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初中地理备考)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初中地理备考)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17:41:06 编辑:教育经验 手机版

26.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27.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

28.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9.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

30.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

31.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2.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3. 3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4. 3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

35.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

36.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

37.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38.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在3月和 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39.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0.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41. 3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42.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5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3.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

四.整理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1.初中地理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初中地理复习是中考取胜的重要一环,在全组的齐心协力下,本组人员献计献策,以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

2. 第一步:读、划先行——“思维描图法” 第二步:填、写结合——“地理事物定位法” 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

3.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自绘或由教师印制作),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

4.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5. 第三步: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 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就应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与地理有关)。

6.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有疑问的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

7. 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

8.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9.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地图为中心线索,通过学生自己复习教材、转绘教材。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强你的地理空间观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34303163念,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完成复习的目的。

文章TAG:初中地理复习资料初中地理备考初中地理复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