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自主招生需要做什么,刚刚启动的这种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需要做什么,刚刚启动的这种自主招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6:27:1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不过想想那大幅度的降分和名校的诱惑,很多家长、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不过请注意,前提是高考总分须达到本省一本线以上,不然一切机会变为零。因此自招中藏着的“坑”一定要看清。实际上很多家长并没有看清,而是慷慨赴“坑”。具体表现有:1、不了解自招的详细情况,只凭一家之言,误导了视听。有一些竞赛打着自招的擦边球,它们的作用实在有限,比如英语竞赛。

2、不从孩子学情出发,盲目拔高。自招是大机会,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一些学生过于自信,参加学科竞赛培训,由于自身禀赋,很难有建树;一些家长也是不顾孩子的学情,鼓励孩子参与,耗时费力却没有效果。3、过于乐观,认为孩子努力之后可以达到自招水平。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认为适合自招的学生比例是非常小的,因为门槛真的很高。

仅一个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三等奖(这些是最最权威的自招条件),能获得的学生就很少,我所在的重点高中,每年全年级能获奖的,每门学科均不超过五个人,当然学校对这块也不是很重视。因此,自招的实质就变成了只适合那些整体学习水平不错,同时又有自己学科优势的学生参加。而对于之外的学生,不建议耗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如果不顾实际,硬要走自招的路,有可能本末倒置,连最重要的高考也被耽误。

而如果孩子的情况属于有自招潜力的,那么高一准备正当时。最需要的准备有两个,一是全面发展,提高整体水平,毕竟自招的竞争激烈,符合条件的考试人数众多,那么这时候高考成绩就具有竞争优势。二是优势学科提前形成,个人建议,五大学科竞赛之外的竞赛慎重参与。高一的具体方向是可以提前自学完必修阶段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初步了解竞赛,浅层次的涉猎。

自主招生和正常高考有什么区别?自主招生能正常上大学吗?

自主招生打破了以往传统高考招生的模式,是在2013年教育部推出的一种高考改革方式,学生参加了自主招生计划会得到降分的录取,与正常高考上大学是没什么两样的!老师用案例分享法来详解讲解自主招生和正常高考的区别!自主招生是有一定的固定名额,具体名额不得超过统招名额的5%,而是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是选拔有特长的学生,经过面试与笔试合格后,进行5分到60分的降分录取,但自主招生的学生也必须参加高考,并且分数达到一定的合格线才被录取!这里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清华大学的全国人才领军计划及北京大学的博雅人才培养计划,都是自主招生的一种形式!像今年上海女孩武亦姝,在2017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获得冠军,在2018年时接受到清华大学全国人才培养领军计划,在一个月份时间里进行培训和学习,最后通过了清华大学的面试和笔试而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只要今年武亦姝同学高考成绩超过本科线,就会被清华大学录取,更何况是以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更是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其实613分上清华大学有点危险,今年上海考生615分才能上清华大学,但武亦姝走的是自主招生名额,所以一样可以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比如北京十二中考生鹿泽宇今年也是通过自主招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化工学院,成为今年清华大学新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不到15岁;鹿泽宇同学曾经在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获得银赛,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又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才被录取的!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1)自主招生的学生需要对某一学科有特长,比如在全国性竞赛活动获得前三名的成绩,如果被录取,需要学习与特长相关的专业;(2)考生需要经过培训,然后通过高校的笔试和面试,这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3)通过了自主招生,会获得5分~60分的降分政策;(4)统一参加高考,并且成绩要达到高校规定的分数线!像各个省份都有自主招生的名额,而这个名额可不是胡乱给的,它是需要自己去申请,一般申请的学生也是名列前茅或某科有特长,并且获得过全国性的大赛奖牌,这也说明了自主招生的学生并不是你想的那么成绩中等,而是在某些学科上天赋满满,有潜力,高校才会去培养,不然,是很难得到这个名额的!并且他们被高校录取时,并不是随便分配专业,而是通过学科测试、评估来建议你学什么专业比较好,比较适合,也就是发挥最大兴趣吧,一种人才培养吧!所以对自主招生的考生上大学来说,他们更有优势,因为他们的专业就是自己的特长、自己的兴趣,求学的道路上不会迷茫!所以自主招生考生上大学会更有优势!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

文章TAG:招生自主启动刚刚自主招生需要做什么刚刚启动的这种自主招生

最近更新