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怎么分析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怎么做

怎么分析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怎么做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1:16:2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以上述温庭筠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例:其“艺术意象”_鸡、茅店、月,人、板桥、霜;其“艺术意境”_借“声、迹、月、霜”喻秋之凄凉,从而形成“婉约、悲怆”之“艺术意境”。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为例:其“艺术意象”_“闲庭信步”;其“艺术意境”_崇高、飘逸、安闲……。

“艺术意境”分优劣、高低、雅俗、正邪。拷“艺术意境”前先审艺术旨意_“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言志、文以修身”……;即文当载正大光明道、文当明正大光明道、文当言正大光明志、文当修正大光明身;其次审作者之胸襟、气势、气象;以毛泽东诗词为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其“艺术意境”豪迈、阳刚、高远;“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艺术意境”婉约、宁静祥和;毛泽东胸襟所载、所言、所修者乃光明正大。

有人说做诗要“意境空灵”,这里的“空灵”要怎么理解?

先看看佛家是怎样理解"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感觉道家与佛家所指的空,若有若无,似是而非。强调的是一种幻境、一种悟性、一种感觉。诗词中强调的空灵,应该是指意念之中灵动的空间。表达情景、思想、愿望,诗者的灵动气息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营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借物抒情。空山灵雨,明月清泉。

当有一首诗,意境很好,但不合平仄格律,改了以后就没有原先的意境了该怎么办?

习武之人都知道,武功最高的招式是无招胜有招。您练习的招式越多就越容易把自己也搞糊涂了,是出脚好还是出拳好了,还有躲闪的招式这么多,用那一招了。胜败在一瞬间,等您考虑好了用那一招去应付,您已经给别人打倒了!招式在于精不在于多,诗词也同理,不管您是写古诗词还是现代诗,都要往精处走,这才是必胜的法宝。平仄格律也是一种武功招式,熟悉和练习一定没有错,错的只在于您把平仄格律当成致胜的唯一招式,从而束缚了您的手脚,别人明明打您的脸了,按照格律您要脸向前倾,这会让您输还是赢了,自己去想下吧!现代诗不学任何招式,乱打一通能打赢别人吗?答案肯定也是输的一塌糊涂。

学习一定平仄格律的知识这好像是练习蹲马步,一定有他的用处,练好马步不管您去写现代诗还是古诗的作者,一定比什么基础都没有的白丁强很多很多。学习平仄格律又不拘泥于平仄格律,这才是诗歌能够继续向前发展的根本,诗歌一定是以意境为先,平仄格律为附,格律再好没有内涵一定被读者抛弃,反之亦然,意境再好,遣词造句生搬硬套,没有章法,读者看不懂,又那来的读者了!!!学习格律诗的看不起写现代诗的……觉得粗浅。

当然写现代诗也看不上写格律诗的……因为难懂。所有至今诗歌发展基本上止步不前。文人和各门派相互鄙视,这是中国国粹诗歌发展的最大阻力,如何让这二个门派去融会贯通,留待大家去思考?朝气蓬勃的歌唱事业早已指明了诗歌发展的方向了,唱大戏发展至今百花齐放各领风骚。没有那个歌星看不起唱大戏唱京剧的,他们对待唱大戏京剧演员的态度更多是尊重,虽然歌星都比唱大戏的有钱。

唱京剧的去卡拉Ok也会去唱下流行音乐,互相尊重互相促进这才让音乐流行了起来。而诗歌作者了,文人相轻的德性表现的真是淋漓尽致,一个初学者发表一首诗歌,往往被一些自认学者的诗人教授骂得狗血淋头,这也叫诗,以此来抬高和显示自己的水平。心理素质弱的基本上就打消了再去写诗的念头,可您不想想,谁不是一步一步成长的,您现在会写几句诗词也是从狗屁不通的过程走过来了。

文章TAG:意境分析怎么分析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怎么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