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抵御西方精神殖民观后感,郑若麟如何抵御西方精神殖民

如何抵御西方精神殖民观后感,郑若麟如何抵御西方精神殖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3-30 00:36:4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奥斯卡金像奖更是只能把奖颁给演绎乾隆皇帝如何爱民如子、和珅如何清廉、李鸿章如何威震四方这一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殖民者什么叫殖民?殖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益。这才是西方列强的逻辑。西方列强最先下手的是非洲、美洲。用蒙古(国家内部的一个部族)与西方列强,做对比?用统一中原(国家内部整合)与殖民战争,做对比?这样合适吗?简直非蠢既坏。

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清王朝会如何发展,结局怎样

大清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自我表扬的朝代,当然在某些领域也确实做得很成功。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仅仅是天地会白莲教这样的小打小闹,大清国至少还能多维持100、200年的统治.(如果大清还在,世界主要媒体的头条就会是这个)首先,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清王朝已经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自西周以来一直骚扰中土世界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被基本摆平——而且摆平的方式,不纯是战争或是和亲。

当然战争也有,譬如针对葛尔丹这样,自然是非打不可。但面对更多蒙古部落,大清帝国采取的其实是怀柔的手段。怀柔第一术,便是和汉朝和亲颇为类似的和亲。但清朝的和亲,却是汉朝和亲的威力加强版。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汉朝只是将公主嫁到匈奴去,却不能保证匈奴单于会把自己和汉朝公主所生的儿子立为下一任单于——事实上一次都没有发生,也就是说匈奴单于和汉朝的亲戚联姻关系,其实并不成立,至少是不踏实。

大清的和亲就不一样了,更多是皇帝娶蒙古的女人,而且不光皇帝娶,亲王大臣也娶。也就是说,蒙古和大清的关系,就不再是纯政治性的和亲,而是全方位的融合,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清国的喇嘛将走向世界)怀柔第二术,则是推动大清国事实上的国教,即喇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这个我们不好多讲,大家意会就可以了,大意就是慈悲为怀,既然慈悲了,彼此之间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了——佛教国家的好战程度,确实低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

其次,对于国内的百姓,大清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文字狱,成功地捕杀了很大一群汉人中的文化精英,留下的是一些文人的渣——这个其实影响非常深远,大清国亡国许多年,这些文人的渣,仍旧大量存在,且随时兴风作浪,与官场中的蔡九知府高衙内、有产阶级中的西门庆、平民百姓中的武大郎这三种类型结合起来,便足以制造扼杀一切鲁迅式文人和武松式豪侠的社会氛围。

而如果清朝不灭,这些文渣就很可能更厉害,而反过来,文渣也会极力维护清朝,鼓吹大清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最幸福的国家,谁敢说不是就灭了他。这样的大清,必然是闭关锁国的,必然是腐败繁荣的,必然是专制强大的。如果不是外来入侵者强行打开他的门户,平民的抵抗是无用的,有识之士更会被视为威胁——哪怕不是造大清的反,只是希望推动大清真正实现富裕繁荣,也会被视为威胁,而是更大的威胁。

而且,但凡奥运会、奥斯卡、诺贝尔奖金评选这种,都会被视为大清的威胁而拒之门外。除非奥运会接受,奖牌数第一名永远内定为大清,奥委会每次开会要向大清皇帝请安。奥斯卡金像奖更是只能把奖颁给演绎乾隆皇帝如何爱民如子、和珅如何清廉、李鸿章如何威震四方这一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呵呵,如果是那样的话,大清国的辫子也会成为世界流行款式,每年时装模特展最主流的表演,就是辫子造型展。

为啥蒙古能南下统一中原,而西方列强没能彻底殖民满清?

这两者没有可比性。用蒙古(国家内部的一个部族)与西方列强,做对比?用统一中原(国家内部整合)与殖民战争,做对比?这样合适吗?简直非蠢既坏。殖民者什么叫殖民?殖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益。没有利益,谁还殖民?而殖民地上的一切,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利益”为衡量标准。如果没有利益或利用价值,那么殖民地上的一切都可以被换掉、淘汰。

所以,不能光从历史上做纵向对比,还应该在地理范围内做横向比较。看看那些被他们“彻底征服”的地区,都是什么情况。西方列强最先下手的是非洲、美洲。这两个大洲,当时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王国,都还是原始部落。也就是说,他们在人的组织动员上面,非常的落后。想抵抗,也得有人吧?有人,也需要组织起来吧?非洲有人,但组织能力差。

