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王振义院士,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王振义院士,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5 15:45:15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96岁院士王振义是因何获百万奖金他为何又要捐赠出去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人员已经公布,王振义院士获得了生命科学奖。而这位96岁的老人决定把百万的奖金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王振义院士表示知道自己获奖了是很高兴的,不过他还希望能把更多的奖项颁给年轻人,这样可以鼓励年轻人继续突破、创新。王振义院士致力于研究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他带出的四个徒弟也都先后成为了院士,和王振义一起研究白血病的治疗措施。早先面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这种病发作很快,致死率较高。不过王振义院士和他的团队经过8年的研究,发现了有效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全反式维甲酸。不过在当年王振义院士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后,他没有执着于申请专利,而是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了世界,让白血病的治愈率大幅增高,达到了97%。王振义院士除了在白血病治疗方面很有建树外,他在血液方面的研究也获过多次奖。但是他把大部分的奖金都捐出去了,或是给学校或是给研究所。而且他为人低调,主张让年轻人发展,很多文章他都把自己的署名排在最后,甚至是不写自己的名字。如今王振义院士每周都还会跟自己的学生们讨论,给他们出题。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让年轻人能更好地成长,将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能承担建设的重任。王振义院士获过无数奖项,奖金的大部分都是被捐出,一般是捐给基金会,或者是给参与研发的团队成员。他一直都在努力地为年轻一辈的科学家的成长做努力,他认为能看到年轻人的成长、看到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是做老师的心愿。

96岁院士王振义是因何获百万奖金他为何又要捐赠出去

3,2010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及其事迹

师昌绪院士 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 王振义院士 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变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

2010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及其事迹

4,王振义院士的个人简介如何

王振义(1924.11.30-),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陆学者之一。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1月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1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第77507号公报,将第4325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振义星”。2020年9月,获得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王振义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扩展资料:人物轶事:1996年,王振义72岁时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和上网,从此每天都要在网上查阅医学文献三四个小时以上。王振义追忆起当年每周末大老远到中华医学馆查资料,逐字逐句把有价值的内容抄下来,一天最多能读四五篇文章,不禁感慨现在的网络实在太方便。王振义说:“为人师表,我不能老拿旧知识去糊弄年轻人。让他们看到我的学问在不断上进,他们也会受到激励,不断学习。”事实是,每次“开卷考试”最紧张的不是考生王振义,反倒是考官。年轻的医生们既为有机会能得到王老师真传而兴奋,又为王老师可能会提的各种问题而紧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振义

5,2011我国最高技术奖获得者是哪两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
谢家麟 吴良镛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

6,中国院士放弃专利让救命药入医保你如何看待他的善举

这一举动已经超出了普通科研人员的职责和担当,甚至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评书的壮举。药品研发的前期投入巨大,关键是投入周期十分漫长,因此新药一旦上市便会通过专利保护的形式,确保专利所有人能够获得相应回报,但价格标准会根据患者人群的规模而变化,对于一些病人数量较小的疾病来说,一旦新药获得了专利,那么定价会高的离谱,而王振义作为中国院士,深知这些行业规定对病人和家属造成的经济负担是无以言表的,为了能够让更多病人得救,毅然决然放弃专利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正义之举。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研发出足以救命的药品,足以说明王振义院士是值得尊敬甚至崇拜的科研工作者,即便他不放弃千万专利,作为普通民众或者病人家属,都没有任何资格说三道四。但王振义院士,却没有将金钱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而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通过自己的药物而得救,如今在放弃专利以后,病人只需要290元就能够进行药物治疗,这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善举,而是超越了正常道义的伟大壮举。众所周知,价格不菲的药品往往很难进入到医保目录,原本就价格不菲的药品,如果无法通过医保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对于病人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或者求生无望。正是因为充分考虑到了病人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王振义院士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放弃专利,如此一来即便没有进入医保目录,不到300元的价格对肿瘤类疾病的患者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换个角度来说,即便王振义院士没有放弃专利,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无可指摘,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凸显了王院士的高尚和无私。其实能够研发出救命的药物就已经是在为人类做贡献,而千万专利则是对这种贡献的付出的回报,孰料王振义院士出人意料的将这一回报重新回馈给了病人,如此之高的道德水平,自然是任何溢美之词都无法概括的。

