风。领先的技术,适中的价格,其坚固耐用高品质的形象深入人心。随后更是与另一韩国品牌LG电子一起席卷当时不断提高的中产阶层增长市场,成为亚洲家电市场新的霸主。在彩电业务方面,三星也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彩电品牌供应商。

而在手机方面,智能机的出现终结了诺基亚帝国统治市场多年的辉煌,移动互联网那个时代宣告来临,而三星手机则在这一拐点处一飞冲天,在高端智能手机方面,三星成为唯一一家可以与“颠覆者”苹果的iphone正面硬刚的品牌,而在全球销量方面更是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在中国市场方面,2003年,时任三星中国总部董事长的李相铉决定不再把中国作为制造中心,而要使中国成为三星的市场和品牌中心,从那时候起,中国市场也成为了三星手机的重要销售市场。

然而,这些辉煌如今看来就像过眼云烟,如今三星电子传统优势项目的日子并不好过。

先说家电领域,以三星电子引以为傲的白电市场为例。

在冰箱方面,根据中怡康6月线下统计数据显示,当其他品牌零售额出现同比正增长的时候,三星冰箱仍然呈现量额双降,同时保持零售量和零售额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记录,零售量同比下滑38.2%,零售额同比下降25.8%,三星冰箱的颓势由此可见一斑。在洗衣机方面,三星洗衣机线下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居然高达28.3%。

而在电视领域,如果说显示技术、屏幕等三星依旧拥有很深的护城河,但在智能电视的时代,互联网内容与应用工具才是王道,三星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太多,而且对于面向全球市场的三星电视来说,本地化的内容本身也是其非常大的一个壁垒。以中国市场为例,以小米、暴风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阵营,还有以创维、TCL、康佳等为代表的传统电视品牌以及它们推出的互联网电视品牌,但市场上几乎无人将三星作为竞争对手了。

家电市场全线败退,但最大的上伤口,可能还是来自于智能手机。

如同社交的facebook、腾讯,电商的Amazon、阿里巴巴,如果每个企业一定拥有一个认知度非常高的标签的话,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手机就是三星电子的标签。从三个方面来看,如今的三星手机虽然全球整体销量依旧亮眼,但整体数据的不断下滑却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从中国市场来看,三星溃败主要源自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国产品牌崛起,这其实也是前面讲到的家电衰落的原因。在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家电3C类产品作为日常生活最为紧密的电器,自然不会错过这轮升级风暴。

在家电领域,海尔集团高端品牌卡萨帝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动辄售价上万元,老板大吸力油烟机,售价是行业的两倍左右,销量上也是持续行业领先。还要近两年热闹非凡的互联网电视品牌,也开始走高端路线,融入众多科技元素。

手机行业也是如此,目前中国智能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增量空间不大,换机需求放缓,在此背景下,国产手机品牌强势崛起,华为、小米、oppo、vivo已经涵盖了不同价格档次的机型,这四家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比的总和已经在去年年中时已经达到69%,如今看来势必已经超过这个数字。一方势强,势必会对另一方产生“挤出”,三星份额下降也就理所应当,目前的份额已经不足0.8%。

其次,则取决于思想方面,其实国外一些科技网站上的论文采用“消费者中心主义“(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偏爱来自自己国家的产品)一词来评价如今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衰退。

1987年,营销教授Terence.Shimp和Sub.Sharma教授定义标度衡量消费者的“种族中心主义”程度。测量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种族中心主义表明,欧洲的消费者比美国的消费者更少种族中心主义,而美国的种族中心主义又比亚洲国家的消费者更少。

中国的国产品牌崛起,而在“消费者中心主义”下,国人本身更偏向于自己民族的品牌,而且作为韩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三星在韩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高,而韩国方面近些年的萨德等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星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本身中国市场就在走下坡路的三星也因此加速了自己的退败。

