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阅读收获是什么

如何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阅读收获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2:58:21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读完《资治通鉴》正文,再往下翻一页,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一行行名字出现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老《三国演义》片尾,也是一行行名字出来。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我们终究只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这样的大书?而这样的大书,又是给谁读的呢?我想,回答是这样的:既然遗忘是初读的常态,那么这书,就是写给那些会不断重读它的人的。

《资治通鉴》是给什么人读的?

《资治通鉴》是给什么人读的

“一遍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读《通鉴》就像是这样,从头到尾,一页页地读上一遍,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光。不知不觉中,自己老了,亲人更老了,甚至已经故去了。想一想自己都读了些什么呀?好像也不怎么记得了。合上书,好像十六国也数不全了,更别说他们的建立者。脑海里,只是一些囧囧的事情——那谁,符登,他的妻子好像很能打,而且还很好看。

甚至,连这些也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捧着书。还有,那是一个晚上,我在纸上画了各种燕的关系——那时,我觉得鲜卑的兴亡,仿佛都是和我有关的事情。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我们终究只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这样的大书?而这样的大书,又是给谁读的呢?我想,回答是这样的:既然遗忘是初读的常态,那么这书,就是写给那些会不断重读它的人的。

我们会以很多方式重读它。很多时候,我们会在生活中重新读到它。那许许多多的故事,虽然,我们忘记了它们;但它们却不曾忘记我们。在许多不经意地时刻,它们又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当我们感到踟蹰犹豫的时候,它们这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咦,那个快刀斩乱麻的人是谁来着?我知道,我读到过他——他就在那册书,翻开大约那么厚的地方!我能找到他的。

有时,我们也开始学习系统地重读它:不仅需要重新梳理其脉络,也要学着追索它的史源。渐渐,我们会沉入其中的一些细节;我们会面对许多司马光经手的史料,我们会发现他做了这些取舍,这些删削;我们会意识到他并非全然没有依据,但我们也会发现,他在讲一个他想要讲的故事。经历了这些过程之后,再回想起来,猛然间,许多许多的历史人物变得熟悉起来。

读《资治通鉴》需要什么准备吗?

读《资治通鉴》需要什么准备吗

《资治通鉴》是一本挺复杂的书,要想读好它就要做好各种准备。自己的看法是:首先要准备好一支笔。《资治通鉴》里面写了很多的人物、事件,非常得复杂。这时笔的作用,就是对一些重点的人物做好划线,对重点词语做一下标注,对一些重点因素做一下强调。然后,建立一个框架,看看这些标出来的要素是怎么发挥作用的。第二准备清空自己的脑子。

自己烦躁的时候,可以读一下《资治通鉴》,会让你很快地静下心来,也就是说可以当做闲书来读。如果静不下心来,自己就无法投入身心和精力去读这本书。在自己比较安静的时候,还可以读那本书,这会让自己思考更多的问题,更多的事情,思路会变得清晰和敏锐。第三准备一个全新的脑子。读《资治通鉴》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完全陷入到作者所设定的情景中,故事中讲述的道理中,自己要用一个完全新的脑子,甚至是现在眼光,结合实际的脑子,去思考作者写的这些东西是真的吗?是假的吗?真在何处?假在何处?等等。

如何阅读《资治通鉴》才能有所收获?

如何阅读《资治通鉴》才能有所收获

《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的经典著作,是北宋司马光编撰,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戴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这部历史著作中有着大量的成、亡、兴、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对后世的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唐太宗李世民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整齐衣冠。

用历史做镜子,可以观察历代的兴衰更替。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魏征死了,朕失去了一面镜子啊”。这说明读历史的重要性。我认为巜资治通鉴》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爱好、需要来定为好。因为巜资治通鉴》的篇幅太长、内容太多,一般人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可以通读一遍,他虽然非常好,不是专业人士,很难一下子读完多篇。

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大概是五味杂陈吧。读完《资治通鉴》正文,再往下翻一页,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一行行名字出现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老《三国演义》片尾,也是一行行名字出来。耳边不禁想起了熟悉音乐——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书我12年下半年开始读,13年上半年读完一周。这几个月,也是生活最困顿的时候。

当时已经决定了,之前的事情不做了,要改读历史。周围的人,与其说是反对,不如说是震惊。各种压力下,每天读通鉴的时候,大概才是最幸福的时光。可以徜徉在古人的世界里,和他们一同悲喜。为太平时代的到来而感到欣慰,为治世背后的隐忧而担心,为叛乱的爆发而扼腕,为忠臣烈士的奋起而默默祝福。每当合上的时候,却是更深的彷徨涌上心头。

当时希望攻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为了能够进入一所学校,必须要写出一篇小小的习作。然而,读过一卷又一卷通鉴,翻了一种又一种书,还是没有题目。没有题目,就不能去学校,不能去学校,就不能继续学习。不能学下去,也许,整个这条路就走错了。也许不该中道开始学历史的。就这样,常常,在很深的夜里,我就爬起来,再自己读上几页通鉴。

我喜欢苻丕、喜欢殷浩、喜欢窦建德、喜欢李存勖。他们或许没有传世的功业,但一时间盘马太行,问鼎中原,于我来说,却有无边的气魄——我想,有一天,即使我的选择是全然失败的,我希望有人知道,我在这样的深夜里,是这样得投入着。现在,通鉴翻到最后一页了。这些人都去了。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仿佛曾经我和他们一起战斗过,他们去了,而我依然活着。

通读过《资治通鉴》的人,对人生有什么感悟?