7,2011年十大法制人物

“中国首善”曹德旺 网友“北京厨子” “法官妈妈”詹红荔 “全国模范检察官”郑喜兰 首揭地沟油黑链的浙江民警冯伟峰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 “醉驾入刑”推动律师施杰 徐州监狱狱警汪家杰 “2011最美中国人”(群体 “免费午餐”爱心群体(群体)

8,院士放弃专利让救命药一盒仅 290 元给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

仅需要290元,而且还可以使用医保。那么,这种“救命药”是什么?它又治愈了哪种肿瘤疾病呢?这种让王振义院士放弃专利的“救命药”,是主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维A酸胶丸。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它的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30到38之间,在我国东北地区,人群的发病率相对要更高。目前,国际上还无法彻底搞清楚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中年人群体中发病的主要 诱因,不过,患者一旦发病,在没有获得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一般最多半年的时间,就会死亡了,而且在过去,国际上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从发病的情况来看,往往患者是突然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血症状,然后出现了局部出血,这个时候,通过血常规检查,就可以确诊,在过去,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通过化疗和药物结合的手段,大约可以缓解80%以上的症状,但是却无法治愈。当然,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并且自身情况也较为理想,也可以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来治疗,但是,这种办法虽然可以治愈,但是,在治疗方面,也是存在着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让一些患者在骨髓移植后,也是仍然存在着复发的可能性。那么,在过去,如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要花费多少钱呢?对于普通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方式的患者而言,前期治疗一共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治疗费用算下来,大约在数十万元左右,当然,如果前期3年的治疗期结束后,患者5年内没有复发,那么,后续复发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不过,这样的价格对于很多患者家庭来说,都是承受不起的,所以,王振义院士多年来,也是一直从事相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并且在成功研究出来“救命药”之后,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名利问题,一切以病人为前提。根据介绍,王振义院士的日常生活,都是非常节俭的,作为一名杰出的血液专家,王振义院士多年来获得的奖金,也达到上千万元,而王振义院士却将自己的奖金都捐了出去,并且老人的遗嘱上,还写着自己去世后,所有的积蓄也都要留给有需要的病人。不得不说,王振义院士真的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也拯救了很多因为患上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而陷入困境的病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对他表示感谢。

9,2011年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细胞无限增殖,A正确;B、细胞分裂使得细胞数量增加,是细胞分化的基础,B正确;C、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相当于激素,且能口服,不属于蛋白质,因而不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则相对于放疗和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很低,D正确.故选:C.
同问。。。

