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中国现代文学史,周作人的文学特点是什么

中国现代文学史,周作人的文学特点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3:33:4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一、《人的文学》是什么?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周作人便给出了答案:作《人的文学》就是要提倡新文学。何谓新文学?周作人指出是人的文学。明确了《人的文学》是什么,我们再来对《人的文学》进行评论。最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的男女平等观念,作者认为,区分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的主要原因是著作时的态度,因为作者认为男女是平等的,所以出现戏弄女性桥段的文学作品一律被认为是非人的文学。

怎样评价周作人《人的文学》?

怎样评价周作人《人的文学》

在学习现代文学史时,我对《人的文学》这篇文章印象很深刻,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周作人在这篇《人的文学》里,想要表达什么。一、《人的文学》是什么?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周作人便给出了答案:作《人的文学》就是要提倡新文学。何谓新文学?周作人指出是人的文学。进而作者又给出了关于"人的文学"的解释说明,他首先强调了人的含义。

在此,作者不是站在人类道德的至高点上来说人的伟大与独特,而是将人类平凡化,说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在这种言论中,周作人让我们不能忽略"为人"的重要性,也直接指出我们切莫太过高看我们是人的本质。其次,周作人将人道主义呈现得十分具体:(1)人是独立的,只有个人强大,群体才可真正强大。(2)作为独立的人要自爱,先懂得自爱,才能有爱人的资格。

有了前面关于人和人道主义的定义,周作人将人的文学简单概括为:以人道主义为本,记录或研究人生问题的文字,统称人的文学。对于人的文学,又分为两类——正面和侧面的。明确了《人的文学》是什么,我们再来对《人的文学》进行评论。二、《人的文学》已然是恳切的周作人的定义是很贴切的,无论是对人的定义还是对于人道主义的定义,都近乎完善,甚至有些观点在如今也同样适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的男女平等观念,作者认为,区分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的主要原因是著作时的态度,因为作者认为男女是平等的,所以出现戏弄女性桥段的文学作品一律被认为是非人的文学。除此之外,周作人还提倡文学作品中包含恋爱的结婚,认为这样是符合天性的。这两点皆是基于人道主义的前提下衍生的,如果不是遵从爱己尊人的前提,那么以上这两点关怀是不会存在的。

一切情都需要遵循天性,爱情也好,亲情也罢,都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文中提及亲子关系:儿童有他们的权利,父母都作为长辈来教育抚养他们的义务,这是天然的道理。如今,我想这一点同样是身为家长的人值得注意,值得思考的问题,亲子的关系不是用无形之绳捆绑双方,而是需要情来沟通深化的。作为父母的若是一味的左右子女的思想行动,那么子女就失去了他们的权利,也失去了自然的道理。

三、《人的文学》却也是片面的作者在文本中体现出的的贴切是不能质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观点是完全合理的。对于作者来锁,凡事无关人性的,不是灵肉合一状态的文章都被列为非人文学。文章中,周作人例举出十类非人文学,在这十类中间可以把二、三、四归位一个较为广大的类别——虚幻,周作人否定虚幻的东西,将其排除在人道主义之外,这样的观点狭隘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

文章在分类的同时也举出了对应非人文学的一些例子,其中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直接被提名两部,这是为何呢?因为周作人在此否定了这种浪漫主义手法,将其归类到鬼神书类中,他认为《西游记》中贯穿主题的教派是一种迷信、是非人的文学,而我们现在知道,这是一种世态人情在精炼后的一种体现。何况《西游记》的曲折情节实在是精妙之作,所以如果单单是因为它脱离了生活的根基、情节多是魔幻虚构之物就说这是非人的文学,我觉得这是片面的。

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文学造诣怎么样?

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文学造诣怎么样

周作人成名比鲁迅更早,是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当时那批作家中艺术创作成就最高者之一,其文学造诣可称一时无两。首先,新文学运动初期创作荒芜新文学运动初期只是在理念上有更新,但手法和技术上缺乏足够的积累,作者多是大学生,除了表达小情小绪之外,视野不广,题材不足,不过是用白话文进占古文中风月文章这么一小片领地。

图片说明:今天我们看《新青年》,能读的东西非常少,许多文章枪法凌乱、过于直白,完全不能视为艺术创作。以白话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家胡适为例,他的欣赏水平就很成问题,比如他不喜欢莎士比亚,且认为《红楼梦》不如《儒林外史》,受徐玉诺影响,又去推崇李渔,可见他根本就没形成比较成熟的审美体系,阅读量太小,体现在创作中,不过是古话新说,谈不上有艺术美。

图片说明:胡适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自由主义者,是一位开创者,但坦率说,他的审美水平让人不敢恭维,学问根底不牢,导致名实不副,这也是先生生前遭遇较多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胡适力挺的徐志摩出现要相对晚一点,徐志摩的优点是贯通中西,将英国诗歌的韵律融入到白话诗中,这就显得相对成熟一点。境界如何不提,至少作品是比较完整、有结构了。