最后,产品本身的问题。2016年GalaxyNote 7的爆炸事件想必很多人还历历在目,在如今这个不缺选择的时代,经营管理出了问题,只要产品没事,品牌本身就不会受太大影响,问题解决后不乏东山再起的机会,而这样的案例也已经是屡见不鲜。然而,但凡是产品出现问题的企业,很少有绝地反击的机会。三星Galaxy Note 7的失败是对三星品牌带来的损害持久性很可能因地而异,在韩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在全球其他地方,国外科技网站有很多专题报道,表示通过调查表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可能不会再购买另一款三星设备。

而在中国市场,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发生后,三星在全球召回爆炸手机但不包括中国,在全球停止销售爆炸手机但又不包括中国,这种区别对待的政策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质疑,随后在舆论的强烈谴责下才同等对待,这无疑大大伤害了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如今,为了提振中国区销量,三星不仅换帅而且还进行了多项本地化操作,但伤口好了还有疤,三星在很多中国用户心中的印象依旧不怎么样。

中国市场的败退似乎已经不可扭转,而在印度以及东南亚等新市场的较量中,三星同样受戳不小。尤其是印度,作为三星手机在全球得第二大市场,再2017年以前近六年的时间里,三星一直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独占鳌头,但如今正面临着包括小米、华为、联想、OPPO、VIVO等中国品牌的围剿,而在2017年第四季度,销量王座更是被小米取而代之,这对于三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其它地区,三星的主要竞争对手依旧是苹果。包括手机本身的竞争还有支付的竞争,而在支付方面,三星同样要面对来自Google的威胁。

关于手机方面,苹果近几年同样也饱受批评,被外界指责创新乏力。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三星一直都在追赶和模仿苹果,或者说安卓阵营一直都在学习和模仿苹果。在去年苹果的 iPhone X 推出时,外界都在期待三星将拿出怎样的突破时,只是普通新机迭代的 S9 系列却让很多人失望不已。其它亮点,譬如2015年GalaxyS6更大的屏幕和无线充电功能等创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不过结果却只是阻止了三星现有用户流向苹果,却没能诱使苹果现有用户转用三星手机。而从那往后到现在三年的时间里,全球手机产业更是被冠以创新乏力的标签,处于产业当中的三星自然没能有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出彩之举。

而在模仿苹果的道路上,三星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就是Samsung Pay,像手机一样,三星Pay非常关注苹果Pay的设计和功能,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三星很难与支付宝和微信抗衡,而在国际市场方面,Samsung Pay一直想着对标苹果公司的Apple Pay,然而与此同时却又需要面对来自Google方面的压力,Google一直都在想办法推行自己的移动支付系统。今年年初,Google将Google Wallet 与Android Pay,两个产品都合并为单一的 GooglePay 品牌,再次发力移动支付,这对于本身处于安卓阵营的三星来说绝对是个劲敌。而且对于Google来说,推行支付只需考虑是否是安卓手机,即便是三星也无所谓,但三星支付则随着三星手机销量的变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全球家电霸主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之王,再到如今在家电、手机等传统优势领域节节败退,甚至还要面对竞争对手对市场份额的不断挤压,与之前相比,也颇有些当年西楚霸王四面楚歌般的味道,让人不胜唏嘘。

从产品缺陷到战略迟疑:“大公司病”是三星电子销量锐减的原罪?

三星的过往是辉煌的,但是通过它近几年的表现来看,似乎已经面临着走下神坛的可能。前面我们提到,三星面临竞争对手的威胁,但外因是一方面,通常情况下,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瓦解,三星的衰退可能也是源自于内部。

一方面,让有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这对于任何公司来说都将成为大忌,但三星似乎总是不乏召回问题产品的事情。

前面提到的Galaxy Note 7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但就在那起手机电池爆炸事件发生后不久,三星又被曝出冰箱爆炸事件,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接到730起问题洗衣机爆炸报告,其中有9人受伤。为此三星电子也只能主动召回这280万台特定型号的洗衣机。

