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什么是省形字

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什么是省形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2:35:5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汉字「㯻」也是也训为「橐」,读作「hun」,可能是动词「捆」的初文。二,于省吾先生认为,“母”和“女”是同源分化字;“每”和“母”也是同源分化字。「橐」的实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袋子呢?《说文》中「橐、囊」是互训的:《说文》:橐,囊也。比如甲骨文中的“每”,在编号“存二.七四四”的甲骨上,仍然是“母”的含义;但在“粹一一九五”甲骨上,则是“悔”的含义;在“甲六四一”和“甲三五九三”的甲骨上,是“晦”的含义。

汉字繁体字“東”的本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东方呢?

汉字繁体字“東”的本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东方呢

汉字「東」的字形,的确给人很困惑,怎么表示「东方」的意思呢?如果一个字从字形上说不通,就要考虑从「字音」着手,则能涣然冰释,不要以字形强解。------------------------------------------------------------------------那就先说结论:汉字「東」取像自上古的「旅行箱」。

古人也要走亲访友、远游出行,要带换洗衣服,路远的可能还要带点干粮食物,古人用什么装这些东西?我想读者应该在古装电视中都看过,类似一块布做成包袱,搭在肩部上,社会我小燕子哥镇楼:其实,小燕子这种类似这种包袱一样的东西,先秦称为:橐(tuó)囊(náng)。所以,汉字「东」是一个假借字,「东」的本义就是「橐」:「东」为「橐」之本字,「东、橐」上古音相通:旁纽双声,对转叠韵。

(音韵术语,意思就是二者读音相同或者相近就行了)。汉语中「东方」的意义太过于抽象,无法造字,就假借同音字「东」来表示。假借义「东方」霸占了本字「东」,本义「包袱、布囊」就另造「橐」字表示。(造古代的训诂学中,古人称之为:「鸠占鹊巢,假义夺正义」)。东汉的许慎《说文》的解释是「东,动也」,并引用官溥说法是:「从日,在木中」《说文》:东,动也。

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日在木中,徐徐上升,一轮红日东升之貌,将「东」释为「动」,很合理!清人段玉裁注解接着补充:「日在木中」为「東」,「日在木上」为「杲」,「日在木下」为「杳」。看起来无懈可击,可信度非常高,比汽车维修员带扳手踢足球还合理!但甲骨文和金文一出,我们知道许大官人和我玉裁哥都错了,而且错得离谱,纯粹的望文生义:汉字「东」的演变脉络图: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所以,「東」字正是象形「袋有物而绑束两端」之形,「橐」之本字,被「借走不归还」而已。

汉字「东」虽然在出土的古文献中未见表示本义,可见这个假借非常早。但是从汉字的初文:「重」,可以看出来——「重」字从「人」负「东」」:取像于「人背负橐袋」之形,这个象形「沉重」的意思不言而喻。西周金文「人」与「東」变成上下结构,共「中竖」笔划,为小篆字形所本,楷书「重」则承袭小篆。「橐」的实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袋子呢?《说文》中 「橐、囊」是互训的:《说文》:橐,囊也。

《说文》:囊,橐也。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解释」,「橐、囊」我都不是认识的话,就一头雾水了。对汉字追本溯源,我们就要从最古老的经传文献寻找线索:《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左传·宣公二年》:……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

高诱注:「无底曰囊,有底曰橐。」从古人经传文献可以看出,先秦、秦汉的袋子有有两种,可以放置物品:书本、衣物,也可以放食物,有「大、小」之别和「有底、无底」之别——「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细讲要要引证经传,那就很长了,失去了本文的主旨,因为主要是讲汉字「东」,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去读这篇文章:黄金贵. (1994). 「囊、橐」辨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57-58.因为是布和皮革制品,并没有先秦时代实物出土。

最早的「橐囊」是甘肃武威磨咀子古墓群,出土汉魏时代的「无底布囊」和「有底的草橐」:「无底布囊」在女墓主的头旁边,可能是放置比较私人的东西:出土的「草合」装的是食材,有底的「草橐」似乎是装食物的,正如《诗经》说的「乃裹糇粮,于橐于囊」。草袋装食物可以保温,今天即便是农村还有一种草窠用来装食物保温:图引自:陈贤儒. (1960).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 考古(9), 15-28.敦煌魏晋壁画中的「包包」都有底,有些形制就是古代文献中描述「橐」,有些跟今天的包包一样:唐朝「爆款包」,跟今天已经很相似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唐朝包包实物,(注:来自微博,无法核实真假)「无底之袋」需要「绑束两端」才能装物品,所以古人「绑束两端的袋囊」之形,表达「束口、束缚」的「束」字:「束」、「東」也是同源字,古无翘舌音,二者上古音也是通的,二者的区别是:「东」字多一笔表示「袋囊有物」。

