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知识 > 海南说什么方言,通海说什么方言

海南说什么方言,通海说什么方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07:58:18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当大臣上朝时,嬴政说陕西方言。宋朝国都是开封,赵匡胤上朝说河南方言。军中的士兵虽然来自于“府兵”,但方言也是大杂烩,对于中原地区的河南方言、山西方言、陕西方言居多,李世民肯定了解和熟悉这些地区的方言。明朝国都是南京,朱元璋说南京方言。李世民说什么方言?李世民出生于599年(一说598年),出生地是陕西咸阳的武功县,当时李渊携带家眷到陇州(陕西宝鸡)担任刺史的职务,半路上生下了李世民。

古代皇帝说什么方言?

这个问题提的好,想想那个场面就有喜剧感。秦始皇国都是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当大臣上朝时,嬴政说陕西方言。宋朝国都是开封,赵匡胤上朝说河南方言。明朝国都是南京,朱元璋说南京方言。清朝康熙老家是沈阳的,满嘴的东北方言。其实中国历代皇帝通用语是“雅言”、也就是“官话”,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不过,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最早以周朝的国都丰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通用语。后来周朝灭亡,随后建立的秦、汉、晋、隋、唐、元、明、清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但多数仍以国都语言为标准,如秦、汉通用关中语,唐通用汴梁语,等等。假如历史上各朝各代统一成同一意义上的标准语言发音,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中国古代的发音练习方式是字切,而不是有录音录像普及统一。

远的不说,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使传统汉人礼乐风俗、语言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明太祖即位第二年(1369),以唐宋制度作为模范,恢复了科举制度,并立了儒学。明代以后,由于语音演变的原因,中国北方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太祖朱元璋命乐韶凤、宋濂参考中原音韵和当时的南京话,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因此,南京话也是当时官话的代表之一。

清入关后,由于语言上的不习惯,前期上朝多用满洲话,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民间则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等几者杂糅的趋势,北京话正是这几者等结合的产物,北京话音调高,即受东北话影响,此外很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清中期,由于同化的作用,随着对汉臣的倚重,且为提高 办公效率 ,清宫上朝一律改用北京话,满语仍是国语,但不再充当官话。

1728年,雍正皇帝确定北京官话为官方用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标准音。到清中后期,北方的大多数地区(包括四川)都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新官话靠拢,其影响已经超过基于《洪武正韵》的南京话,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最流通最广的语言。由此可见,康熙说的是夹杂着东北话的北京话。那么,刘邦的国都起初建都在洛阳,后听刘敬建议,命萧何在长安建宫殿,迁都长安(即西安)。

唐朝是什么官话?李世民讲什么方言,具体说说

假如历朝历代的皇帝上朝,大臣们都讲地方方言,估计皇帝头都大了,要学习全国各地的方言才行!现代国家推行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标准,古代也有普通话,一般称作雅言、官话、正音、国语,这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语言障碍就破除了。周朝称官话为“雅言”,明清时期称官话,民国时期称“国语”,1956年开始,新中国推行普通话。

(孔子推行雅言图,相当于现在推广普通话一样)唐朝是什么官话?唐朝的首都在长安、洛阳两地,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认为唐朝的官话应该是带有陕西口音的了,其实这事是一个误解,唐朝的官话是“河洛语”(河洛音)。隋朝统一全国后编写了一部中国历史上可以考证的最早的韵书——《切韵》,《切韵》这部书已经散轶。这部韵书以金陵(南京)雅言和洛阳雅言为基础编写的,形成隋朝的官方语言。

唐承隋制,唐朝也用隋朝的官方语言,称洛阳汉音,是中原雅言和各民族交流后形成的新的官话。唐玄宗年间,在《切韵》的基础之上增补修成《唐韵》,这本韵书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切韵》是韵书)河洛语发源于古代河南境内黄河、洛水流域,成为唐朝当时的官方语言,在这里泛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语言,包含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等省部分地区。

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原地区人员的流动,在中原地区的河洛音早就不复存在了。不过唐朝时期,随着对东南沿海等边疆地区的开发,唐朝的官话也在东南地区落地生根,现在浙江的苍南、平阳、福建闽南、广东潮州、汕头、海南岛的雷州话保留了不少唐朝时期的“河洛音”,是语言研究的“活化石”方言,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自唐朝以后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因此保留了部分“河洛音”。

李世民说什么方言?李世民出生于599年(一说598年),出生地是陕西咸阳的武功县,当时李渊携带家眷到陇州(陕西宝鸡)担任刺史的职务,半路上生下了李世民。一个人的语言形成,主要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影响,父母亲,所居住的地区方言,就李世民的父母亲来讲,他们操持的语言应该是“河洛音”,李渊和窦皇后都是北周、隋朝的贵族,他们所经常用的语言应该是“官话”。

(李世民的母亲窦皇后像)李世民出生之后的几年,李渊在陕西陇州(陕西宝鸡)做官,李世民0-5岁在陕西;604-615年,李渊担任荥阳郡(河南荥阳)太守、楼烦郡(山西静县)太守,后调任殿内少监、卫尉少卿职务,在隋朝的首都洛阳(606年隋炀帝迁都洛阳),这段时间李世民辗转在河南荥阳、山西静县、河南洛阳。615年,李渊担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617年担任太原留守,这段时间住在山西的军中。

(李渊像)李世民在李渊太原起兵之前一直跟随父亲,足迹主要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迁徙,年少时从军。窃以为,李世民最熟悉也是经常操持的语言是——河洛音,隋朝的官方语言,这是上层交流的需要;其次,李世民还会陕西方言、河南方言(不等同于河洛音)、山西方言等中原地区的主要方言。主要依据:一、李世民的父母是北周、隋朝的贵族,上流社会人物,他们都操持官话——河洛音,自然潜移默化影响了李世民语言的形成。

二、人的语言形成还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李世民在河南荥阳、河南洛阳、陕西、山西等地居住生活过,肯定对这些地方的方言熟悉,并学习。三、李世民很小就在军中。军中的士兵虽然来自于“府兵”,但方言也是大杂烩,对于中原地区的河南方言、山西方言、陕西方言居多,李世民肯定了解和熟悉这些地区的方言。古代的方言和现在的方言有非常大的出入,切不可对号入座。

文章TAG:方言通海海南海南说什么方言通海说什么方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