而就在上个月,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8年7月5日起,召回部分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制造的三星笔记本电脑配备的松下电池,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电池数量为9066个。据了解,此次召回是由于电芯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金属异物,电池内部可能会出现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过热燃烧的风险。当然了,这一次三星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对中国市场区别对待。

另一方面,战略创新的迟疑,这在三星手机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三星本身处于优势地位,只把苹果当作对手,对潜在对手的忽视是三星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的第一个失败之处,这也使得其高端机与苹果、华为竞争,中低端与荣耀、小米、oppo、vivo竞争,但两方面都没能占得优势。

除此之外,创新的后知后觉是三星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的第二个失败之处。当中国品牌以摄像、全面屏等技术也牢牢的吸引住消费者的时候,三星却明显没有跟上国产手机发展设计的“主旋律”,商业战略与几年前类似,没有注意到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环境,对80、90等新兴消费群体的洞察程度也远远不够,如今在印度市场,三星似乎还在犯同样的错。

其实无论是爆炸事件还是战略的迟疑,归根结底其实是公司本身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三星占韩国GDP的比重非常高,其商业决策以及发展情况对韩国整体经济发展都有着强关联属性。正因为如此,三星的决定受到韩国政府和公司管理层的潜在影响。而三星公司内部也有一种强硬的等级文化,它不同于世界上其它大的科技公司,它其实是种“家族式”的产业。这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是非常影响效率的,无法快速应对市场和极度紧张的产品周期压力。

因此,国外媒体在当初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发生后猜测,三星在进行质量测试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显然非常不合理,电池的问题完全可以在运输之前就得到解决,但可能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原因没有人站出来,当然了,这只是种猜测,具体真相如何只有内部知道,但三星在战略布局上的后之后觉却是外界明显可以感觉出来的。也因此,去年新上任的三星中国地区负责人权桂贤推行组织架构扁平化、并且77%的分公司负责人由中国人担任等做法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打破了三星过去存在已久的做事风格,不少人也因此对三星多了些期盼。

alaxy Note9发布在即:触底反弹还是还是无力回天?

大局已定?

按照最近几年三星电子产品销售端的表现来看,似乎的确如此,三星电子如今已廉颇老矣,甚至不少人会提出“三星会是下一个诺基亚吗”这样的问题,但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别说三星电子是只依旧在全球手机销量方面依旧领先的“骆驼”。

根据三星Facebook官方传出的信息,三星Note9将会在2018年8月9日进行发布,网上有消息称,三星Note 9内部代号Crown(皇冠),如此看来产品定位颇高。

然而由于三星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因此在Note9发布之际不乏一些看衰的声音,尤其是中国市场,网上有传言称荣耀Note10也会选择在8月9日发布,此次荣耀直接挑战目前仍旧是安卓之王的三星,这势必也将引发更多人的关注。

当然了,华为作为国产品牌的骄傲这些年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很多领域距离三星还有一些差距,此次正面宣战三星一方面是营销的需求,最后胜出的是昔日王者还是安卓新贵?这本身存在话题性和噱头性。而且无论是高端机市场还是中低端市场都面临着创新乏力的,只是一款看似例行公事般的新机推出很难引起人们的过多期待,而华为直接宣战三星电子的“皇冠”,让人感觉华为绝对有一定的底气,这也足以吸引不少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高端手机,往往指的是苹果三星,而华为过去一直都在追赶它们,此次直面三星,在品牌调性上就摆在了同一位置,并向广大用户传达出这一品牌印象。

毕竟无论怎么说,三星在技术方面的积累依旧非常出众,三星的旗舰级产品很多时候也引领了安卓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此次与华为的正面较量还是很大程度上有望胜出的。然而就目前来看,手机市场很难出现当初iphone4那般的创新,Note9自然也成不了三星销量下滑的救世主。

但昔日安卓霸王,如今真的被逼到了乌江边上了吗?