今天再看《新青年》,其中创作水准整体偏低,也就是鲁迅、周作人的东西尚能一读。其次,为什么周作人与鲁迅能领先时代鲁迅在日本学医,第一年平均分也只有60多分,而学医会越来越难,越到后面,淘汰率越高,有日本学者专门考证了鲁迅看幻灯片一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鲁迅看到的那张幻灯片,而鲁迅提出幻灯片的说法,已是他离开仙台一年后的事了。

所以,不妨做这样的假设:鲁迅放弃学医,可能既有看到幻灯片,受刺激的因素,也有对学医前景不太有自信的因素。图片说明:鲁迅(左二)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此时的外号是“富士山”,因为他将头上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称为“富士山”,所以大家反过来以此为外号,跟他开玩笑。鲁迅回国后,不得不配上假辫子,因此又得到一个外号,叫“假辫子”。

鲁迅离开仙台后,并不是马上转向文艺,而是观望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选择文艺。鲁迅、周作人在日本的好处在于他们没有专业,属于游学,二人又非常刻苦,特别是周作人,学会了德语、希腊语等,所以他们对世界文艺作品有比较广泛的涉猎,特别是鲁迅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很大影响,俄罗斯小说是当时世界上公认最好的,取法乎上,自然是国内那些只有概念、没有阅读的创作者所无法比的。

图片说明: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因为鲁迅脾气暴躁,曾当众殴打周作人,所以周作人的性格中有畏惧、胆怯的一面。回国后不久,他很快成名,却又生了一场大病,差点病死,整整休息了一年,在鲁迅的帮助下才痊愈,这更让周作人的性格转向消极。周作人虽然也参与了东欧小说的翻译,但他涉猎更广泛,从修养、眼界来说,他胜过鲁迅,但从专精来说,不如鲁迅。

其三,周作人与鲁迅为何文坛地位这么高鲁迅写小说,一炮走红,这就不必说了。周作人成名更早,因为他眼界宽,所以扶持了很多作家,到相当时期,只要经过周作人认可的作家,不仅出版容易,且能迅速成名,所以周作人成为文坛当路之人,况且他有文学研究会、北大、《语丝》主编(《新青年》转向后,《语丝》与《新月》成为文青成功的不多的通路)的三重身份。

图片说明:《语丝》曾是无数文青心中的圣地,能在上面能发表文章,是个人成功的重要路径。周作人本人擅长写小品文,当时中国文学虽开始引入西方小说,但在传统上,依然以诗歌、散文为尊,周作人的小品文继承了这个传统,自然被同时代的人所钦佩。周作人也写过白话诗,但说实话,写的不算太好,和鲁迅一样,都有点放不下架子。

周作人的小品文恬淡、幽静,有一种特别的风度,直追明代风骨,非常有味道,但也有缺点:一是散文毕竟好写,二是过于追求淡味,有时比较松散、随意。图片说明:作家高长虹,他与鲁迅曾合作了近一年,鲁迅对他极为信任,但后来鲁迅受霍邱帮的蛊惑,对高长虹产生了怀疑,加上高长虹又撰文攻击鲁迅,导致二人交情破裂。鲁迅对高长虹的转向长期感到困惑,霍邱帮作家便欺骗鲁迅说,高长虹看上了许广平。

鲁迅在《飞天》的结尾还特意讽刺了一下高长虹。鲁迅也很注意培养后人,他主要的舞台是《语丝》,后来又和高长虹搞了《莽原》,想另立门户,但没成功,更麻烦的是,高长虹与鲁迅身边的霍邱作家群(李霁野、台静农等,他们都是安徽霍邱人,因为懂英语,补足了鲁迅只懂日语、德语的短板,足以和新月派抗衡)产生了冲突,这个冲突最终搞得鲁迅很狼狈。

其四,周作人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一脉中国现代文学一直是向西方学习,但也出现了低仿的问题,很多小说最终成了革命文学,只有口号,没有内容,失去了文学性。鲁迅虽然批评了这种倾向,但在左联的辖制下,他到后期也不是太明确地表达态度,最终也走上了为革命而艺术的道路。而另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涌现出凌叔华等得到国际认可的作家,但整体上看,他们写作的民族性不够,基本就是外国小说的翻版。

倒是周作人主张的为人生而艺术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以后形成了京派,其中作家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萧乾、林徽因等,沈从文还差点获得了诺奖,这种保持中国文化特有的抒情态度的文学,往往能打动世界。图片说明:京派作家第二代掌门废名,他的创作极富个性,可惜因疾病等原因,创作量较少,他是周门四学士之一,周作人晚年对他十分关注。

可惜以废名之怪、个性之强,怎么可能逃过特殊时代?他被当成牛鬼蛇神关在宿舍中,别人问里面有人吗,他回答说没人,别人奇怪,你不是人吗?他回答说,我是牛。当然,周作人本人不写小说,他只是“作家中的作家”,他的主张最终开枝散叶,成为主流,这也说明他眼光独到、腹笥甚宽。当然,周作人后来成了汉奸(对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这是不能赞成的,但人与文最好分开来看,周作人的行为值得商榷,但他的文章是不错的,不读是个人的损失,可惜目前找不到全集。

如何理解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提出“人的文学”的文艺观点?

