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问答 > 科技知识 > 黑洞为什么吞噬不了,假如黑洞是无穷大

黑洞为什么吞噬不了,假如黑洞是无穷大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6-08 13:28:06 编辑:科技知识 手机版

黑洞是如何吞噬其他恒星的?然后我们再从黑洞如何吞噬其他恒星来解释为什么没有撞机这种事情。黑洞吞噬恒星时会释放大量能量吗?虽然宇宙中可能存在黑洞,但并不意味着地球会被黑洞吞噬。这是因为我们与黑洞迎头相撞的可能性极低,几乎不存在。根据天体物理学的研究结果,当黑洞吞噬一颗恒星时,会产生“宇宙之剑”,即双极喷流。所以黑洞不可能把所有的恒星物质都吞下去,所有不能消化和吸收的物质都会被吐出来,回到星际空间形成星云,成为下一代恒星的温床。黑洞是宇宙早期由质量超过太阳20倍的恒星坍缩或其他方式形成的。早期的黑洞吸收星际物质后迅速增长,通过星系碰撞合并成为超级黑洞。现在发现的最大黑洞有数百亿个太阳质量,仍然不足以吞噬宇宙万物,因为它们还不够强大;哈勃深空探测发现的超过13亿光年的宇宙空洞,可能包含更多的超级天体。宇宙黑洞可以让光无法逃逸,但在吞噬恒星时会形成双极喷流。物质借助双极喷流逃逸(发现喷流中有金等重金属),所以黑洞不是终极天体;估计黑洞之外应该有一种只能出入宇宙的天体。这个天体可以吞噬整个宇宙,直到达到一定的极限。BIGBANG最终会再次开启宇宙的次元门吗?

黑洞周围那么多恒星为什么不被吞噬?

先说一个好消息,本月10日,也就是后天,我们人类将第1次看到黑洞的真实面目,事件视界望远镜已经观察了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和m87中心黑洞很长时间,已为我们描绘出它们的实际状况。黑洞本是宇宙中一种常见的天体,天文学家们预估光在银河系中就至少会有一亿个,但是我们所能看到的黑洞却不多,通常只有那些正在吞噬恒星等天体的黑洞才能被发现,所以黑洞并非不吞噬恒星,主要是距离它够近的天体,它都会大快朵颐,

我们都知道黑洞是无所不吸的天体,连光到了它的视界边缘也无力再逃出来,它强大的引力决定了没有任何物质可以从它里面逃出来,因此黑洞是不会发出光等电磁波的,所以黑洞本身并不可以被我们目睹,但是由于某些黑洞的附近也会有一些天体存在,这些天体上面的大气等物质会被相距不远的黑洞捕捉,这些物质在,这些物质受到黑洞强大引力场的影响,在黑洞周围形成了吸积盘,吸积盘中大量的物质相互摩擦,可以发出极为明亮的光,黑洞的两极也可以有x射线射出,这样我们就能发现黑洞的存在了。

因此,周围有天体物质被吸取的黑洞可以被发现,而周围不存在天体物质被吸取的黑洞,则极难被发现,起码我们人类目前还没有观测手段发现这样的黑洞,在我们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黑洞是一个统治级的存在,其质量约相当于431万个太阳,强大的引力使得距离其上百光年的天体都得围绕其运行,而在这个黑洞的附近,存在的恒星则非常的密集,有些距离特别近的恒星上的物质经常会被其拉扯吸收,从而使得这个黑洞可以间歇性的发出强光等电磁波。

有天文学家推测,每1000年中,人马座a*就可以吃掉一个太阳质量的物质,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每一千年中可以吃掉一个太阳一样大的恒星,不过人马座a*远不是吃恒星最快的黑洞,有一颗编号为SMSSJ215728.21-360215.1,俗称布洛克的黑洞,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增长速度最快的黑洞,它也是已知最亮的类星体,距离我们地球约120亿光年,质量约为200亿个太阳。

澳大利亚一家天文台根据观测和计算发现,该类星体的中心黑洞每两天就能吞噬一个太阳质量的物质,其总质量每百万年就可以增长1%,是已知成长最快的黑洞,这使得它的吸积盘非常大也非常亮,有着2.6×10^41瓦特的辐射热光度,因此也成了最亮的单一天体,度量其发展到今天的质量,120亿年的时间足以供其增长120倍,那么这样的话,它的质量高达24,000亿个太阳质量,按其成长速度来讲,它或将成为已知宇宙最大黑洞。

不过,我们的银河系中才有1.5万亿个太阳质量,而且这个数字还包括了比可见物质更多的暗物质,这个黑洞或已超过了银河系的质量,这就太匪夷所思了,迄今为止,宇宙中都没有观察到这么巨大质量的黑洞。不过由于黑洞类星体所在的星系未必有这么多的物质质量供其吸收,而且很多星系中的物质分布并不均匀,所以这个黑洞也无法长时间以这种状态吸收物质,因此其现在的质量应该不会那么大,但具体却难以预估,

假如黑洞是无穷大,会吞噬宇宙吗?为什么?