对于三星来说,目前虽说在很多领域遭遇波折,但其手机依旧在全球拥有庞大的“老本”可以“啃”。根据IDC统计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来量总体同比下滑1.8%,而三星手机全球出货7080万台,下滑虽然幅度较大,但依旧坐在向量第一的交椅上。对于三星来说,目前先想办法缓解下降趋势,总结过去教训,不再自己犯错才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硬件产品销售端的势微,半导体方面走高,这对于三星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事实。其实当前世界上的科技巨头,例如Google,自己也卖手机,但从来没有靠卖手机挣钱,但这依旧改变不了它的强大。还比如高通,由于业务主要针对B端,可能寻常的C端用户不了解它,但却无法改变高通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企业的事实。

对于三星电子来说,像Google、高通看齐,由“台前”为主转到“幕后”为主未尝不是件好的选择。毕竟目前手机行业的竞争压力过大,而且存在相对明显的瓶颈期,在没有大的创新举措之前,很难改变被挤压的现状。而转战核心部件以及关键技术的输出也不妨碍自己继续卖手机,业务重心调整但依旧是“两条腿”走路,而且还能成为更具竞争壁垒和想象空间的一项业务,只在这一点上三星就比“纯”硬件销售公司更具发展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9,脑袋开花的全面屏,被逼疯的手机公司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作者轩窗。36氪经授权转载。

“无全面屏不智能手机”,可以称得上是智能手机行业2018年的“年终总结”。而即便是距离2018年结束仅有一个月,手机产业的“全面屏”大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在昨天,荣耀举办了一场没有手机产品的技术发布会,会上透露了即将发布的荣耀V20的诸多看点。其中之一,则是全面屏的新解决方案——屏下摄像头技术(官方称媚眼全视屏)。

有意思的是,被荣耀这么一抢,原本定档今天发布的三星Galaxy A8s也宣布提前一天发布。要知道三星Galaxy A8s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挖孔屏”(官方称黑瞳全视屏),三星在这场发布会上还打出了“强势回归,无所畏惧”的口号,试图凭借这款挖孔屏产品力挽狂澜。

三星和荣耀此次在“全面屏”领域的贴身肉搏,也为明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全面屏大战预演了一波小高潮。

回顾全面屏的演化史你会发现,自2017年掀起的全面屏之风。进入2018年全面屏全面席卷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众手机厂商已经被“全面屏”方案逼疯。今年,各种全面屏的另类方案层出不穷,甚至有玩家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掏出了滑盖手机的设计。

智东西在梳理了两年来全面屏的演进史、深入挖掘产业链信息后发现,表面上是这些手机手机厂商疯狂全面屏,而其背后实际上关乎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供应链把控,更有着在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层次的技术博弈。

全面屏的演进史

通常意义上,全面屏手机是指正面屏幕占比达到 80%以上的手机,相比普通手机,具备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边框也更窄。而全面屏之所以能够在两年内持续席卷智能手机行业,则得益于通过在有限的机身尺寸下获得更大的面积,给用户带来两个体验上的优势: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极佳的大屏操作体验。

尽管,“全面屏”的提法是用小米在2016年发布第一代MIX时推出的,但全面屏手机最早的形态出现则是出自于夏普手机。

早在2014年夏普就曾发布过极窄边框设计的一款智能手机AQUOS Crystal,将受话器取消而配备了骨传导方案,实现了手机正面开孔的最少化。不过,这款手机在当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但却为日后全面屏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2016年10月小米在发布Note2时,同步推出了全面屏概念手机小米MIX,将智能手机的上下边框进行了收窄,使屏占比达91.3%。

不过,小米MIX为了追求更窄的上边框,在设计上做了极具差异化的设计——将前置摄像头放置到了MIX的右下角。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如果觉得这么自拍不习惯,可以将手机倒过来拍,而这也成为了小米MIX被诟病的一个槽点。

小米MIX的发布也并未引起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集体冲动,而全面屏真正成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则是从三星在2017年3月发布 S8/S8+之后。三星S8/S8+采用18.5:9的屏幕比例,将左右窄边框收窄到1.82mm,上下也做成窄边框,屏占比达了84.2%。

