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真正目的是重构政治生态,政治的目的是什么

真正目的是重构政治生态,政治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00:14:3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根据《李鸿章全集·奏稿》中披露的数字,从1875至1880年6年间,北洋共入海防经费482万余两,83,84,85三年锐减,李氏只能以挪用淮军协拨和长芦运库银以及直隶海防捐输款项应对,实在是焦头烂额。更雪上加霜的是,总理衙门和户部确定每年海防经费四百万两后,此款项就成为中央地方各处窥视的一大财源,仅在1875至1880六年间,清廷就从海防经费中以办理滇案(马嘉理案),山西河南赈灾,惠陵工程,留美幼童经费,提还西征饷银等名目从海防经费中挪用一百万两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清廷这笔“海防经费”,更像是一个可供提款周转的账户,在当时前现代化的财政体制下,既做不到专款专用,也做不到款项准时,足额进账。铺垫了那么多,下面再来说说所谓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的事情。1885年,随着光绪年龄渐长,归政在即,慈禧便援引同治朝旧例,着手修建位于紫禁城西侧的“三海”工程,即“中海”“南海”与“北海”,作为自己颐养天年的居所。

整个大修工程预计需要经费为白银六百万两。从光绪十一年到十六年,总共收到银513万两,来自户部,内库帑银,海关,神机营,以及海军衙门。其中海军衙门和神机营一共报效了2294329两,从1891到1895年,三海工程又从海军衙门腾挪了141万两。算下来,整个三海工程共计挪借海军衙门经费437万两,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清宫内部档案,所有挪借款项在事后都已归还。

说白了,这时的海军衙门,就是一个供中央腾挪转移的账户,并非现代化国家预算严格,经费必须专款专用的部门。又要借助报效之名讨好太后,又不能过分妨碍北洋海军的维护与发展,李鸿章只能利用个人的精明和权力,在夹缝里辗转腾挪,有时慷慨解囊,有时也得婉拒,有时还得出面向外国银行担保借款。不得已之下,李鸿章只能耍弄官场中常用巧取豪夺的手腕,另辟财源,以充当北洋购舰和其他海军支出费用,订购“定远”“镇远”两艘“亚洲第一铁甲舰”的预算,原本是福建,南洋购买炮艇,巡洋舰之费用,外加各省拨借轮船招商局之官款,购买“济远”舰的款项则来自购买“定”,“镇”两舰的余款和挪用淮军当年奏销案中的43万八千余两白银。

到了1888年,慈禧又下令修缮颐和园,佛香阁,德和园大戏楼等56个项目,用银大概318万两,以及在此之前就动工修建的长廊,仁寿殿等项目,整个颐和园修缮的费用大约在1000万两左右。那么修缮颐和园用了多少海军衙门的经费?有据可查的数字大约是180万两。再加上所谓“海防捐”挪用到修缮颐和园上的数字,大约是750万两。

另外1888年十月底,醇亲王致电李鸿章,说万寿山工程用款捉襟见肘,希望各地实权督抚迅速筹款200万两,以每年利息来支撑万寿山修缮工程,两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曾国荃等心领神会,筹集了260万两,为了掩人耳目,对外这笔巨款被称为“海军经费”,存于北洋生息,每年上解至京,弥补工程所用,在现代人看来这当然是巧取豪夺,褫夺北洋舰队军费与购舰款用于西太后祝寿之用,实属令人不齿,但如果放在在当时满清政府“前现代”财政体系汲取能力有限的状态,和“家天下”观念中考虑,则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文章TAG:目的政治重构生态真正目的是重构政治生态政治的目的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