于是,人也就成了列强的商品。甚至很多黑奴,都是被同样是黑人的敌对部落抓走,并卖到了西方奴隶贩子手中。非洲黑人被大批的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给殖民者种棉花。而美洲又怎么成了棉花地的?最初,流行一种河狸皮帽子,价格昂贵,却趋之若鹜。但河狸盛产于美洲。于是殖民者们大量捕杀河狸,获取利益。最终,河狸被灭绝。但之后,织布机又出现了。

棉花就不够用。于是,美洲在河狸被捕杀一空之后,改成了种棉花。但是,种棉花需要人,美洲原住民又比较不适应这种劳作。于是,黑人才从遥远的非洲被贩卖到了美洲的棉花地里。而没有了利用价值的原住民则被大量屠戮。这里哪有一点把人当人的意思?河狸、黑人、印第安人在他们眼中,都是商品。商品,就会有被淘汰的命运。既然殖民地的人是商品逻辑,一旦失去了商业价值,就只能被换掉(黑人换掉印第安人)。

但是到了亚洲,就显然就没法这么做了。先是组织动员能力上,亚洲比非洲、美洲那样的部落社会强得多。最初的殖民战争,在缅甸、尼泊尔、阿富汗,都以失败告终。并且,亚洲各地也在殖民者的入侵之下,迅速分清了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者——算是初步完成了民族认同。很多亚洲国家就是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才从一个个地理概念,发展成了国家。

而在西方列强来看,自己劳师远征,打下来都不容易,守下来就更难。别忘了,他们本来就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来?收入产出的比例上就不划算。于是,他们转换思路,以通过运用最少的资源来获取最大的利益。一来亚洲各国的国王、皇帝,纷纷被西方列强扶持,成为其傀儡。皇帝你照做,钱归我。你把你的人管好了别闹事,我踏踏实实赚钱,做洋大人。

二来挑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从中渔利。这才是西方列强的逻辑。所以,也就不可能完成彻底征服。不光我们,亚洲其他国家都是如此。其实,这也不能称作征服。因为,征服本身就不符合列强的逻辑。他们的逻辑,是以有没有利益为标准的。所以,应该将“征服”,替换为“奴役”。游牧民族再说说什么是蒙古?现在有蒙古国、有蒙古族、有历史上的蒙古人,这个得分清楚。

历史上的蒙古人,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他们属于北方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在历史上,一直就在纠结一个问题:要不要融入中原?要怎么融入中原?如果把北方游牧民族的强权看做中原的朝代,那么大致是这样一个顺序: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匈奴应该是没想融入,策略就是“抢一把就走”。但是,中原弱的时候,抢得容易。

一旦中原王朝强大起来,匈奴也就迎来了灭亡。抢一把就走的策略,最终失败。接下来是鲜卑。鲜卑是两手准备。南下的一路融入中原,也就是北魏。留在老家的成为柔然,继续保持游牧传统。这样的结果,就是鲜卑内部的大分裂。融入中原的就真的变成了中原人。柔然则走向了匈奴一样的命运,灭亡。可见,这个策略也失败了。随后的突厥、回鹘,都有点穷人乍富的意思。

本来地位不高,一下成了大哥,压不住下面的一帮小兄弟。最终,都是因为内讧而失败。所以,回鹘、突厥,都没能走到南下那个地步,就已经把号练废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策略,是从契丹开始的。契丹是接续了高句丽、渤海国这两个“山寨的中原王朝”而崛起的。随后,则有女真、蒙古步其后尘。但契丹、女真、蒙古都有内部传统问题没有解决,同时两宋的抵抗也不是白给的。

所以,只能占据半壁江山。同时,南下可以用武力征服,但在文化上就会被征服。也就是说,北方游牧民族,想要一统中原,只有接受汉化一条路可走。要知道,元顺帝的诗文水平,可比朱元璋高多了而忽必烈之所以能够一统中原,其主要依靠的四股力量(中原北方地主武装(世侯)、儒生(金莲川幕府)、五投下军、蒙古东道诸王)中,有大量的汉人。

田朴珺一篇《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的文章,所谓的贵族精神,大家怎么看?

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自称贵族,或有贵族思想意识的都是自绝于人民大众的人,是与社会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的,终将受到人民群众的鄙视,不仅做不成贵族,只会成为小丑,成为过街老鼠。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做贵族就令人不齿呢?这还得要先弄清楚贵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么贵族是个什么东西呢,原来贵族就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现代君主制国家的统治阶级上层,是代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阶层。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因此,自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起,贵族阶级及贵族思想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了。现在又沉渣泛起,一些所谓的公知,利用资本,利用话语权,在强行推销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应引起全党全社会的警惕!。

文章TAG:如何抵御西方精神殖民观后感郑若麟如何抵御西方精神殖民如何抵御西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