自此,智能手机行业正式在2017年刮起了全面屏之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被这种超窄边框,屏幕比例为18:9的设计所占领。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锤子、海信、TCL、360等众多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进行跟随,谷歌、HTC、夏普、LG、索尼等手机厂商纷纷在这场全面屏大战中,先后沦陷。

然而,随着去年9月,苹果在十周年发布会上推出了十周年新旗舰iPhone X后,全面屏的竞争也正式被带入到“刘海屏”竞争时代。进入2018年“刘海屏”的各种翻版,比如水滴屏、珍珠屏、美人尖屏等层出不穷。

被全面屏逼疯了的手机厂商

各种刘海屏大行其道,使用户对刘海屏的审美疲劳日益严重,对新的全面屏方案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形之下,智能手机厂商也在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进入2018年下半年,几乎被逼疯了的智能手机厂商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终于有了!此前在技术领域鲜有发生的OPPO和vivo这一次极具创新精神,采用创新式的升降结构,为业内带来了新的思路。

在OPPO和vivo这一波攻势下,小米等手机厂商坐不住了,甚至挖出了早年滑盖手机的方案。

1、刘海屏变种层出不穷

今年上半年,刘海屏的各种变种方案,也被成为是异性全面屏,一度成为智能手机厂商争夺的焦点。

▲图中依次为:美人尖屏的夏普AQUOS S2、珍珠屏的华为Mate 20、水滴屏的OPPO R17

然而,异性全面屏的第一次出现,实际比苹果iPhone X还要早一些。2017年8月,夏普推出美人尖屏设计的AQUOS S2,比iPhone X的刘海屏面世还早了一个月。

今年5月,锤子科技的坚果R1也采用了美人尖屏的设计。而自坚果R1后,美人尖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在这一期间,像vivo NEX和OPPOFind X等新的全面屏方案出现了。

尽管升降结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受到了好评,但出于成本考虑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回到美人尖等异形刘海设计思路上,比如努比亚Z18无边水滴屏、荣耀10的“小萌脸”、OPPO R17和vivoX23的水滴屏、华为Mate 20的珍珠屏。

在全面屏大战中,异性刘海屏相比于机械结构更有着成本优势,而各家为了做差异化的“刘海”也只能在外观设计上做些文章。

不过,进入2018年下半年,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出现了,而率先迈出这一步的是蓝绿兄弟中的vivo。

2、vivo NEX——前置摄像头升降式结构

今年6月,vivo推出了vivo NEX,采用升降式结构将前置摄像头进行了隐藏,整个机身的正面无刘海,也没有开孔,屏占比达到了91.24%。

3、OPPOFind X——双轨潜望结构

就在vivo NEX发布的两周后,OPPO时隔四年重启Find系列推出了Find X,以“双轨潜望结构”将前置摄像头模块进行隐藏,屏占比达到了93.8%。

不过,“双轨潜望结构”采用的机械结构的设计,整个设计的成本也是目前机械结构类智能手机中最高的。OPPO和vivo的全面屏方案推出后,尽管创新性的设计受到了业内好评,但仍被质疑机械结构的耐用性,以及升降模块缝隙积灰等问题。

随着OPPO和vivo推出了全面屏新的解决方案,华为、小米和努比亚也随后在如何提高屏占比上绞尽脑汁,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搬出了早年流行的滑盖手机方案。

4、小米MIX 3——滑盖全面屏

10月25日,小米在故宫推出了MIX系列的第三款手机MIX3,采用滑盖全面屏,屏占比达到93.4%。两年前的同一天,小米推出了第一代MIX,也就是上文说到的第一次提出“全面屏”概念的那款产品。

为了解决滑盖手机机身较厚的问题,小米MIX 3采用AMOLED屏幕,这种屏幕比OLED薄0.2mm,使得MIX 3的整机厚度为8.3mm。

此外,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滑盖手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手滑动充当“减压神器”。

