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的体裁是什么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的体裁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3:39:1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那么问题来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所读的《会真记》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元杂剧《西厢记》呢?可以肯定的是二人所读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元杂剧《西厢记》。要知道《西厢记》宣扬的是“愿天下有请的都成了眷属”而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是宣扬真情至上的,由此可见,二人所读是《西厢记》并非《会真记》,而根据后林妹妹想到“落花流水红,闲愁万种”这句词也是出自《西厢记》“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厅门掩重关萧寺中;落花流水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宝玉和黛玉共读的书籍是《会真记》还是《西厢记》?两者有何不同?

宝玉和黛玉共读的书籍是《会真记》还是《西厢记》两者有何不同

这个情节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细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一日,茗烟见宝玉新生烦恼,就想让他开心一些,心想很多事情都是宝玉厌烦的,就给宝玉买了许多古今小说,传奇脚本来,其中包括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其中也包括了《西厢记》,宝玉得到这些书之后如获至宝,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的那个时代,统治者文化专制导致思想禁锢,读书人也都是些书呆子,怎么会翻看这些书,这些书当时也被当做“淫词艳曲”来对待了。

里面描写道“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头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后碰见黛玉葬花,恰好读完,读后“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以自己和林黛玉比作是张生和崔莺莺。那么问题来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所读的《会真记》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还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元杂剧《西厢记》呢?可以肯定的是二人所读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元杂剧《西厢记》。

首先根据后半段“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可以看出,林黛玉听到“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几句唱词之后自己也是思绪万千。要知道《西厢记》宣扬的是“愿天下有请的都成了眷属”而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是宣扬真情至上的,由此可见,二人所读是《西厢记》并非《会真记》,而根据后林妹妹想到“落花流水红,闲愁万种”这句词也是出自《西厢记》“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厅门掩重关萧寺中;落花流水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另外,作者宣扬的也是对封建礼教约束,禁锢人们思想的批判,在封建统治到达了高峰的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为了加强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维护封建统治,《西厢记》《牡丹亭》等一贯被列为禁书,“淫词艳曲”因作者致力于年轻的一代敢于向封建权威进行挑战,对封建家长的叛逆,所以对于清代的统治者来说,不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

所以在自己的书中,曹雪芹不可能使用《会真记》。再看看这本《会真记》,其实,王实甫的《西厢记》故事原型人物就是《会真记》经过《董西厢》对《会真记》的发展改编到了王实甫这里,《西厢记》成为一部充满批判性,敢于挑战封建家长制度的权威,宣扬真情至上的一本书。《会真记》也叫《莺莺传》是唐代大诗人元稹写的一部唐传奇故事,写了张生是一个渣男,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张生住在普救寺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兵乱,他想办法救了自己远房的亲戚郑氏,而后张生对自己的表妹崔莺莺一见钟情,之后终于在一起,在张生进京赴考之时,二人也会经常书信往来,但是慢慢张生便变心,说莺莺是“尤物”红颜祸水。

而据说这是元稹在写的自己的故事,他有个远房表妹,和他青梅竹马,后来元稹变心,这部作品显然是站在张生的角度,或者说是男性的角度来说的,自己明明是渣男,还在为自己的变心而开脱,转而写受害者莺莺是“ 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到了元代初期,董解元对《莺莺传》做了较大的改动,文学史上称之为《西厢记诸宫调》又称为《董西厢》改变了张生渣男的形象,二人终于冲破封建礼教,是个大团圆的结局。

文章TAG:西厢记董解元诸宫调体裁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的体裁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