「束」是「绑束两端的空袋囊」。现在我们知道,本字「东(束)」被借走以后,以「袋囊」之形为基础符号,孳乳派生了一系列的后起字「橐、囊、㯻、㯱」,意义都很相近,就是囊袋的不同叫法。其古文字都是像「布袋有物之形」,有些干脆用声符表示所装的物体,起到「既形亦声」的作用。「橐」是「有底之袋,袋中有物」之形,表示物体的笔画改为声符「石」,古无翘舌音,「石、橐」音近。

「㯱」,念piao2,是「囊」的异体字,甲骨文用「一点」像「囊中有物」之形,金文改为声符「缶」:古无轻唇音,「缶」上古音在滂母,读音有点像「剖」,所以能表音。汉字「㯻」也是也训为「橐」,读作「hun」,可能是动词「捆」的初文。《说文》:㯻,橐也。从束,圂聲。------------------------------------------《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墨子·备穴》:具炉橐,橐以牛皮「橐龠」或者「炉橐」就是先秦时代用牛皮做的橐袋子当做鼓风机使用:后来慢慢改进的「皮囊鼓风机」:后来加上轮子,将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这就有点意思的,懂机械的都知道,这就是汽车发动机上的连杆飞轮装置反过来的。所以,李约瑟对这个机器评价很高:图引自:中国数字科技馆http://b2museum.cdstm.cn/ancmach/machine/jb_31.html所以,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出土文献一直都能证实或者证伪传世文献,这就是「二重证据法」的厉害之处,也是考据学最有意思的地方:不管什么事物,哪怕一句熟语、一个字,追根溯源都有意想不到的有趣点。

甲骨文“每”字看起来下部分像人,中上部像草,是什么造字含义?

甲骨文“每”字看起来下部分像人,中上部像草,是什么造字含义

感谢小秘书邀请。 甲骨文中的“每”字,在为数不少的甲骨上可见。其上部,不是“艹”,应该也不是“屮(chè)”,而是“加笄于发之形”;下面是“母”或“女”。甲骨文中的“每”,是同源分化字,不是后来所说的会意或指事字;甲骨文中的“每”仍带有“母体字”的含义,但有了更多新意。 一,在甲骨文中,“每”字下面为“女”的更多,仅在“三期甲一九0八”等少数甲骨上为“母”。

徐中舒先生说:“从女从母无别,其上像加笄于发之形”。这大约是因为“母”字是从“女”字分化而来——许慎说,母字像两手抱着孩子,或者像人乳。 二,于省吾先生认为,“母”和“女”是同源分化字;“每”和“母”也是同源分化字。他说:“每字的造字本义,系于母字的上部附加一个✔️画,作为指事字的标志,而仍因母字以为声。

” 三,王蕴智等中青年学者,同意于省吾先生“女”、“母”、“每”等字是同源分化的观点,但不赞成将“母”、“每”划入指事字范围。他们举出了自己的理由,这里不详赘述。他们认为,这一类字是甲骨文造字过程中特有的现象,称之为“借形变体字”或“变体分化字”更为妥当。这个说法有道理。 四,“借形变体字”或“变体分化字”是怎么回事儿呢?在商代,文字的一字多义即一个字承担记载多词的现象大量存在。

当时的人们,为了控制这种“兼职”,在造字的基本部件不足尚且不规范的情况下,于是采取了在某一“母体字”基础上,或通过加上点、横、八、叉、口、0等简单笔画造出新字以示与原母字的区别;或者改变“母体字”的局部结构派生新字。如老和考、月和夕、女和母、母和每、斗和升、大和夫、口和曰、北和非、又和尤、人和千、白和百、子和巳等等。

五,这些新字已经不再是单纯利用表意性符号来作图示,而是使新字进一步符号化和抽象化,字形不再具有明确的表意成分,只是一般还承继了“母体字”的形或大部分形及音,意义上往往有了区别。比如甲骨文中的“每”,在编号“存二.七四四”的甲骨上,仍然是“母”的含义;但在“粹一一九五”甲骨上,则是“悔”的含义;在“甲六四一”和“甲三五九三”的甲骨上,是“晦”的含义。

目前发现甲骨文中“每”的含义,限于此三种。但正因为“每”字不是地道的指事字,以致后来才有了常常、往往、虽、当、贪以及多数等等含义——不受因为是指事字的限制。 六,许慎《说文解字》把“每”解为“艸盛上出也。从屮,母声。”他解释“屮”是嫩草,“母”头上长嫩草,多少有些牵强附会了。可也怪不得他,老先生无缘见到甲骨文,且古时“每”与“茂”、“楙”等字同音,不少典籍多假借“每”字表达草木丰盛之状,如《左传》曰:“原田每每”;《魏都赋》云:“兰渚每每”,都是这个意思。

文章TAG:方块字形字汉字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什么是省形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