根据天体物理学的研究结果,当黑洞吞噬一颗恒星时,会产生“宇宙之剑”,即双极喷流。所以黑洞不可能把所有的恒星物质都吞下去,所有不能消化和吸收的物质都会被吐出来,回到星际空间形成星云,成为下一代恒星的温床。黑洞是宇宙早期由质量超过太阳20倍的恒星坍缩或其他方式形成的。早期的黑洞吸收星际物质后迅速增长,通过星系碰撞合并成为超级黑洞。现在发现的最大黑洞有数百亿个太阳质量,仍然不足以吞噬宇宙万物,因为它们还不够强大;哈勃在深空探测中发现的超过13亿光年的宇宙空洞,可能包含更多的超级天体。宇宙黑洞可以让光无法逃逸,但在吞噬恒星时形成双极喷流。物质通过双极喷流逃逸(发现喷流中有金等重金属),所以黑洞不是终极天体。估计黑洞之外应该有一种只能出入宇宙的天体。这个天体可以吞噬整个宇宙,直到达到一定的极限。BIGBANG最终会发生,让宇宙重新开始吗?次元门!。

文章TAG:黑洞为什么吞噬不了黑洞无穷大吞噬

最近更新

  • 手机里的图片都在哪里?,你们手机里的照片都存在哪里

    手机空间释放后,上传到腾讯相册不显示占用空间,手机操作过程中也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清理手机垃圾时,腾讯相册不会有垃圾,所以整体上没有发现内存占用现象。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储存照片的好方法,也是在一个小视频中学到的。很简单很实用,第一眼就看出来。为什么手机保存的图片,在相册里都找不到?正好上周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所以来说明下。使用UC浏览器的情况下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20

  • 人为什么要有价值观,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价值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决定一个人价值观的标准不一样。根本区别在于各自的创造力、精力,差异化的社会分工,利益分配平衡中相对统一的需求。一个人的认识和经历是否符合常识,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家庭教育、未来学习、自身修养、社会影响等诸多思想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为什么人会有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一个人价值观的标准各有不同,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9

  • 为什么黄牛抢票用什么软件,为什么还会有黄牛抢票

    黄牛使用的抢票软件是独立软件。最后黄牛用的抢票软件和我们的差别很大。我们平时用的软件都是市面上常用的。这些抢票软件都是很多人用的,服务器平均分配后自然减少了我们每个人的份额,这也是我们抢票神器抢不到票的原因。火车票是实名制,为什么还会有黄牛抢票?这个问题头条有很多回答了。很多人会疑问,火车票都实名制了,为什么还有黄牛呢?小火车站几乎不见黄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8

  • 为什么苹果亮银贵,为什么苹果的数据线这么贵

    你知道为什么苹果的数据线贵但是容易断吗?苹果手机最大的优势就是iOS系统和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关键是最便宜的苹果数据线官方售价149元。按照大部分苹果数据线不到一年的使用寿命,光是更换线缆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从AirPods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可以看出,苹果正在通过语音实现各种设备的信息传递。未来,苹果也将在物联网上发力,打造全新的生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8

  • 谷歌眼镜显示屏在哪里,哪些VR眼镜值得买

    VR眼镜的分类目前VR眼镜主要分为VR盒子VR一体机和PCVR。去的太早了,先发明骑行用的智能眼镜还好,但还没消失。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高通SnapdraonXR1平台运行,不出售民用。不会,可穿戴设备的价格一般都在几千左右。谁会花一万多块钱去买应用少,照片不好的眼镜?谷歌当年推行的谷歌眼镜,为什么现在销声匿迹了?佩戴不方便,目前的科技难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8

  • 上海哪里体验一加手机,一加手机真的快不行了吗

    说到一加,总会有一大批人说一加手机只活在互联网上。比如现实中没有一加手机的踪迹。一加定位,首先你必须是网络爱好者,否则一般没机会看到。其次,一加一直以来都是精品旗舰策略,每一次新机发布,总会将手机性能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有人吹自己的手机,都会拿来和一加比较,自然受到性能党的追捧。一加关闭北京上海一加旗舰店,一加手机真的快不行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7

  • 为什么冬季雾霾最严重怎么办,夏天难道就没有雾霾吗

    为什么冬天有雾霾,夏天没有?看来雾霾的主要原因还是气象条件。其实冬天的雾霾已经比以前轻很多了。所以直到现在,冬天还是有雾霾。个人认为和农民烧麦秸没关系。入秋以来,随着来自中国的西北风越来越大,韩国再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冬季为什么雾霾还很严重?实际上,现在冬季的雾霾已经较以往减轻了很多。这得益于国家和社会各阶层对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视。至所以现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7

  • 苹果为什么好用,苹果的系统那么难用

    我用的是苹果安卓,我觉得苹果不好用。我承认苹果系统很流畅,但是旗舰安卓机型还可以,更重要的是也很耐用。苹果系统真的没有安卓系统自由。换了苹果第二天就开始想念安卓了,应用很忙。微信视频可以放在桌面,边浏览淘宝边聊天。usb共享网络不需要安装iTunes,很多功能真的不如安卓实用。你喜欢苹果手机吗?为何有人说苹果手机的系统超级好用?首先,我个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