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知识 > 朱瞻基只说了四个字,汉王朱高煦

朱瞻基只说了四个字,汉王朱高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25:55 编辑:手机大全 手机版

不过朱高炽去世的消息还是被朱高煦所探知,他本打算在侄子朱瞻基回北京的路上将其截杀,但由于朱高煦得知朱高炽去世的消息晚了一些,他准备不足,因此有了时间差,朱瞻基顺利的从南京回到了北京继位,是为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后,依旧秉承了父亲善待两位兄弟的意愿,他对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位叔叔非常好,于是朱高煦一改往日脾气,他决定试一试大侄子朱瞻基,他开始向朱瞻基陈述利国安民之策,朱瞻基也以为这个叔叔是不是被自己感化了,居然开始能提出一些合理性治国建议了。

于是朱高煦上书的政策朱瞻基一概都批准了,并且还特意下旨感谢夸奖了朱高煦,因此朱高煦认为朱瞻基类似于朱允炆软弱可欺,朱高煦就更加日益骄狂准备谋反了。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瞻基继位仅半年多,朱高煦就在山东正式造反,这回朱高煦打的口号和当初老爹朱棣的口号一样都是“靖难”,朱高煦声称户部尚书夏元吉乃祸国奸臣,自己要率军攻打北京清君侧,除奸臣。

夏元吉曾经是朱高炽的心腹,也深得朱棣信任和喜爱,为官清正耿直,是朱高炽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朱高煦明知道夏元吉并非奸臣,也明知朱瞻基不可能处理夏元吉,所以他就是和他老爹朱棣当年一样故意找借口造反。朱高煦最初造反之时朝廷大为震动,毕竟朱高煦当年是跟着朱棣从“靖难之役”打过来的皇子,朱棣的儿子中就属他最为骁勇善战,在经历过之前“靖难之役”后,朝廷很多大臣都担心年幼的侄子不是老道的叔叔对手。

不过他们都低估了明宣宗朱瞻基,因为朱瞻基并非朱允炆那般优柔寡断,而辅臣夏元吉和杨荣等人也并非齐泰和黄子澄这般纸上谈兵的书生之流,所以朱瞻基在朱高煦造反之初就直接听从夏元吉和杨荣等人建议,直接率大军御驾亲征。朱高煦以为大侄子朱瞻基类似于朱允炆那般没有懦弱可欺优柔寡断之人,他万没想到朱瞻基会亲率大军御驾亲征。

天子出征,名正言顺,这样一来名义和人心都到了朱瞻基这一头,朱高煦就是彻头彻尾的谋反者,于是朱高煦的部下和当地百姓也都害怕,对朱高煦失去信心。于是搞笑的一幕就出现了,朱瞻基的大军刚刚围住乐安州,朱高煦手底下人一听说朱瞻基御驾亲征,也立刻都怂了,造反可不是闹着玩呢,是要诛九族的,所以谁都不想诛九族。因此朱高煦手底下的人就想私下里把他绑了送到朱瞻基那交投名状,当朱高煦得知部下有这些想法后也就彻底怂了,他也不硬气了,他也不想学老爹朱棣了。

最终朱高煦不顾心腹的劝说,坚持在夜晚从小路出城向朱瞻基投降。可以说朱瞻基只是率大军到乐安州玩了一圈,就吓得朱高煦投降了。可见朱高煦有勇无谋,想谋反都没有毅力和准备,一看朱瞻基较真了,立刻就投降。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朱高煦叛乱,朝廷上下也都认为朱瞻基英明果敢,朝臣都请求朱瞻基杀掉朱高煦以正法典。但是朱瞻基念在叔侄之情以及父亲曾经叮嘱过他要善待两位亲叔叔,于是朱瞻基没有杀朱高煦,而是将朱高煦及其子嗣全部废为庶人,囚禁于皇城西安门内。

虽然朱高煦被囚禁起来,但朱瞻基没有做得太绝,在生活待遇上依然是厚待朱高煦,不过最终朱高煦那自幼好勇斗狠的性格还是把自己玩死了。朱瞻基在后来去探望朱高煦时,朱高煦依旧好勇斗狠,他看朱瞻基只带了一个太监进来探视,于是就想故意刁难朱瞻基,他拿脚将朱瞻基绊倒,还嘲讽朱瞻基,于是朱瞻基盛怒之下新仇旧恨一起算,早把老爹叮嘱他善待叔叔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当即朱瞻基命人取三百斤大铜缸将朱高煦压在其中,看他如何嚣张。

结果呢,朱高煦膂力过人,他一人将三百斤大铜缸举了起来继续嘲讽朱瞻基,于是朱瞻基命人取火烤炙大铜缸,最终不久朱高煦就被在大铜缸内做成了烤肉。把朱高煦做成烤肉之后,朱瞻基还不解恨,于是朱高煦的十一个儿子中除了早逝的两个儿子之外,其余九子全部被朱瞻基所杀。朱高煦死后极大的震慑了赵王朱高燧,因此朱高燧在朱高煦被做成烤肉之后主动向朱瞻基上交了藩王护卫兵权,也因此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所以朱高煦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勇无谋还好勇斗狠的莽夫,他只知一味效仿老爹朱棣,还有崇拜唐太宗李世民,却从未想过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朱棣,他们身上除了手段够狠之外那就是智商都很高,朱高煦只学到了他们身上的狠辣,却忽略了成大事者还需要有极高的政治头脑的要求。因此朱高煦的死是咎由自取,他的哥哥和侄子都给过他机会,但他并不珍惜,他被野心蒙蔽了自己。

当然也很有可能朱瞻基早就恨透了朱高煦,否则不可能将他以这种炙烤酷刑整死,朱瞻基最初没有直接以谋反的罪名诛杀朱高煦不过是新君即位为了邀买人心,事后以朱高煦挑衅为由将他弄死,也不负自己将来一代明君的身后之名。所以朱高煦也很有可能是被朱瞻基故意给玩死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曾经哥哥朱高炽和侄子朱瞻基都给过他机会,只是他非要作死而已。

文章TAG:朱高煦朱瞻基汉王四个朱瞻基只说了四个字汉王朱高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