然而,并不是只有小米一家想到了滑盖式的设计,日前华为荣耀推出的Magic 2也同样才有了滑盖式的设计,并且用户可以对滑动这一动作自定义指令,比如启动人工智能生命体YOYO。

5、华为劫胡三星屏上挖空方案

出人意料的是,临近2018年的尾声,全面屏的又一新解决方案也正式露面了。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三星和荣耀“不约而同”在同一天举办了发布会。三星称其“挖孔屏”为黑瞳全视屏,孔径6mm;荣耀则截胡三星率先公布了荣耀V20的媚眼全视屏方案,采用4.5mm孔径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不过,两者的方案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据荣耀所说,荣耀的媚眼全视屏系屏下摄像头技术,采用的是“盲孔”技术。“盲孔”的意思是只在LCD屏幕最下层的背光板上挖孔。而背光板破坏之后,液晶面板区域是无法显示的。因此,外部光线可以通过屏幕玻璃和液晶面板两层结构,最终到达摄像头。

而三星采用的则是“通孔”,在打穿LCD屏幕背光板的同时也打穿了液晶显示面板,并将摄像头直接安放在屏幕玻璃之下。因此,采用“通孔”方案的摄像头和普通前置摄像头无异。不过,这种技术良品率比较低,成本也更高。

除三星和荣耀外,将在12月17日发布的华为nova 4也将采用新的全面屏方案。不过,华为方面目前没有透露是否和荣耀V20的方案类似。

在11月8日的三星开发者大会上,三星就曾展示了4种全面屏方案,分别是:Infinity-U、Infinity-V、Infinity-O、New Infinity。此前,有传闻称将于2019年初亮相的三星Galaxy S10旗舰系列将采用这一技术,而昨天三星发布的A8s采用的就是Infinity-O这种方案。

今年11月,外媒也曾曝光LG在韩国申请了一项新的专利,从专利的注释内容与设计图纸解说来看,是为了全面屏无边框手机设计的,能够实现屏幕下摄像头的技术,与三星的Infinity-O全面屏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屏上的开孔是椭圆形的设计。

虽然是临近年尾,但全面屏大战可以说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由此可以预测,明年全面屏大战的战火仍将继续,1月份的消费电子展CES和2月份的MWC都将成为全面屏大战的战场。

同时,随着柔性显示技术发展,折叠屏手机也将在明年正式进入市场,智东西此前曾发文深入挖掘折叠屏背后的产业链条(全面屏后最大手机技术革命!折叠屏背后的产业大战)。

目前LG、三星、华为等都已经公开表示明年将会推出折叠屏产品,而国内柔性技术企业柔宇科技在今年的10月31日抢先三星发布了可折叠屏手机的柔派FlexPai。相信折叠屏技术也将给全面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GfK手机行业研究专家宗清楷认为,明年智能手机产业还会出现新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前置摄像头有可能会被针孔摄像头代替,目前三星、苹果等大厂已经开始了专利布局。但他也说到100%屏占比不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产品的趋势,智能手机作为消费品需要设计与市场相互妥协,屏幕如果过大,或者取代了边框,产品抗摔性将非常差。

全面屏技术到底难在哪?

全面屏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全新概念,而是窄边框这一设计理念达到极致的必然结果。窄边框、高屏占比可以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所以窄边框一直是手机外观创新的重点。

然而,实现全面屏并不是换一块更大的显示面板那么简单。对于屏厂来说,更换不同屏幕比例以及异性屏幕的切割都需要对生产线进行重新排线和调整。而如果追求更极致的全面屏,那么屏幕封装工艺也是一个技术难点,也就是小米等手机厂商常常被诟病的“大下巴”问题。

此外,在屏幕之下,全面屏方案还需要前置听筒、摄像头、指纹识别等模块进行全新方案设计,这对最终整合整体方案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