我来答一下。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述《资治通鉴》: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

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资治通鉴》是史书,更是古人智慧的宝藏,有修身齐家、做人处世之道。我当年大学毕业,我父亲给我买了一套白话版的。这样吩咐我:去了工地工作完了不要打麻将,少喝酒,没事看看这套书。这么多年也没有完整的读下来,具体情节忘得差不多了,打算以后有时间重读一遍。

要说体会,也不一定就是读此书形成的。一是学会了慎独。二是学会了感恩。三是终于知道按下心来干一行爱一行。我本人性格还好,学会了远离权利,所以同事一直没有结仇的,领导用起来也放心。没有发财,半辈子平安,老伴有时候骂一二句没出息,我也只是笑一笑。干得了专业,生活中矛盾很少,现在条件好了读书更方便,对政事和社会看得更深一些。

阅读《资治通鉴》对提升一个人的修养有何意义?

我理解的是有人说过:读史可以明智。从前事即是当今事,当你读史书读的多的时候,提升内在涵养,从内而外,在读史中,感触人事一遍,浸然内心一次,在平常生活中,气质会不自觉的发生改变,对于读《资治通鉴》提升素质只是附带,明人情事理,懂世事变化,察荣辱进退,塑眼界格局,养正气傲骨,观阴阳生死,在历史中层层剥开,至于能从历史中能学到多少,就看自己天赋际遇,从现实世界中来,实践于现实世界中,提升内在素质,或有稳重成熟感,或有自信张扬感,或有放荡不羁感,加重内在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怎样评价《资治通鉴》这本书,读完它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据说某位伟人读了17遍。很多人就感觉这书厉害的不行,武林秘籍,权术之书。有人从里面解读职场秘籍,有人从中探查人性,有人看出治国方略。感觉什么都能往里塞,但是我觉得不过是一本史书,以时间为经线,一年一年的记载着过去发生的大事,桌前伏案,却感觉跨越了千年时光,历经世事变换,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犹如黄粱一梦,壶中日月一般。

在其中可以看到先贤,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奋斗,他们的爱恨情仇。无数代仁人志士,抱持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传统责任感,为寻找万事太平之道,忠义奋发,舍身忘我,砥砺奋斗。但是历史总在暴君产生暴政,暴政产生暴民,暴民进而产生革命,革命有产生暴君中陈陈相因,跳不出封建大循环。囿于历史局限,先贤的奋斗我觉得最终都归于失败,始终没有摸索出万事太平的制度。

但我们不行轻视这些古代先贤,正是他们始终在黑暗的社会里,举着星星灯火,喁喁独行,始终不曾让仁义,忠勇之道失传。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维系,民族之魂得以屹立千年。我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是提醒君王及治国者,谨记自己的责任,天下万民将他们的身家性命系与你,你要为天下苍生负责,轻身贵民,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现代社会能坚持读完《资治通鉴》的人有多少?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

谢邀:现代社会能坚持读完《资治通鉴》的人有多少?这个问题确实不知道,无法回答。但是无须既疑,现代一定有人能坚持读完这本书。《资治通鉴》这部书有人看见会不免有一种汗流浃背之感,同时也有人会:叹为观止:之感。因为经典多艰深,往往是厚厚的一大本,或几大本,要轻易啃下来,确实是一件不易之事。但是,爱读书的人从不管书有多厚,都对他有一种亲密感,和吸引力。

因此就想尽一切办法,抽出时间把书读完。《资治通鉴》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一部史学巨著,猎极很广,内容有政治,军事,人事,文化,以及封建朝代的丑和恶。他对历史研究,记载比效明确,贯穿了历史十多个朝代的文学,令人信服的史学,并非夸大其辞,也没有避重就轻之作,同时用事实的经过记下了最深奥的伦理。读《资治通鉴》以古代社会状态道出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无论是朝代兴衰,还是人们生活状况,都流动着中国的古典韵律和民族特色。书中记载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生浮沉,淡然真实生动。每读这本书时,总有一种威严壮烈的争斗,人心奸滑险恶的感觉,瞬间之时,时代的场面就充斥了每一寸空间,直到自己不知不觉沉醉于其中。好象无数古代人物略带一点狡黠地看着自己,却不言语,站立在面前脸上显现出那一种曾似相识却又从没看见的陌生面孔,脑子浑浑噩噩,定神再看时却什么也沒有,只好手拿着书望天感概万千。

文章TAG:资治通鉴收获阅读如何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阅读收获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