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目前中国有哪些亚文化,鲁迅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目前中国有哪些亚文化,鲁迅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2:41:0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打那以后,我身边的人,谁要是说话重复几遍,人们就会提醒:不要当祥林嫂啊!小时候自然不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度,但对祥林嫂这个根本不存的人却能记住。究其根源,无非是鲁迅能一针见血地把人物特点呈现眼前,合情合理栩栩如生,让人终生难忘。闰土是作者儿时的玩伴,光屁股娃娃。久别重逢,本该是喜悦异常,冲上前捶打拥抱热情非凡。

可现实却截然相反。“他动着嘴唇,却没有出声,终于恭敬地叫道:老爷......我终于知道,我们之间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屏障,我也说不出话了。”(故乡)阿Q要被砍头了,人家让他签字画押,他又不识字,于是人家便让他画圆。“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而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正传)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无疑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而典型形象的完成,其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鲁迅显然做到了。一个阿Q精神,至今仍在民间镌永流传,谁要是自以为是,或者自做多情,或者自吹自擂,就会让人说:别当阿Q啊!鲁迅刻划人物从不长篇大论,只是寥寥数语,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入木三分。可举的范例比比皆是,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例举,但人们都承认,在刻划人物上,鲁迅实在是高!三、语言镌永,意味深长“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年轻时我曾把这句话写成条幅,贴在墙上每天欣赏。同时还作为警句写到笔记本里,至今未忘。它能让人在逆境时,挫折下,不灰心气馁,奋起向前。“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只猹尽力剌去......”(故乡)谁说鲁迅只擅议论,此情此景,展现眼前的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卷啊!投枪匕首的风格只是一个方面,在抒情写意方面,鲁迅依然是大师。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只也是枣树。”(秋夜)在鲁迅的作品里,这是争议最大的一句话。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说是作者要强调某种意念,当年在课堂里老师就是这样讲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作者当时心情不好,随笔就这样写下了。对于后一种说法,是不太可能的。我比较赞同的说法是:这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情绪和信息,而绝不单纯是表达这两棵树。

我们平时说话当然不能这样说,但在文学作品的特定情境下,则显出了情绪和层次,是加重的意味。当然这都是后人的揣摸和回味,至于是否准确,只能由先生本人回答才具有权威性。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是鲁迅先生的一个创造,只有先生有底气勇于这样写,后人是绝不敢效仿的。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说明了鲁迅在语言方面的造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文章TAG:目前中国有哪些亚文化鲁迅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