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蒋方舟清华学什么专业,湖北才女蒋方舟

蒋方舟清华学什么专业,湖北才女蒋方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19:04:0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清北作为两名百年名校,历史上都有过录取专才的例子,下面我列举几个:1、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吴晗从小就喜欢文史,便报考了北大,可是吴晗数学却考了零分,于是吴晗与北大失之交臂,然而戏剧的一幕出现了,一转身竟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历史学家。2、文学巨匠钱钟书,十分热爱文史,结果数学仅考了15分,仍然与北大无缘,可后来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他。

3、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数学考了零分,而语文满分100分,却考了98分,因成绩突出,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4、作家蒋方舟,当年清华大学降60分破格录取了她。5、第六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杭州俞舒扬高考成绩650分,排名全省4700 ,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再回头看今天要谈的主角白湘菱同学,尽管她是江苏省文科状元,但是如果从破格录取的条件来看,明显缺少特别专长的学科。

在同等条件下,没有专长自然就会因选修科目历史成绩为B 所拖累。图片说明:青年吴晗专才如今是越来越难得,极少有家长冒着风险去培养孩子专长学科,这也恰导致清北破格录取也日渐稀少。在应试教育这条路上,如今是专才越来越稀少,纵观其原因,对于家长来说不愿意冒风险去培养孩子专长学科,对学校来说从小升初,到初升高,也都要求讲究综合素质考核,而具有专长学科的孩子,往往被定义为“偏科”生,以高分为王的时代,偏科必然在闯关过程中被淘汰。

所以说,现在清北破格录取现象也日渐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反思的现象。原本有不少专才,却因为培养机制不健全,最终埋没了有天赋专长的孩子,你说这是遗憾还是悲哀呢?一味追求全才教育时,实际上仍然是一场智力比拼游戏,而培养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人才培养模式明显为短板,这才导致近代出不了大师的关键所在。2005年7月,病榻上的钱学森先生,曾向温家宝总理感叹:“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钱老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去了,但是他的话却让无数人深思。结合现代学校育人模式,一味追求高分数,全国都在比拼高考状元,都在比拼高考所取得的成绩时,实际上已经将高考演变成了一场十足的智力比拼游戏,而情商培养明显被忽视,再加上钱老所讲的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结果就导致现在所谓的全才中真的很难发现专才。

结束语:大家可曾记得西南联大?这所大学有多牛一看培养的人才便知,172名院士,8位两弹元勋,2个诺贝尔奖!再看南联大的教授队伍,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等。如此高水平的教授团队,教学内容绝对是高水平,有将专才们直接送达世界科学的前沿。

10年前让“清华”破例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现在过得如何了?

在清华自主招生史上,自降身段大降60分招录的并不多,这些人各有各的绝技,而蒋方舟可以说是最独特的一个,这个从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12岁开始在7家报刊开专栏的女孩,清华面试组对她的面试,就不同于其他人。蒋方舟写作的“遗传基因”来自于妈妈尚爱兰,她是一位网络作家,在《南方周末》在专栏,终于有一天,一天一篇的专栏文章,让尚爱兰受不住了,向编辑投降求饶。

编辑不知怎么就记挂起她女儿蒋方舟来了。编辑就说了,你不写可以,但让你女儿写。就这样,蒋方舟这10来岁的小姑娘开起了专栏。因为妈妈会写,蒋方舟从小也喜欢写,也特能写。也因为妈妈会写,所以有人不相信那些文章是蒋方舟写的,是妈妈为了女儿出名而代笔的。怀疑的依据就是,蒋方舟的《正在发育》里面,写了月经、恋爱等,11岁的小女孩确实很难想象会涉足这样的领域。

但是蒋方舟说,其实只是书里提到这些词,整本书都是写小孩好玩的事情。这些对于蒋方舟的质疑,很多人都知道,清华当然也知道,于是,蒋方舟的面试便变得与众不同。在所以人都面试结束后,蒋方舟被要求“加试”,这种特殊待遇不用想,也知道是清华考官的“阴暗”心理,因为代笔的疑云一直无法驱散,这不正是一个大好时机吗?考官对于蒋方舟“加试”的要求是,在一小时内,以“谣言”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冰雪聪明的蒋方舟何尝又不知道“加试”的意义呢?于是奋笔疾书,一小时内写出了1100多字,文章里康德、老子、林语堂、弗洛伊德的语录、观点引用恰当,彰显了她的与众不同。于是,清华大降分60分,蒋方舟走进了清华园成了清华学子。对于社会上现在流行的放飞孩子玩的天性,蒋方舟认为童年就是个迷宫,她很庆幸没有进入这个迷宫。

文章TAG:蒋方舟才女清华湖北专业蒋方舟清华学什么专业湖北才女蒋方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