1、屏幕切割工艺的挑战

首先,全面屏需要更大的屏幕,在2017年18:9的屏幕比例成为了业内潮流。而对于屏厂来说,直接切割出18:9的屏幕并非那么容易。

在此之前,智能手机大部分采用16:9的屏幕比例,而要切换到18:9或者其他比例的全面屏,则会浪费更多的显示屏玻璃基板,玻璃原厂需要重新排产线并进行工艺优化。

而进入2018年,异性全面屏之风刮起,异形屏切割问题也成为了屏厂的一大挑战。

具体来说,手机四角采用的圆角设计,前置摄像头、听筒等一些列元器件占据屏幕的位置,这些都会涉及到异形切割的问题。而异形切割会加大玻璃切割的难度,造成良率不佳,从而制造的成本也会上涨。

2、封装技术的挑战

显示驱动芯片是显示屏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对于这块芯片的封装,业内主要有三种方案:COF(将驱动芯片绑定在柔性电路板上,Chip on Film)、 COG(将芯片直接绑定在玻璃面板上,Chip on Glass)和COP(在 COG的基础上将玻璃面板进行弯折,Chip on Plastic)。

在18:9全面屏时代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采用的是较为清薄的COG封装。但由于LCD的玻璃材质无法被折叠和卷曲,只能将与之相连接的排线延伸至手机下巴里,导致手机下巴比较大。

COF 封装技术则可以实现窄边框,原因是其将芯片绑在柔性电路板上,减少了玻璃面板的使用。但相比于COG,COF对柔性电路板的要求增加,会将增加手机的成本。同时 COF封装的温度较高,而柔性电路板膨胀系数较大,易受热变形,所以对芯片打线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便采用COF技术,仍然需要留一块地方留给软性电路板,仍无法做到真正的100%全面屏。如果把COF封装没能折回去的驱动元件通过翻卷方式再折回屏幕下方,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这种封装方式就是COP。COP封装工艺可以彻底去掉智能手机的下巴。但因为需要折叠屏幕,机身也会变厚一些。

目前,苹果iPhone X和OPPO Find X都采用了COP封装工艺,将被人诟病的下巴成功去掉了,不过据说苹果的COP封装工艺来自于三星。此前,锤子科技CEO罗永浩曾说过,COP封装工艺对手机厂商来说并不难,重点则在于成本太高,而国内手机产品的品牌溢价远远达不到苹果的程度,也就不会选择这一方案。

3、方案整合上的挑战

上面两点说到的都是屏幕和屏幕封装问题,除此之外,在全面屏屏幕的背后,对手机的显示模组制造、电子零部件、精加工设备等结构设计提出新的编排要求。其中,包括将涉及摄像头、听筒、天线设计、软件UI、指纹识别、工艺设计、光距离传感器等方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屏幕占去了手机相当大的空间,手机内部的设计需要更紧凑,这对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

比如,在全面屏出现之前,智能手机使用的是传统听筒设计,而在全面屏时代,由于要避免在屏幕上开孔,业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骨传导、压电陶瓷听筒等,小米MIX2就采用了骨传导方案。不过,这些新的解决方案的成本相对较高。内置的骨传导器件通过屏幕震动颅骨来传导声音。

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认为,屏厂仍是全面屏的解决方案关键环节,一旦上游屏幕的技术方案成熟,下游的手机厂商都会进行跟进。而最终在全面屏领域达到产业共识,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中使用简便、整体性能好和价格合理是三个市场考验的维度。

全面屏背后的产业链相关技术

在全面屏之风下,超大的屏幕也在推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革新。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也随着全面屏的时代落地到智能手机产业内。

继苹果之后,在2018年,华为、OPPO、vivo、小米等头部手机厂商都将3D结构光和屏下指纹等技术引入到智能手机产品中。

1、3D结构光技术

3D结构光技术有着精度高、功耗低、全天候、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适合进行人脸识别、支付,以及拍照美颜等。不过,由于摄像原理的原因,3D结构光目前仅限应用于前置摄像头。

3D结构光的基础原理是,发射衍射光斑到物体上,由传感器接收形变的光斑,并根据形变量来判断物体的深度信息。由于投射器发射的衍射光斑在一定距离外能量密度会降低,仅0.2m-1.2m,所以不适用于远距离的深度信息采集,这也就是需要长距离信息的后置摄像头与3D结构光无缘的原因。