怎样评价周作人《人的文学》

评价一个人,中国有句古话:"知人论世”。即把评价一个人必须要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论世以知人”。周作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是“五四”时期。众所周知,“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它所举的两面旗帜是民主和科学。当时,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理论倡导下,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主张“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要排斥、反对“非人的文学”。

周作人在《平民的文学》中,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口号,后来被“文学研学会”作家所采用。作为鲁迅胞弟的周作人,在他一生的早期,追随兄长鲁迅,还是比较进步积极的。不要因为后期当了汉奸而全面否定他,这样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也对他不公平。纵观周作人一生,论者认为周作人身兼“叛逆”和“隐士”双重人格。他不像鲁迅那样金刚怒目,大义凛然。

你觉得周作人,周树人(鲁迅)和周建人,哪一个的文学成就最大?为什么?

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文学造诣怎么样

曾有人恭维过鲁迅先生“你们周家三兄弟,称得上周家三杰”。鲁迅应道“如果我的四弟还在,我们周家还周家四雄呢”。鲁迅先生原还有个四弟,不过幼年早亡。周家三兄弟都是人间翘楚,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都做出了人生非凡的事业。周树人也就是鲁迅,被领袖毛主席称为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鲁迅的文学成就,是近代中国文坛的丰碑,鲁迅的文学成就至今无人能超越。

周作人是鲁迅的二弟,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走向文坛,还是其二弟周作人做了引路人。仅从文学角度来说,周作人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成就极其高。只可惜人品不行,做了汉奸文人,令人叹息。周建人年轻时多病,在文坛上成就不高,但建国后,曾任副委员长,也是一位非凡的人。我曾读过周作人散文,如果从纯文学角度来看,周作人的作品比其兄鲁迅的造诣还高些。

有人说周作人长期猛烈批判以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文章为首的“载道文学”,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自从近代西方文化里各种概念被引入中国以来,文化界把中国古代的所有文章统统归入了一个外来概念“文学”。从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开始,其长期猛烈批判以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文章为首的所谓“载道文学”。他提出,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应当是以表现作者情感为目的,以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为根本。他认为“载道文学”是“无我”的,“非人”的,与现代文学的价值标准相背离。

他所说的,用西方文化里的“文学”概念来衡量,或许有其道理。然而,所谓“载道文学”压根儿就不应该被归类为“文学”。他批判的那些人,绝大部分是国家官员。他所批判的那些“载道”文章,大部分都是策论或思想,讨论的是国计民生,涉及社会伦理、民生、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等等。周先生用国外文学的标准要求中国“非文学领域”的文章,有点驴唇不对马嘴,难道韩愈们每天写写吃喝玩乐、风花雪月,才算符合了你所谓的价值标准?就好比中国公路系统每年发生的车祸数以万计,韩愈们关注的重点是总体。

发生车祸的比率是多少?伤亡人数是多少?财产损失是多少?重大车祸比例是多少?是否可以通过改进道路系统或交通规则降低车祸发生率?而周先生关注的大概是,从车祸里选择一起非常惨烈非常离奇的,经过适当的虚构,适当的艺术加工,写出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虽带有虚构成分,但仍可能是发人深省,有助于揭示道路系统的不足,通过改进或许会降低车祸发生率。

但是如果周先生就此大喝一声:“中国的公路上只有车祸二字。”未免是用感性代替理性,用个案否定全局。周先生提出批评,哪有那么多的是非善恶,仁义道德,与其钻研道德文章,不如去读一读《昆虫记》。周先生大概是受了庄子的影响吧?不过庄子说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站在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说的。好比说太平洋上巨浪滔天,如果你站的足够高足够远,再看太平洋就是风平浪静,如果你站的更高更远,地球都快成了一个点,哪里还有巨浪滔天,连风平浪静也没有了。

然而人是在正常维度下生活的,日子是要一天天过的,十几亿人每天是要吃喝拉撒睡的。如果你老先生走在大街上,一个人走过来一拳把你打倒在地,抢了你的钱袋就走,你觉得他是善还是恶?周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我即是人类”。这个口号除了显得很高大上,唯一的作用就是:解构中国人的传统社会伦理、族群认同、国家认同。

文章TAG:周作人文学史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周作人的文学特点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