10,王振义院士放弃专利让白血病救命药一盒仅290元他的善举有何意义百

王振义院士放弃专利,让白血病救命药一盒仅290元,他的善举有何意义?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变复制病症。白血病患者身体内的血夜、人体骨骼中,都具有着很多的白血病体细胞,他们雀占鸠巢,占有了造血细胞的部位,使患者的人体丧失造血功能的功能,最终只有痛楚去世。数年,全球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在苦寻白血病的妙方而不可,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白血病的痊愈方式 总算被一位科学研究很多年的中国医师找到,他的名字叫王振义。1924年,王振义出世在上海的一个小康家庭中,他的老爸是安平保险公司的主管,家境贫寒,家教老师甚严。此外,王振义有7个兄妹,一家人一起住在一幢3层的小别墅里,生活幸福快乐而富裕。殊不知,在他7岁的情况下,奶奶却悲剧沾染寒症,久治难愈过世。自那时候起,王振义便塑造了读医的理想化。18岁时,学习培训成绩优良的王振义获得了免考进到震旦大学的机遇,他想到自身当时的承诺,因此果断地选取了医药学。大学毕业以后,王振义披着了深爱的白大褂工作服,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时,王振义参与了抗美援朝医疗队,作为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的主任医师,前去黑龙江勃利县后才医院门诊救护受伤者。之后,因为王振义立即救护了60多位患有肺吸虫病的志愿军,因而被赋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等功的殊荣。二战结束,王振义返回了广慈医院,从业血液学的科学研究。两年以后,王振义碰到了人生道路中的极大难点:白血病。1959年,持续获得重大进展的王振义,信心满满地指出了“3年以内攻破白血病”的宣传口号,他想在短期内攻破瓶颈问题。但是,伴随着60多位白血病患者的持续去世,王振义总算意识到自身的念头多么的纯真。因此,王振义吸取教训,一心埋在刻苦钻研白血病的知识海洋,颠沛颠沛的生活没有让王振义停住步伐,他自始至终将攻破白血病作为一生的长远目标。1983年,王振义从一个美国权威专家的毕业论文中获得设计灵感,有一种名叫“亚急性早幼粒细胞”的白血病体细胞,在“13顺维甲酸”的诱发下能向一切正常体细胞反转。殊不知,那时候的中国却没法生成“13顺维甲酸”,王振义迫不得已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作为代用品开展试验。大半年以后,王振义获得了开创性的成效,“亚急性早幼粒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的效果下,取得成功能化成了一切正常体细胞。1985年的一天,王振义碰到了一个患有白血病的5岁小姑娘,小女孩通过一个星期的放化疗,病况仍然没有获得转好。因此,王振义冒着众叛亲离的风险性,测试着问小姑娘的亲人,需不需要试着一下他研制开发出的药物——一瓶13元钱30粒的药。女生父母死马当活马医,遵从了王振义的提议。一个星期以后,5岁小姑娘取得成功根据内服全反式维甲酸,痊愈了白血病。之后,王振义又寻找病况相近的患者,持续救下了24例白血病患者,恢复率超出90%。大获取的成功以后,王振义将科研成果发布在了国际性血液学学术期刊——《血液》上,造成了全球医疗界的振动。两年后,王振义再度发觉氧化砷(毒药),比全反式维甲酸,拥有更强的功效,可以做到95%恢复率。值得尊重的是,尽管王振义研制开发出了白血病专用药,但他却放弃了专利权,他想让全球的人,只需花上13元钱就能购买到救命药。1994年,王振义得到了美国通用公司授予的凯特林奖,等同于国际性恶性肿瘤界的“诺贝尔奖”,而他也是第一位得到该奖的中国人。现如今的王振义,早已是一位96岁的老年人,但他依然专注于白血病的科学研究,从没停息。

11,中国有多少个人叫王振义

尊敬的朋友: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公民信息网最新统计数据为:全国共有 2838 个王振义同名同姓-基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库而做 ,登入网站,就是专门解决你所问的问题的,这个网站有个好处,就是到底是哪个省有多少个和你输入的同名的都看的清清楚楚
2560
2560
百度输入后自己看答案!
千人同名,万人同姓,多得很没法确切统计。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2,m3白血病第一次化疗结束骨穿报告显示CR未见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

M3,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它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一个亚型。APL虽然来势较猛易并发出血,导致病人早期死亡,但它是急性髓性白血病中治疗效果和预后最好的一型,已成为第一种有可能被治愈的成人白血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院士和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首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APL,获得显著疗效。建议你可以去试试。
可以,这个牌子好含硒量高,安全无副作用,化疗的副作用会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耽误整个治疗过程。通过饮食可以预防化疗反应,化疗效果和患者体质的强弱、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如果人体免疫力低下,则化疗效果差,副作用也就大。因此,化疗前要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摄入蛋白质;要补益气血,多吃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燕麦、山药、莲子、山楂、黄豆、红薯、红枣、菠菜、圆白菜、白扁豆、南瓜、胡萝卜、香菇、金针菇、牛奶、瘦肉、芡实、人参、玉竹、白术及豆制品、鱼类等。不宜吃:绿豆、苦瓜、荸荠、柿饼、薄荷以及冷饮、生凉果蔬等。还可在化疗前后服食富硒麦芽粉,补充硒,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帮助减轻化疗反应,从而能更好的进行化疗。
骨髓检查粒系、巨核系统有病态造血,考虑mds,为排除慢粒做融合基因检查(排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后可以确诊是mds-rae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早期细胞比例升高),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通过中华血液病网联系。
文章TAG:王振义院士王振义院士2010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