自iPhone X搭载这项技术后,今年3D结构光技术在智能手机头部玩家中也全面铺开,OPPO的Find X、小米8和华为Mate 20都先后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

2、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作为最先成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两年在智能手机产品上广泛使用。在全面屏之前,业内的指纹识别方案也从后置指纹识别升级与正面的HOME键集成在一起的识别方案。

在全面屏设计思路的冲击下,手机前置指纹识别方案不得不被舍弃。

于是,业内出现了两种方案,一是重拾后置指纹识别方案,如小米MIX2和三星S8;另一个则是采用屏下指纹技术,其好处是不需要在屏幕上进行开孔。

除了屏幕内指纹识别之外,也有厂商在探索手机侧边框指纹识别、按键指纹识别等新的解决方案,前不久苹果就获得了一项电源键指纹识别专利。

目前,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可以作为屏下指纹的新方案,超声波指纹识别理论上也能够做到屏幕内指纹识别,但问题在于,其目前的有效信号强度似乎还难以穿透显示模组以及盖板玻璃的厚度。

揭秘全面屏幕后玩家们组合打法

上文说到全面屏引发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技术变革,而这场变革以智能手机厂商为核心,辐射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智东西通过对产业链的研究发现,在这场全面屏大战背后,手机厂商有三种不同的打法;

第一种是智能手机厂商自己“全包圆”,自己研发自己用。今年,华为推出的Mate 20系列,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而Mate 20上的3D结构光就是华为自研的算法。

第二种是通过产业链合作的方式。2017年,苹果率先在iPhone X上搭载3D结构光技术,也引领了这股3D结构光落地智能手机行业的潮流。苹果的3D结构光技术则是来自于其收购的一家产业链企业PrimeSense。2013年苹果砸了3亿多美元所收购了3D结构光技术公司PrimeSense。

第三种则是进行产业链方案整合。如OPPO的3D结构光技术算法运用于国内奥比中光的方案,可应用于安全支付、三维重建、AR、游戏等众多场景。

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3D传感技术企业,研发了结构光、双目等技术方案。此外,奥比中光还是AI芯片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四年时间研发了3款专用ASIC芯片。

小米8上的3D结构光则是采用了Mantis Vision的技术。Mantis Vision是一家以色列企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多项3D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2018年Mantis Vision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联美控股与以色列方面共同投资成立合资企业“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屏幕方面,有消息称苹果与三星正在进行紧密的合作。也有传言称三星不惜砸下重金承包了日本佳能旗下制造OLED屏设备的公司Canon Tokki(该公司垄断了全世界的OLED屏制造设备)三年的订单,拉大与其他屏厂的时间优势。

结语:全面屏大战正在影响产业格局

从2017年以来,全面屏就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的焦点之一。走过了2017年屏幕比例18:9,上下边框逐渐收窄的阶段。在苹果iPhone X带来的刘海屏趋势下,智能手机行业在2018年的上半年迎来了异形全面屏方案全面开花的阶段。

而在2018年的下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全面屏大战迎来了新的解决,厂商们不再拘泥于或是等待苹果、三星等头部企业引领行业趋势,而是更积极主动,大开脑洞探寻全面屏新解决方案。

在OPPO和vivo率先推出了机械式升降结构解决方案后,国内的智能手机厂商也深受激发和触动,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启用了早年的滑盖手机设计方式。

表面上看,全面屏大战考验的是智能手机厂商对手机内部结构重新设计的能力,而其背后更有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技术迭代升级、全产业链创新、供应链成本把控等更深层次的博弈。

然而,全面屏的大战还在继续。日前,LG和三星的屏下拍摄的技术专利获得审批。业内人士预测,屏下拍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将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全面屏大战也将进入一个新的节点。

文章TAG:三星盖世2三星盖世2怎样三星盖世怎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