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中做了什么,永贞革新对柳宗元有什么影响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中做了什么,永贞革新对柳宗元有什么影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6 07:09:2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六月,王伾因母丧丁忧而去位,革新派失去一位领头人。七月,顺宗令太子勾当(办理)军国政事。八月,俱文珍等宦官发动政变,幽禁顺宗,立太子为帝,是为唐宪宗。反对派得势,开始清算革新派,贬逐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柳宗元等八人为边远八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永贞革新历时百余日,最后以失败告终。宦官取得胜利,唐朝进入宦官政权时代。

柳宗元《江雪》、《渔翁》诗有什么意境与艺术风格?

柳宗元是怎样的一个人

柳宗元的诗以风格清峭著称。《渔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的20个字,就把人带入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2O个字一幅图画,一幅冷寂到极致的图画。“千山"“万径”对应“孤舟"“独钓”再各自加上一个“绝"“灭"字,顿时把寻常的景象一下变成了极端。结尾一个“雪",则让人感受到这完全是一个雪的天地。

在这样一个雪的天地里,渔翁在孤独地垂钓,这种不惧寒冷,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不可犯的形象,正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押声促的入声韵,更增添了这首小诗的壮抑感。《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江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一.二句的重点在“汲清江”“燃楚竹”两词,超凡绝俗啊!三.四句“欸乃”一声槳声,山水原来是这样绿的,又是造奇啊!结尾两句用陶潜意,是孤独心情的余音。

唐代王叔文主持,柳宗元等参与的“永贞革新”失败的内幕是什么?

王朝通史之解析大唐永贞革新,在王叔文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展开,共十人为革新领导集团,这场革新有一个独特之处:当朝皇帝支持。但即便如此,革新依旧难逃失败的命运,而且革新集团将皇帝都赔了进去。大唐盛世,从来没有一个宦官擅权且拿下实权皇帝的先例,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却以外造就了这种悲剧。那么皇帝支持、权力在手、内部稳定的革新派,为什么会葬送了这场本可以使大唐振作的革新,其失败的内幕又有哪些呢?在王朝通史分析看来,失败的原因是多方位的,而关键原因有两点。

01,决策失误,错失良机02,执行偏差,功亏一篑永贞革新的背景有两个,一是藩镇割据下的疲惫统治,二是宦官专权下的糜烂朝政。这两点,也成为了革新的重要目标,但王叔文等人在战略决策过程当中,并没有考虑到轻重缓急。他们一开始便全面入手斗宦官、节制藩镇,可谓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这种革新方式显然有漏。宦官专权是此次革新的障碍,消除这一障碍又是革新之目的,然而一开始,革新派就出错了。

宦官专权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宦官已成有首领、有核心、有势力范围的集团,牵一发便会动全身;二是宦官贴近皇帝,同时操纵者一定量的军队,关键的神策军便是其中之一。故而按理说,革新应该先要表面上不动声色安抚住宦官势力,避免打草惊蛇。逐渐摸索着瓦解其军权,瞅准时机一举拿下宦官头子,群龙无首的集团便不再是集团了。

就这点而言,铲除其势力,才能为后续的革新奠定基础。但在具体操纵过程中,“二王”却没有触动关键,反而对五坊使等宦官势力范围动手,进而打草惊蛇,导致革新失败。终结宦官操持军政的现状,是革新的目标之一,事实证明革新派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具体执行上却有漏。革新派借皇帝的支持,在神策军中安排了两员统帅,想借此打压宦官在军中的势力。

文章TAG:永贞柳宗元革新影响柳宗元在永贞革新中做了什么永贞革新对柳宗元有什么影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